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9:07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计约人民币631,480万元,同比增长约44.43% [1][2]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约人民币558,213万元,同比增长约26.47% [1][2]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约101.92%,主要包含出售联营公司部分股权所获得的投资收益 [1][2]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预计约人民币3.01元/股,同比增长约106.16% [1] - 本期利润总额预计约人民币990,742万元,同比增长显著 [2] 业务模式 - 公司持续聚焦"一体化、端到端"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业务模式 [1][2] - 通过拓展新能力、建设新产能,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经营效率 [1][2] - 推动业务持续稳健增长,高效赋能客户将更多新药、好药带给全球病患 [1][2] 非经常性损益 -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于出售持有的WuXi XDC Cayman Inc.部分股票的收益,预计约人民币320,986万元 [3] 上年同期对比 - 上年同期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724,092万元 [2] - 上年同期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437,216万元 [2] - 上年同期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41,393万元 [2] - 上年同期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23,982万元 [2]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人民币504,955万元 [2] - 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46元/股 [2]
两名“60后”海归女博士携手创业 20亿美元合作告吹,百力司康IPO前夕卫材为何撤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7:25
公司与卫材的合作关系 - 公司与卫材于2023年4月就核心产品BB-1701达成最高20亿美元的BD合作协议,卫材保留除大中华区外全球开发和商业化选择权 [2] - 2025年5月双方终止合作协议,公司将独自负责BB-1701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 [1] - 卫材曾于2023年向公司支付1.8亿元,占公司当年总收入的100% [7] - 卫材通过1.7亿元B++轮融资成为公司第七大股东 [2] - 公司创始人之一周宇虹曾在卫材子公司任职超过10年,这可能是双方早期合作的重要纽带 [1][6] 核心产品BB-1701的研发进展 - BB-1701是一种靶向HER2、以艾立布林为有效载荷的ADC候选药物,主要针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HER2表达癌症 [2] - 卫材主导的205试验显示ORR为14.3%,而公司自主206试验ORR达21.4% [8][9] - 该药物有望成为首款全球指定用于治疗优赫得®既往经治的HER2+和HER2低表达mBC患者的ADC药物 [7] - 全球优赫得®经治患者人数预计将从2024年2.97万例增长至2040年26.38万例 [9]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营收从上年1.8亿元下跌至2259.1万元,主要因卫材收入贡献同比骤降87.65% [10] - 2024年净亏损由2.07亿元扩大至5.57亿元,主要由于高研发投入和优先权赎回负债 [10] - 2023-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44亿与1.2亿元,占收入比例达125%和522% [10] - 截至2024年末,赎回负债已膨胀至17.6亿元,导致公司资不抵债 [10] 公司发展历程与融资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2018年即获得卫材艾立布林全球授权 [3] - IPO前累计完成五轮融资总额约8.74亿元,估值从每股2元攀升至14.63元 [6] - 主要投资方包括东方富海、夏尔巴投资、高瓴创投等知名机构 [6] - 与投资者协议包含赎回权、清算优先权等特殊条款,将在成功上市后自动终止 [6] 公司研发管线与技术平台 - 除BB-1701外,公司还拥有三款处于临床阶段的ADC候选药物:BB-1705、BB-1712和BB-1709 [3] - 所有ADC药物均搭载卫材授权的艾立布林载荷 [3] - 公司拥有全球范围内开发靶向HER2、EGFR和B7-H3的ADC药物独家使用权 [3]
一张知识产权保险“首单”
金融时报· 2025-07-09 19:41
专利保险创新案例 - 鼻祖生物为其两项核心生物技术发明专利投保专利执行保险,总保额160万元,并附加侵权损失险 [1][2] - 长沙经开区管委会全额承担首年保费,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1] - 该保险覆盖调查取证费、律师诉讼费等维权费用,并赔偿侵权损失 [1][2] 企业创新保障机制 - 专利保险解决生物医药企业维权成本高、结果不确定的痛点,让企业能集中资源于研发创新 [1][2] - 保险机制使企业发现侵权时可立即行动,无需顾虑维权成本 [2] - 该模式被评价为"保技术安心、护创新无忧"的实质性支持 [2] 保险业服务科技创新 - 中国太保创新推出知识产权保险产品,首单落地湖南 [1][2] - 保险业通过研发失败险、知识产权险等产品为科技创新分摊风险 [2] - 公司持续强化对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风险研究,重点服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2] 区域创新生态建设 - 长沙经开区通过政策支持推动知识产权保险试点 [1] - 该案例旨在形成示范效应,让更多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保险工具 [1] - 保险机制有助于营造"创新更安心、发展更稳健"的区域营商环境 [1]
拟大手笔入主688585,智元机器人“跃上”科创板
新华网财经· 2025-07-09 09:20
上纬新材控制权变更 - 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通过持股平台智元恒岳以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取得上纬新材控制权,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1][4] - 智元恒岳拟以7.78元/股价格受让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1亿股(24.99%),致远新创拟受让SWANCOR萨摩亚240万股(0.60%)及金风投控1776.73万股(4.40%),合计持股29.99% [4][5] - 智元恒岳拟进一步要约收购1.49亿股(37%),其中SWANCOR萨摩亚承诺以1.36亿股(33.63%)申报预受要约,整体交易后持股比例将达63.62%-66.99%,总对价约21亿元 [5][6][7]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该交易或成为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后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案例,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 [2] - 智元机器人2023年成立即跻身独角兽,2024年连续获腾讯领投、京东及产业资本参投的多轮融资,股东包括红杉、上汽创投、TCL等 [2][12] - 交易目的为整合产业链资源加速产业升级,智元将借助上市公司平台突破技术瓶颈并完善经营管理 [9][10] 标的公司上纬新材基本面 - 公司2020年科创板上市,主营环保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材料等新材料业务,2024年营收14.94亿元(+6.73%),归母净利润8868.14万元(+25.01%) [4] 智元机器人业务与技术 - 构建"本体+AI"全栈技术,自研核心零部件及整机制造,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覆盖工业智造、商业物流等场景,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11][12] - 自主训练具身基座大模型"智元启元",支持小样本泛化并已部署至多款机器人,7月新发布双形态轮足式机器人灵犀X2-N [12]
商务部: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证券时报· 2025-07-09 09:17
商务部对台湾地区实体实施出口管制 - 商务部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包括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1] - 禁止向上述8家实体出口两用物项 正在进行的出口活动需立即停止 [1] - 特殊情况下需出口的 出口经营者需向商务部提出申请 [2] - 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3] 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的台湾地区实体 - 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Aero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 [5] - 经纬航太科技公司(GEOSAT Aerospace & Technology Inc) [5] - 中山科学研究院(National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5] - 仲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JC Technology Inc) [5] - 国际造船股份有限公司(CSBC Corporation,Taiwan) [5] - 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Jong Shyn Shipbuilding Co,Ltd) [6] - 龙德造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Lungteh Shipbuilding Co,Ltd) [6] - 攻卫股份有限公司(Gong Wei Co,Ltd) [6]
交大昂立: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19
关于小额贷款业务 - 公司下属子公司昂立久鼎典当与联营企业昂立小贷签署5700万元债权转让协议,前期已支付4000万元,剩余1700万元未支付 [1] - 公司本期转回贷款减值损失3925万元,对归母净利润影响较大但未在临时公告中披露 [1] - 债权转让涉及2015年《合作协议》,因小贷公司无法直接向已涉诉的转贷客户放贷,故通过债权转让方式履行协议义务 [6] - 转让前兴浦公司4700万元贷款计提100%减值,陈*珍1000万元贷款计提50%减值;转让后对小贷公司剩余1700万元债权计提75%减值 [7][12] - 减值计提调整基于抵押物处置难度、法院终止执行程序及市场价格等因素,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8][9][10] 主营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9.8%;归母净利润3048.14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81.88万元 [20] - 保健品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6.75%,毛利率增长26.80%,主要受益于电商大促和年底备货 [20] - 房地产板块收入1660.68万元,医养板块收入14761.69万元,其他业务收入340.83万元 [22] - 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93.14%,主要因2023年同期冲回民非机构管理费收入,剔除该因素后实际增长7.49% [22] - 境外收入5946.87万元,毛利率显著高于境内业务,主要因境外销售高附加值原料产品 [20] 财务数据披露 - 小贷公司2024年末总资产5353万元,净资产2446万元,全年净亏损2314万元 [16] - 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期末余额425万元,其中对小贷公司债权1700万元(已计提减值1275万元) [17] - 保健品板块前五大客户包括ScientificLivingInc、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等,前五大供应商包括桐乡新和保健品、国网电力等 [23][24][26] - 房地产板块主要承租方为上海世涵酒店管理、上海洪馨酒店投资等,租金收入季度分布均衡 [27] - 医养板块主要采购药品药剂和医疗器械,前五大供应商为和记黄埔医药、九州通医药等 [28]
双湾联动,双向奔赴,无锡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发力科技创新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3:41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 - 无锡探索建设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试验区进入第四年 形成"双湾联动 双向奔赴"良好态势 [1] - 无锡推动成立无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中心 无锡深港协同创新中心 无锡香港科创中心等平台 [3] - 加快无锡经开区作为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核心区建设 太湖湾信息园一期启动区建成 黄金湾科技园开园 [3] -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无锡创新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无锡未来技术学院建成投运 [3] 机器人产业创新 - 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由中科院丁汉院士领衔 汇聚华中科大 香港科大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顶尖团队 [6] - 研究院已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 开发双足机器人 19关节灵巧手 五指灵巧手等产品 [6][8] 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 无锡商业航天产业链完整 涵盖火箭 卫星研制到数据应用 2024年规上企业43家 营收125 1亿元 [10] - 深蓝航天为国内首批液体可回收火箭研制企业 已完成火箭回收关键技术攻关 进入工程验证阶段 [10][12] - "星云一号"火箭计划2024年底首飞入轨 2026年发射改进型 2025年全面商业化 [12] - 大运力可回收火箭"星云二号"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8吨 计划2027年首飞 [13] - 无锡产业集群优势显著 2024年"465"现代产业集群营收1 81万亿元 4个地标和6个优势产业超千亿元 [10] - 未来产业总规模1007亿元 氢能储能 人工智能 第三代半导体 商业航天4个领域超百亿元 [10]
智通港股解盘 | 稳定币带来新应用场景 外媒惊叹中国品牌正席卷全球
智通财经· 2025-07-08 21:10
市场表现 - 恒指高开震荡走高 收盘涨1.09% 重回24000点大关 [1] - CXO类股票表现强劲 泰格医药涨近12% 昭衍新药涨超6% [2] - 耐世特因机构预测中期收入同比增加7%至8%大涨超8% [2] - 金涌投资因与AnchorX合作发行挂钩人民币的稳定币大涨超552% [2] - 国泰君安国际大涨超28% 胜利证券大涨超33% [3] - 光伏行业协鑫科技、新特能源、福莱特玻璃等均涨超8% [3] - 消费电子类鸿腾精密、通达集团、舜宇光学等均有不错表现 [4] 贸易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 并公布相关国家关税税率 [1]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有充足资源和办法对冲外部不利影响 [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预计未来几周内与中方官员会面以推动贸易磋商 [2] 行业动态 - 光伏行业因"反内卷"政策导向及行业自律 多晶硅报价上调至37元/千克 [3]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实现小幅同比增长 华为预计增长12% [4] - 中国汽车品牌在澳大利亚市场表现强劲 外媒称中国品牌正席卷全球 [4] - 茶百道海外门店已进入8个国家和地区 韩国门店数超过10家 [5][6] - 阜博集团与上影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深耕数字版权管理 [6] - 工业富联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47.72%至52.11% [6] - 澳门今年入境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 较去年提前26天 博彩股表现强劲 [7] 科技与AI - 马斯克宣布xAI新一代Grok4大模型将于太平洋时间周三晚8点发布 [8] - 快手可灵AI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 累计生成1.68亿条视频和3.44亿张图片 [8] - 平安好医生与华为合作开源RuiPath病理模型 涵盖7大高发癌种 [8] - 亚信科技和阿里云联合推出大模型一体机解决方案 涨超10% [6] 公司业绩与订单 - 金风科技一季度海外在手外部订单同比增长26.1% 达6909MW [9] - 金风科技海外已投运自营风电场项目权益容量433MW [9] - 公司在手订单总计51091.24MW 同比增长51.81% 合同负债212.02亿元 [9] - 金风科技国际业务遍及全球47个国家 海外订单占比持续扩大 [10] - 公司预计全年风机出货量接近30000MW 大规模出口亚非拉市场 [10] - 金风科技大手笔回购股份 不超10亿回购AH股 [11]
万泰生物: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499元,比进口价低六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0:32
产品信息 - 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正式获批上市 定价499元/支 约为进口疫苗价格的40% [2] - 疫苗采用全球首创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系统 由厦门大学夏宁邵院士团队与万泰生物联合自主研发 [2] - 疫苗研发历时18年 公司投入约20名博士和150名硕士实现工程化 [2][3] 临床试验数据 - 头对头临床试验显示"馨可宁®9"与进口九价HPV疫苗具有相似免疫应答及安全性 数据发表于《柳叶刀·感染病学》 [3] -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后未观察到7种高危型HPV相关的持续感染病例 覆盖HPV16 18 31 33 45 52 58型别 [3] - 疫苗是唯一获批9-17岁两针法的HPV疫苗 可提高接种依从性和免疫屏障建立效率 [3] 市场潜力 - 中国3亿9至45岁女性中未接种HPV疫苗比例高达70%-80% [3] - 普惠定价预计将惠及国内超亿女性 对全球宫颈癌防治产生积极影响 [5] - 疫苗上市将丰富公司产品线 增强核心竞争力 [4] 研发投入 - 截至2025年5月 仅九价HPV疫苗已完成研发投入约10亿元 [4] - 研发团队包含厦门大学十多名疫苗科学家 包括院士级研究人员 [2][3] 公司背景 - 万泰生物成立于1991年 主营业务涵盖体外诊断试剂 自动化检测设备及疫苗研发生产销售 [2] - 公司产品横跨七个技术平台 包括原料 质控品 诊断设备 免疫 生化 分子和疫苗 [2] - 202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控股股东为养生堂有限公司 实控人为钟睒睒 [2] 政策环境 -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提出"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 中国同步推出《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 [3] - 政策将"促进HPV疫苗接种"列为主要目标之一 [3]
“前店后厂”模式加速:北京房山绿色能源与新材料企业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6:50
房山区高精尖产业发展概况 - 房山区聚焦"绿色能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和"智能制造、智慧医工"两大特色产业 2024年四大高精尖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达700.2亿元 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9.1% [1] - 新材料产业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依托百亿元规模基金和上百公顷产业空间打造"材料谷" 聚集爱尚家科技、新源清材等企业 [6] - 绿色能源产业形成新型储能和氢能全产业链体系 龙头企业包括卫蓝新能源(估值超150亿元)、新源智储等 [7][9] 新材料领域代表企业 - 爱尚家科技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突破石墨烯热管理技术产业化难题 拥有80余项专利 主导5项行业标准 其石墨烯加热技术使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提升20-30% [5][6] - 新源清材研发全球首款锂电池专用灭火药剂 实现1秒灭火 填补行业空白 为清华大学超分子材料领域唯一科技成果转化单位 [1][6] - 两家企业均受益于房山区"前店后厂"模式 研发与生产基地距离缩短 技术转化周期压缩50% [11][12] 绿色能源领域创新突破 - 卫蓝新能源开发混合固液电池技术 电解液比重降低提升能量密度与安全性 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无人机三大市场 获华为、小米等投资 [7][9] - 新源智储推出全浸没式工商业储能一体机 连续三年位列国内储能系统出货量前十 与卫蓝新能源形成产业链协同 [10] - 房山区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格局 [7] 产业扶持政策成效 - "前店后厂"模式被写入北京市"十四五"规划 企业研发办公与生产空间平均距离300米 技术落地周期缩短50% [11][12] - 人才政策方面实施"房山聚源计划" 为科技企业核心团队提供认定支持 配套科学家公寓实现3分钟通勤 [11] - 金融服务体系包含北京基金小镇281只私募基金、全市10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 已对15家重点企业开展调研 [12][13] 技术应用场景拓展 - 爱尚家科技石墨烯产品应用于冬奥会、新能源汽车(增程最高107公里)、军工等领域 C端推出加热羽绒服等消费产品 [6] - 新源清材灭火药剂已部署在上海换电站、中关村园区等重点场所 [6] - 政府牵线促成爱尚家科技与中车集团合作 其智能加热座椅已服务北京地铁15号线超20万人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