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

搜索文档
 港媒:“粤车南下”详情有望今年公布
 环球网· 2025-05-29 07:21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融合   - "港车北上"自2023年7月实施以来新申请数字已超10万大关[1]   - "粤车南下"第一阶段预计2023年底实施限停泊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香港口岸自动化停车场第二阶段可入市区自驾游设配额上限[1]   -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两个自动化停车场将随"粤车南下"启用提供1800个停车位及200个落客位全程自动化泊车[2]     政策实施细节与建议   - 首阶段"粤车南下"仅限人工岛泊车换乘有议员建议开放至港铁欣澳站附近建巨型停车场方便旅客前往主题公园或换乘港铁[2]   -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建议初期以100辆粤车试行后续根据情况提高配额[2]   -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强调大屿山迪士尼乐园和机场停车场可第一阶段开放粤车进入铜锣湾旺角等横街窄巷不适合外地司机[4]     驾驶习惯与交通适应   - 内地与香港驾驶习惯不同左驾右驾相反道路设计相反香港多十字路口且狭窄内地司机需适应[3]   - 香港自由党主席认为两地司机通过"港车北上"已对彼此驾驶习惯有一定了解适应不成问题[4]   - "港车北上"实施近两年累计批出约14.4万张封闭道路通行许可证[4]     经济与旅游影响   - "粤车南下"旨在吸引高消费家庭客提振香港经济[1][3]   - 全国政协委员吕耀东认为"粤车南下"将推动大湾区融合及高质量发展长远利好港澳及大湾区旅游业[5]   - 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会长预计政策将带动广东居民赴港消费促进本地汽车维修餐饮酒店等领域发展[6]     市场需求与用户期待   - 大湾区融合背景下两地车主互访需求增长高才专才期待"粤车南下"开通[6]   - "港漂"人士计划在第二阶段实施后邀请内地家人自驾赴港旅游目标景点包括迪士尼乐园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6]   -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优化通关模式推行"免下车人脸识别"智能化通关缩短时间提升吸引力[5]
 一季度我省服务业取得开门红
 搜狐财经· 2025-05-27 07:10
 服务业整体表现   - 一季度江苏服务业增加值达18831亿元,同比增长5.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6.9%,较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6.5%,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3个百分点 [1]   - 分行业增速: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7%,营利性服务业增长8.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5.1% [1]     生产性服务业   - 一季度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增速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68.7%,同比增长9.9%,贡献率达83.6%,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6.7个百分点 [2]   - 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2.5%,贡献率33%,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2.6个百分点,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服务高端化及会计、审计等中介机构专业化发展 [2]     高技术服务业   - 电子商务服务领跑,规上同比增长39.8%,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17.1%(互联网信息服务14.9%,互联网平台30.8%),生产性服务平台收入增长50.3% [3]   -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增长27.8%(技术推广服务29.3%),研发与设计服务增长10.5%(研究和试验发展8.4%) [3]     交通运输业   - 铁路客运量7440.7万人次(+5.1%),旅客周转量增长2.3%,9座机场旅客吞吐量1548.8万人次(增速较前两月提升0.6个百分点) [4]   - 货运领域:公路运量4.3亿吨,水路货运量增长10.5%,铁路货运量2288.2万吨(+1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94.4万标箱(+7.3%),机场货邮吞吐量18.2万吨(+11.4%) [4]     金融与邮政电信业   - 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6.7万亿元(+3.6%),贷款余额27.4万亿元(+10.7%,增速较前两月提升0.4个百分点),证券交易额38.4万亿元(+42.2%) [5]   - 邮政业务总量384亿元(+19.8%),快递业务量36.3亿件(+21.1%),业务收入249亿元(+7.2%) [5]   - 电信业务总量349.5亿元(+5.1%),业务收入375.7亿元,互联网宽带用户4942.6万户(+2.6%),移动电话用户增长1.8% [6]
 北交所市场点评:缩量冲高回落,关注中线布局
 西部证券· 2025-05-26 22:56
 行情复盘 - 5月23日北证A股成交金额271.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00.1亿元,指数收跌-1.4%,换手率5.4%位于各版块第一[1][13] - 北证50指数盘中冲高回落,全天收跌1.4%,成交额环比缩量26.9%,北证50 PE TTM为72.77倍,位于历史较高水平[6][21] - 当日北交所266家公司中57家上涨,1家平盘,208家下跌,涨幅前五为辰光医疗(15.0%)等,跌幅前五为科创新材(-9.0%)等[1][24]  重要新闻 -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7月15日起正式实施,《管理办法》共16条,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5][28]  重点公司公告 - 5月23日远航精密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5][29]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核聚变设备招标等事件驱动型机会,布局并购重组与新消费细分领域;中长期深耕科技成长主线[6]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监管、北交所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7][30][34]
 读研报 | “流动的中国”,五一出行有何新亮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06 17:31
 长途出行意愿高涨   - 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0% [2]   - 境内游平均出行天数为5.2天,同比延长约15%,显示长线游需求显著增长 [2]   - 铁路、公路、水路、航运日均客运量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9.01%、37.00%、10.87%、28.58%,较2024年同期增长10.71%、4.62%、37.43%、13.60%,呈现"全线升温"态势 [2]   - 更长的假期带动深度游、长线游需求,拼假攻略如"请3休8"、"请4休11"进一步刺激出行 [3]     小城"钞能力"显现   - 县域旅行热度高,去哪儿用户酒店预订覆盖全国1230个县,占全国近九成县城 [6]   - 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增速高出高线城市11个百分点 [6]   - 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4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34%,增速比3星级酒店高10个百分点 [6]   - 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县城居民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总量同比增三成,增幅高于一线城市 [7]   - 小城居民和"新银发"一族成为五一消费升级意愿最强的群体 [7]     出入境旅游双向升温   - 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达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较春节/清明假期增速进一步提升 [9]   - 国际航班执飞班次同比增速达20.1%,国际邮轮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0% [9]   - 日本、中国香港、泰国等传统目的地保持热度,冰岛、匈牙利等"12小时飞行圈"目的地预订量增长超170% [9]   - 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速高达173%,外籍用户境内消费笔数及金额同比增长近2倍,港人北上消费笔数及金额同比翻倍 [10]
 5月6日电,交通运输部5月6日发布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46594万人次,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快讯· 2025-05-06 12:52
智通财经5月6日电,交通运输部5月6日发布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46594 万人次,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
 超14.65亿人次 2025年“五一”假期交通出行火热
 快讯· 2025-05-06 12:47
金十数据5月6日讯,交通运输部5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 14.65亿人次,具体为146594万人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新华社) 超14.65亿人次 2025年"五一"假期交通出行火热 ...
 宏观深度报告:五一海内外要闻:美国中期衰退风险较高,国内五一消费“量”好于“价”
 开源证券· 2025-05-06 07:47
 全球宏观要闻 - 美日第二轮关税谈判进展有限,美国不愿降低汽车、钢铝产品关税,后续谈判存变数[14] - 5月1日日本央行维持利率0.5%不变,是2025年第二次暂停加息,若经济前景实现将继续加息[15]  全球经济 - 美国1季度实际GDP环比降0.3%,同比增速降至2.05%,净出口大幅拖累经济增长,中期衰退风险较高[18] - 1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增速1.2%,环比增速0.4%,经济增长略有好转,但面临关税问题扰动[31] - 4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17.7万人,超市场预期,劳动参与率略有上行、失业率基本不变,美联储或在5月FOMC会议观望,首次降息可能在三季度[35]  国内政策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布局“十五五”要因势利导调整经济布局,稳住经济基本盘,发展新质生产力[68] - 商务部表示美方想谈贸易战需拿出诚意,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70]  国内经济 - 4月官方制造业PMI 49.0%,非制造业PMI 50.4%,关税扰动初步显现,后续需重视5 - 6月和7 - 8月两个阶段[71]  五一高频跟踪 - 五一国内消费“量”好于“价”,旅游收入、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33%、51%,人均支出降10%,入境游订单和消费金额分别同比增173%、180%[4] - 据4月高频数据拟合,4月出口同比或为0.6%,新建房成交处历史低位,二手房成交量价有韧性,五一节前两周农产品价格回落、猪价震荡[5]  大类资产 - 五一假期全球股市大多上涨,德国DAX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超3%,黄金、原油下跌,美元指数升破100[109]  风险提示 - 国内政策不及预期、关税战反复超预期、美国经济超预期衰退[112]
 “五一”迎跨境客流高峰 入境体验持续升级
 新华社· 2025-05-05 17:01
 跨境客流高峰 - "五一"假期外国游客来华热情高涨 全国边检口岸持续优化服务 [1] - 5月2日巴黎飞北京AF202航班近300名旅客入境 北京边检提供多语种服务 [2] - 北京口岸4月30日至5月3日入出境外国人达6.9万人次 同比增长52.1% [2] - 广州白云机场5月1日至3日出入境客流达15.4万人次 同比增长23% [3] - 成都口岸截至5月3日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6万人次 办理过境免签2.3万余人次 [3] - 山东口岸前4月韩国免签入境旅客超12万人次 "五一"期间迎来大规模韩国旅游团 [4]   口岸服务升级 - 首都机场、大兴机场为特殊旅客设置专用通道 "春语"多语种服务组每班次提供咨询超100次 [2] - 广州边检开放34条查验通道应对客流高峰 使用AI智能出入境咨询平台 [3] - 成都天府机场边检24小时开放 实现"即到即检" [3] - 烟台港国际客运站通关效率高 韩国旅客称"只花了喝一杯咖啡的时间" [4]   免签政策效果 - 波兰客商称赞中国免签政策让出入境很方便 [3] - 西班牙游客因免签政策有充足时间在成都旅游 [3] - 自2024年11月中国对韩国试行入境免签政策以来 韩国旅客入境山东持续升温 [4] - 韩国旅客表示免签政策放宽优化后 往来中韩更便利 计划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 [4]   行业影响 - 跨境客流增长带动四川旅游、交通、餐饮等产业快速发展 [3] - 繁忙口岸见证中国对外开放步伐 [5]
 人民币,暴拉!美联储传来重磅!
 券商中国· 2025-05-02 16:01
 人民币汇率与港股市场表现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走强,日内最高升至7.24,为自4月4日以来的最高水平,日内最高涨幅超过370点 [1][2] - 港股市场全线爆发,恒生指数上涨1.7%,国企指数上涨1.86%,恒生科技指数大涨3.08%,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亦现超1%的涨幅 [2] - 市场分析认为,贸易紧张局势出现边际缓和迹象,推动了市场做多情绪的释放和全球市场的集体反攻 [1][2]   五一假期消费与出行数据 - 全国铁路在“五一”假期前后(4月29日至5月6日)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同比增长4.9%,创历史新高 [3] - 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880万人次,同比增长6%,铁路上海站预计发送旅客446万人次,同比增长8.4% [3] - 深圳北站枢纽4月30日单日客流量突破117万人次,同比激增13%,创历史新高 [3] - 民航“五一”假期5天预计总运输旅客量达1075万人次,日均215万人次,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 [3] - “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一季度上海接待入境游客174.3万人次,同比增长37.1% [3]   外国人来华消费便利化政策 - 中国推出一系列优化外国旅客支付便利化的新举措,包括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4] - 上海作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试点城市,目前已有587家离境退税商店,其中284家实现“即买即退” [4]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市场信号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美国国债市场发出信号表明美联储应该降息,因两年期美债收益率(3.717%)已低于基准联邦基金利率(4.33%) [5][6] - 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年底前降息整整100个基点 [1][6] -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从约4.63%显著回落至约4.15% [6]   美国就业市场与政策前景 - 经济学家预计美国4月非农就业报告将显示新增就业岗位13.5万个,低于3月的22.8万个 [7] - 有分析警告,若4月就业增长低于10万个,可能导致负面经济情绪占据主导地位 [7] - 美联储政策制定者近期表态称,因通胀率仍高于2%的目标水平,目前尚未准备降息 [5]
 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创半年新低,大幅不及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4-30 06:38
 劳动力市场整体趋势   - 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大幅不及预期 降至719 2万人 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 显著低于预期的750万人及2月下修后的748万人 [1][5]   - 自2022年3月创下1218万人的纪录后 职位空缺因美联储加息持续下降 当前水平已接近2020年 [3]   - 每名失业者对应的职位空缺数降至1 0 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 低于疫情前1 2的水平 2022年3月曾超2 [3]     分行业表现   -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私立教育和房地产业职位空缺下降最显著 [8]   - 金融和保险业是唯一出现职位空缺增长的行业 [8]     劳动力市场动态指标   - 3月裁员数量降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8]   - 招聘数意外增至541 1万人 创去年10月以来最高 [8]   - 自主离职人数达333 2万人 创2024年7月以来最高 离职率升至去年7月峰值 [8]     政策与经济影响   - 特朗普政府削减联邦规模导致3月裁员公告同比翻三倍 主要来自政府效率部行动 [10]   - 企业因政策不确定性搁置支出计划 劳动力需求放缓 [10]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健" 预计下周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14]     数据联动影响   - 3月职位空缺数据发布后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4 1736% 日内跌幅超3基点 两年期收益率跌破3 65% 日内跌超4基点 [16]   - Indeed网站数据显示3月职位空缺同步下降 [15]     数据可靠性   - JOLTS调查回复率约为几年前一半 部分经济学家质疑其统计可靠性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