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铂智3X

搜索文档
燃油车回暖背后 合资分化 自主走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30 09:24
燃油车市场回暖 - 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环比增长2.2%,同比下滑1%,降幅收窄[3] - 5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88.4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12.3%,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长13.3%[4] - 燃油车促销力度稳定在22.5%,较上月增加0.3个百分点,已连续10个月稳定在22%左右[5][6] 合资车企表现 - 5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7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7%[8] - 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5.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12.6%,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美系品牌5.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8] - 一汽-大众5月销售11.0万辆,环比增长12.49%,同比增长6.44%;上汽大众销售8.87万辆,环比增长7.51%[8] - 广汽本田销售1.34万辆,同比下滑58%;东风本田销售2.42万辆,同比下降26.72%[8] 自主品牌崛起 - 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62.2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22.6%,占乘用车总销量69%[10] - 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74.6%,合资品牌仅6.4%[10] - 比亚迪新能源5月销量37.69万辆,同比增长14.1%;吉利新能源销量13.80万辆,同比增长135.2%[10] - 吉利"中国星"系列5月销量超8.6万辆,星越L以1.70万辆拿下国产燃油SUV销冠[12] 油电并举战略 - 奥迪撤回2033年全面电动化目标,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13] - 沃尔沃将目标调整为"90%-100%销量为电动或插电混动"[13] - 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0.7万辆,同比增长36.9%,占新车总销量44%[16] - 预计2027-202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70%-80%[16] 混动车型增长 - 5月插混车型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32%;增程式汽车销量12万辆,同比增长52%[17] - 纯电动汽车销量61万辆,同比增长24%,增速低于插混和增程式[17]
电动汽车增速放缓,丰田重仓押注插混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01 23:18
电动汽车市场现状 - 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放缓 近年增速不及2020年初水平 [3] - 欧美市场电动汽车普及速度低于预期 导致奔驰 沃尔沃等推迟全面电动化计划 [3] - 丰田采取多元化碳中和策略 未过度投入纯电动领域 现被证明具有前瞻性 [3] 丰田的插混战略 - 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 扩大产品线并提升纯电续航里程 [5][9] - 北美电动化车型(含混动 插混 纯电)销量占比达50.6% [7] - 插混车型销量增速显著 2023年丰田/雷克萨斯品牌同比增长39% 雷克萨斯三款PHEV增长88.6% [13][14] 市场预测与行业分歧 - 美国PHEV渗透率预测存在分歧:标普预计2030年达5% AutoPacific预测4.2% AutoForecast Solutions预计稳定在3.3% [5] - 丰田计划2030年使PHEV占美国销量20% 目前仅2.4% [31] 技术优势与成本挑战 - PHEV具备双重技术优势 短途可纯电行驶 长途可燃油驱动 [11][20] - 制造成本较高 RAV4插混版比燃油版贵15000美元 比混动版贵12000美元 [16] - 需加强消费者教育 历史案例显示认知不足导致雪佛兰Volt停产 [18][20] 产品布局与规划 - 核心车型转向混动/插混 如Camry RAV4取消纯燃油版 [23] - 现有插混车型包括Prius RAV4及雷克萨斯RX/NX/TX 未来或扩展至Grand Highlander [23][25] - 高端车型采用高性能插混系统 如RAV4 GR版纯电续航80公里 [25] 全球市场差异化策略 - 中国市场发力纯电动 铂智3X上市两月交付1万辆 订单1.2万 带动4月销量增21% [29][31] - 日本市场豪华MPV Alphard/Vellfire搭载225kW插混系统 世纪SUV采用V6 PHEV [27][29] - 北美电池工厂将投产 年产能30GWh 可满足80万辆混动+15万辆PHEV+30万辆纯电需求 [31] 战略定位与行业趋势 - PHEV被视为电动化过渡方案 平衡排放合规与消费者需求 [31] - 坚持多技术路线并行 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动力系统 [9][11] -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高售价制约纯电动发展 强化PHEV现实可行性 [31]
王者衰弱,中国车市巨变初显
虎嗅· 2025-05-20 18:21
市场整体表现 - 4月国内乘用车新车销量总计169万辆,同比增长8.7% [3] - 1-4月累计销量672.6万辆,同比增长3.9% [7] - 新能源渗透率51.57%,较3月微增0.07个百分点,但较去年8月峰值未突破 [4][5] - 1-4月新能源累计渗透率47.6%,仍低于燃油车 [6] 新能源细分市场 - 4月新能源总销量87.1万辆,同比增长28.2% [7] - 纯电车54.9万辆(+32.7%),插混车23.4万辆(+15.4%),增程车8.8万辆(+39.2%) [7][8] - 燃油车销量81.8万辆,同比下滑6.5% [7] - 1-4月新能源累计销量320.1万辆(+32.0%),燃油车352.5万辆(-12.9%) [7] 自主品牌竞争格局 - 比亚迪4月销量26.1万辆(+4.9%),增速低于市场平均,其中主品牌仅微增0.08% [10] - 吉利4月销量16.2万辆(+46.6%),1-4月累计66.9万辆(+40.5%),与比亚迪差距缩小 [10][11] - 长安4月销量9.4万辆(+6.3%),但1-4月累计下滑7.7% [11] - 奇瑞4月销量9万辆(+26.8%),1-4月累计38万辆(+24.2%),即将超越长安 [11] 合资品牌表现 - 大众系4月销量14.1万辆(+4.5%),市场份额持续流失 [12][13] - 丰田系4月销量12万辆(+16%),纯电车型铂智3X首月销量6200辆 [14] - 本田系4月销量4.8万辆(-28.3%),日产2.7万辆(-34.4%) [15] 豪华品牌动态 - 雷克萨斯4月销量暴跌41.7%,1-4月累计下滑14% [17] - BBA品牌4月销量均超4万辆,但同比跌幅约20% [17] - 中国新能源品牌在20万元以上市场已与传统豪华品牌持平或反超 [17] 新势力阵营变化 - 特斯拉4月销量2.95万辆(-10.4%),跌出新势力前三 [19][20] - 小米SU7首月销量2.85万辆,超越Model 3成为高端纯电轿车销冠 [21] - 理想(3.47万辆/+31%)、零跑(3.25万辆/+100%)、小鹏(3.04万辆/+250%)领跑新势力 [20][22] - 鸿蒙智行4月销量2.8万辆(-1.1%),问界品牌下滑11.5% [23] - 蔚来系4月销量2.49万辆(+78%),主品牌增长40% [25]
日系合资品牌再“入华”:依靠本土团队 恢复市场份额
36氪· 2025-05-07 20:17
市场份额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上升至62.9%,创历史新高,合资和独资品牌份额下降至37.1%,2022年底比例为52.7% [2] - 日系合资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降至11.2%,其中日产销量同比减少12.2%,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减少27.5% [2] - 法系品牌几乎退出中国市场,韩系品牌份额可忽略不计 [2] 合资品牌价格策略 - 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和日产天籁等日系B级轿车起售价大幅降至12万元左右,入门级车型降至8万元 [2] - 价格透明措施和降价未能挽回消费者,日系品牌销量持续下滑 [2] 合资品牌转型与本土化 - 丰田铂智3X和东风日产N7代表日系品牌从价格战转向本土化产品定义、智能化供应链整合 [2] - 东风日产N7采用中国团队研发车机系统,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等中国消费者偏好配置 [5] - 广汽丰田铂智3X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芯片,采用Momenta辅助驾驶方案 [8] 合资品牌战略调整 - 丰田提出"立全球,更中国",日产升级为"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 [12] - 日产计划未来3年投入100亿元扩建技术中心,授权本地团队主导开发 [12] - 宝马追加200亿元投资实现新世代车型本土化量产,软件架构参考中国用户习惯 [12]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东风日产N7上市首日订单超1万辆,广汽丰田铂智3X累计交付1万辆,待交付订单1.2万辆 [8] - 2024年广汽丰田3-4月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6% [8] - 日产计划2027年前在中国投放10款新能源车,2024年推出4款新车型 [12] 行业认知与模式转变 - 合资品牌传统开发周期平均60个月,新势力缩短至36-48个月 [10] - 东风日产高管团队通过体验特斯拉Model 3转变新能源车营销思路 [3] - 合资品牌采用公开透明的用户沟通方式,如答用户问系列 [5]
【汽车】2025上海车展开幕,聚焦智能化主旋律——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跟踪报告(倪昱婧)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7 21:12
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参展车辆总数约1,300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70% [3] - 重点亮相车型包括新势力品牌(蔚来ET9/乐道L90、小鹏P7+旗舰版、理想L6智能焕新版等)、鸿蒙智行(问界M8)、传统车企(比亚迪海洋网/王朝网概念车、吉利极氪9X)及合资品牌(奥迪A5L、丰田铂智3X)[3] - 小鹏机器人IRON与奇瑞自研人形机器人Mornine gen-1同步亮相,展示跨界技术融合 [3] 智能化与产业链发展趋势 - 整车领域智驾普及度提升,激光雷达价格下探至15万元以内(广汽丰田铂智3X、零跑B10),比亚迪仰望U8L标配驾驶辅助系统 [4] - 合资品牌加速智能化转型:奥迪A5L首搭华为智驾、东风日产N7联合Momenta开发辅助驾驶系统 [4] - 零部件厂商聚焦智能底盘与域控技术(博世、采埃孚展示智能底盘,德赛西威推出新域控平台),地平线、华为车BU等扩大生态展位 [4] - L2+向L4进阶趋势明确:小马智行发布第七代自动驾驶方案,Momenta公布L4技术路线 [4] 行业前景与投资方向 - 2025年或为国内城市智驾拐点,10-20万元价格带将成为L2+放量关键 [5] - 车企与机器人产业技术协同效应显著,车端智驾算法/芯片能力可复用至机器人领域 [5] - 以旧换新政策及新车密集上市有望提振2025年销量,智能化主线或驱动板块成长 [6][7] - 中美关税冲突或短期扰动市场情绪,但长期仍看好智能化相关投资机会 [7]
正力新能:做AI时代陆海空动力与算力创新先锋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7 23:51
中国新能源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渗透率超47% [3] - 零跑汽车全年交付近30万辆,同比增长超100%,超额完成目标 [3] -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销量80万辆,占比超50%,同比增长63% [3] - 上汽通用别克GL8 PHEV月销稳定3000-4000辆,推动车型重回销量榜首 [3] - 广汽传祺E8 PHEV切入家庭MPV市场,四季度月均销量超6000台 [3] 动力电池行业格局 - 正力新能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9,装车量9.85GWh,市占率1.8%,连续三年增长 [5] - 行业呈现增程/插混纯电化趋势:2024年两类车型销量超630万辆,增幅75%,电池电量从10-20度升级至50度以上,未来纯电续航将超400km [18] 车企2025年规划 - 零跑汽车目标销量超50万辆 [7] -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目标销量超80万辆,将推出宝骏享境等新车型 [7] - 广汽传祺将推出向往S7等战略产品 [7] - 上汽通用计划年内推出7款新能源车型,涵盖纯电/增程/插混 [9] - 一汽红旗将推出多款PHEV车型,3-6月陆续上市 [10] - 丰田在华推出全球首款自动驾驶纯电SUV铂智3X,正力新能为首发电池供应商 [10] 正力新能业务发展 - 营收从2021年14.99亿元增至2024年51.3亿元,CAGR达66.6%,2024年同比增长23.3% [21] - 利润首次转正:2024年盈利0.91亿元(2021-2023年累计亏损27.12亿元) [22]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1-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21亿/3.29亿/4.24亿/5.56亿元 [25] - 智能化制造:25GWh软件定义电芯工厂投产,自动化率超95%,电芯产品切换时间仅需3-50天 [27] - 模块化设计降低生产成本,同一产线可灵活生产不同体系电芯 [27] - 布局航空电池领域,获AS9100D认证,推出"三高一快"超高镍体系电池 [30] 市场前景与战略 -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从2024年900.2GWh增至2029年3564.5GWh,CAGR 31.7% [30] - 中国装机量预计从2024年549.9GWh增至2029年1961.4GWh,CAGR 29% [30] - 公司采用"5-3-1"研发策略(5年材料研究/3年技术平台/1年量产开发) [25] - 客户集中度争议缓解:进入丰田供应链,获广汽/上汽通用/零跑等多款车型独家订单 [12][20][21] - 2025年4月启动港股公开发售,估值182亿元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