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

搜索文档
金十整理:大限推迟,铜关税如“夜半惊雷”,特朗普让市场在“麻木”和“不确定”间反复横跳
快讯· 2025-07-09 20:25
市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应 - IG首席市场分析师表示特朗普的关税似乎已经失去了冲击市场的力量 [1] - Phillip Nova高级市场分析师指出市场对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政策更加麻木,行业关税风险可能被忽视 [1] - XS.com分析师认为美国延长关税大限让交易员确信突然征收关税的可能性下降,并加强了人们对特朗普真正致力于达成贸易协议的看法 [1] 关税作为谈判策略 - Capital.com资深金融市场分析师表示特朗普推迟新关税时间至8月1日,支持了调高关税税率是一种谈判策略的观点 [1] - 高盛认为较高的初始关税税率可能会被用作谈判筹码,随后会出现让步或豁免,并维持对12月25日LME铜价9700美元的预测,但铜价在第三季度升至10000美元以上的风险降温 [1] - 前美国商务部官员指出特朗普三个月的关税暂停期没有产生预期结果,现在他在寻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谈判筹码 [2] 市场不确定性及企业应对 - 关税大限推迟未给企业带来宽慰,高管们表示关税形势瞬息万变已使决策陷入瘫痪,企业正设法调整供应链和成本结构以避免提价 [3] - 澳洲国民银行外汇策略主管表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使得市场不愿意对事态发展采取立场观点 [3] - 野村证券策略师认为由于更多与贸易有关的头条新闻,8月1日之前的市场可能会变得嘈杂并带来波动 [3]
【财闻联播】7天6板牛股,紧急提示风险!部分航线登机只需提前15分钟了
券商中国· 2025-07-09 19:09
宏观动态 - 中国外交部回应德国关于中国军方用激光瞄准德国飞机的指控,称德方信息与事实不符,强调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行动为国际航道安全作出贡献 [1][2] - 2025年6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0.7% [3] - "十四五"期间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到64.6% [4]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突破615万,三年累计参保人次超1800万,首次将参加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纳入参保范围 [5][6] - 南航取消广州往返北京大兴航班的值机截载时间,旅客只需在航班计划起飞时刻前15分钟抵达登机口即可乘机 [7] - 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 [8] 金融机构 - 法国巴黎银行集团完成对安盛投资管理的收购,整合后受客户委托管理资产超过1.5万亿欧元 [9] - 红塔证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51亿元到6.96亿元,同比增长45%到55%,主要得益于自营投资业务的非方向化转型和资产质量提升 [10][11] 市场数据 - 7月9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跌0.13%,深证成指跌0.06%,创业板指涨0.16%,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5051.87亿元 [13] - 截至7月8日,两市融资余额增加54.8亿元,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310.76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9148.98亿元 [14] - 7月9日港股恒生指数跌1.06%,恒生科技指数跌1.76%,"周杰伦概念股"巨星传奇大涨超90% [15] 公司动态 - 华银电力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公司提示交易风险 [17] - 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兴海因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18] - 比亚迪宣布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对中国市场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已超过100万 [19] - 华熙生物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的cGMP现场检查,涵盖玻璃酸钠原料药的生产 [20][21] - 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亿元-9.6亿元,同比增长1882.54%-2014.71% [22]
A股尾盘翻绿,大金融强势,恒科指跌2%,恒瑞医药涨超12%
华尔街见闻· 2025-07-09 15:0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走低 沪指跌0.12%至3493.41点 深成指跌0.25%至10561.54点 创业板指跌0.04%至2180.13点[1][2] - 港股延续跌势 恒指跌1.29%至23836.86点 恒科指跌2.01%至5218.87点[2][3] - 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普遍上涨 30年期涨0.06% 10年期涨0.01%[3][4] 行业板块动态 - 医药生物板块表现强势 恒瑞医药A股涨5% 港股涨超12%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涨超2%[1][15][27] - 黑色系商品快速拉升 焦煤主力合约涨4.11%至874元/吨 焦炭主力合约涨2.53%至1457元/吨[7][10] - 多晶硅期货大涨5.16%至39140元/吨 氧化铝涨2.25%至3133元/吨[4][5] - 大金融板块涨幅居前 大智慧2连板 工商银行、邮储银行股价创新高[23][37] 个股异动 - 宁德时代股价涨超8%至380港元 创历史新高[19][32] - 上纬新材复牌首日20CM涨停 报9.34元/股 总市值37.67亿元[25][38] - 巨星传奇盘中暴涨100% 受周杰伦入驻抖音消息刺激[20] - 机器人概念股活跃 晶品特装涨11.75% 中大力德涨停[39][40] 宏观经济数据 - 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至0.1% 核心CPI同比上涨0.7%[5] - PPI环比下降0.4% 同比下降3.6% 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5]
李迅雷最新分享:讲透大国债务的本质,也讲清资产配置的方向……
聪明投资者· 2025-07-09 14:03
债务问题与经济发展 - 发达国家债务水平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这与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矛盾累积相关[1][18] - 全球债务规模在2025年一季度突破324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政府债务增长明显[7] - 债务增长与重大事件相关,如2008年次贷危机和2020-2022年疫情都导致政府债务上台阶[7][8] 主要经济体债务现状 - 美国政府杠杆率约120%,债务规模36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达1万亿美元[22][23] - 日本政府杠杆率约240%,国债以内债为主受国际冲击小[22][32] - 中国中央政府杠杆率约25%,但地方政府杠杆率较高,宏观杠杆率接近300%[37][39][40] 债务应对策略 - 美国凭借美元霸权地位和灵活调整债务上限来缓冲债务压力[1][23][24] - 日本依靠长期低利率环境和以内债为主的结构维持运转[32][34] - 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特殊,拥有大量国有资产增强偿债能力[40][42] 投资机会 - 黄金具有长期配置价值,未来将呈现整体向上趋势[1][61][62] - 债券价格暴跌时可能是买入时机,如美债收益率高企时[3][60] - 港股因AH股价差收窄,上涨力度可能更大[4][76][79] 中国经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超预期,出口增长强劲[63][67] - 全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5%以上,但下半年仍面临下行压力[70][72] - 促消费政策如以旧换新拉动消费约2个百分点[69][74] 债务研究视角 - 研究债务问题需要长期视角,对大类资产配置有借鉴价值[6] - 国家生命周期较长,能利用政府信用持续举债[11] - 债务增长天花板取决于内部循环能力[14][15]
C50风向指数调查:7月同业存单利率中枢或延续下行 短期内重启国债买卖必要性降低
快讯· 2025-07-09 12:19
资金面预期 - 市场机构普遍预计央行投放频率和力度可能不及6月,但不改7月资金面转松趋势 [1] - 20家参与调查的市场机构中,12家对7月资金面整体持乐观态度,认为不存在流动性缺口 [1] - 6家机构判断资金面中性,流动性缺口低于万亿元 [1] - 2家机构预计或阶段性趋紧,流动性缺口在万亿至2.06万亿元规模 [1] 同业存单利率 - 多家市场机构预计7月同业存单利率中枢或延续下行 [1] - 央行重启购债或仍待时日 [1] 债市行情 - 保险、理财、银行等增量资金的注入有望重启债市多头行情 [1] - 提前布局增量资金潜在的待配品种或是占优策略 [1]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7月9日
新华财经· 2025-07-09 11:11
债券通优化扩容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新增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 [1] - 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 [1] - 香港金管局7月4日单日购入296.34亿港元,创2017年来最大规模干预纪录,两周累计买入590.72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降至1145.41亿港元 [1] 欧元区扩容 - 欧盟批准保加利亚自2026年1月1日起使用欧元,成为欧元区第21个成员国 [1] - 欧元与保加利亚列弗的固定汇率为1.95583列弗兑1欧元 [1] 贸易政策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确认关税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并表示此日期不会更改 [1] - 英国未能在7月9日前与美国就钢铁和铝贸易达成协议,但有望月底前完成 [1] - 特朗普曾威胁若未达成协议,英国钢铝关税将从25%升至50% [1] 央行政策与利率 - 澳洲联储意外维持关键利率在3.85%不变,强调需进一步观察以确认通胀目标实现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被特朗普要求立即辞职 [2] - 特朗普表示经济顾问委员会研究发现关税对通胀毫无影响 [2] 国际贸易数据 - 德国5月商品出口环比下降1.4%,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其中对美出口大幅减少7.7%,达到三年来最低点 [2] - 日本5月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增长16.5%至3.44万亿日元,尽管出口额下降1.4%,进口额减少7.5%,导致贸易逆差5223亿日元 [2] 全球市场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37%报44240.76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07%报6225.52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03%报20418.46点 [3] - COMEX黄金期货下跌0.95%报3311.0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上涨0.06%报36.93美元/盎司 [4] - 美油主力合约上涨0.37%报68.1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上涨0.62%报70.01美元/桶 [5] 债券市场动态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12.5个基点至3.09%,4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样逼近历史高位 [6] - 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0.22个基点报3.893%,5年期上涨1.40个基点报3.969%,10年期上涨2.38个基点报4.401%,30年期上涨1.33个基点报4.928% [7] 外汇市场 - 美元指数下跌0.06%报97.49,欧元兑美元上涨0.15%报1.1725,英镑兑美元下跌0.06%报1.3592 [7] - 澳元兑美元上涨0.61%报0.6530,美元兑日元上涨0.34%报146.5675,美元兑瑞郎下跌0.36%报0.7957 [7] 国际关系 -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7月8日开始对英国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自2008年以来首次,也是英国脱欧后首个欧盟国家领导人访英 [2]
特朗普称对普京“很不满意”,威胁对俄追加制裁;国办: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日本6月近1.7万人中暑紧急送医|早报
第一财经· 2025-07-09 08:5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行业统筹协调,实现标准统一和业务协同 [3] - 国家发改委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支持26个省区市实施1975个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45.9亿元,带动31万人就业 [6] - 三部门联合发布零碳园区建设通知,要求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绿电直连和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 [7] - 七部门提出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8] 资本市场与金融 - 中国证券业协会启动"全链条"调研,覆盖券商11个关键业务环节,为编撰《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25)》做准备 [9][10] - 7月8日龙虎榜显示机构净买入前三为大智慧(5.42亿元)、中油资本(9346万元)、塞力医疗(8314万元),净卖出前三为东材科技(1.37亿元)、永安药业(1.05亿元)、柳钢股份(6727万元) [26][27][28] -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跌0.37%,纳指微涨,英特尔大涨7.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74% [28] 消费与零售 - 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7.6%,累计零售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 [11] - 6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111.8点创年内新高,连续4个月环比上升 [12] - 北京发布全国首个直播带货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平台与直播间运营者权责 [13] - 江苏省休闲玩乐消费线上订单同比增速达40%,居华东第一 [14] 科技与创新 - 杭州拟出台措施支持类脑智能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快产业化项目建设并做优做强 [15] - 珠海万达高层大调整,黄德炜出任集团联席董事长兼CEO,原"老万达人"全部退出管理层 [23] 企业动态 - 广汽菲克因资不抵债宣告破产 [24] - Shein否认赴港IPO是为向英国监管施压的传闻 [25] - 美团阿里外卖商战导致奶茶店员和骑手工作压力激增 [30] - 亿联银行陷入3年定存"提前兑付"风波 [31]
债券通多项优化措施出台“南向通”纳入四类非银机构
证券时报· 2025-07-09 03:17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优化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三项新措施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 [1] - 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将完善,境内投资者范围将扩大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 [1] - 债券通"南向通"优化措施已落地,包括支持多币种债券购买、延长结算时间、增加托管行等 [1] 债券通离岸回购业务优化 - 债券通项下离岸回购业务机制将优化,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币等多币种 [2] - 香港CMU将取消对回购质押券的冻结,简化债券账户开立流程,提升操作便利度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择机推出跨境债券回购业务 [2] - 香港金管局公布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安排,支持抵押品债券在回购期间再使用及外币结算 [2] 互换通运行机制优化 - "互换通"运行机制将优化,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 [2] - "互换通"每日交易净限额将调整 [2] - 产品期限和类型已在今年丰富 [2]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 优化措施旨在对标国际市场惯例,提升离岸回购市场深度和广度 [3] - 完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市场化安排机制 [3] - 提升在岸人民币债券在离岸市场作为抵押品的使用 [3]
关税风云进入第二季!这次大类资产表现会有何不同?
第一财经· 2025-07-08 20:53
关税政策与市场反应 - 特朗普宣布对韩国、日本等国征收25%关税,对其他亚洲和非洲国家征收30%~40%关税,生效日期推迟至8月1日[1] - 美国三大指数跌幅不到1%,亚太股市表现超预期,日经225指数涨0.25%,韩国Kospi指数涨1.81%,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分别涨0.7%和1.09%[1] - 市场对关税担忧下降,高盛认为欧美贸易谈判达成协议可能性变大,德国和意大利首脑态度可能促成框架协议[1][3] 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与英国、越南达成协议,最低名义关税率不低于10%,但对越南进口商品名义关税率为20%(转口商品为40%)[2] - 摩根士丹利预测美国与其他国家协议可能在8月1日前完成,可能出现拖延问题、战术性升级或框架协议热潮三种情景[2]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将向贸易伙伴发送信件确定关税率,未来几天内完成100%工作[2] 机构观点与市场配置 - 高盛逆势上调美股目标位,标普500指数未来3个月、6个月、12个月点位设定为6400点、6600点、6900点[3] - 对冲基金在美股总杠杆和净头寸快速上涨,投资者对短期经济和盈利下修有所容忍,寄希望于后续降息[3] - 贝莱德建议维持积极风险偏好并超配美股,美国经济基本面仍支持市场相对强势表现[4] 美元与美债趋势 - 美元对欧元年初以来下跌近14%,欧洲机构投资者将资金从美元资产调整到欧元资产,抛售最多的是美国国债[5] - 欧洲投资者购买10年期美国国债并对冲外汇风险后收益为1.9%,低于直接买入10年期德国债券的2.5%收益率[6] - 渣打看淡美元,预计未来12个月美联储降息3次,相对看好欧元、日元[6] 亚洲股市与黄金配置 - 机构上调亚洲股市评级,韩国因新总统推动改革受青睐,中国股市建议超配科技和非必需品消费板块及港股优质国企H股[6] - A股市场看好科技成长、中国制造(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和新消费领域[7]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中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6月末黄金储备达7390万盎司(约2298.55吨)[8][9]
全球经济治理新范式|新刊亮相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8 18:00
全球经济治理新范式 - 全球经济治理范式正经历深刻演化,从效率导向转向共建共享,从规则输出走向机制协商,以多边参与、制度重塑为特征的新范式正在形成[6] - 金融秩序重构成为全球治理结构调整的重要表现,单一主权货币供给安排显现出内在不均衡,主权货币在本国政策目标与国际责任之间形成错位[6] - 国际社会加快推动多元主权货币共存、有序竞争的格局演进,欧元地位稳固,人民币作用持续增强,SDR使用转向常态化[7] - 跨境支付体系建设不断提速,数字技术深度嵌入清算流程,推动体系朝高效、安全、包容方向演进[7] - 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正由规则接受者向制度塑造者转变,围绕数字支付、绿色金融等领域构建完整政策体系[8]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17次份额调整与治理结构优化将重塑未来全球经济治理格局[21] - 全球货币体系未来演进的重要问题是非美元货币能在多长时间并在多大程度上取代美元现有地位[21] - 人民币国际化正迎来战略机遇期,中国须肩负起金融大国的责任[21] - 国际数字货币体系有望通过"CBDC+稳定币"的协同并行构建双层架构[21] 全球金融治理 - 巴塞尔协议框架存在争议与挑战,中国应增强话语权并推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发展[18] - 世界银行改革需团结新兴经济体推动股份结构调整和投票权等治理改革[1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变革将影响全球经济治理格局[21] - 美联储需要在数量型政策上和美国财政部形成配合,防止美债发行困难[21] 绿色金融与转型 - 转型金融面临标准不统一、碳核算基础薄弱、产品单一、激励机制不足等挑战[21] - 未来须加强标准建设、数据基础完善、产品创新和政策协同,推动转型金融发展[21] - 绿色金融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8] 数字金融与支付 - 数字技术深度嵌入跨境清算流程,推动支付体系朝高效、安全、包容方向演进[7] - 稳定币应用场景拓展的重点是跨境支付,而非境内支付[21] - 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通过区块链技术为实体经济项目开辟高效透明的融资新路径[22] - 美国加密资产发展趋势对各国监管提出新挑战,需重新审视价值与安全的平衡点[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