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

搜索文档
东方甄选,连续暴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22:44
股价表现 - 东方甄选连续两日暴跌 8月26日收盘价28.08港元/股 单日跌幅11.2% [1] - 8月25日收盘价31.62港元/股 单日跌幅12.89% 两日累计跌幅近23% [3] - 较8月19日高点53.7港元/股下跌接近腰斩 [3][5] 业绩表现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总营收43.92亿元 同比下降32.7% [7] - 净溢利619万元 较2024财年2.49亿元大幅下降 [7] - 剔除与辉同行财务影响后 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1.35亿元 同比增长30.0% [7] - 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总营收44亿元 同比下降32.7% [7] - 总营收成本减少38.2%至30亿元 主要因GMV减少导致存货及物流成本下降 [7] 机构评级调整 - 高盛下调2026-2027财年GMV预测1%至3% [7] - 因自营品牌GMV贡献提升 将收入预测上调最多10% [7] - 2026-2027财年经调整净利润率预测上调0.2%和1% [7] - 目标价由8港元上调至9港元 维持"沽售"评级 [7] 市场传闻与回应 - 8月19日传闻新东方集团CEO周成刚因关联交易被调查 公司当日启动报警和司法流程 [5] - 辟谣"佣金率长期超30%"说法 称实际平均佣金率不到20% [10] - 针对前CEO孙东旭离职传闻 公司声明其处于休假状态而非离职 俞敏洪确认休假已获批 [10]
董宇辉分手暴富,俞敏洪还在煎熬
36氪· 2025-08-26 22:23
核心观点 - 东方甄选在失去头部主播董宇辉后营收显著下滑但实现扭亏为盈 通过提升自营产品占比和成本控制探索新增长路径 [6][11][12] - 直播电商行业面临超级主播个人IP与公司体系化运营的根本性矛盾 东方甄选转向产品供应链模式而董宇辉团队依赖个人IP扩张 [19][30][40]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营收44亿元 同比下滑32.7% 总GMV从143亿元降至87亿元 [11] - 抖音平台已付订单数从1.81亿单腰斩至9160万单 但净利润620万元实现扭亏 剔除出售业务影响后净利润1.354亿元同比增长30% [11] - 自营产品GMV占比提升至43.8% 同比增加3.8个百分点 全年推出732款自营产品同比增加近50% [12] - 总成本从48亿元降至30亿元降幅38% 员工减少482人 薪酬开支12亿元同比下降17.6% [12] - 行政开支增至4.848亿元 主因分配"与辉同行"未分派溢利 包含此前承诺给予董宇辉的1.41亿元奖励 [15] 业务转型 - 自建冷链仓"华中一号仓"投入运营 自营品类扩展至保健品、宠物食品、服饰等 [12] - App端GMV占比从8.4%升至15.7% 付费会员26.43万但增速放缓 全年增6.57万人不及去年下半年的7.48万人 [13] - 俞敏洪强调App为"三角战略"支柱 计划亲自每周多次直播强化会员体系 当前付费会员规模26万远低于山姆百万级体量 [34] 行业竞争格局 - 董宇辉团队"与辉同行"抖音粉丝达3091.9万超越东方甄选主账号的2818.4万 一年内新增925.7万粉丝而东方甄选流失168.8万 [27] - "与辉同行"上线一年带货额突破102亿元 618大促首日销售额1.76亿元创纪录 但2025年上半年粉丝增量仅322万较2024年上半年1200万大幅放缓 [35][37] - 董宇辉团队开设新账号"兰知春序"转型文化旅游 首播两分钟在线人数破10万 一周吸粉150万当前超260万粉丝 [37] 人事与管理 - 前CEO孙东旭被免职后以顾问身份与俞敏洪保持沟通 2025年8月离职传言导致公司股价单日振幅超40% [6][27] - 核心主播敬文、顿顿等陆续离开 公司明确不再培养下一个董宇辉 在高度依赖个人IP的行业中面临挑战 [27]
东方甄选股价大跌11%
证券时报· 2025-08-26 21: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总营收44亿元 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总GMV达87亿元 其中自营产品占比43.8% [1] - 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620万元 较上半年净亏损9650万元实现扭亏 剔除出售与辉同行财务影响后净溢利1.354亿元 同比增长30% [1] - 综合毛利率从2024财年25.9%提升至2025财年32% 主要受益于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健康发展 [1] 股价波动情况 - 财报披露后股价连续两日下跌 当日跌幅11%至28.08港元 前一日跌幅12.89% 市值跌破300亿港元 [1] - 股价在8月19日曾达近期高点53.7港元 此前连续上涨数日 [1] 业务战略进展 - 自营产品累计开发732款 较2024财年488款大幅增加 产品线从生鲜零食扩展至营养保健食品、宠物食品及服饰等多元化品类 [2] - 公司通过CEO俞敏洪内蒙古18天巡回直播推广地方特色食品 强化在地化营销 [2] - 自营产品已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高盛因自营品牌GMV贡献提升将2026-2027财年收入预测上调最多10% [2] 分析师观点与市场预期 - 高盛维持沽售评级 下调2026-2027财年GMV预测1%-3% 但同步上调经调整净利润率预测0.2%-1% 目标价调升至9港元 [2] - 券商分析指出公司处于转型关键期 投资者信任建立缓慢 核心主播离职对市场信心造成持续影响 [3] 舆论与高管动态 - 前CEO孙东旭休假传闻引发关注 公司声明其担任俞敏洪顾问且双方保持良好沟通 [3] - 罗永浩公开批评公司"不公平压榨年轻人" 并披露头部主播年收入可达30亿元 引发市场热议 [3]
东方甄选股价大跌11%
证券时报· 2025-08-26 21:46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公司股价连续两日大幅下跌 截至收盘大跌11%至28.08港元 前一个交易日下跌12.89% 市值跌破300亿港元[1] - 股价在8月19日达到近期最高点53.7港元 此前曾连续上涨数日[1] 2025财年财务业绩 - 持续经营业务总营收为44亿元 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总GMV达87亿元[1] - 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扭亏为盈 从上半财年净亏损9650万元转为盈利620万元[1] - 剔除出售与辉同行财务影响后 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为1.354亿元 同比增长30%[1] - 综合毛利率从2024财年25.9%提升至2025财年32%[1] 自营产品业务发展 - 自营产品GMV占比达43.8% 成为公司主要增长动力[1] - 累计推出732款自营产品 较2024财年488款大幅增加[2] - 产品类别从生鲜食品及零食扩展至营养保健食品、宠物食品、服饰等多元化系列[2] 机构观点与评级 - 高盛下调公司2026-2027财年GMV预测1%-3% 但因自营品牌贡献提升将收入预测上调最多10%[2] - 上调2026-2027财年经调整净利润率预测0.2%和1% 目标价调至9港元[2] - 维持沽售评级 理由包括基本面持续疲软和估值较贵[2] 管理层动态与舆论事件 - 行政总裁俞敏洪于7月25日开始进行18天内蒙古之旅 期间开展当地特色食品直播带货[2] - 公司声明前CEO孙东旭处于休假状态并未离职 其自2023年12月起以顾问方式工作[2] - 罗永浩公开批评公司"不公平、荒唐、压榨年轻人" 并曾披露头部主播年收入达30亿元[3][4]
云仓助力直播电商降本增效
搜狐财经· 2025-08-26 19:31
核心观点 - 云仓通过集约化运营和智能化管理帮助直播电商行业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效率 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规模效应与成本优化 - 中小服装企业通过云仓网络降低仓储成本60% 无需自建仓库和物流体系 [1] - 智能仓储系统每小时处理数万件商品 人效达传统仓库3倍以上 [1] - 电子产品商家包装材料成本降低30% 运输费用因体积优化下降25% [1] - 食品商家人力成本降低40% 处理效率提升50% [2] 资金与运营效率提升 - 化妆品品牌库存周转率提高一倍 减少资金占用2000万元 [1] - 家居品牌运营人员从10人减少到3人 错误率降低70% [2] - 智能预测系统通过销售数据/季节因素/促销活动分析提供精准补货建议 [1] 绿色技术与能源管理 - 大型云仓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年节约电费超100万元 [1] - 采用智能照明系统与太阳能发电技术降低能耗与碳排放 [1] 技术整合与未来发展 - 统一接口对接各大电商平台 减少多平台运营复杂度 [2] - 无人机/自动驾驶技术将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 [2] - 区块链技术提高供应链透明度 人工智能优化各环节决策 [2]
告别网红主播模式 东方甄选要做“线上山姆”
BambooWorks· 2025-08-26 18:20
核心观点 - 公司由教育机构转型直播电商后经历业绩波动 最新财年营收利润GMV大幅下滑但下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当前战略重心转向自营产品与会员体系 试图打造线上山姆会员店模式 [2][3][7][8] 财务表现 - 最新财年持续经营业务营收同比降32.7%至44亿元 净利润仅570万元 较上年17亿元利润大幅缩水 [3][4] - 核心电商及自营产品GMV同比跌40%至87亿元 抖音付费订单数从1.81亿单腰斩至9160万单 [4][8] - 下半年营收较上半年小幅增长 并实现1.024亿元净利润 成功扭转上半年亏损9670万元局面 [7] 战略转型 - 公司推进"山姆会员店模式" 自营产品最新财年创收35亿元 占总营收近80% 产品数量从488款增至732款 [8][9] - 会员App订阅数增长33%至26.43万人 App端自营产品GMV占比从16.3%提升至28.8% [9] - 今年6月自营产品GMV达3.5亿元 同比增长15% 占当月总GMV8.8亿元的39.8% [9] 渠道与主播依赖 - 抖音平台仍占GMV总量70% 但公司积极拓展淘宝京东拼多多小红书等渠道 目前尚未形成制衡效应 [8] - 头部主播董宇辉离职带走2000万粉丝直播间 其个人粉丝现达3000万 公司同期流失186万粉丝 [8] - CEO明确表示不会再出现主播成立独立平台 会员体系是弱化主播依赖的重要举措 [8] 市场反应与预期 - 财报发布后股价单日下跌13% 但年内累计涨幅仍达76% 当前市值380亿港元 [6][9] - 机构预测本财年营收增长约25% 利润增长有望超一倍 华泰证券上调未来三年营收预期 [9] - 分析师评级出现分化 7家建议买入或强力买入 3家建议持有 2家评级为弱于大盘 [9]
东方甄选(01797):25财年业绩点评:经营回归正轨,关注GMV边际变化及会员体系培育进展
光大证券· 2025-08-26 18: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回归正轨,自营产品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毛利率显著改善 [2] - 自有APP渠道及会员体系持续发展,用户粘性高,为长期成长提供空间 [3] - 尽管短期GMV和收入承压,但三角战略(产品体系+直播及公共平台+APP与会员体系)有望推动未来增长 [4] 财务业绩 - 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净营收44亿元(同比下降32.7%),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619万元(同比下降97.5%) [1] - 剔除"与辉同行"出售影响后,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为1.4亿元(同比增长30%) [1] - 毛利率从24财年25.9%提升至32.0%(增加6.1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润为573.5万元 [1] 业务运营 - 25财年GMV为87亿元(同比下降39%),抖音订单量从1.81亿单降至9160万单 [2] - 自营产品GMV达38.1亿元,占总GMV43.8%,自营产品营收35亿元,占总营收80% [2] - 自营产品SKU达732款(同比增加50%),覆盖生鲜、零食、营养保健等多品类 [2] - 自有APP渠道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22%),占总营收25%,APP的GMV占比达15.7% [3] - APP付费会员数26.4万人(同比增长33%),用户满意度98.7%(提升1.4个百分点) [3] 盈利预测 - 下调26-27财年持续经营业务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7亿元(-29.3%)和3.4亿元(-25.8%),新增28财年预测4.0亿元 [4] - 预计26-28财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60亿元、58.48亿元、61.8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4.31%、7.11%、5.67% [4] - 预计26-28财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亿元、3.38亿元、4.0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687.15%、23.25%、18.80% [4]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36.30港元,总市值379.85亿港元,总股本10.46亿股 [5] - 近一年股价波动区间10.12-53.7港元,近3月换手率268.1% [5] - 近1月绝对收益96.6%,近3月绝对收益205.0%,近1年绝对收益233.6% [7]
东方甄选大跌近11% 2025财年业绩下滑
格隆汇· 2025-08-26 16:18
股价表现 - 盘中一度大跌近11%至28.2港元 成交额超22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净营收同比减少32.7% 由65亿元降至44亿元 [1] - 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大幅下降97.5% 由上年同期2.49亿元降至619.1万元 [1] - 净利润大幅下滑主因报告期内出售与辉同行业务 [1] 运营数据 - 下半财年商品交易总额同比下跌55%至39亿元 [1] - 实际GMV较高盛预期低15% [1]
东方甄选大跌近11%!2025财年净营收由65亿同比减少32.7%至44亿,净溢利619.1万较上年同期2.49亿大幅下降97.5%
格隆汇· 2025-08-26 16:01
股价表现 - 东方甄选盘中股价一度大跌近11%至28.2港元 成交额超22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净营收同比减少32.7%至44亿元 上年同期为65亿元 [3] - 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同比大幅下降97.5%至619.1万元 上年同期为2.49亿元 [3] - 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出售与辉同行所致 [3] 运营数据 - 下半财年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下跌55%至39亿元 [3] - 实际GMV较高盛预期低15% [3]
港股异动丨东方甄选(1797.HK)大跌近11%,2025财年业绩下滑
新浪财经· 2025-08-26 15:18
股价表现 - 东方甄选盘中一度大跌近11%至28.2港元 [1] - 单日成交额超22亿港元 [1]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净营收同比减少32.7%至44亿元(上年同期65亿元) [1] - 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同比大幅下降97.5%至619.1万元(上年同期2.49亿元) [1] - 下半财年商品交易总额同比下跌55%至39亿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因报告期内出售与辉同行业务所致 [1] - 高盛指出下半财年GMV较预期低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