Workflow
新能源车
icon
搜索文档
税收数据显示 “两新”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明显
人民日报· 2025-08-23 05:59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7.3% [1] - 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9.8% [1] - 信息传输软件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27.8% [1] - 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28.3% [1] -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日用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44.5% [1] - 视听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22.8% [1] - 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30.1% [1] - 卫生洁具零售额同比增长13.6% [1] - 服务型机器人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1.1% [1] - 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 [1] 政策综合影响 - 两新政策叠加拉动零售业需求增长 [1] - 带动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 [1] - 促进经济内循环更加顺畅 [1]
MG品牌两年内将推13款新能源车,投资1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21:29
公司战略转型 - 上汽MG品牌宣布全面投入新能源领域并发布全新全球车型MG4 [1] - 公司计划两年内投资100亿元进军新能源市场并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 [1] - 产品矩阵将涵盖纯电 插混和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 [1] 技术竞争优势 - 新能源战略依托上汽集团在电池 智能座舱和智能底盘等领域的底层技术积累 [1] - 公司强调进入市场并非依靠低价竞争策略而是凭借技术优势 [1]
美股异动|小鹏汽车盘前续涨近3% H股今日大涨13.6% 增持+机构唱好
格隆汇· 2025-08-22 16:36
股价表现 - 小鹏汽车港股大涨13.6% 带动美股盘前继续上涨近3% [1] - 美股收盘价22.75美元 单日涨幅11.68% 盘前交易价23.4美元 涨幅2.86% [1] - 成交量3262.7万股 成交额7.36亿美元 振幅达9.13% [1] 管理层增持 - 董事长兼CEO何小鹏通过全资公司Galaxy Dynasty Limited于8月20-21日购入310万股A类普通股 [1] - 增持平均价格为每股80.49港元 [1] 机构观点 -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公司作为国内智驾头部车企 基本面改善明显且前沿技术布局领先 [1] - 低成本路线与强新车周期下势能较强 建议关注新车状况 [1] - 维持小鹏汽车H股买入评级 [1] 财务数据 - 总市值216.86亿美元 流通市值152.38亿美元 [1] - 市净率5.133 市盈率仍处于亏损状态 [1] - 总股本9.53亿股 流通股6.7亿股 换手率4.87% [1]
新能源车ETF(159806)收涨超过1.4%,行业高增长与技术合作成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6:27
行业销售表现 - 7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7%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6.2万辆 同比增长27.4% [1] - 新能源汽车占汽车销量比例达48.7%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 同比增长120% [1] 企业合作与技术发展 - 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合作 [1] - 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将集成至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纯电/燃油/插电混动车型平台 [1] - 技术合作扩展到更广阔市场 [1] 车企新能源转型 - 吉利汽车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126% [1] - 吉利汽车新能源渗透率达51.5% [1] 智能化进程 - 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计划年内在中国落地 [1] - 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发放 [1] - 行业智能化进程持续推进 [1] 产业指数与投资工具 - 新能源车ETF(159806)跟踪CS新能车指数(399976) [1] - 指数涵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材料/中游零部件/下游整车环节 [1] - 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联接C(009068)及联接A(009067)为无股票账户投资者提供投资渠道 [2]
港股科技ETF(513020)持续拉升,科技成长逻辑持续强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4:32
港股科技ETF(513020)重点覆盖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芯片等多个细分领域,旨在综合反映港 股市场核心科技企业的整体表现。这些企业不仅在本土市场占据优势,还在海外市场有较强的拓展能 力。 科技复苏与估值修复共振,关注港股科技ETF(513020) 国泰海通表示,往后看港股的牛市趋势将继续向上。美联储降息的临近或扭转港币汇率持续承压的现 状,汇率对港股的压制作用也将弱化。借鉴历史上港股占优的行情,本轮港股的强劲表现源于其资产更 具稀缺性,吸引了增量资金的不断流入。港股的科技、消费类资产与当前AI应用、新消费等产业趋势 的相关度更高,且基本面更优,相较于A股仍具有稀缺性,有望继续吸引南向资金的流入。在AI应用加 速落地的背景下,充分受益于AI周期的港股科技板块将成为主线。 整体来看,港股科技ETF(513020)兼具成长性与估值修复逻辑。在中长期维度上,科技创新是中国经 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半导体、新能源车、人工智能等板块具备持续成长潜力。短期来看,资金面驱 动与政策催化叠加,使得港股科技ETF具备阶段性行情的动力;长期来看,行业景气度抬升与企业基本 面改善共同构筑了配置价值。对于投资者而言,既可以作 ...
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超2%!资金抢筹,连续10日净流入超3.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4:18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015740),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 ETF发起联接A(015739)。 国泰海通表示,往后看港股的牛市趋势将继续向上。美联储降息的临近或扭转港币汇率持续承压的现 状,汇率对港股的压制作用也将弱化。借鉴历史上港股占优的行情,本轮港股的强劲表现源于其资产更 具稀缺性,吸引了增量资金的不断流入。港股的科技、消费类资产与当前AI应用、新消费等产业趋势 的相关度更高,且基本面更优,相较于A股仍具有稀缺性,有望继续吸引南向资金的流入。在AI应用加 速落地的背景下,充分受益于AI周期的港股科技板块将成为主线。 港股科技ETF(代码:513020)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指数(代码:931573),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 司编制,从港股通范围内上市的科技行业公司 ...
“两新”政策持续显效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经济网· 2025-08-22 10:51
政策效果总体表现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行一年多来形成良性互动 直接拉动全国零售业需求增长并反作用于供给端 带动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 [1][7] - 政策呈现"产业升级—消费提振—循环畅通"的清晰传导路径 促进转型升级、提振消费需求、畅通经济循环 [2][7] 制造业设备更新与产业升级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 其中工业企业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8% [3] - 信息传输软件业和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7.8%和28.3%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 [3] - 设备更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4] - 制造业企业采购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带来增值税发票金额大幅增长 推动整条产业链技术迭代 [3] 消费领域需求提振 - 日用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44.5% 视听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22.8% [5] - 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30.1% 卫生洁具零售额同比增长13.6% [5] - 服务型机器人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1.1% [5] - 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 [5] - 以旧换新政策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 满足对高品质、新功能产品的升级需求 促进消费市场繁荣和产业协同发展 [5][6] 行业结构优化与政策导向 - 政策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设备 引进先进高效智能化生产设备 [4] - 政策引导资源向技术密集型领域集中 破解"有效需求不足"与"供给结构失衡"矛盾 [8] - 建议优化政策实施细则 加强部门协同 关注中小企业和农村市场覆盖 结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引导节能环保方向倾斜 [8]
平安证券(香港)港股晨报-20250822
平安证券(香港)· 2025-08-22 10:0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3831点,下跌145点或0.61%[1][5] - 国企指数收报9656点,下跌47点或0.49%[1][5] - 大市成交额827.99亿港元[1][5] - 南向资金净买入74.61亿港元[3][5]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7%[3][5] - 港股通录得净流入资金4.84亿,其中沪港通净流入2.83亿,深港通净流入2.01亿[1][5] - 中国生物制药(1177HK)上涨3.49%,其HER2 TKI药物获得突破性治疗资格认定[1][3][5] - 中国联通(0762HK)上涨3.39%[1][3][5] 美股市场表现 - 道指收跌0.3%,报44785点[2][5] - 标普500指数收跌0.4%,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下跌[2][5] - 纳指低收0.3%,报21100点[2][5] - 沃尔玛(WMT.US)股价收挫4.5%,次财季盈利低预期[2][5] - 特斯拉(TSLA.US)及Meta(META.US)跌逾1%[2][5] - 蔚来(NIO.US)涨9.3%,小鹏汽车(XPEV.US)飙11.7%[2][5] - 名创优品(MNSO.US)升6.4%,半年纯利跌22.6%但增派息[2][5] 市场展望与投资机会 - 港股市场具有较低估值和"赚钱效应"优势[3] - 中兴通讯(0763HK)自8月4号推荐以来累计上涨28.6%[3] - 建议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工业软件等新质生产力科技板块[3] - 政策支持的婴幼消费、体育服饰及IP影视动漫等新消费板块值得关注[3] - 较低估值和较高股息的央国企龙头公司具备配置价值[3] - 受益于"人工智能+"赋能的科网板块及各行业龙头公司[3] 市场热点 - 企业微信已接入超过1400万个企业与组织,服务微信用户数超过7.5亿[9] - 企业微信5.0正式发布,推出智能搜索、智能总结、智能机器人三大核心功能[9] - DeepSeek发布升级版模型DeepSeek-V3.1,在HuggingFace趋势榜排名第二[9] - 建议关注腾讯(0700HK)、阿里巴巴(9988HK)在AI大模型应用领域的优势[9] - 人工智能及大模型、集成电路等硬核科技正在引发第四次科技革命[9] - 建议关注硬件及软件领军公司:中兴通讯(0763HK)、中芯国际(0981HK)[9] 重点公司推荐 - 中国通信服务(0552HK)2024年营业收入1500亿元,同比增长0.93%[10] - 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0.64%[10] - 2024年毛利率为11.73%,同比提升0.12%[10] - 净利率2.5%,同比相对持平[10] - 新签合同额比重达到37%,同比增长超30%[10] - 目前估值水平在8倍PE左右,市净率PB不足0.8倍[10] - 目标价5.3港元,止损价4.4港元[10] 行业与公司动态 - 腾讯(00700HK)购92.8万股,涉资5.5亿元[12] - 腾讯新手游《无畏契约》内地上线首日吸金100万美元[12] - 阿里巴巴(09988HK)在纽交所回购66.88万股,涉资999万美元[12] - 快手(01024HK)次季经调整利润升20%创单季新高,首派特别息0.46港元[12] - 小鹏汽车(09868HK)大股东增持310万股[12] - 中石化(00386HK)计划回购A股,资金上限10亿人民币[12] - 中石化中期纯利237.52亿人民币,倒退35.9%[12] - 李宁(02331HK)上半年收入升3.3%,毛利率跌至50%[12] 新股信息 - 佳鑫国际资源(3858)招股价10.92港元,每手400股[13] - 双登股份(6960)招股价14.51港元,每手500股[13] - 佳鑫国际资源招股截止日2025年8月25日,上市日期2025年8月28日[13] - 双登股份招股截止日2025年8月21日,上市日期2025年8月26日[13]
帮主郑重:美联储突然集体放鹰!鲍威尔讲话前夜,A股要小心这把“双刃剑”?
搜狐财经· 2025-08-22 09:49
美联储政策信号 - 三位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言论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称年内可能仅再降息一次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表示不支持立即降息 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认为当前政策位置良好[3] - 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预期从80%降至75%[3] - 关税政策推高美国物价 亚特兰大联储报告提示二次通胀风险 哈玛克警告企业将启动涨价潮[3] 新能源汽车行业 - 中概新能源汽车股逆势上涨 小鹏汽车涨近12% 蔚来涨超9% 反映外资认可行业长期逻辑[3]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增持310万股 平均成本约80港元[4] - 第三批83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投向新能源领域 形成政策利好[5] 光伏行业 - 阿特斯太阳能单日下跌18% 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与关税壁垒双重拖累[4] A股资金动向 - 北向资金净流入38.6亿元 重点加仓白酒与半导体板块[4] - 主力资金净流出516亿元 从高位科技股转向公用事业与白酒等防御性板块[4]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居民储蓄转移持续提供增量资金[5] 技术指标与市场趋势 - 中证2000指数出现三次顶背离 短期调整压力显著[5] - A股中长期向上趋势未改 上证指数站稳3771点[4] 投资策略方向 - 硬科技领域受政策支持 新能源车与半导体行业回调即布局机会 重点关注核心技术龙头企业[5] - 防御性板块如白酒与公用事业具备抗跌属性与分红优势 适合低风险偏好资金[5] - 算力大会与央行降息等事件成为短期催化剂 中兴通讯单日成交164亿元带动国产算力板块走强[5]
港股早评:三大指数高开 科技股普跌 汽车股集体强势 名创优品绩后开涨10%
格隆汇· 2025-08-22 09:37
美股与港股市场表现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 [1] - 中概股指数逆势上涨1.35% [1]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恒指涨0.4% 国指涨0.56% 恒生科技指数涨0.99% [1]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涨 网易涨近2% 小米涨超1% 腾讯涨超1% 京东飘红 快手飘红 [1] - 阿里巴巴微幅下跌 [1] - 哔哩哔哩绩后跌近5%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隔夜美股新能源汽车股大涨带动港股新能源车走高 [1] - 小鹏汽车大涨超9% 蔚来汽车涨近6% 长城汽车涨超3% [1] 半导体与消费电子行业 - 半导体股普遍上涨 中芯国际涨超2% [1] - 苹果概念股普遍上涨 舜宇光学涨超2% [1] 消费与零售行业 - 新消费概念股普遍上涨 名创优品绩后大涨10% [1] - 手游股走低 [1] - 直播概念股普跌 [1] 传统行业表现 - 石油股普跌 [1] - 纸业股普跌 [1] - 家电股普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