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菲丹

搜索文档
国货美妆下半场 海外市场成关键
北京商报· 2025-09-05 00:11
行业整体表现 - 多家国货美妆品牌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包括珀莱雅 上美股份 毛戈平 水羊股份 [1] - 部分品牌如贝泰妮 华熙生物仍面临增长困境 逸仙电商持续亏损 [1][3] - 流量红利期消退后 行业竞争加剧 各品牌通过多品牌 高端化 出海等策略寻求突破 [1][5] 公司财务数据 - 上美股份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 净利润5.24亿元同比增长30.65% 主品牌韩束营收占比超八成 [3][6] - 毛戈平营收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36.1% [3] - 水羊股份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9.02% 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6.54% 但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 [3] - 珀莱雅营收53.62亿元同比增长7.21% 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8% 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3] - 贝泰妮营收23.72亿元同比减少15.43% 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减少49.01% [3] - 逸仙电商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22.48% 净亏损2297万元同比收窄 [3] - 华熙生物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 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护肤品业务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 [3][4] 战略转型方向 - 珀莱雅通过收购彩棠 圣歌兰 Off&Relax CORRECTORS等品牌实施多品牌战略 彩棠营收占比超10% [5] - 水羊股份收购伊菲丹 PierAuge ReVive等品牌推进高端化转型 [6] - 贝泰妮构建多品牌矩阵 高端抗衰品牌瑷科缦营收同比增长93.9% 采用内生孵化加外延布局双轮驱动 [6] - 上美股份依靠韩束399元低价套装在抖音渠道实现增长 但陷入价格战争议 [6][7] 海外市场拓展 - 珀莱雅拟发行H股加速国际化战略 通过巴黎分公司启动海外并购 重点布局婴童护理 香水及男士护肤赛道 [9] - 贝泰妮在泰国建立区域总部 产品进入当地主流KA和医美诊所渠道 在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的万宁商城开展销售 [9] - 逸仙电商投资8000万元建立全球创新研发中心 完美日记品牌登陆东南亚Shopee平台 进入日本市场和北美市场 [10] - 水羊股份初步实现品牌 研发 供应链 市场渠道和组织的全球化布局 [10] 行业挑战与趋势 - 高营销高增长时代结束 流量红利消失导致获客成本急剧增加 [5][7] - 头部企业竞争加剧 化妆品市场总体增速放缓 [4] - 国货美妆面临战略性品牌结构化不足和品牌用户价值不高的挑战 需要通过资本投资并购和品牌用户运营提升竞争力 [10]
这一国货品牌,准备出海反向收购!
第一财经· 2025-05-20 10:22
公司战略与并购计划 - 公司考虑通过巴黎分公司进行海外并购,目标填补婴童、香水、男士护肤等细分赛道空白,并计划将新品牌引入国内市场 [1] - 具体收购品牌尚未明确,属于未来规划 [2] -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投资并购是头部上市企业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多元化品牌矩阵对规模扩张至关重要 [2]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达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归母净利润15.52亿元,同比增长30.00%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3.59亿元(同比+8.13%),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28.87%) [2] - 公司为国内首个收入破百亿的本土美妆企业,稳居行业第一 [2] 品牌矩阵与历史收购 - 公司通过品牌升级和矩阵化战略拓展产品线,包括2019年收购彩棠(彩妆)、2021年收购Off&Relax(日本洗护) [2] - 目前主力仍为同名品牌珀莱雅,其他品牌占比不高 [2] - 过去外资收购国产品牌案例频现,如科蒂集团2010年收购丁家宜(估值约4亿美元)、欧莱雅收购羽西和小护士 [3] 行业趋势与本土企业动向 - 本土美妆企业从被收购方转向收购方,如逸仙电商收购科兰黎和伊芙珑(2020-2021年)、水羊股份收购伊菲丹(2022年) [4] - 近年本土企业收购海外高端/小众品牌成趋势,如伊菲丹、科兰黎产品售价达千元级,弥补内部孵化品牌平价化的局限 [4] - 行业人士指出,高端品牌运营成本高,且国内高端市场打法与国货策略存在差异 [4]
国货崛起,珀莱雅准备出海反向收购
第一财经· 2025-05-19 20:00
公司战略动向 - 珀莱雅考虑通过巴黎分公司进行海外并购 填补婴童、香水、男士护肤等细分赛道空白 并购后会将新品牌引入国内[2] - 公司2023年营收107.78亿元 同比增长21.04% 归母净利润15.52亿元 同比增长30.00%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23.59亿元 同比增长8.13% 净利润3.9亿元 同比增长28.87%[2] - 通过品牌升级和矩阵化战略持续拓展产品线 除主品牌外在2019年收购彩棠 2021年收购日本洗护品牌Off&Relax 但主品牌仍占主导地位[2] 行业并购趋势 - 本土美妆企业从被收购方转变为收购方 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2020-2021年收购科兰黎和伊芙珑 水羊股份2022年收购伊菲丹[4] - 被收购高端品牌产品售价达千元级别 反映本土企业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实现高端化突破的路径[4] - 历史上有外资收购本土品牌案例 如科蒂集团2010年以约4亿美元收购丁家宜 欧莱雅收购羽西和小护士[3] 行业发展逻辑 - 分析认为本土美妆公司需多元化品牌矩阵才能做大做强 投资并购是头部上市企业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3] - 内部孵化品牌多偏向大众平价 向上突破高端市场需依靠收购现有国际品牌[4] - 高端品牌运营成本对中国市场而言仍然较高 且高端主流打法与国货打法存在差异[4]
奢侈品生意烧钱有多恐怖?水羊股份连续四个季度扣非净利润重挫
新浪财经· 2025-05-06 14:12
业绩表现 - 2024Q4和2025Q1营业收入分别为11.9亿、10.9亿,同比增长6.9%、5.2% [1] - 2024Q4和2025Q1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1亿、0.4亿,同比下滑86.8%、22.8% [1] - 连续7个季度业绩未达预期,2024Q3、2024Q2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24.4%、40.3% [1] - 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亿、1.1亿,未达股权激励目标3亿、4亿 [1] 股权激励计划 -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目标净利润为2.5亿、3.9亿、6.0亿,实际仅完成2.4亿、1.3亿、2.9亿 [2] - 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目标净利润为3亿、4亿,实际完成2.9亿、1.1亿 [2] 战略转型与品牌收购 - 2022年收购法国高奢护肤品牌伊菲丹(产品价格带300美元)和中高端品牌佩尔赫乔(100美元) [3] - 2023年伊菲丹全球GMV突破10亿人民币,2024年10月收购美国高奢品牌RéVive(300美元) [5] - 公司定位转型为"新晋高奢美妆品牌管理集团" [5] 财务与运营压力 - 2025Q1账面现金及等价物5.3亿,有息负债16.4亿,一年内到期负债5.2亿 [6] - 2021~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累计7.5亿,投资活动净现金流累计-17.6亿,合计-10.1亿 [6]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3%、41%、49%,年销售费用约20亿 [7] 品牌运营挑战 - 自有中低端品牌御泥坊等陷入亏损,2025Q1亏损延续 [6] - 高奢品牌伊菲丹通过线下渠道、明星代言等策略推广,但长期投入压力大 [7][9] - 公司需同时运营伊菲丹、佩尔赫乔、RéVive三个高奢品牌,资源分配面临挑战 [9][11]
水羊股份(300740):25Q1业绩表现稳健 看好高奢美妆集团化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5-01 08:5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2.37亿元,同比下降5.69%,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下降62.63%,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56.74% [1]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1.92亿元,同比增长6.86%,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下降86.33%,扣非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下降86.79%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长5.19%,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4.67%,扣非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下降22.78% [1] - 自有品牌2024年收入16.5亿元 [1]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毛利率63.01%,同比提升4.5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2.60%,同比下降3.95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63.76%,同比提升2.4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3.86%,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2] - 2024年销售费用率49.06%,同比上升7.7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6.15%,同比上升0.9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94%,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率49.55%,同比上升3.2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77%,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92%,同比上升0.17个百分点 [2] 品牌与业务发展 - 自有品牌转型初步构建"全球新晋高奢美妆集团"标签,RéVive收购后已进军中国市场 [2] - 伊菲丹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线下渠道增速超100%,覆盖国内、欧洲、北美、东南亚市场 [2] - PA品牌2024年取得完整所有权,产品矩阵持续丰富,自播与达播同步发展 [2] - 多品牌位居多平台TOP榜 [2] 研发与股权激励 - 研发费用占自有品牌营收4.98%,建立全球首个"2+3东方肌肤方程式"研究院 [3] - 开展油茶神经酰胺、茶提取物等原料研究项目,专注配方体系与功效评价体系 [3] - 公司计划回购0.5-1亿元股票,价格不超过18元/股,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43.89亿元、48.71亿元、55.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56亿元、2.95亿元、3.45亿元 [3] - 公司有望通过品牌转型渗透高奢人群,研发创新助力业绩释放 [3]
水羊股份陷高端化“围城”:净利润下滑超六成,狂砸17亿做推广
新京报· 2025-04-30 16:38
文章核心观点 水羊股份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因构建高端品牌加大投入、行业竞争加剧及非经常性损益减少;公司持续推进高端化转型,但销售费用升高拖累净利润,研发投入不足,且未达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 [1][6][7]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7亿元,同比下滑5.6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2.63%至1.1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56.74%至1.18亿元 [1] - 分产品来看,水乳膏霜、面膜、品牌管理服务以及其他产品营收均下滑,水乳膏霜营收33.51亿元,同比减少4.38%;面膜营收7.35亿元,同比减少10.8%;品牌管理服务营收1.02亿元,同比下滑6.1%;其他产品营收4919.79万元,同比减少11.96% [4][5] 高端化转型 - 公司最初依托电商流量和御泥坊进入美妆赛道,近年来不断收购海外品牌,如2022年收购伊菲丹,取得佩尔赫乔中国商标,2024年获其完整所有权,去年10月完成对RéVive的收购 [2] - 公司聚焦高奢品牌,对大众线小品牌战略性收缩,御泥坊二季度启动线下渠道收缩,三季度绝大部分完成收缩 [3] - 2024年自有品牌实现营业收入16.51亿元,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约38.97%,自有品牌毛利率为74.27% [3]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为20.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9%,占营业收入的49.07%,其中平台推广服务费约17.35亿元,上年同期为14.8亿元;今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55%至5.38亿元,超过同期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幅 [6] - 2024年研发费用仅同比增长7.32%至8217.55万元,研发费用率约1.94%,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有差距 [7] 股权激励 - 公司发布作废部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告,因2024年净利润未达公司层面第二个归属期的业绩考核目标,对258名激励对象的133.9053万股限制性股票作废 [7] -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第一个归属期需2023年净利润不低于3亿元,第二个归属期需2024年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2023年净利润约2.94亿元未达指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