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搜索文档
半导体板块爆发,DeepSeek-R2再传发布时间
新浪财经· 2025-08-12 12:55
半导体芯片及人工智能概念股表现 - 半导体芯片股盘中拉升,寒武纪股价狂飙近16%、上海合晶20%涨停 [1] - 人工智能概念股集体大爆发,市场对DeepSeek-R2发布时间窗口的传闻反应积极 [1] - 上一轮因DeepSeek大涨的每日互动,今早一度大涨近12%,显示市场可能已开始定价相关传闻 [1] DeepSeek-R2发布时间动态 - DeepSeek-R2早期计划指向2025年5月发布,后因技术进度和市场竞争因素被推迟 [1] - 后续信息指发布时间被推至7月初,最近时间窗口指向8月15日-30日之间 [1] 行业竞争格局 - ChatGPT-5的发布可能加大竞品压力,影响人工智能领域市场竞争态势 [1] - 寒武纪作为人工智能龙头,近期股价表现受到市场传闻催化 [1]
A股大爆发,多股连续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8-12 12:53
亚太股市表现 - 日经225指数涨超2%刷新历史新高 韩国综合指数和印度SENSEX30指数盘中涨近1% [1] - A股沪指续创年内新高 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表现强势 港股恒生指数小幅下挫 [1] - 金融板块整体强势 国盛金控一度涨停 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盘中续创新高 [1] 新疆本地股 - 八一钢铁 北新路桥 新疆交建等新疆本地股连续3日涨停 [1][3] - 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950亿元人民币 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全资持股 [3] - 中信证券看好基建 民爆 水泥三条主线 新藏铁路预计带动水泥需求约4000万吨 年均500万吨 [3] 人脑工程概念 - 寒武纪涨超13%突破800元/股 西藏药业涨停 翔宇医疗涨超9% 创新医疗涨约8% [1][5] - 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到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 产业规模壮大 [5] - 国元证券指出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 国内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 [6] 液冷服务器概念 - 申菱环境涨超15%盘中一度涨停 工业富联涨约7%盘中一度涨超8%续创新高 [1][8] - 生成式AI驱动算力需求攀升 数据中心散热技术向液冷升级迭代 [8] - 中金认为海外算力资本开支持续上修 液冷处在高景气度 国产算力芯片突破将加速液冷渗透 [9] 其他热点板块 - 人脑工程概念活跃 寒武纪飙涨超13% 西藏药业涨停 [1] - 液冷服务器概念拉升 申菱环境一度涨停创出新高 工业富联盘中涨超8% [1] - 工业大麻概念崛起 福安药业和莱茵生物双双大涨 [1] - 广东建科登陆创业板大涨超400% 盘中最高至40元/股涨幅超500% [1]
突发,美光中国裁员
半导体芯闻· 2025-08-12 12:46
美光中国区裁员 - 美光中国区启动裁员 主要涉及嵌入式团队研发 测试以及FAE/AE等支持部门 上海 深圳等多地员工受影响 [1] 美光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指引上调 - 公司上调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入预期至111-113亿美元 高于此前104-110亿美元的预期 [3] - 经调整毛利率预期上调至44%-45% 高于此前41%-43%的预期 [3] - 每股收益预期上调至2 78-2 92美元 高于先前2 35-2 65美元的指引 [3] - 业绩上调反映DRAM领域定价改善及强劲执行力 [3] - HBM供应限制和AI需求强劲使公司能制定更高价格 代表存储芯片制造商利润率下滑趋势的转变 [3] 美光在华网络安全审查 - 2023年5月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现美光产品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问题隐患 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 [4] - 审查结论为不予通过 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产品 [4] - 美光回应正在评估相关结论 希望能继续与中国相关部门沟通 [4] 美光在华投资 - 2023年6月美光宣布在西安追加投资43亿元人民币 包括增建封装和测试新厂房 引入全新生产线 [5] - 新生产线将制造更广泛产品解决方案 包括移动DRAM NAND及SSD 扩大现有DRAM封装和测试能力 [5] - 投资多个工程实验室以提升产品可靠性认证 监测 故障分析等效率 加快客户产品上市时间 [5] - 2024年3月美光封测新工厂动工 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增产 [5] - 新工厂落成后 美光西安工厂总规模将超过13 2万平方米(140万平方英尺) [5]
黄仁勋子女成长路径曝光:一个学烘焙一个开酒吧,从基层做到英伟达高管
量子位· 2025-08-12 12:35
英伟达CEO子女的职业发展路径 - 黄仁勋女儿Madison(黄敏珊)现为英伟达仿真软件部门Omniverse高级总监,儿子Spencer(黄胜斌)为机器人产品线经理[1][2] - 两人均从基层起步,Madison 2020年加入,Spencer 2022年加入,目前分别负责仿真和机器人两大战略方向[4][5][41] - 两人最高学历均为MBA,Madison毕业于伦敦商学院,Spencer毕业于纽约大学[7][27] Madison Huang的职业轨迹 - 现任Omniverse高级总监,25财年总收入110万美元(含基本工资+奖金+福利)[9][10] - 职业路径:市场营销实习生→活动营销经理→产品营销经理→高级产品营销经理→高级总监[11][12] - 教育背景:美国烹饪学院学士→蓝带厨艺学院→LVMH市场经理→伦敦商学院MBA(2021年)[13][16][19] - 曾参加MIT短期AI高管课程及伦敦政经数据科学课程[17][18] Spencer Huang的职业转型 - 现任机器人产品线经理,年薪53万美元,负责机器人AI模型开发[22][24] - 职业起点:Isaac Sim Cloud团队产品经理(2022年)[23] - 教育背景:哥伦比亚学院本科→MIT AI课程→哈佛商学院短期课程→纽约大学MBA(2022年)[26][27][33] - 此前创业经历:创立R&D Cocktail Lab酒吧并运营8年,曾获亚洲50佳酒吧荣誉[32][35][36] 业务战略布局 - 兄妹分管的仿真软件和机器人业务均为英伟达重点投入的未来方向[5] - Madison所在Omniverse部门涉及3D仿真技术,Spencer团队开发机器人AI模型[9][22] - 两人均未直接参与数据中心核心业务,但所在领域具有前沿技术属性[5][24]
688256,股价重返800元!成交额A股第一
中国证券报· 2025-08-12 12:26
上证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最高冲至3669.04点,再创今年以来新高,逼近2024年10月8日的盘中高点3674.4点 [1] - 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51% [3] 个股表现 - 农业银行、新易盛(300502)、胜宏科技(300476)、工业富联(601138)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 [1] - 寒武纪(688256)上午上涨15.61%,报817.8元/股,成交额89.36亿元居A股第一 [1] - 半导体板块跟随寒武纪走强,光刻机板块领涨 [1] 银行板块 - 兴业银行上涨1.44%,市值4912亿元;中信银行上涨1.33%,市值3404亿元;民生银行上涨1.23%,市值1755亿元;工商银行上涨1.17%,市值21003亿元;无锡银行上涨1.15%,市值123亿元;交通银行上涨0.91%,市值3038亿元;中国银行上涨0.89%,市值11950亿元;邮储银行上涨0.84%,市值4034亿元 [5] - 市场预计银行息差好于预期,资产质量数据平稳,盈利增速恢复 [5] - 非息收入回暖,存款成本持续释放,净息差降幅收窄 [6] - 银行板块股息率仍具有吸引力,长线资金和被动资金可能持续流入 [6] 脑机接口板块 - 脑机接口板块大涨,麦澜德上涨16.94%,市值19.3亿元;翔宇医疗上涨10.14%,市值102亿元;创新医疗上涨8.44%,市值84.5亿元;麒盛科技上涨8.40%,市值50亿元;诚益通上涨6.50%,市值59.2亿元;倍益康上涨6.39%,市值16.7亿元 [7][8]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部署5大重点任务和3个重点工程 [10] - 目标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业规模壮大;到2030年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10] - 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在光谷成立 [10] - 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 [11] - 国内部分头部企业在非侵入式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产品将迎来巨大商业化潜力 [11]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突破90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恒生科技迎补涨机遇
金融界· 2025-08-12 12:21
恒生科技指数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龙头,软硬科技兼备。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投资 者提供了一键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的机会。没有港股通账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相关ETF产品参与港股科 技板块的投资机会。AI和新消费两大赛道的稀缺性特征明显,有望进一步吸引资金加码,助推港股行 情持续向好。 当前港股市场情绪处于较高水平,但在外部环境波动增大的情况下,可能进入阶段性震荡行情。美元流 动性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将通过通胀数据、就业数据等对美联储降息预期进行修正。这种背景 下,恒生科技等低位板块的补涨机会值得重点关注。科技股"七巨头"包括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 芯国际、比亚迪等公司,在AI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深度布局。 市场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 短期内港股可能进入震荡阶段,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在当前经济弱复苏环境下,流动性驱动仍然是 股票市场的主要特点。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主导着市场节奏,短期市场对国内政策预期有所降温。 港股科技板块迎来补涨机遇 港股科技板块近期表现持续落后,但这种局面可能即将改变。8月中旬港股头部科技公司将密集披露业 绩,财务及科创核心指标成为验证AI景气的重要推手。互联网平台公司竞争加剧 ...
“沸了”!刚刚,涨停潮
中国基金报· 2025-08-12 12:1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指涨0.51%至3666.33,深成指涨0.34%至11330.34,创业板指涨0.91%至2401.52 [2][3] - 科创50指数涨幅居前达1.58%,万得全A指数微涨0.23% [3]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45%,金蝶国际(-6.87%)、快手(-6.72%)领跌 [5][6] 板块热点 新疆概念股 - 新疆本地股集体爆发,洪通燃气6天5板,八一钢铁、北新路桥、新疆交建等实现3连板 [7][8] - 新藏铁路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元,预计项目总投资达4000亿元(土建2400亿元/设备400亿元) [9][10] - 新疆火炬、东方环宇等个股单日涨幅超10%,新疆众和、立昂技术跟涨4%以上 [8][9] 科技与能源板块 - 光模块(CPO)概念涨3.4%,服务器(2.93%)、GPU(2.71%)等AI硬件概念活跃 [4] - 燃气板块上涨1.77%,半导体板块涨1.41% [4]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一度涨近10%至83720元/吨,现货均价报79500元/吨(+1500元) [14][15][18] 调整板块 - 航天军工板块领跌,捷强装备(-7.63%)、佳驰科技(-6.6%)等跌幅超5% [11][12][13] - 稀土永磁(-2.86%)、锂矿(-1.85%)、生物科技(-0.94%)等板块表现疲弱 [4] 重点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宜春项目采矿证到期暂停开采,正办理延续申请 [17] - 军工行业关注军贸、新域新质、重组三大主线,2025年或迎价值重估 [13]
海外龙头及国产代工最新业绩总结,关注旺季下的涨价、扩产、复苏
天风证券· 2025-08-12 12:1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8] 核心观点 - AI与高性能计算仍是核心驱动力,HBM、AI芯片及端侧AI硬件需求旺盛 [2] - 存储市场看好下半年涨价预期持续,HBM和DDR5需求强劲,DDR4供应吃紧 [2] - 晶圆代工侧持续看好,旺季涨价,扩产,华虹Q2毛利率超预期,中芯国际Q3预期收入环比提升 [2] - 功率模拟板块市场复苏信号已现,2季度业绩增速喜人 [6] 晶圆制造 - 中芯国际Q2产能利用率92.5%,Q3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7% [3] - 华虹半导体Q2产能利用率108.3%,营收5.661亿美元(QoQ +4.6%,YoY +18.3%) [3] - 台积电2025年7月收入3231.66亿元新台币(YoY+25.77%,QoQ+22.5%) [3] IDM及先进逻辑芯片 - 英特尔Q2营收129亿美元(YoY +0.2%),净利润亏损29.2亿美元 [4] - 高通FY2025Q3净利润26.66亿美元(YoY +25%),汽车与IoT业务表现亮眼 [4] - AMD FY25Q2净利润8.72亿美元(YoY +229%,QoQ +23%),客户端营收创新高 [4] - 联发科Q2营收1503亿新台币(YoY +18.1%,QoQ -1.9%) [4] 存储芯片 - 三星Q2存储营收21.2万亿韩元(YoY -3%,QoQ +11%),HBM3E占比提升至80%以上 [5] - SK海力士Q2净利润6.996万亿韩元(YoY +70%,QoQ -14%),DRAM业务收入占比77% [5] - 威刚科技7月营收42.61亿新台币(YoY +39.54%),受存储涨价驱动 [5] 模拟芯片 - 德州仪器Q2营收44.5亿美元(YoY +16%,QoQ +9%),净利润13亿美元(YoY +15%) [5] - Arm FY2026Q1营收10.53亿美元(YoY +12%),连续两季营收超10亿美元 [5] 行业展望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AI驱动下游增长 [6] - 存储板块预估3Q25存储器合约价涨幅持续高增,利基型存储25Q3有望开启涨价 [6] - 晶圆代工龙头开启涨价,2-3季度业绩展望乐观,3季度预期稼动率持续饱满 [6] - 端侧AI SoC芯片公司受益于端侧AI硬件渗透率释放,后续展望乐观 [6]
并购为形,管理为道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12 12:06
丹纳赫模式的核心观点 - 丹纳赫集团通过400多次并购实现商业规模扩张,并通过管理赋能将企业毛利率显著提升,最终聚焦高毛利率新兴技术领域,完成从成本领先到技术领先的转型 [2] - 并购扩大规模、管理提升绩效、重组聚焦技术,形成"做大、做强、做优"的三部曲,为中国企业转型提供借鉴 [2] - 丹纳赫通过DBS管理体系在18个月内将被并购企业毛利率从18%提升至35%,奠定成本领先基础 [7] - 后期转向高科技企业并购,利用技术优势实现毛利率从20%跃升至60%,完成技术领先转型 [8] 美国并购浪潮历史 - 美国百年间经历5次并购浪潮,从早期石油/钢铁/汽车行业合并到后期电子/通信/计算机整合,单次浪潮并购量从3000起发展到4万起 [4] - 80年代金融创新催生杠杆并购和管理层并购,KKR等机构通过垃圾债工具主导并购市场 [4][5] - 并购浪潮与经济繁荣、政策支持及新兴技术高度相关,催生通用汽车、IBM、博通等产业巨头 [4] 中国企业并购实践 - 某企业通过8年转型和4次并购(2次纵向+2次横向),资产规模增长9倍,市值提升5倍以上,建立技术成本双护城河 [5] - 当前中国企业面临15%低毛利率困境,传统成本模式难以为继,政策端"国九条""并购六条"及地方政府基金支持并购市场 [10] - 中国上市公司数量与美国相当但市值差距达5倍,科创板催生数万家科技企业,并购将成为技术整合和投资人退出的主要路径 [10] 战略转型路径 - "并购扩量-管理提质-重组择优"三段进阶模型是丹纳赫核心模式,企业需根据发展阶段选择主业聚焦或多元化策略 [11] - 并购需注重标的精准选择、管理赋能和整合协同,最终实现技术领先跨越 [11] - 生命科学领域案例显示,通过并购高科技企业可快速掌握先进技术并推出创新产品 [8]
华虹半导体(01347):华虹半导体(1347)2025Q2财报点评:新厂折旧压力下,二季度毛利率仍超市场预期
国海证券· 2025-08-12 12: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4.43港元(基于2026E BVPS 1.5x PB及汇率1美元=7.85港元)[1][7][8]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超预期**:收入5.66亿美元(QoQ+4.6%,YoY+18.3%),高于指引5.5-5.7亿美元及彭博预期5.63亿美元;毛利率10.9%(QoQ+1.7pct,YoY+0.4pct),显著优于指引7%-9%及市场预期8.3%[5][7] - **盈利改善驱动因素**:归母净利润0.08亿美元(QoQ+112.1%,YoY+19.2%),受益于产能利用率108.3%(QoQ+5.6pct)、ASP上涨、外汇损失收敛及政府补贴[5][7] - **细分业务亮点**:模拟与电源管理营收1.61亿美元(QoQ+17.8%,YoY+59.3%),BCD需求达预期两倍[7] 财务表现 季度数据 - **晶圆出货量**:130.5万片(等效八英寸,QoQ+6.0%,YoY+18.0%)[5] - **产能利用率**:108.3%(QoQ+5.6pct,YoY+10.4pct)[5] 市场表现 - **股价表现**:近1/3/12月涨幅分别为19.7%、30.6%、134.4%,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3.2%、8.9%、45.7%)[4] - **估值指标**:当前PB 1.47x(2025E),总市值732.95亿港元,日均成交额22.54亿港元[4][9] 未来展望 - **2025Q3指引**:收入中值6.3亿美元(QoQ+11.3%,YoY+19.7%),超彭博预期6.03亿美元;毛利率指引10%-12%高于市场预期9.3%[7] - **增长动力**: - Fab 9产能释放及"China-for-China"战略客户(如ST)合作项目贡献收入[7] - 产品提价效应延续(下半年12英寸及IC平台个位数百分比提价)[7]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营收24.17/30.04/32.49亿美元,归母净利润0.87/1.82/2.47亿美元,EPS 0.05/0.10/0.15美元[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