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等

搜索文档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组织遴选2025年工业精品
陕西日报· 2025-08-05 08:07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遴选重点围绕高端装备自主突破、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消费品提质 升级、电子信息创新发展等领域,兼顾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培育,遴选一批技术领先、性 能优良、品质卓越、效益良好的产品。 8月4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全省工业产品质量水平, 省工信厅决定组织遴选2025年陕西工业精品。 每家企业只能申报1个产品项目。申报单位是省内登记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企业 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近3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无不良信用记录;产品主要技术性 能指标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知识产权明晰;产品性能良好、质量可靠,通 过第三方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检测,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竞争力强、市场潜力 大,拥有商标、质量类国家和省级品牌荣誉的产品优先遴选等。 申报程序主要分为3个环节,企业申报、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首先,申报企业提供相关申报材 料,编制申报书,将纸质版及电子版材料报送至所属市(区)工信主管部门。各市(区)工信主管部门 严密组织企业申报,做好审核和推荐工作等。随后,省工信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 ...
制造业由大到强攀高向优
经济日报· 2025-08-05 06:07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中国制造上天入海,不断取 得创新突破,由大向强的步伐坚定有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每 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0万亿元,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 完整,立足已有基础,中国制造积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正重塑新优势、迸发新动 能。 规模优势不断巩固 "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最突出的表现是规模优势持续巩固,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 "这背后是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供应能力。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焕发新活力,如钢铁行业全面推 进超低排放改造,轻工领域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升,船舶、电机等行业增加值快速增长,老产业发新 芽。"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说。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阵地,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 快速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 引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 ...
“人工智能+”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41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战略意义 -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头雁"效应,中央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以推动制造业升级[1] - 制造业面临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和国际供应链风险双重挑战,人工智能可重组生产要素、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全球竞争力[1][2] 制造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改革开放初期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近年因工资、土地成本上涨导致价格竞争力削弱[2] - 逆全球化与大国博弈加剧产业链外迁压力,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重塑优势[2]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业的路径 - 工业机器人已在汽车焊接、电子精密加工等领域显著提升效率,深度学习技术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3] - 生成式AI实现从感知到认知的跨越,DeepSeek等企业通过模型创新降低训练成本,加速应用落地[3] - 垂直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技术实现"知识+经验+推理"闭环,推动智能制造自感知、自决策能力[3][4] 深度融合的三大核心逻辑 效率提升维度 - AI通过要素替代(如机器视觉质检)、良品率改善(预测性维护)、精准需求预测降低综合成本[5][6] - 中国连续多年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效对冲生产要素涨价影响[5] 产品创新维度 - 生成式AI快速生成产品设计方案,智能产品集成新功能并提高附加值[7] - 智能产品通过在线监测、个性化服务增强用户黏性,绿色设计降低能耗[7] 供应链优化维度 - AI实现产供销全链路数据连通,跨境电商平台增强中国供应链话语权[8] 新兴产业竞争力构建 - AI与颠覆性技术(如低空经济)融合形成新增长点,助力换道超车[9] 实践路径与政策建议 - 需突破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技术瓶颈,发展工业垂直大模型[10] - 超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推动5G专网覆盖制造业园区[10] - 建设工业知识库与数据集,支持龙头企业开放垂直工业互联网平台[11][12] - 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增设高校AI与智能制造交叉课程[12]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本周三开幕,将启动“成都全球招商合伙人”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2:14
大会概况 -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将于6月18日开幕,主题为"合作·创新·未来",会期3天 [1] - 主会场设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邀请400名嘉宾参会,其中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等重点企业占比超80% [1] - 将举办6场产业对接活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数字文创、外资外贸)和6场海外投资促进活动(德国、瑞典、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奥地利) [1] 投资表现 - 1-5月成都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497个,同比增长182% [1] - 1-4月到位外资6.56亿美元,同比增长58.89%,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1] - 1-4月"蓉产""蓉造"出口同比增长23.4% [5] - 一季度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6.2% [6]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6% [6] 产业布局 - 将发布总规模600亿元的链主基金行动计划 [2][3] - 聚焦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签约具有全球引领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 [2] - 已创建5个国家级制造业集群(数量全国第2),布局155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 [2] - 推动卫星整星产业链链主企业签约,促进供应链本地化 [3] - 创新设立"链主基金+园区载体"资本招商新模式 [3] 招商策略 - 启动"成都全球招商合伙人"计划,邀请全球顶尖智库、机构、跨国企业参与 [2] - 常态化举办链主企业座谈会、重点企业见面会,上线"24小时AI招商公务员" [3] - 发布涵盖11个领域的"投资成都政策包"和成都都市圈投资指南 [3] - 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新模式,深化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 [6] 营商环境 - 组建24个政企联络群覆盖7000余户重点企业,每周定期举办"民企会客厅"活动 [4] - 累计专访服务企业12万户,收集办理诉求建议3.51万个(办结率90%以上) [5] - 搭建八大"企需我应"资源对接平台,举办350场助企活动覆盖16条重点产业链 [5] - 发布743条场景需求和261条能力供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领域) [5] - 将出台70条营商环境政策措施 [4][6]
助跨国公司更好感知中国、投资中国、赢在中国——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亮点前瞻
新华社· 2025-06-13 17:51
峰会概况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青岛举行 主题为"跨国公司与中国—链接世界合作共赢" 旨在搭建政策对话、产业对接、项目合作的交流平台 [1] - 峰会包含1场开幕式暨跨国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3场主题活动和4大板块平行活动 涵盖政策解读闭门会议、开放合作平行论坛等 并将发布《跨国公司在中国》系列研究报告 [1] - 确认参会跨国公司嘉宾471人 其中境外342人、境内129人 首次参会"新面孔"达102人占比22% 参会企业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 新兴市场企业占比超50% [1] 活动安排 - 优化跨国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投资交流合作会、主宾省推介等活动设计 新增海外基金投资合作论坛、银发经济论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论坛等14场创新活动 [2] - 举办跨国公司链式招商恳谈会、中德跨国公司发展交流论坛、中阿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 重点推动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现代医药、高端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与跨国公司资源对接 [2] - 设计28条产业链考察路线 定向邀请跨国公司实地考察洽谈合作 [3] 跨国公司投资机遇 - 《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将从确定性、安全性、开放性等七个维度分析投资中国新机遇 并提出投资战略调整、产业赛道转换、合作模式升级建议 [3] - 青岛作为峰会举办地已吸引179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412个项目 体现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持续投入 [3] - 中国将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云计算、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领域加快开放试点 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研究制定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 [3] 峰会成果与影响 - 前五届峰会累计吸引421家世界500强企业、967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与 [4] - 峰会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对接 促进贸易投资合作 共享产业迭代升级机遇 实现跨国公司与中国的互利共赢 [4]
同比增长6.2%,一季度成都都市圈GDP达7393.1亿元 四市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四川日报· 2025-05-14 15:59
成都都市圈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 一季度成都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7393 1亿元 同比增长6 2% 增速高于全省0 7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为48 5% [1] - 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5930 3亿元 同比增长6 0% 占都市圈比重为80 2% [1] - 德阳市 眉山市 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771 1亿元 447 7亿元 244 0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7 5% 7 6% 7 0% [1] 工业经济表现 - 成都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5% 增速高于全省3 3个百分点 [1][2] - 眉山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 3% 是全省唯一增速超过20%的市(州) 晶硅光伏 锂电等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发展 [2] - 资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 2% 聚焦装备制造 清洁能源 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 [2] - 成都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1% 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汽车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3 7% 25 4% 24 7% 22 7% [2] - 德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 7% [2] - 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117 9亿元 同比增长7 2%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 [2] 企业案例 - 德阳广汉市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通过数智系统提高产能 工厂日产能力从80台提高至100台 一季度产值突破20亿元 [3] 投资与消费 - 成都都市圈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9 5% 增速高于全省5 5个百分点 [1][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3 5亿元 同比增长6 2% 增速高于全省1 0个百分点 占全省比重为47 2% [1][3] - 成德眉资四市呈现"内需稳健 投资发力"差异化发展格局 [3] 新消费场景 - 眉山江口沉银博物馆正在进行室内装修 预计年内建成开放 [3] - 资阳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园等项目建设 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