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

搜索文档
茶咖日报|哈根达斯“低头参战”,9.9元咖啡撕开高端防线
观察者网· 2025-07-14 18:29
哈根达斯价格策略调整 - 哈根达斯加入"9.9元"价格战阵营 推出9 9元咖啡产品 活动时间为6月26日至8月24日 但多个城市3月已提前启动 [1] - 成都太古店反馈咖啡销售情况良好 活动结束时间未定 低价策略旨在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并带动高利润商品销售 [1]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此举标志该品牌固守多年的高端价格策略出现松动 近年来全国多座城市接连关闭线下门店 高管称系主动战略调整 [1] 星巴克与东方航空战略合作 - 星巴克中国与中国东方航空达成全面合作 1 6亿星享俱乐部会员可参与联合会员计划"啡行模式" [2] - 双方将聚焦云南咖啡共创 文旅共创与可持续发展共创三大领域 探索"咖啡+航旅"业态互融 [2] - 合作基于沪滇合作 文旅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共同承诺 东航称将拓展生态边界并为常旅客及星巴克会员提供专属价值体验 [2] 君乐宝拓展B端乳制品市场 - 君乐宝董事长魏立华提出 开发茶饮 咖啡 烘焙原料等B端乳制品是扩大国产乳制品消费市场的关键路径 [3] - 国内B端乳制品需求快速增长 但70%-80%份额被进口产品占据 需加强国产替代以实现乳企转型升级 [3] 香飘飘半年度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10 35亿元 第二季度同比略增 但受一季度影响整体营收同比下滑 [4][5] - 即饮板块推出"橙漫茉莉""桑葚茉莉"等新品 健康养生赛道布局冰杯伴侣复合果蔬汁及Meco西柚羽衣甘蓝茶 [5] - Meco杯装果茶签约时代少年团代言 同款产品上线8天售罄 618期间品牌销量同比增长361% 电商全渠道销量增165% [5] - 冲泡板块主动降低渠道库存 通过成都奶茶快闪店等活动强化年轻群体情感联结 三季度业绩有望环比改善 [5] 东莞餐饮消费促进政策 - 东莞提出举办咖啡节 美食节等促消费活动 打造"莞邑美食"文化IP 聚焦烧鹅 荔枝等地理标志产品 [6] - 计划开发"工业旅游+餐饮消费"等跨界场景 策划美食文旅线路 并组织餐饮供应链对接会 定向引入特色餐饮业态 [6] 柠檬向右品牌升级与扩张 - 柠檬向右推出升级品牌"向右手作" 南京首店开业当日由千万粉丝网红CP站台 主打新鲜健康低卡理念 [7] - 新品牌引入现切超级果蔬汁 现蒸现煮茶饮等品类 南京景枫中心店开业标志江苏区域布局深化 [7] - 品牌创立以来以"三种柠檬"差异化定位快速扩张 目前华东门店超300家 [7]
贵价雪糕没人买?年轻人连哈根达斯都抛弃了
虎嗅· 2025-07-14 15:39
哈根达斯在华业务现状 - 通用磨坊考虑出售哈根达斯在华门店业务 估值或达数亿美元[1]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哈根达斯在华净销售额1.38亿美元 同比下滑3.2%[3] - 门店数量从2019年557家缩减至263家 降幅达53%[4] 市场定位与品牌形象演变 - 1996年进入中国时定位"超高端冰淇淋" 单球售价25元相当于当时打工族2-3天饭钱[11][15] - 通过勃艮第红装修风格和"爱她就带她去哈根达斯"广告语建立小资形象[7][17] - 郭敬明《小时代》将其描述为"高品质生活方式"象征[17] 业绩下滑核心原因 - 中国消费者转向性价比 叠加优惠后单球价格降至18元仍难挽颓势[26] - 被曝光中美价差问题 同款产品中国售价40元而美国属平价商品[21] - 产品创新不足 坚持传统配方被年轻消费者认为"概念老气"[22][24]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蜜雪冰城等品牌以2元甜筒抢占大众市场[29] - 钟薛高曾推出66元"厄瓜多尔粉钻"冲击高端市场但最终破产[22][28] - 联合利华因冰淇淋业务盈利能力下降宣布剥离该业务[28] 转型尝试 - 2017年推出"微醺"冰淇淋 2021年改造门店形象并更新slogan[25] - 线上渠道通过多件折扣使100克单球价格降至门店价一半[26] - 部分促销活动中单品实际到手价低至10.57元[27] 行业趋势 - 雪糕生产成本通常低于10元 高价产品与基础需求脱节[29] - 消费者回归理性 高温天气下2元雪糕比100元产品更受欢迎[30] - 茅台冰淇淋等高端产品已出现大规模关店现象[28]
知名品牌,不到两年关了150余家门店!山东仅剩9家门店
搜狐财经· 2025-07-10 08:55
哈根达斯门店收缩情况 - 济南万象城、恒隆广场等哈根达斯门店暂停营业 目前仅剩玉函银座店和高新万达店两家[1][3][9] - 全国门店数量从2024年1月超400家锐减至247家 不到两年减少150余家[1][11] - 山东现存9家门店 分布在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威海5市[8][10][11] - 北京、上海保留较多门店 分别为34家和47家 潍坊、南宁等城市已无门店[11] 母公司通用磨坊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哈根达斯在华高端冰淇淋业务销售额1.38亿美元 同比降3.2%[13] - 公司全年净销售额195亿美元 同比下降2% 净利润23亿美元 同比降8%[13] - 中国市场店铺客流量出现两位数百分比下滑[13] - 2019财年销售额8亿美元 2024财年缩减至7.3亿美元[13] 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格局 - Gelato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 年增速达10%[14] - 本土冰淇淋品牌崛起 新兴茶饮和咖啡门店分流客群[14] - 消费者对高价冰淇淋热情消退 市场竞争白热化[14] - DQ、联合利华等外资企业与本土品牌共同挤压市场份额[14]
梦龙独立运营: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拆分 高端路线遭遇本土品牌冲击
新浪证券· 2025-07-09 14:30
全球冰淇淋行业拆分事件 - 梦龙冰淇淋公司正式从联合利华拆分并独立运营,手握梦龙、和路雪、可爱多、Ben & Jerry's等知名品牌 [1] - 公司已完成法人实体设立、财务报表剥离等关键步骤,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和纽约三地上市 [1] - 中国市场同步落地拆分,梦龙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已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5.42亿元,由荷兰母公司全资控股 [2] 中国市场调整与运营切割 - 联合利华(中国)已将中国大陆冰淇淋业务相关个人信息转移至梦龙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客户服务、数据管理等运营环节已完成交接 [3] - 产品包装上的生产商仍标注为"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客服渠道暂未更换标识,显示过渡期仍在进行中 [3] - 管理层延续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原班人马,法定代表人罗慧芬同时担任亚太区及中国区总裁,拥有20多年快消行业经验 [2]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前三大企业为伊利、联合利华(未拆分时)、蒙牛,前三大品牌为巧乐兹、伊利主品牌及可爱多 [4] - 2024年伊利冷饮收入同比下滑18.4%至87.2亿元,蒙牛冰淇淋收入下滑14.1%至51.75亿元,2025年一季度伊利冷饮收入继续下滑 [4] - 蜜雪冰城等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吸引客流,与哈根达斯等高端品牌形成对比,显示消费心态向"平价优质"转变 [4] 独立后的战略方向 - 公司提出"三大支柱"战略:增长、生产力、再投资,可能拓展消费场景(如下午茶、生日宴会)并加大电商渠道布局 [5] - 生产力方面将优化供应链,通过"去层级化"组织提升决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5] - 再投资聚焦产品创新,利用冰淇淋相关专利开发更贴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并平衡"高端基因"与"性价比需求" [5] 资本市场与未来挑战 - 公司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中国市场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其资本市场估值 [6] - 需应对本土品牌竞争、消费趋势变化,并证明独立运营能带来比"联合利华时代"更优的增长动能 [6]
梦龙、哈根达斯们得了星巴克的病
36氪· 2025-07-08 18:28
行业格局与市场表现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2024年营收83亿欧元同比增长4.5%市场份额达20%为全球行业领头羊[1] - 梦龙公司旗下品牌(梦龙、和路雪、可爱多等)2019-2023年零售价值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与哈根达斯并列第一[1] - 中国市场中联合利华冰淇淋等非食品板块2024年出现中个位数下滑被挤出全球TOP5市场(美国、土耳其、德国、英国、墨西哥)[2] - 哈根达斯中国门店2025年6月缩减至385家较半年前减少近20家母公司通用磨坊考虑出售中国业务[4][6] 高端品牌困境 - 茅台冰淇淋2024年下半年热度消退2025年多地门店关闭线上平台产品下架[6] - 钟薛高2025年6月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被执行金额超8296万元创始人被限高[8][9] - 高端冰淇淋在中国市场遇冷主因消费周期转向价格敏感2024年奢侈品销售额下滑18%-20%[14][15] 平价化趋势崛起 - 2025年商超渠道中1-15元平价冰淇淋占据主导10元以上产品显著减少(成都、南京、济南案例)[6] - 雪莲等老国货品牌翻红2022年7月销量环比暴涨199%2025年618期间3元以下雪糕占电商平台70%订单[16] - 美团数据显示2025年6月3-10元平价雪糕订单同比增速超150%[16] 产品创新与场景拓展 - 2025年18-35岁消费者占比70%驱动口味多样化(桂花酒酿、芝麻汤圆等创新)梦龙新品数量同比增50%[19] - 健康型冰淇淋需求上升2025年低糖低脂产品销售额占比预计达35%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19] - 消费场景从夏季消暑延伸至职场下午茶、冬季限定等推动冰淇淋向"四季消费品"转型[20] 跨行业竞争影响 - 咖啡茶饮价格战(瑞幸9.9元/杯)对高价冰淇淋形成替代效应[21][22] - 2024年伊利/蒙牛冰淇淋业务营收分别下滑18.41%和14.12%[22] - 现制冰饮外卖优惠冲击传统冰淇淋零售渠道[22] 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1835亿元预计2030年达2334亿元CAGR5%-10%[17] - 2024年中国人均消费量3.1kg显著低于全球6升平均水平新西兰达28.4升[12][13]
38 元一杯,新中式冰淇淋杀疯了
36氪· 2025-07-08 14:11
新中式冰淇淋行业扩张 - 新中式冰淇淋品牌加速扩张,野人先生半年开店超280家,目前门店总数突破650家 [3] - 忠曜堂创立1年已进入深圳、南京等城市,门店数近十家 [4][5] - 中气食族在多个省份开出超15家门店,浙江、江西新店筹备中 [7] - 栀否栀否从去年11月底首店至今已开出超40家门店 [7] - 瑭所在北京核心商圈限时供应冰淇淋产品 [7] 产品创新与特色 - 野人先生以东北五常大米为基底研发冰淇淋 [20] - 忠曜堂推出"姜汁红糖""薄荷西瓜霜"等新中式草本冰淇淋 [4] - 栀否栀否融合冰淇淋与糖水,推出"栀子浮奈花"等产品 [7] - 冰麒麟融入潮汕"油柑""海石花"等当地特色食材 [20] - 酥茯将美龄粥、雨花茶变成冰淇淋 [20] 价格与供应链优势 - 新中式冰淇淋客单价锚定20-40元区间,显著低于国外品牌50元以上的定价 [10] - 野人先生平台团购价低至18.8元/杯,人均消费26元 [12] - 国产Gelato单球成本6.7-8.4元,毛利率50%以上 [12][14] - 成熟新中式冰淇淋品牌毛利率维持在65%-70% [15] - 工厂化生产Gelato保质期达6个月,远长于手工现制的1个月 [17] 运营模式创新 - 新中式品牌选址灵活,进入景区、网红街区,如中气食族在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开店 [22] - 采用"小批量生产、分时段供应"模式确保产品新鲜度 [22] - 门店运营更"轻",类似茶饮咖啡模型,缩小店面精简人手 [22] - 供应链实现全国覆盖,跨省远距离隔日达 [12] 文化内涵与市场意义 - 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满足消费者文化体验需求 [18] - 结合时令与节日营销,如潮汕品牌让消费者吃出乡愁 [20] - 国产供应链进步为品牌提供坚实后盾 [24] - 连锁化发展助力品牌规模化扩张,提升市场覆盖率 [24]
一半收入靠中国,却把中国人当 “冤大头”,如今门店生意快做不下去
新浪财经· 2025-07-07 21:22
公司现状 - 哈根达斯中国门店客流量显著下降两位数 营收从8亿美元高峰持续下滑[1] - 母公司通用磨坊考虑出售中国门店业务 官方回应"不予置评"[1] - 门店数量快速收缩 北京南京等地租约到期后关闭近百家门店[9] - 母公司股价年内下跌15% 反映市场对其业务前景的担忧[11] 历史发展 - 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 通过包装策略将美国快消品定位为高端小资象征[3] - 中美市场价差曾达90% 25元冰淇淋球在当时月薪500元背景下成为身份象征[3] - 巅峰时期中国市场贡献全球收入近50%[5] - "爱她就带她去哈根达斯"广告语成功绑定爱情与品味概念[3] 市场竞争 - 传统竞争对手DQ 和路雪持续存在 本土品牌崛起加剧竞争[5] - 意式Gelato凭借牛奶低糖概念吸引年轻消费者[5] - 新茶饮品牌如喜茶 奈雪通过时尚社交空间分流客源[5] - 星巴克门店数量达哈根达斯18倍且仍在扩张[9] 战略失误 - 产品创新滞后 未跟进咸蛋黄 黑糖珍珠等新口味趋势[7] - 维持高价策略导致"质价比"劣势 70%消费者只接受10元以下冰淇淋[7] - 信息透明化使过往高价策略成为品牌口碑黑点[9] - 近期降价举措(山姆组合装 9.9元咖啡)与原有高端定位产生冲突[11] 消费趋势 - 年轻消费者不再认同传统情感营销方式[7] - 消费决策更理性 品牌溢价接受度显著降低[7][9] - 高端冰淇淋市场份额萎缩 20元以上产品接受度不足7%[7]
长红30多年,全球第一的冰淇淋公司要IPO
创业邦· 2025-07-07 18:27
梦龙冰淇淋公司独立与IPO计划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完成剥离,新成立梦龙冰淇淋公司,以梦龙为品牌名并融合和路雪心形logo[5][6]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全球市场份额达20%,体量相当于2个雀巢、5个通用磨坊、10个伊利[5] - 计划2025年Q4在阿姆斯特丹IPO,并谋划伦敦、纽约二次上市,将成为全球最大冰淇淋IPO[8] 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预计持续增长[18] - 市场前三公司为伊利、联合利华、蒙牛,前三品牌为巧乐兹、伊利、可爱多[16] - 2025年新注册冰淇淋企业2204家,现存企业达4.12万家,竞争激烈[21] 梦龙在中国的渠道与品牌策略 - 90年代通过免费投放6万台红色冰柜抢占终端,建立高端品牌形象(梦龙定价7元/根)[10][12][14] - 2021年因"双标用料"事件品牌受损,市场份额被伊利、蒙牛挤压[16] - 2025年推出31款新品,数量同比增50%,包括梦龙首款甜品类产品[19] 新老品牌竞争动态 - 钟薛高曾以线上渠道突围,2023年成第四大销售商,但2025年因债务问题申请破产清算[23][25] - 区域品牌如东北大板、马迭尔等借助冷链升级走向全国[25] - 茶咖品牌跨界竞争:蜜雪冰城子品牌极拉图将gelato价格降至5-6元,甜啦啦等品牌加入10元以内冰淇淋市场[29][31] 消费趋势与渠道变革 - 即时零售渠道崛起,冰淇淋即时零售增速达65%,预计2026年规模突破630亿元[34] - 消费场景多元化,拓展至下午茶、聚会、户外等,需建立"条件反射"式消费联想[34] - 仿真冰淇淋等创新产品复购率低,口味创新难再现爆款[27][29]
韩国上半年冰淇淋出口创新高,同比增长23.1%
快讯· 2025-07-07 07:17
韩国冰淇淋出口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韩国冰淇淋出口额达6550万美元 同比增长23 1% 创历年同期新高 [1] - 出口额自2021年起持续增长 分别为2021年3850万美元 2022年4470万美元 2023年5530万美元 [1] - 2023年出口额略降至5320万美元 但2024年再度上扬并首次突破6000万美元 [1]
研判2025!中国冰淇淋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冷链建设及电商平台发展持续为冰淇淋市场增长提供支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6 07:50
行业概况 - 冰淇淋是以饮用水、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等为原辅料,经混合、灭菌、均质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食品 [2] - 根据软硬度可分为硬冰淇淋(膨胀率30%-60%)和软冰淇淋(膨胀率80%-100%)[4] - 根据主料可分为奶油冰淇淋、酸奶冰淇淋、果蔬冰淇淋、圣代等 [4] - 根据配料可分为水果味、蔬菜植物味、果仁味及其他类型 [4]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供应,中游为生产与品牌运营,下游为销售流通渠道 [4] 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较2015年的839亿元显著增长 [6] - 高端冰淇淋市场受青睐,为行业注入活力 [6] - 中国人均冰淇淋消费量为2.9千克,高于亚太地区(2.1千克)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5千克),市场潜力巨大 [8] - 70.9%消费者接受3-10元单价,12.3%接受10-15元,超过20元的接受度极低 [10] - 水果草本口味(64.29%)和坚果香料口味(47.61%)是消费者最期待的新口味 [12] 企业格局 - 伊利(19%)、和路雪(15%)、蒙牛(9%)、雀巢(8%)占据线下市场主要份额 [14] - 区域品牌如德氏、宏宝莱、天淇利用地域优势形成竞争力 [14] - 新消费品牌(钟雪高、Oatly)和老品牌(德芙、茅台、海天味业)跨界进入冰淇淋市场 [14] - 三元股份2024年冰淇淋及其他产品收入14.99亿元,同比下降11.65% [16] - 伊利股份2024年营收1153.93亿元,同比下降8.24%,冰淇淋业务推出多款新品 [18] 发展趋势 - 健康化趋势显著,低糖、低脂、无添加、功能性冰淇淋(益生菌、胶原蛋白)受青睐 [20] - 口味与形态多样化,结合中式食材、咖啡、茶饮、酒类等风味元素 [21] - 线上销售渠道拓展,电商和直播带货成为新模式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