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
搜索文档
2025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0 20:26
全球新型储能发展态势 - 全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较2023年增长近一倍,新增装机约0.9亿千瓦 [2] -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增装机分别达1100万千瓦、60万千瓦、90万千瓦 [2]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7亿千瓦时(同比+65%),储能系统出货量2.4亿千瓦时(同比+60%) [2] - 美国加州投运328.7万千瓦时锂电池项目,英国苏格兰建成30万千瓦构网型储能项目 [3] 中国新型储能领先优势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40%,较2023年增长130% [4] - 华北、西北合计占比55.5%,江苏、新疆等五省稳居装机前五 [4] - 单站规模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占比62%,储能时长2小时及以上项目占比86% [4] - 锂离子电池技术占比96.4%,电芯能量密度突破400瓦时/升,循环寿命达15000次 [6] 技术路线突破 - 压缩空气储能实现30万千瓦级关键装备自主可控,盐穴储气技术成熟 [6] -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功率密度翻倍,非氟离子膜进入中试 [6] - 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超5000次,铁-铬液流电池单堆循环达20000次 [6] - 2024年开展56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涵盖11类技术路线 [6] 产业与成本优化 - 2024年全国锂离子电池总产量11.7亿千瓦时(同比+24%),储能型锂电池占比22% [7] - 锂离子电池储能EPC价格下降25%,系统价格下降44% [8] -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价格下降20%,推动规模化应用 [8] - 2024年发布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18项,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8] 政策与市场机制 - 国家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能源法》明确其调节作用 [4] - 13个省份开展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20个省份明确辅助服务规则 [4] - 独立储能与共享储能占比46%,新能源配建储能占比42% [5] - 新型储能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911小时(较2023年+300小时) [5] 未来发展方向 - 2025年将编制"十五五"实施方案,明确新型电力系统定位 [9] - 技术攻关聚焦大容量、低成本、长时储能,推动标准国际化 [9] - 前沿技术储备包括固态电池、热泵储电、氢储能等 [6] - 锂矿资源全球占比从6%升至16.5%,电池级碳酸锂产量增长45% [7]
安徽独立新型储能:2025年保供支持补贴0.2元/kWh,充放电按现货实时电价结算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7 17:20
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机制 - 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储能调度运行结算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并健全调度运行机制 [2][3] - 政策依据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 [3][9] 储能调用场景 - 新型储能在以下情况需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统一直接调用:电力供应短缺或电源故障引发电网保供风险、电力频率或潮流越限威胁电网安全、常规电源爬坡/退坡能力不足影响电网安全、新能源光伏大发时段消纳困难且其他调节资源用尽 [3][4][5] 价格结算与补贴机制 - 独立新型储能充放电价按现货市场实时电价结算 [3][5] - 保供支持补贴标准:2025年7月/8月/12月上网放电量补贴0.2元/千瓦时,2026年1月/7月/8月/12月补贴0.1元/千瓦时 [3][5] - 补贴资金暂从尖峰电价资金列支,省电力公司按月清算充放电价及补贴 [5] 政策实施与转型鼓励 - 政策试行期为2025年*月*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期间随国家及省级政策调整 [5] - 鼓励新能源配建储能通过技术改造转为独立新型储能以获取补贴 [5] 公开征求意见 - 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8日,反馈渠道为安徽省能源局电力生产调度处邮箱 [9]
肇庆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成绩单出炉
广州日报· 2025-08-06 16:21
招商引资总体表现 - 肇庆上半年引进产业项目349个 计划投资额699 7亿元 同比增长6 3% [1] - 新引进制造业项目273个 占比83 7% 计划投资额585 6亿元 同比增长9 8% [1] - 引进计划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11个 包括阳光科密 欣旺达 智能光电 嵘丰汽车零部件等优质项目 [1] - 平均每0 7天引进1个项目 0 8天开工1个项目 每2 3天供地1个项目 [1] - 新增开工 竣工 投产项目分别达238个 216个 190个 [1] 项目落地效率 - 冷皇星汽车制冷设备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2个月 [1] - 智能光电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1周 从签约到供地仅用1个月 [1] - 省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14个 投资951 4亿元 开工率95 6% 资金到位率53 8% [2] 产业聚焦方向 - 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 新型储能 电子信息等主导+特色产业 [2] - 引进主导+特色项目135个 计划投资额332 5亿元 同比增长6 6% [2] - 主导+特色产业投资占制造业项目计划投资额近六成 [2]
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
新华社· 2025-08-06 09:04
"南方地区增速较快,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的15.4%,与2024年年底相比增加3个百分点,主要原 因是广西、云南等水电占比较高、调节资源相对充裕的省份,由于新能源快速发展,调节能力逐步趋 紧,新型储能发展需求不断增加。"边广琦说。 7月31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 2024年年底增长约29%,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当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 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华北、西北、南方地区是上半年新型储能主要增长区,占 全国新增装机的80%以上。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作用日益凸显,有力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提高电 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7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新型储能发挥顶 峰保供作用。其中,江苏、山东、云南先后开展全省新型储能电站用电高峰期间集中调用,最大放电功 率分别达714万千瓦、804万千瓦、474万千瓦,调用同时率达到95%以上。 此外,会上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总结 ...
广东21地市经济“半年报”出炉 大部分地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4 16:07
经济总量与区域分布 - 深圳GDP达18322.26亿元居全省首位 增速5.1%高于全省水平 [1][2] - 广州GDP超1.5万亿元 佛山与东莞均超6000亿元 [1][2] - 四座万亿级城市GDP总和超4.5万亿元 占全省68725.4亿元总量超六成 [2] - 惠州与东莞总量差距超3000亿元 区域梯度分化明显 [1] 区域增长动能 - 梅州以5.7%增速保持全省第一 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5%和21.7% [1][6] - 粤东粤西粤北城市表现亮眼 10个增速达标地市中占7席 [1] - 湛江工业增加值增速10.2% 惠州达11.2% 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6] - 汕头增速0.5%与一季度持平 重点推动玩具创意产业投资增长10.1% [1][7] 外贸与产业突破 - 深圳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 进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广州进出口同比增长15.5%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肇庆进出口增速16.7%全省第一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68.7% [3] - 宁德时代子公司瑞庆时代落地肇庆 建成广东首个全链条新型储能产业基地 [3] 工业转型与新兴动能 - 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 为去年以来首次转正 [4] - 广州汽车零部件制造投资增长48.4% 集成电路产业增加值增长30.0% [4] - 低空经济领域表现突出 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1%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37.7% [4] - 梅州省级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合计增长16.2% [6] 地方发展策略 - 潮州签约项目259个 计划投资总额279.74亿元增长20.55% 目标全年超400亿元 [8] - 湛江推进巴斯夫一体化项目与廉江核电项目 布局低空经济与海洋生物医药新赛道 [8] - 广州重点推动汽车/医药/房地产行业企稳 开拓人工智能与海洋经济新空间 [8] - 全省14个地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加快或持平 [6]
拓空间,有效投资潜力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4 12:03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到248,654亿元,名义同比增长2.8% [2] - 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同比增长5.3%,增速比去年全年提升0.5个百分点 [2] -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强劲,同比增长10.2%,而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 [2] 关键领域投资增长亮点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4.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6.0% [4]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其中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1.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5.4% [4]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部投资4.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 [5] 能源新业态与绿色投资 - 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 [1][4]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均超过30% [4] - 绿色能源投资快速增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 [5] 政策工具与未来方向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和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 [7] - 政策将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并研究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 [6][7] - 未来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城市更新改造、民生“补短板”等领域扩大有效投资 [7]
装机规模占全球四成多!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大众日报· 2025-08-04 10:19
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基本情况。 他表示,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作用日益凸显,有力促进新能源开发消 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为加强行业发展引导,服务"双碳"战略实施,国家能源局近期组 织编制《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主要内容有: 《报告》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从政策体系、装机规模、应用场景、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标准体 系等方面,系统总结2024年国内外新型储能发展情况。二是从科学谋划发展、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技术 攻关、促进作用发挥和巩固产业优势等方面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展望。三是系统梳理2021- 2024年新型储能主要政策、技术创新和示范工程等大事记情况。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 介绍迎峰度夏电力供需总体情况,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是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持续完善,陆续出台《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关于 ...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804
中原证券· 2025-08-04 09:05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表现:上证指数昨日收盘价3,559.95,跌0.37%;深证成指收盘价10,991.32,跌0.17%;创业板指收盘价2,022.77,跌0.47% [3] - 国际市场表现:道琼斯指数收盘30,772.79,跌0.67%;标普500收盘3,801.78,跌0.45%;纳斯达克收盘11,247.58,跌0.15% [4] - 光伏行业指数7月上涨9.73%,跑赢沪深300指数,硅料、硅片、光伏玻璃子行业涨幅居前 [18] 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下达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国债资金,计划10月下达第四批690亿元 [6][8]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 [6][8] - 美国拟对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征收10%-41%不等的对等关税,8月7日正式生效 [6][8] 行业研究 光伏行业 - 7月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大幅反弹,多晶硅料、单晶硅片和太阳能电池价格均上涨 [18] - 国内6月新增光伏装机14.36GW,同比下滑38.45%;1-6月累计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07% [19] - 政策推动光伏行业去产能,下半年具体政策将逐步出台 [18] 新能源汽车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750万辆,渗透率首次突破20%;中国销量1130万辆,占全球65% [23] - 河南省形成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600余家,涵盖上游材料、中游零部件和下游整车制造 [24] 新型储能 - 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74.1GW/177.8GWh,同比增长62.5%/61.9%;中国新增43.7GW/109.8GWh,同比增长103%/136% [25] - 河南省规划到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500万千瓦以上,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技术 [30] 其他行业 - 工程机械板块7月上涨7.35%,跑赢沪深300指数2.28个百分点 [32] - 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41万辆和290.45万辆,同比增长11.43%和13.83% [43] - 2025年1-5月软件业务收入5.58万亿元,增长11.2%;利润总额6721亿元,增长12.8% [49] 公司动态 - 光伏行业重点公司:高测股份、亚玛顿、大全能源、弘元绿能、通威股份涨幅居前 [18]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点公司:多氟多、天力锂能、飞龙股份、中创智领、宇通客车等 [24] - 新型储能产业链重点公司:郑州弗迪电池、许继电气、平高集团储能科技等 [31]
四川眉山在粤招商引资近500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4 05:38
招商大会成果 - 眉山(广东)招商大会吸引近200人参会,涵盖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卫星应用领域企业及外企、基金公司等代表 [1] - 大会共签约项目36个,其中招商引资项目31个,合同金额达476.9亿元 [1] - 现场集中签约15个项目,含10个招商引资项目(190.6亿元)和5个基金合作项目 [1] 项目结构分析 - 签约项目覆盖"1+3"主导产业及新型储能、低空经济(卫星应用)等未来产业 [1] - 招商引资项目中超5亿元项目28个(含6个超20亿元项目) [1] - "三强"企业、央国企及粤港澳大湾区龙头企业项目超10个落户眉山 [1] 投资机遇清单 - 眉山市发布129个包装项目,总拟投资额1614.96亿元 [2] -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36个(635.27亿元)占比最大 [2] - 电子信息产业14个项目(144.2亿元)、装备制造产业15个项目(173.6亿元)形成第二梯队 [2] 细分产业分布 - 低空经济产业17个项目(143亿元)和新兴服务业35个项目(411.99亿元)表现突出 [2] - 医药健康产业4个项目(25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8个项目(83.9亿元)规模相对较小 [2]
国家能源局发布: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
人民网· 2025-08-03 14:05
新型储能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1]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涵盖全球工程应用主要技术路线 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 政策体系完善 - "十四五"以来新型储能发展政策"四梁八柱"初步构建 包括《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多项文件 [1] - 政策健全电力市场机制 引导科学发展 [1] 应用效果提升 - 2024年新型储能调用较2023年大幅提升 浙江/江苏/重庆/新疆等省区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超1000小时 [2] - 迎峰度夏期间新型储能发挥"超级充电宝"功效 为电力保供提供关键支撑 [2] 技术创新进展 - 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56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 涵盖十余种技术路线 多个项目为国内首次工程应用 [2] - 12个新型储能项目入选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依托工程 促进技术装备落地转化 [2] 标准体系建设 - 2024年超20项电化学储能标准发布实施 覆盖规划设计/接入电网/运行控制/检修试验/后评价等环节 [2] - 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