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浦银国际策略观点:港股能否再创新高?-20250723
浦银国际· 2025-07-23 16:02
报告核心观点 - 今年以来港股表现亮眼,行情初期 AI 技术突破带动市场情绪改善,其作为“价值洼地”对全球资金吸引力上升,预计资金将从拥挤度高的板块轮动至科技板块,报告将分析行情驱动原因、可持续性并探讨策略布局 [1] - 港股低估值逻辑被打破,流动性问题显著改善,盈利将取代估值成市场走势关键驱动力,短期以结构性行情为主,红利 + 科技的杠铃策略有效,可关注 A 股“反内卷”、美股 AI 等主题行情扩展至港股的交易型机会 [4] 结构性变革下,“价值陷阱”转变为“价值洼地” - 过去港股估值低,被视为“价值陷阱”,如今多个压制估值因素改善,投资者结构改变,科技和消费等行业在恒生指数中占比提升,估值被重估 [4][7] - 今年初中国 AI 技术突破引发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重估,外部风险升温使资金涌入港股,推动估值回归合理水平,截至 2025 年 7 月 22 日,恒生指数前瞻市盈率为 10.8 倍 [11] - 相较全球其他主要股市,港股估值仍偏低,恒生科技指数前瞻市盈率为 16.1 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指数的 28.8 倍 [14] 多重利好下,港股流动性问题显著改善 - 今年以来港股资金面改善,得益于金管局流动性投放、南向资金和外资持续净流入、IPO 市场火热、港股公司加速回购 [17] - 金管局投放大量流动性,使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攀升,1 个月 HIBOR 下跌,市场流动性宽松,虽近期有所回收,但整体仍宽松,预计后续流动性边际趋紧,下行风险可控 [17][18] - 南向资金净流入增加,在港股定价权上升,AH 溢价收窄,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 7,974 亿港元,日均成交额占比提升 [24] - 外资持续净流入,截至 7 月 16 日,年初至今 95.8 亿美元海外资金净流入,被动型外资流入强劲 [26] - IPO 市场强劲复苏,募资额跃居全球第一,新股破发率下降,部分新股涨幅高 [29] - 港股股份回购维持较高水平,ROE 呈改善趋势,年初至今回购总金额 1,070 亿港元 [31] 港股是否还能再创新高? - 短期港股估值扩张空间有限,上涨依赖企业盈利增长,今明两年恒生指数盈利增速落后,但科技板块盈利增速强劲,恒生科技指数 2025 年/2026 年预期盈利增速为 33.2%/22.5% [36] - 关税政策冲击将转向企业基本面,虽对港股实际影响有限,但仍需关注,若政策支持发力可抵消部分压力 [37] - 上半年国内经济韧性强或削弱短期政策预期,关注 7 月底政治局会议,预计下半年央行有降息降准空间,政策刺激加码或促进经济复苏 [40] - AI 发展跨越周期,有望提升企业盈利,中国在 AI 发展中有优势,相关专利申请占比超美国 [44] - 短期港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资金可能从拥挤板块轮动至科技板块,若市场情绪和流动性好,不影响大盘中期向好,红利 + 科技策略有效,可关注相关交易型机会 [47]
基金南下抢筹,港股银行和创新药最受青睐!
天天基金网· 2025-07-23 14:31
基金加仓港股趋势 - 2025年二季度近1800只公募基金提高港股仓位,其中近300只基金港股配置力度提升超10个百分点 [1][3] - 格林港股通臻选A港股仓位从37%大幅提升至94.87%,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港股 [2] - 鹏华沪深港互联网港股仓位从22.87%提升至77.85%,前十大重仓股中9只为港股 [2] - 诺德兴新趋势A港股仓位从2.41%提升至44.45%,前十大重仓股新增4只港股 [2] 重点增配行业 创新药领域 - 沪港深基金对港股医疗保健板块配置权重从0.54%提升至0.88% [4] - 石药集团获101只基金增持,成为加仓股数最多港股 [4] - 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等获知名基金经理加仓,其中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公募持股占流通股比超10% [4] 银行股领域 - 沪港深基金对港股金融板块配置权重从0.5%提升至0.67% [4] - 建设银行获108只基金加仓,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分别获91只和47只基金加仓 [5] 港股配置逻辑 - 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处于低位,较海外市场呈现估值优势 [6] - 港股科技股与国内经济复苏关联度高,政策改善易传导至股价 [6] - 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推动港股定价体系变化,长期或提升估值稳定性 [6] - 市场呈现科技与高股息板块交替上升的"跷跷板效应" [6]
最热概念,疯狂吸金!
天天基金网· 2025-07-23 14:30
市场表现 - 7月22日市场全天震荡走强,三大指数均创年内新高,雅江电站概念股持续爆发,煤炭板块直线拉涨,创新药概念股冲高回落 [1] - 雅江电站概念基金大涨,资金借道建材ETF、基建ETF、基建50ETF等参与投资,4只龙头产品合计吸金超22亿元 [1] - 宽基ETF净流出居前,但受益于市场大涨,规模增长超110亿元 [1] 资金流向 - 7月22日股票ETF总规模达3.77万亿元,总份额增加39.57亿份,净流入资金16.24亿元 [3] - 行业主题ETF与债券ETF净流入居前,分别达70.2亿元与21.53亿元 [3] - 建筑材料指数净流入18.22亿元,近5个交易日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流入超32亿元,建筑材料指数流入超26亿元 [3] - 国泰、富国基金旗下建材ETF分别净流入8.92亿元、7.53亿元,银华基金旗下基建ETF、广发基金旗下基建50ETF净流入位居前列 [4] 产品表现 - 建材ETF、基建ETF等4只产品昨日涨幅均在6%左右,两只建材ETF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大涨超17% [5] - 易方达基金旗下香港证券ETF净流入超3.7亿元,证券保险ETF净流入3.2亿元,A500ETF易方达净流入2.6亿元 [6] - 华夏基金旗下游戏ETF和基建50ETF单日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1.84亿元和1.54亿元 [6] 宽基ETF动态 - 昨日宽基ETF净流出达58.28亿元,但规模上升114.52亿元 [8] - 中证A500指数单日净流出22.72亿元,中证A500ETF景顺净流出近6亿元,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产品净流出超3亿元 [8] - 行业或主题ETF中,科创芯片ETF、中概互联网ETF、港股创新药ETF等热门产品出现净流出 [8] 机构观点 - 博时基金表示A股表现持续强势,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建议保持中高仓位,调高进攻权重 [9] - 银河基金认为市场成交持续放量,部分公司中报业绩向好,A股市场处于新一轮发展窗口期 [9]
创业板继续冲,牛市第二浪如何把握?
新浪财经· 2025-07-23 13:08
创业板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五连涨并创年内新高,延续7月中旬以来的强劲表现 [3] - 创业板ETF天弘流通规模增长至86.92亿元,资金加速配置创业板 [3] - 成分股康龙化成、华利集团、泰格医药、安克创新等新兴产业龙头同步走强 [3] 市场核心驱动因素 - 海外环境改善: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美元指数回落至97以下,人民币汇率企稳在7.05附近 [3] - 中美半导体紧张关系缓和,美国商务部批准部分企业对华出口AI芯片许可,科技股风险偏好提升 [3] - 国内政策加码:国务院通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举措,央行MLF净投放1500亿元流动性,银行间隔夜利率维持在1.5%以下低位 [4] 产业基本面支撑 - 创业板中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头部企业中报业绩普遍超预期 [4] - 中际旭创受益于全球AI算力投资热潮,市值突破2000亿元,周涨幅达24% [4] - 新易盛市值突破1800亿元,周涨幅高达39% [4] 市场新特征 - 万得全A成交额从1.5万亿提升至接近2万亿,资金进场速度加快 [4] - 主动基金大幅增配创业板,略增科创板,同时减配主板 [4] - 创业板指估值分位数仍低于40%,显著低于沪深300(72%分位)、中证500(73%分位)、上证指数(80%分位) [5] 后市判断与配置方向 - 创业板指自924以来反弹约50%,历史牛市涨幅均超100%,仍有上行空间 [5] - 四中全会临近政策预期升温,8月通常是成长股表现较好的月份 [6] - 配置方向:AI算力(中际旭创、新易盛)、创新药(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新能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6]
CRO强势回归!轻舟已过万重山?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生物药ETF(159839)冲高!机构:长期关注“创新+复苏”主线!
搜狐财经· 2025-07-23 11:52
市场表现 - 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盘中大涨2%,收盘涨幅0.84%,成交均价1.204,振幅2.27%,成交总额1.25亿 [1] - 该ETF连续两日获资金净流入,是同指数年内唯一净流入的ETF [1] - A股生物药ETF(159839)涨超1%,昨日再度"吸金" [1] 公司业绩 - 药明合联2025上半年收入预计增长超60%,经调整净利润预计增长超67%,净利润预计增长超50% [3]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抗体偶联药物及生物偶联药物行业需求旺盛,新投产线产能提升及运营效率改善 [3] 个股表现 - CRO板块大涨:药明合联涨超10%,药明生物涨近3%,药明康德涨超1% [3] - 其他涨幅突出个股:金斯瑞生物制药、乐普生物涨超7%,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涨超2% [3] - 成分股涨跌互现:百济神州涨2.50%,信达生物涨2.17%,药明生物涨2.68%,康方生物微跌0.14% [4] 行业分析 - CRO/CDMO板块迎来"戴维斯双击":需求端恢复(海外投融资改善+国内政策推动)+供给端出清(在建工程增速放缓) [5] - 细分领域机会:化学大分子/XDC CDMO需求快速提升,小分子CDMO逐步恢复,临床前CRO估值修复 [6] - 创新药主线受政策红利推动:加速评审、多元支付体系等措施激发创新活力,GLP-1药物及创新器械为重点 [7] 产品优势 - 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创新药占比高且分布均衡,管理费低至0.15%/年,为全市场最低档港股医药类ETF [8] - 生物药ETF(159839)聚焦30只CXO及创新药龙头,集中度高弹性强 [8]
7月23日午间收评:沪指涨0.75%站上3600点,大金融板块集体走强
快讯· 2025-07-23 11:35
市场表现 - 沪指站上3600点关口,午间收盘涨0.75%,深成指涨0.31%,创业板涨0.72% [1] - 沪深京三市超3200股飘绿,上午半天成交1.16万亿 [1] - 两市共1968只个股上涨,55只个股涨停,2984只个股下跌,1只个股跌停 [3] 领涨板块及个股 - 雅江电站概念股延续强势,中国电建、中国能建、铁建重工均3连板 [1] - 券商等金融股拉升,国盛金控封板 [1] - 创新药概念反复活跃,塞力医疗、昭衍新药等涨停 [1] - 领涨板块包括雅江电站、创新药、券商、钢铁 [2] 领跌板块及个股 - 军工板块调整,广联航空跌超10% [1] - 领跌板块包括海南、军工、电网设备、铜高速连接 [2] 其他市场数据 - 33只股票炸板,炸板率37% [3]
生物医药ETF(512290)涨超1.1%,政策预期改善与创新出海驱动行业估值修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11:07
创新药出海与交易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达608亿美元 同比增长129% 交易数量144笔 同比增加67% [1] - 海外MNC对PD-1双抗等品种交易金额快速提升 中国企业在双抗 ADC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1] - 三抗组合如CD3/CD38/BCMA在血液瘤和实体瘤中展现积极临床数据 挑战PD-1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地位 [1] GLP-1类药物与减肥领域 - GLP-1类药物全球销售收入超500亿美元 重塑市场格局 [1] - 2025年上半年减肥领域交易额已达2024年全年的1.5倍 差异化竞争聚焦口服 增肌 更低副反应方向 [1] 自免与痛风治疗进展 - 泰它西普通过临床数据优势开发国际市场 TYK2 IL-23等小分子靶点成为差异化竞争方向 [1] - 痛风治疗进入生物治疗时代 伏欣奇拜单抗上市显著延缓复发时间 国产新药出海潜力显现 [1] 生物医药指数与ETF - 生物医药ETF(512290)跟踪CS生医指数(930726) 覆盖沪深市场生物科技 医疗设备等上市公司 [2] - CS生医指数聚焦生物医药行业 具有科技创新属性和成长性特征 [2]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接A(006756)和C类(006757) [2]
医疗ETF(159828)涨超2.0%,政策明朗化助力创新药产业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7-23 10:55
医疗ETF表现 - 医疗ETF(159828)涨幅超过2.0% [1] 政策影响 - 国家医保局明确"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为创新药产业注入稳定政策预期 [1] - 政策明朗化消除了市场对创新药纳入集采的担忧 [1] - 政策护航下创新药研发回报更具可预测性,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该领域 [1] -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与集采政策协同,使创新药商业化路径更加通畅 [1] 行业转型 - 政策推动产业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 [1] - 医疗器械行业进入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期 [1] - 国产替代与技术出海成为医疗器械行业核心趋势 [1] 研发与商业化 - 政策使企业能更精准制定研发计划,加大核心治疗领域投入 [1] - 缩短了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周期,加速市场渗透和销售增长 [1] - 政策利好将助力国内创新药企业在肿瘤、自身免疫等疾病领域加速推进研发项目 [1] 指数与产品 - 医疗ETF(159828)跟踪中证医疗指数(399989) [1] - 中证医疗指数选取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及医疗信息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A(012634)和C(012635) [1]
20cm速递|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超1.1%,政策预期改善提振创新药板块
搜狐财经· 2025-07-23 10:16
创新药板块 - 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创新+国际化"产业趋势不变 政策支持叠加全球竞争力持续加强及商业化盈利兑现是医药板块核心方向 [1] - 当前中国创新药行业处于3 0时代 从"跟跑者"到"引领者" 2025年将成为中国创新药海外爆品爆发元年 [1] - 2025年预计出现大量峰值过30-50亿美金的品种 对外授权交易不断刷新纪录 [1] 医疗器械行业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有望迎来改善 正经历类似药品行业的产业与政策周期 创新与国际化加速推进 [1] - 常态化集采下腾笼换鸟 防疫相关一次性业绩影响消解及政策不确定性边际减弱 行业将重回稳健发展轨道 [1] - 预计2025年院内设备招采有望复苏 若耗材与IVD集采规则温和 国产厂商以价换量或带动估值修复 [1] 创业板医药ETF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跟踪创医药指数(399275)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该指数从创业板市场选取涉及生物医药 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聚焦创新能力突出 成长潜力显著的医药企业 [1]
A股开盘,上证指数涨0.2%,深证成指涨0.01%,创业板指跌0.12%。雅下水电概念、工程机械、民爆概念持续爆发。创新药、军工装备、化学制品跌幅居前。
快讯· 2025-07-23 09:28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 2% [1] - 深证成指微涨0 01% [1] - 创业板指下跌0 12% [1] 行业涨跌 - 雅下水电概念持续走强 [1] - 工程机械板块表现活跃 [1] - 民爆概念延续爆发态势 [1] - 创新药行业跌幅居前 [1] - 军工装备板块表现疲弱 [1] - 化学制品行业下行明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