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搜索文档
“大限”前冲刺:欧盟据称愿接受美国“基准关税” 但寻求关键行业豁免
华尔街见闻· 2025-07-01 04:48
欧美贸易协议谈判进展 - 欧盟愿意接受美国对许多进口产品征收10%基准关税 但希望降低药品 酒类 半导体和商用飞机等关键行业产品关税 [1] - 欧盟敦促美国给予汽车及零部件25%关税和钢铝50%关税的配额和豁免 [1]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有信心在7月9日前达成协议以避免经济恶性升级 [3] 欧盟内部立场分歧 - 德国总理默茨支持快速签署协议 [4] - 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达成"快速 务实"协议但拒绝不平衡条款 [4] - 欧盟担忧仓促推进协议可能导致利益严重失衡 仅对美国有利 [5] 关键行业影响 - 欧盟可能接受"瑞士奶酪式"协议 用总体关税换取钢铁 汽车 制药和航空航天等关键行业免受更多关税冲击 [5] - 欧盟否认在科技领域立法上对美国让步 明确《数字市场法》和《数字服务法》不在谈判范围内 [5] 市场反应 - 欧元兑美元汇率涨至1.1780 日内涨幅超0.5% 创2021年9月以来新高 [3] -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开征"对等关税"曾引发美国金融市场暴跌 [1]
NFT开发:解锁实体价值,赋能企业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6-25 15:20
核心观点 - NFT技术正从数字艺术和投机工具转向实体产业链,成为企业资产数字化、流程优化和用户互动创新的核心引擎[1] - NFT在企业场景中的价值体现在供应链透明化、数字权益凭证、知识产权管理和品牌营销等方面[3][4][5][6] - 企业级NFT开发需要系统化构建,包括精准需求定义、智能合约设计、用户体验优化和强健后端支撑[8][9] 超越炒作:NFT在企业场景中的价值觉醒 - 顶级葡萄酒的NFT可记录全流程数据,消费者扫码追溯,杜绝假货[3] - 演唱会电子票NFT可防黄牛、快速验真,并赋予持有者限量周边和偶像互动权益[3] - 百年老字号将经典产品设计铸造为NFT,老顾客凭链上凭证兑换新品和参与线下活动,激活沉睡会员数据[4] - NFT技术将实体资产、权益与流程可信地映射上链,创造透明、高效、可验证的新型商业范式[5] 企业级NFT开发的核心价值场景 - **供应链透明化与产品溯源**:为实体商品创建"数字孪生"NFT,记录全链路可信数据,奢侈品、高端食品、药品等行业通过NFT提升品牌信任度[6] - **数字权益凭证与忠诚度计划**:将会员卡、优惠券、服务使用权铸造为NFT,实现灵活稀缺的权益设计和精准营销[6] - **知识产权(IP)管理与授权**:创意机构和设计师将作品版权信息锚定于NFT,简化授权流程,实现版税自动化分成[6] - **创新型品牌营销与用户互动**:发行限量品牌NFT作为社区身份象征或活动通行证,结合AR/VR技术深化用户情感联结[6] 技术实现:稳健开发的关键要点 - **精准需求定义**:明确NFT核心功能,匹配最适合的区块链(如Polygon成本低,蚂蚁链可控性高)[8] - **智能合约严谨设计**:确保资产属性、流转规则、权限控制的安全与高效,专业审计必不可少[8] - **用户体验优先**:简化用户操作,集成邮箱注册和法币支付入口,隐藏复杂私钥管理[8] - **强健后端支撑**:结合Oracle预言机引入链下可信数据,构建管理后台实现NFT发行、监控与分析[9] 避开开发"深水区":企业需知的注意事项 - **合规先行**:严格遵守各国数字资产监管要求,避免触碰金融证券化红线[9] - **生态选择**:评估区块链的Gas费成本、交易速度、生态成熟度与企业IT架构的适配性[10] - **价值锚定**:NFT价值需植根于实体权益或服务体验,避免"空气NFT"损害品牌信誉[10] - **长期运营规划**:明确NFT发行后的运营策略、社区维护、权益更新与技术支持[11] 总结 - NFT技术开启实体资产数字化与新型用户关系的大门,其赋能实体、重塑流程、深化连接的本质价值日益清晰[13] - 深入理解NFT开发的逻辑与应用场景,是企业把握未来竞争主动权的关键一步[13]
英美签署贸易相关协议,关键条款未决!
第一财经· 2025-06-17 18:11
英美《经济繁荣协议》核心内容 - 协议仅落实英国汽车和航空航天产品的关税优惠安排 钢铁和药品关税削减仍待后续谈判 [1] - 协议明确规定不具法律约束力 任何一方可随时提出修改或退出 执行存在不确定性 [1] 汽车行业关税安排 - 英国汽车享受每年10万辆关税配额 税率10% 低于其他贸易伙伴25%关税 政策同样适用于汽车零部件 [4] - 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表示该安排可使许多制造商立即恢复交付 但仍等待协议全部细节及执行方式 [4] 航空航天行业关税安排 - 英国航空航天产品进口关税被全面取消 依据《世界贸易组织民用飞机贸易协议》 自《联邦公报》发布之日起实施 [4] 钢铁行业谈判进展 - 美国商务部长将评估英国遵守供应链安全标准情况 未来为英国钢铝产品制定关税配额 目前超出配额进口仍需缴纳现行关税 [4] - 英国钢铁行业预计最早本月底才可能达成符合协议内容的安排 实际实施需更长时间 因大部分钢材为进口材料再加工品 难以满足美国"原产国冶炼与浇铸"豁免条件 [5] 药品行业谈判进展 - 两国将继续就药品优惠待遇进行谈判 最终取决于232调查结果及英国对供应链安全标准的遵守情况 [4] 农产品贸易安排 - 美国农民每年可向英国出口13000公吨牛肉 较此前1000公吨配额大幅提升 但英国不降低食品安全标准 [6] - 英国给予美国乙醇生产商14亿升免税配额 相当于英国全年乙醇总需求量 引发本土生物乙醇行业强烈反对 [6][7] 协议性质与行业影响 - 协议仅为涵盖特定产业部门的备忘录性质经济协定 不符合《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24条要求 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 [8] - 即便协议执行 英国出口美国商品仍需承担远超WTO框架下的关税 [8] 其他贸易谈判动态 - 特朗普与加拿大同意未来30天内就贸易问题进行磋商 与欧盟的谈判进展尚不明确 [9] - 欧盟因经济体量和政策自主性 在数字税等结构性壁垒调整上的妥协空间将远小于英国 [9]
准备有条件接受美国10%关税?欧盟否认
观察者网· 2025-06-17 15:58
欧美贸易谈判进展 - 欧盟发言人否认了有关"欧盟准备有条件接受美国10%关税"的报道,称其为"猜测,不反映当前谈判状态" [1][3] - 欧盟与美国仍在进行技术和政治谈判,尚未达成任何协议,欧盟反对美国"不公正且非法的关税" [1][3] - 德国《商报》报道称,欧盟可能通过接受10%关税以避免美国对汽车、药品和电子产品征收更高关税,但该提议将是临时且有条件的 [1][3] 欧盟的潜在让步 - 欧盟准备降低对美国产汽车的关税,并可能采取措施方便美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销售 [3] - 欧盟提出全面禁止购买俄罗斯天然气,这可能增加对美国生产商的需求 [3] 美国的关税政策与威胁 - 美国目前对欧盟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钢铁和铝征收50%的关税,对汽车征收25%的关税 [3] - 特朗普威胁称,若双方在7月9日前未达成协议,将对欧盟征收50%的惩罚性关税 [3] 欧盟的谈判立场 - 欧盟曾多次提出在工业品上达成"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的互免协议,但该提议近期陷入停滞 [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呼吁特朗普结束关税战争,但未直接点名 [3] - 欧盟仍致力于在7月9日前寻求共同解决方案,但保留所有应对工具和选项 [4]
关税冲击波显现!欧元区4月工业与贸易“双杀” 贸易顺差“蒸发”274亿欧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19:12
欧元区工业与贸易表现 - 四月欧元区工业产出环比下降2.4%,远超预期的1.7%跌幅,且工业各领域均出现萎缩 [1] - 欧元区20国贸易顺差从3月的373亿欧元骤降至4月的99亿欧元 [1] - 四月工业产出同比仅增长0.8%,非耐用消费品是唯一实现年度增长的领域 [2] 贸易数据变化 - 欧元区对区外国家出口环比下降8.2%,整个欧盟的出口降幅达9.7% [1] - 欧盟对美国出口总额从3月的711亿欧元骤降至4月的476亿欧元 [1] - 化学品出口锐减是下滑主因,可能与爱尔兰药品出口相关 [1] 爱尔兰工业影响 - 爱尔兰工业产出环比暴跌15%,拖累整个欧元区工业产值 [1] - 关税生效前爱尔兰对美药品出口激增,曾推高该国经济增速至异常水平 [1] 行业情绪与展望 - 四月动荡后的行业调查显示制造业仍存些许乐观情绪,暂未重回衰退轨道 [2]
美国4月进口额环比下降16.3%
搜狐财经· 2025-06-06 12:02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4月进口额较3月下降16.3%,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美国进口商在 特朗普年初加关税的威胁下,大量进口商品到美国。随着4月初特朗普正式宣布对美国所有贸易伙伴国 加征关税,进口开始枯竭并扭转经济数据。 【文/观察者网 王一】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造成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4月美国进口额、商品和服 务贸易逆差齐下降,创下这两个数据有记录以来最大的月度降幅。 当地时间6月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美国进口额环比下降16.3%至3510亿美元。受此影 响,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也降至616亿美元,为2023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商务部表示,这是有记 录以来进口额和贸易逆差的最大月度降幅。 具体来看,4月美国商品和服务进口环比下降16.3%,至3510亿美元,为历史最大降幅。由于药品进口 额下降了260亿美元,整体消费品进口下降32%至699亿美元。工业用品和材料、汽车零部件的进口也急 剧下降。 美国从大部分主要贸易伙伴国进口的商品均有所减少。美国4月从欧盟的进口额下降了超290亿美元,从 加拿大、墨西哥的进口额均分别下降了60多亿美元,从中国的进口额也下降了40亿美元。美国商务部 ...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涨0.42% 大消费板块集体回调
快讯· 2025-06-05 12:0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42%,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92% [1] - 大消费板块集体回调,消费电子、港口运输、药品板块跌幅居前 [1] - 稀土概念股、苹果概念股、内房股、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阅文集团(00772.HK)上涨近6%,快手(01024.HK)上涨超4% [1] - 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商汤(00020.HK)、华虹半导体(01347.HK)上涨近3% [1] - 老铺黄金(06181.HK)短暂站上1000港元后下跌超8%,茶百道(02555.HK)、蜜雪集团(02097.HK)下跌超7% [1] - 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下跌超5%,药明康德(02359.HK)下跌超2% [1]
品牌控价如何操作?是否有效果
搜狐财经· 2025-06-04 13:30
品牌控价的核心目标与底层逻辑 - 品牌控价指品牌方通过系统性策略管理产品在各级渠道的售价,确保价格符合品牌定位,避免乱价导致的形象受损、渠道冲突和利润侵蚀 [1] - 核心目标包括维护品牌价值、保障渠道利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1] - 价格是消费者感知品牌档次的关键指标,混乱的价格会导致消费者对质量产生质疑 [1] 品牌控价的具体操作流程与方法 - 明确控价目标如设定最低零售价、统一线上线下价差范围 [1] - 价格监测与违规识别包括技术监控(使用控价软件全网爬取价格数据)和人工核查(定期抽查重点渠道) [1] - 分级处理违规行为包括沟通协商(初级)、平台投诉(中级,下架率可达90%)、法律与行政手段(高级) [1] - 长效维护机制包括渠道管理(签订价格协议)和数据化运营(每月发布价格健康度报告) [1] 行业差异性对控价效果的影响 - 奢侈品/高端品类采用高价控量+限量发售策略,如茅台出厂价与一批价差维持40%以上 [1] - 快消品/电子产品采用线上专属SKU+平台合作控价策略,但促销频繁易引发乱价 [1] - 特殊商品如药品需强化资质审核,无证店铺直接向药监部门举报 [1] 控价失败的常见原因与对策 - 监测覆盖不足的对策是采用AI监控系统,全网数据采集频率提升至分钟级 [1] - 处罚力度薄弱的对策是建立阶梯式违约金制度,如某品牌对首次违规罚3倍利润 [1] - 渠道利益失衡的对策是设计分润机制,如线下经销商负责区域售后,共享服务溢价 [1] 结论与建议 - 控价有效性取决于执行深度与行业适配性,短期技术监控+快速投诉可解决80%乱价问题 [1] - 长期需结合渠道激励、线下渠道互相配合、法律维权 [1] - 品牌需投入控价成本组建专业团队或合作第三方以提升控价效率 [2]
特朗普做法惹怒全球?中方换了新的打法,连美铁杆盟友都不干了
搜狐财经· 2025-06-03 22:49
近期,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批准恢复执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这一消息瞬间吸引全球目光,再次将特朗普 的关税政策推至风口浪尖。 回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令人咋舌。当地时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来 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10日,又宣布对所有进 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后续还考虑对汽车、芯片和药品征收关税。这些举措涉及商品价值高达2 万多亿美元,远超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其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更是企图以匹配美国和贸易伙伴进口 商品税率为借口,颠覆全球贸易现状。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舞之下,全球企业苦不堪言。美国本土的福特等汽车制造商,因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 25%关税,面临额外成本和市场不稳定问题。GlobalData数据显示,汽车制造大国日本在2023年向美国出口了 148万辆汽车,汽车行业占其对美国出口总额近30%,美国此举令日本汽车行业遭受重创。不仅如此, AlixPartners预测,特朗普关税施行后,美国市场每年销售的1600万辆汽车中,近1/4将受到直接冲击,零部件 供应链也难以幸免,额外 ...
人民财评:根除“银发消费陷阱”,让老年人“老有所安”
人民网· 2025-05-30 10:50
专项整治行动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开展全国性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假借专家义诊、健康咨询名义的欺诈行为[1] - 治理场景锁定论坛、康养旅游、老年大学等虚假宣传高发地,涉及广告监管、食品安全等多维度措施[1] - 行动覆盖3.1亿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旨在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并强化社会诚信[1] 虚假宣传新特点 -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科技认知局限,通过隐私信息实施定向诈骗,如"量子神水""保健神药"等伪科学概念[1] - 营销模式从线下会销转向短视频、社交群聊等线上渠道,采用虚构剧情诱导老年人下单[1] - 危害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更可能直接威胁生命健康[1] 监管框架创新 - 构建"政府管理+全民参与"一体化监管,通过"你拍我查"活动发动社会力量举报违法行为[2] - 重点打击健康讲座、养生节目等变相广告形式,强化广告审查制度与食品安全底线[2]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养老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需建立长效治理机制[2] 长效治理方向 - 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惩戒标准,利用大数据、AI技术动态优化整治模式[3] - 需填补老年人情感与健康服务真空,瓦解骗局的"亲情"与"知识"诱因[3] - 强调法治、科技与社会关怀结合,构建全方位防护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