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件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工程定期:券商金股解析月报(2025年11月)-20251103
开源证券· 2025-11-03 11:14
根据提供的券商金股解析月报,总结其中涉及的量化模型与因子内容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开源金工优选金股组合**[26]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历史研究发现,新进金股的收益水平通常优于重复出现的金股,同时,业绩超预期因子(SUE因子)在新进金股样本中展现出良好的选股能力。因此,该模型旨在通过结合“新进”属性和“业绩超预期”因子,从券商金股中进一步优选个股构建投资组合。[2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样本选择**:每月初,从全市场券商发布的金股列表中,筛选出相对于上个月为新进的金股,构成初始股票池。[26] 2. **因子应用**:在“新进金股”样本池内,计算每只股票的业绩超预期因子(SUE因子)值。[26] 3. **组合构建**:根据SUE因子值对股票进行排序,选择排名前30位的金股纳入最终组合。组合内个股的权重分配依据是各家券商的推荐数量进行加权。[2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业绩超预期因子(SUE因子)**[26] * **因子构建思路**:该因子旨在捕捉上市公司实际公布的业绩与市场普遍预期之间的差异。当实际业绩显著超越市场预期时,可能预示着公司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从而驱动股价上涨。[2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指出该因子在新进金股中具有选股能力,但未提供SUE因子的具体计算公式和构建细节。[2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开源金工优选金股组合**[28] * 10月收益率:2.2% * 2025年收益率:45.4% * 年化收益率:22.9% * 年化波动率:25.4% * 收益波动比:0.90 * 最大回撤:24.6%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SUE因子独立的测试结果指标取值)
造车新势力开盘活跃,蔚来、小鹏汽车等领涨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09:51
11月3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恒生指数涨0.36%,报25999.17点,恒生科指涨0.48%,国企指 数涨0.33%。盘面上,科网股涨多跌少,生物技术股多数上涨,汽车股活跃,中资券商股普涨,黄金股 普跌。开盘后,A股同赛道规模最大的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震荡,持仓股中,小鹏汽 车、蔚来、金蝶国际、哔哩哔哩、小米集团等涨幅居前。 民生证券认为,10月步入"银十"销售旺季,月初汽车市场消费需求旺盛;随着补贴政策的调整,10月中 下旬市场回归平稳态势;渗透率持续攀升,对整体车市形成有力支撑。该机构认为,智能化奇点已来, 自主技术输出孵化机遇。智能化能力将成为车企竞争的重要因素。自主新势力城市辅助驾驶加速落地和 小鹏开启全新商业模式;判断智能驾驶正逐步迎来技术、用户接受度和商业模式的三重拐点,看好智能 化布局相对领先、产品周期、品牌周期向上的优质自主车企。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0月31日,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最新估值(PETTM)为22.85 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28.65%的估值分位点,即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历史上超七成时间,具备一定安 全边际。展望后市,港股科技更 ...
品牌工程指数上周收于2029.9点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04:16
□本报记者 王宇露 上周市场震荡,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收于2029.92点。金山办公、阳光电源、泰格医药等成分 股上周表现强势;下半年以来,中际旭创、阳光电源、亿纬锂能等成分股涨幅居前。展望后市,机构认 为,短期A股可能面临持续震荡、结构调整的情况,优质公司的波动或带来买入的机会;中期角度而 言,市场仍在向好趋势之中,这轮行情有望由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 下半年以来,中际旭创上涨224.62%,排在涨幅榜首位;阳光电源上涨181.89%,居次席;亿纬锂能和 兆易创新分别上涨82.17%和74.36%;澜起科技、我武生物涨逾60%;宁德时代、科沃斯、中微公司涨逾 50%;盐湖股份、药明康德、中芯国际、达仁堂涨逾40%;长白山、芒果超媒、国瓷材料、中兴通讯涨 逾30%;安集科技、以岭药业、金山办公、信立泰、中国中免等多只成分股涨逾20%。 中期市场仍然向好 10月以来,市场波动明显加大。经过几个月的大幅度上涨后,几大成长板块中,科技板块回调后继续向 上;其它前期涨幅较好的板块,如新消费、创新药、新能源汽车等都出现了调整。源乐晟资产认为,从 投资角度来看,中国资产依然值得深挖。虽然前期涨幅较大,市场波动在 ...
中小盘周报:国有“三资”改革大幕拉开,国资并购重组未来已来-20251102
开源证券· 2025-11-02 21:44
国有“三资”改革与市场动态 - 湖北省提出国有“三资”改革三项原则,即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3] - 安徽省发布《推进“大资产”统筹管理总体工作方案》,明确2025年9月至12月开展5个专项行动[3] - 国有“三资”改革核心目的是化债,假设一个省有10万亿元国有“三资”规模,5%转化为资金可化解5000亿元地方债务[17] - 资产证券化是改革重点方向,并购重组相比直接上市、REITs、ABS等工具效果更优,有望开启新一轮国资并购潮[3][17] 投资策略与标的筛选 - 央企并购重组关注两类主体、七大行业及四类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4][24] - 地方国企并购重组关注有股权变动、资本运作、并购意向、稀缺性定位及具备并购紧迫性的五类上市公司[4][24] 本周市场表现 - 本周(10月27日至10月31日)A股普涨,万得全A指数上涨0.41%,日均成交额23,253.35亿元,环比上涨29.38%[27] - 中小盘指数表现优于大盘,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指数涨幅分别为+1.00%、+1.18%、+1.18%[30] - 锂电电解液指数本周涨幅最大,达17.12%,其中天际股份涨幅为+41.86%[30][33] 资本市场活动 - 本周4家公司登陆A股,4家公司登陆港交所;1家公司IPO获受理,3起IPO审核通过,2家公司注册生效[5][41][43][45] - 本周新增5例竞价定增预案,融资规模78.00亿元;发行1例竞价项目,募资3.00亿元,平均折价率11.8%,平均收益率19.6%[5][49][54] - 本周2家公司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6家公司涉及实控人变更;披露9例股权激励预案,58家公司推出回购预案,公告回购金额合计64.57亿元[5][57][66][69]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大起底:牛市真相,是业绩复苏还是情绪驱动?
投中网· 2025-11-02 15:04
核心观点 - 当前中国企业的全球牛市主要由流动性和信心驱动,而非业绩复苏,市值增速远超利润增速 [3][4] - 未来市场走势的关键在于政策落地效果以及企业利润能否追上当前估值水平 [4] - 中国上市公司PEG显著高于美国,显示估值实质上更贵,A股估值扩张痕迹最为明显 [3][10][21] 全球中国上市企业概况 - 全球主板中国上市企业总数达到8,070家,总市值153万亿元人民币,上半年总收入46.7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同期GDP的70% [8] - A股企业在数量、总市值和总营收上占据主导地位,占比分别为67.4%、76.1%和74.9% [8] - 境外上市公司在数量、营收及市值规模上占据总量的24-32% [8] 上半年财务表现分析 - 全球中国上市企业上半年总营收同比增长0.89%,总净利润同比增长3.88%,企业平均利润率为8.26% [1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42%,达到2.7万亿元人民币,现金流改善显著 [13][17] - 美国中概股表现最佳,收入同比增速达11.9%,利润同比增速高达20.6% [11] 市值与业绩错配分析 - 中国上市企业总市值较一年前大涨25%,但市值增速与利润增速严重脱节 [21] - A股市值增速是利润增速的9.3倍,港股为5.8倍,中概股为1.5倍,A股估值扩张最明显 [21] - 科创板和北交所估值泡沫风险最高,市值增速分别是收入增速的16.3倍和18.2倍,但净利润同比下跌 [22] 行业四象限表现 - 同步增长行业:半导体、硬件设备、有色金属等18个行业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步增长,营收占全体上市中企的52% [27] - 增收不增利行业:国防军工、企业服务、可选消费零售3个行业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营收占比6% [29] - 营收向下利润向上行业:医药生物、化工、日常消费零售等5个行业在营收收缩背景下净利润大幅增长,营收占比9% [30] - 双降行业:建筑、房地产、煤炭等9个传统行业面临营收利润双重下滑,营收占比33% [32] 中美估值对比 - 中国上市企业动态市盈率为21.2倍,低于美国的31.2倍,但PEG为5.47倍,远高于美国的2.39倍 [40] - A股PEG高达7.78倍,显示中国公司估值实质远高于美国企业 [40] - 美股市值增长中约2/3来自盈利增长,而中国市值增长中21%来自估值扩张 [38] 估值分化成因 - 投资者结构差异:A股散户贡献约80%成交额,平均持股周期不足3个月,决策更依赖政策信号和短期热点 [42] - 政策逻辑不同:中国政策预期驱动风险偏好,美国政策直接推动企业盈利释放 [43] - 货币环境迥异:中国通过降息降准刺激经济,美国维持高利率抑制流动性扩张 [44][45] - 估值基数差异:中国经历低位修复,美股在高位消化 [46] IPO制度启示 - 中国上市公司营收占GDP比重已达69%,逼近美国的75%,大利润准上市公司日益稀缺 [49] - A股IPO企业净利润中位数达1.4亿元,过去三年仅2%的IPO来自亏损企业,而美股接近60% [55] - A股高利润IPO上市后业绩表现不佳,净利润总额连续出现同比下滑10%的现象 [58] - 近年新上市A股公司12个月的平均回报率为-14.4%,中位数为-26.5% [61]
10家知名企业大规模裁员,涉及零售、科技行业
财富FORTUNE· 2025-11-01 21:10
当前就业市场整体状况 - 就业市场正经历艰难时期,企业陷入不招人也不开除人的停滞状态,导致招聘受限或暂停,同时大规模裁员事件累积[2] - 联邦工作岗位被削减数千个,加之政府停摆进入第四周,许多工作人员拿不到工资,增加了整个就业市场工作者的不确定性[3] - 9月份私营部门意外减少3.2万个工作岗位[4] 企业裁员具体案例与原因 - 亚马逊将裁减约1.4万个企业职位,接近员工总数的4%,公司在加大人工智能投入的同时削减其他领域成本[5] -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自年初以来已裁减约3.4万个工作岗位,高于早前预测的2万人,并关闭93处建筑的日常运营[6] - 塔吉特将削减约1800个企业职位,约占其全球企业员工总数的8%,旨在精简过多的层级和重叠工作以加速决策[7] - 雀巢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1.6万个工作岗位,作为重振财务业绩的成本削减计划一部分,以应对大宗商品成本上涨和关税压力[8] - 汉莎航空集团到2030年将裁减4000个工作岗位,原因包括人工智能应用、数字化及旗下航空公司工作整合[9] - 诺和诺德宣布裁员9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1%,公司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致力于销售更多肥胖症和糖尿病药物[10] - 康菲石油计划裁减20%至25%的员工,约2600至3250人受影响,大部分裁员预计在2025年底前完成[11] - 英特尔通过裁员和自然减员,预计核心员工数从去年底的9.95万降至7.5万,公司此前曾宣布裁员15%[12][13] - 微软在5月裁减约6000名员工后,又表示将削减9000个职位,波及Xbox视频游戏业务等部门,正值公司对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资[14][15] - 宝洁宣布在未来两年内裁减至多7000个工作岗位,占全球员工总数的6%,同时因关税压力提高约四分之一产品的价格[16] 企业战略转变与成本压力 - 一些公司将裁员归咎于运营成本上升,包括新关税政策以及消费者支出的转变,其他公司则提到更广泛的企业重组[2] - 存在从雇佣员工向基础设施投资进行权衡取舍的现象,人工智能对资金的渴求可能导致岗位流失,而非直接取代工作岗位[2] - 许多高管将裁员描述为削减管理层级努力的一部分,或引证为组织变革[15]
日佳科技(湖南)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01 13:26
公司基本信息 - 日佳科技(湖南)有限责任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汨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及技术推广 [1] - 公司涉及日用化学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以及专用化学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的制造与销售 [1] - 公司经营包括日用化工专用设备制造、日用杂品制造、日用品销售及厨具卫具批发 [1] - 公司业务包括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洗涤机械制造与销售,以及食品用洗涤剂销售 [1] - 公司涉及宠物食品及用品批发、个人卫生用品销售及日用品批发 [1] - 公司进行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及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 [1] - 公司提供科技中介服务、软件外包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需要许可的商品)及个人互联网直播服务 [1] - 公司业务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及数字技术服务 [1]
广州问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01 10:46
公司基本信息 - 广州问鹅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经营范围涵盖广泛的制造业务,包括网络设备、互联网设备、办公设备耗材、计算机硬件及外围设备、家居用品、玩具和箱包等 [1] - 业务涉及批发零售,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电子产品、通讯设备、日用百货、珠宝首饰和五金产品等 [1] - 公司提供多项技术服务,包括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工业设计、云计算装备技术、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等 [1] - 其他服务包括软件外包、广告设计代理、教育咨询、市场营销策划以及货物与技术进出口 [1]
神州泰岳(300002):老游戏运营稳健 关注新游周期及AI产品落地表现
新浪财经· 2025-10-31 20:4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40.68亿元,同比下降9.86%,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下降33.7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3.84亿元,同比下降5.29%,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降53.55% [1] - 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因主力游戏《Age of Origins》和《War and Order》流水进入稳定阶段而下滑,以及去年同期有2.45亿元诉讼款收回造成的高基数效应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下降20.63%,主要由于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在营收小幅增长下有所增加 [1] 游戏业务与新游储备 - 两款SLG新游《Stellar Sanctuary》和《Next Agers》已在美区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线,处于商业化测试尾声 [2] - 上述两款游戏的中文版《荒星传说:牧者之息》和《长河万卷》已获得国产游戏版号,计划未来在国内上线 [2] - 另有三款SLG储备游戏《代号:XCT》、《代号:AOO2》、《代号:MN》预计从2025年底至2026年第二季度陆续开启商业化 [2] - 核心游戏持续贡献流水基本盘,新游上线有望为公司贡献增量 [4] AI业务发展 - 公司三大AI垂类产品包括面向企业的语音数字员工avavox、面向ICT运营管理的“岳擎”数智化新IT运营大模型体系、面向信息安全的“泰岳泰斗”安全大模型系统 [3] - avavox智能语音机器人可为B端客户提供30秒快速搭建、按需计费的服务,应用于满意度回访、沉睡用户唤醒等高频场景 [3] - avavox于10月正式发布全球菁英生态伙伴计划,旨在全球市场携手合作伙伴拓展AI语音数字员工市场 [3] - AI垂类产品的不断发展有望推动公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增长 [4]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56.5亿元,同比下降12.5%,2026年营收70.4亿元,同比增长24.7%,2027年营收74.9亿元,同比增长6.37% [4]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24.0%,2026年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4.1%,2027年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7.24% [4]
散落各处且AI“读不懂”的企业文件 如何被“盘活变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9:29
(原标题:散落各处且AI"读不懂"的企业文件 如何被"盘活变现") 尽管大模型迭代速度惊人,但落地到企业场景时,却常会 "水土不服"。 "两天不说大模型,都觉得自己落后了。" 某头部券商人工智能团队负责人向记者表达了这一行业焦 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当AI 大模型逐渐在多个行业落地,一个现实问题浮出水面:能 "读遍全网" 的大模型,却读不懂企业的 业务知识、专属经验。 对于许多金融机构而言,几十年来的业务知识和经验,散落在邮件、项目报告、会议纪要、合规文件 中,且以云盘、文档、OA、视频等形式储存,无法转化直接支持业务的资源。 业内人士表示,AI大模型+企业知识库,则是一种新兴的解决方案。 不过,若落到在金融场景中,金融业对安全合规性和信息时效性称得上是"苛刻"的需求时,这一方案又 将面临更多挑战。 据相关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知识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已达到200亿美元级别。 对于他所在的证券行业,感受尤为深刻。证券业人员密集,工作量大,容易误报,每天都要处理海量文 档 —— 一份招股说明书动辄几百页,单位遗漏、股价上下文不一致等问题时有发生;投研方面,分析 师撰写研报需翻阅数十份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