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热
icon
搜索文档
威力传动(300904) - 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4 18:32
公司概况 - 2003 年成立于宁夏银川,现有员工千余人,2023 年 8 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2] - 主营业务为风电专用减速器和增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风电偏航减速器等多种类型,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精密传动解决方案 [2] - 是金风科技等国内知名风电企业重要供应商,进入西门子 - 歌美飒等国外知名风电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 智慧工厂项目战略意义 - 填补区域产业空白,强化区位壁垒,解决行业陆上大功率增速器配套需求,促进西北重型装备产业链发展,形成区域协同壁垒 [3] - 完善产品矩阵,提升核心赛道话语权,切入风电增速器领域,完善风电传动系统产品矩阵 [3] - 以智能化 + 技术夯实竞争优势,引入智能化产线和数字化管理系统,结合 200 余项专利技术积累,提升生产效率与交付能力,支撑产品迭代 [3] 风电行业发展看法 - 公司对未来风电行业发展持长期乐观态度,2025 年国内新增装机预计维持高位 [3] - 政策端“沙戈荒”大基地等持续发力,技术端风机向大功率、智能化迭代,带动核心部件价值提升,催生结构性机会 [3] - 公司现有技术积累和区域配套优势契合行业趋势,定增项目投产后提升把握行业机遇能力 [3] 风电增速器技术壁垒 - 是风力发电机组机械动力传递核心装置,设计、加工、装配要求高,需保证可靠性高、寿命长等要素 [3] - 制作工序繁杂,每个部件组装前需多重工序,设计时要考虑风机实际工况,进行精确计算分析和严苛验证试验 [3] 增速器产品优势 - 具有啮合平稳、噪声小等优势,得益于领先技术与工艺 [4] - 齿轮使用优质合金钢材料,采用多种热处理工艺,提升耐磨性和疲劳寿命 [4] - 采用先进工艺,外齿轮精度可达 5 级、内齿轮精度可达 7 级,确保低噪音、高效率传动 [4] - 铸件采用耐低温冲击材料,关键部位探伤按 1 级执行、加工精度可达 5 级 [4] 参与“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情况 - 全资孙公司收到相关项目核准批复,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共计 65MW 风力发电机组 [4] - 推动新能源发电业务及风电减速器、增速器业务协同发展,拓展新能源市场,提升清洁能源产能 [4] 保持和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措施 - 2025 年守正创新,坚持战略定力,深耕新能源领域和传动装备制造业 [4] - 坚持精益管理和安全生产原则,开拓海外销售市场,建设供应链体系,推进成本控制及数字化转型 [4] - 提升行业影响力、可持续经营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质量,确保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4]
威力传动(300904) - 2025年7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3 16:44
公司概况 - 公司 2003 年成立于宁夏银川,现有员工千余人 [2] - 主营业务为风电专用减速器和增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多样,致力于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精密传动解决方案 [2] - 2023 年 8 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已成为众多国内外知名风电企业重要供应商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 招聘与盈利问题 - 新增员工为增速器智慧工厂储备人才,参与设备调试与小批量试制,虽短期增加成本,但长期将转化为产能和营收增长动力,成为新盈利增长点 [3] 定增考量 市场需求驱动 - 全球风电行业增长强劲,国内“双碳”目标推动清洁能源发展,2025 - 2030 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将持续增长,公司需扩充产能满足需求、稳固市场份额 [3] 自身业务发展需要 - 公司在风电偏航、变桨减速器领域有优势,风电增速器小批量出货,但现有产线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定增建设智慧工厂可解决短板,推动业务上量,完善产品布局并增强竞争力 [3] 行业竞争要求 - 风电行业向头部集中,竞争对手已布局产能与技术,公司需通过前瞻研发和规模化产能构建竞争壁垒,以规模与技术优势抢占主动 [3] 建设增速器智慧工厂战略价值 - 成为西部唯一大型风电增速器研发生产基地,填补西北产业链空白,提升影响力并吸引上下游集聚 [3] - 通过智能化产线缩短交付周期、破解风机大型化改型难题,保持技术领先 [3] - 规模化生产与智能管理可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推动营收利润增长,增强抗风险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3] 行业壁垒 技术壁垒 - 设计需适配复杂工况,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需通过多重严苛试验验证 [3] 资金壁垒 - 属资本密集型行业,设备购置(尤其是进口设备)、研发投入等资金需求大 [3] 客户与认证壁垒 - 整机厂商供应商准入严苛,验证周期长达 2 - 3 年,产品需通过严格认证才能入市 [3] 品牌与人才壁垒 - 客户重视品牌信誉,新品牌难获信任;行业需要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新企业难快速组建团队 [4] 技术要求 - 风力发电机增速器是核心装置,设计、加工、装配要求高,需在保证可靠性高、寿命长的条件下实现体积小、重量轻、维修方便等要素 [4] - 增速器制作工序繁杂,设计时需考虑风机实际工况,进行系统精确计算和分析,并模拟实际工况进行严苛验证试验 [4] 质量控制 - 设立质量保证中心,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对产品全生产周期进行质量管控,包括原材料和生产过程质量管控 [4] - 通过 PLM 系统与 APQP4Wind 工具融合管理研发质量,以项目管理形式实现 BOM 等管理,解决研发质量管控问题 [4] - 针对产成品,自主研发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减速器试验台,满足多种试验要求,保证产品质量水平及可靠性 [4] - 通过 ISO9001 与 IATF16949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产品多方面追求卓越 [4]
同聚中原·共赢未来,2026中部(河南郑州)太阳能利用光热展览会
搜狐财经· 2025-07-22 23:20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据《中国太阳能热发电行业蓝皮书2024》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4年底,中国建成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838.2兆瓦,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10.6%。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快速崛起,更预示着光热发电 技术正逐步从示范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的新纪元。 中国光热发电产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技术研发、项目审批到电价补贴等多个维度为产业发 展保驾护航。这些政策犹如春风化雨,催生了一大批光热发电项目的落地。目前,全国在建光热发电项目达34个,总装机容量3300兆瓦;另有37个规划项目 蓄势待发,总装机容量约4800兆瓦。这种阶梯式的发展布局,既保证了当前的建设进度,又为未来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 产业链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产业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光热发电产业链已初具规模。《蓝皮书》显示,全国涉及光热发电的产业链单位 约44万家,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42.1万家),国有企业(1.4万家)、外商投资企业(3000家)和小微企业(2.35万家)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特 ...
威力传动(300904) - 2025年7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2 21:12
公司概况 - 公司2003年成立于宁夏银川,现有员工千余人 [2] - 主营业务为风电专用减速器和增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多样,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精密传动解决方案 [2] - 2023年8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2] - 成为众多国内知名风电企业重要供应商,进入多家国外知名风电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 资金筹措 - 建设增速器智慧工厂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借款、二级市场再融资 [3] - 2024年计划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申请授信额度不超过30亿元 [3] - 2025年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6亿元,用于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及补充流动资金 [3] 人员变动 - 新增约400名员工是为增速器智慧工厂储备人才,提前招聘并培训以保证投产和产品质量 [3]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设计适配复杂工况,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需多重严苛试验验证 [3] - 资金壁垒:属资本密集型行业,设备购置和研发投入资金需求大 [3] - 客户与认证壁垒:整机厂商供应商准入严苛,验证周期2 - 3年,产品需严格认证 [3] - 品牌与人才壁垒:客户重视品牌信誉,行业需要多学科复合型人才 [3] 市场前景 - 全球及中国风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为风电增速器市场奠定需求基础 [3]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981GW,平均每年新增164GW [3] - 2024年中国新增吊装容量86GW,同比上升11%,远超全球平均增速 [4] - 2023年中国风电用主齿轮箱市场规模约31.36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42.63亿美元 [4] - 行业技术迭代促使增速器产品升级,市场份额向有技术优势企业集中 [4] 海外市场 - 已在德国汉堡、印度金奈和日本东京等关键市场设立全球服务网点 [4] - 凭借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进入多家国际知名风电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 [4] - 将增强服务能力、深化客户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5] 股权激励 - 2024年7月实施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核心员工 [5]
哈尔滨电气(01133):中期盈喜超预期,雅下带来新增量
华泰证券· 2025-07-22 11: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公司10x PE估值,目标价10.5港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哈尔滨电气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盈喜,预计H1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大增95%,利润增长因新增设备订单兑现、营收规模上涨、原材料供应链管理和经营效率提升 [1] - 公司作为传统电力设备龙头,受益于可控电源装机需求回升,2025 - 30年全国用电量有望年均复合增长6%,推动电网最高负荷上行,看好煤、水、核等可控电源装机需求刚性,公司订单兑现带动营收上涨,且聚焦高毛利订单有营收与盈利双重增长潜力 [2] - 雅江下游水电项目启动,有望带来约360亿元新增水电设备订单,2028 - 29年带动订单高峰并逐步兑现收入,年均营收增量约72亿元,可与2025 - 27年煤电业务收入高峰衔接,实现传统电源设备营收持续增长 [3] - 暂时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21.4/26.5/31.1亿元,同比+26.8%/23.9%/17.3%;对应EPS 0.96/1.18/1.39元,仍给予2025年10x PE估值,重申目标价10.5港币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H1总营收172.6亿元,同比+25.4%;预计2025H1总营收230.5亿元,同比+33.5%,煤电/水电/核电设备营收预计100.8/26.1/22.7亿元,同比+71.6%/92.4%/49.6%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6.86亿元,预计2025 - 27年为21.37/26.48/31.06亿元,同比+26.79%/23.90%/17.32% [10][14] 订单情况 - 2025年煤电设备新增订单预计维持约180亿元高位,水电/核电设备新增订单预计同比增长14.5%/13.5% [2] - 雅江下游项目有望带来约360亿元新增水电设备订单,若按五年兑现周期年均营收增量约72亿元 [3]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百万)|营收增速|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净利润增速|EPS|ROE(%)|PE(倍)|PB(倍)|EV EBITDA(倍)|股息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38,721|32.38%|1,686|193.27%|0.75|11.49|9.49|1.03|3.99|3.14%| |2025E|46,099|19.05%|2,137|26.79%|0.96|13.11|7.48|0.93|3.36|2.71%| |2026E|52,999|14.97%|2,648|23.90%|1.18|14.53|6.04|0.83|2.41|3.36%| |2027E|58,868|11.07%|3,106|17.32%|1.39|15.07|5.15|0.73|1.83|3.94%|[10] 分板块业务情况 |板块|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电力设备生产新增订单量(百万元)|17,038|24,590|34,939|38,853|40,246|41,117| |电力设备生产新增订单量YOY| - |44.3%|42.1%|11.2%|3.6%|2.2%| |电力设备生产营业收入(百万元)|11,746|15,747|26,987|33,155|38,980|43,825| |电力设备生产营业收入YOY| - |34.1%|71.4%|22.9%|17.6%|12.4%| |配套工程总包与制造服务营收(百万元)|3,147|3,793|3,945|3,945|3,945|3,945| |配套工程总包与制造服务营收YOY| - |20.5%|4.0%|0.0%|0.0%|0.0%| |现代制造服务业营收(百万元)|3,179|2,202|1,768|2,544|3,252|3,881| |现代制造服务业营收YOY| - | - 30.7%| - 19.7%|43.9%|27.8%|19.4%| |新型能源装备营收(百万元)|1,217|703|661| - |752|818| |新型能源装备营收YOY| - | - 42.2%| - 6.0%|5.3%|8.0%|8.8%| |清洁高效工业系统营收(百万元)|5,158|5,905|4,536|5,294|5,559|5,837| |清洁高效工业系统营收YOY| - |14.5%| - 23.2%|16.7%|5.0%|5.0%|[12][13] 可比公司估值 - 公司A股可比公司2025E平均PE为19.02x,哈尔滨电气对应PE为7.48x [4][15]
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共议技术突破与挑战
贝壳财经· 2025-07-21 14:11
光热与新型储能交流会核心观点 - 会议聚焦哈密"一标杆两典范"战略定位 实地考察大唐石城子100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清洁能源示范项目 [1] - 国家能源局官员强调发展复合型/耦合型储能是长时储能重要方向 需推动储热/储氢技术产业化 光热发电兼具储能与系统转动惯量特性 是"3合1"技术路线 [1] - 哈密市规划光热装机容量从2027年1000MW跃升至2035年10000MW 新型独立储能装机容量从2027年5000MW增至2035年18000MW [2] 光热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太阳能热发电通过光-热-电转换实现 当前面临材料成本/规模化生产/光照稳定性/柔性系统集成四大技术瓶颈 [2] - 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包括AI优化材料设计 光热-发电混合系统 可持续可降解光热制剂开发 [2] 氢能与零碳能源系统 - 氢赋能系统可实现局域能量平衡与经济效益 改变"减碳必须付出代价"的传统认知 [3] - 氢能工程将重构能源结构 为零碳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推动分布式绿色能源革命 [3]
22个新能源项目雨花经开区“论剑”
新华日报· 2025-07-21 05:54
大赛概况 - 2025"赢在南京 创业金陵"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十三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南京赛)新能源行业赛复赛于7月17日在雨花经开区举行 [1] - 大赛聚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三大关键领域 [1] - 共有22个项目晋级当天的行业复赛 [1] 大赛目的与理念 - 为落实南京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要求 [1]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1] - 秉承"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机制"的办赛理念 [1] - 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发现优质企业和创业团队 [1] - 发掘源头创新和早期项目,布局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 [1] - 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 参赛项目亮点 - 比赛通过项目路演形式进行,按照初创企业、团队、成长企业的组别及对应的抽签顺序进行路演 [1] - 未来能源革命团队研发"能源闭环革命:基于能量循环利用技术的未来能源体系" [1] - 南京黄金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点'甲'成金废弃蟹壳高值化科技革新" [1] - 恒云联高智慧能源(南京)有限公司研发PVT光伏光热一体化项目 [1] 大赛平台价值 - 为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创业者搭建展示才华、交流合作、资源对接的优质平台 [2] - 雨花经开区拥有"地铁直达、高速环绕、港口毗邻"的立体交通网 [2] - 园区按照"软硬结合,数实融合"产业布局,集聚智能传感、智能电网关联企业 [2] - 推出"人才安居、研发补贴、市场对接"的全周期"人口人才"政策 [2] - 持续营造优渥的产业氛围,欢迎科创人才落地落户 [2]
研判2025!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装机容量、项目建设情况及未来趋势分析:技术不断突破,装机规模实现大幅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9 10:36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概述 - 太阳能光热发电(CSP)通过聚光系统聚焦太阳光加热介质(熔盐或导热油),驱动汽轮机发电,技术路线包括槽式、塔式、线性菲涅尔式和碟式-斯特林 [1][4] - 塔式和碟式属于点聚焦技术(聚光比300-3000),槽式和线菲式属于线聚焦技术(聚光比<150),塔式热损耗小但建设成本高,槽式易批量化但对地势要求高 [4] - 与火电相比,光热发电输入端为太阳能,具有启停时间短、负荷调节范围广等优势,环保性能突出 [2] 全球市场装机情况 - 全球光热累计装机从2014年4584MW增至2024年7900MW,西班牙为技术开拓者(2013年达2300MW),美国装机规模第二 [6] - 槽式技术占全球装机73.76%,塔式占21.63%,线菲式占比最小 [8] 中国市场发展动态 - 中国累计装机达838.2MW(2024年),占全球10.6%,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2024年新增4个项目(250.2MW) [1][12][16] - 国内技术路线以塔式为主(57.38%),其次为槽式(22.67%)和线菲式(19.92%),塔式因转换效率高成为主流 [1][14] - 2024年重点项目包括延庆超临界CO₂实验电站(0.2MW)、玉门风光热互补项目(100MW)等,推动低成本高效率技术发展 [16] 行业政策与规划 - 2020年取消中央财政补贴后行业增速放缓,2023年《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通知》重启热度 [1][12] - 在建项目34个(3300MW)、拟建37个(4750-4800MW),集中在青海、新疆等资源富集区 [16] 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关键部件(熔盐泵、阀等)加速国产化替代,打破进口依赖 [19] - 前沿技术研发聚焦宽温域熔盐、液态金属储能、超临界CO₂发电结合等方向 [1][19] - 应用场景拓展至火电耦合、工业蒸汽供应等多元化领域 [19] 主要企业布局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久盛电气、西子洁能、首航高科等,产业链覆盖装备制造、电站运营等环节 [2]
存量机制电价0.3078元/kWh,增量机制电量≤80%,执行12年!甘肃“136号文”征求意见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甘肃省推动所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 包括集中式光伏 集中式风电 分布式光伏 分散式风电 光热发电等 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1] - 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参与交易或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 分布式光伏可作为独立市场主体或聚合后进入市场 未参与市场的分布式光伏默认接受现货市场月度加权平均价格 [1] 存量项目机制安排 - 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纳入机制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 机制电价为0.3078元/千瓦时 [2][3] - 执行期限按项目剩余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对应年份与投产满20年对应年份较早者确定 全生命周期小时数无法确定的按投产满20年计算 [3] - 扶贫类 特许经营权类 分布式光伏 平价示范 光热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全额纳入机制 分散式风电及特定项目按风电1800小时 光伏1160小时纳入机制 [3][4] - 剩余机制电量由其他存量项目按装机容量等比例分配 单个项目每年申报机制电量不得高于上一年规模 不参与申报视为放弃机制电量 [5] 增量项目机制设计 - 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增量项目机制电量规模根据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及用户承受能力动态调整 [7] - 单个项目申请机制电量不高于全部上网电量的80% 新能源企业在价格上下限内竞价 机制电价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但不得高于上限 [7] - 增量项目执行期限为12年 未按期投产项目可能取消竞价资格 每年10月底前组织次年竞价 9月底前公布电量规模及电价上下限 [8][9] 竞价主体资格 - 已投产项目需提供能源主管部门批准文件 核准备案文件 并网验收意见等材料 未投产项目需列入电力发展规划或专项规划 [10][11] - 分布式电源聚合商需为注册售电公司或虚拟电厂 需提交代理协议及被代理项目资料 同一项目在同一竞价场次仅能选择一家聚合商 [12] 机制电量计算 - 单个项目申报机制电量上限=装机容量×同类型电源上年度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1-自发自用电比例)×(1-厂用电率)×80% [14] - 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平均厂用电率取零 分布式电源聚合商需为每个代理项目单独申报机制电量 [15]
西方对中国基建的认知,怎么还停留在“廉价修路”?
虎嗅· 2025-07-14 20:34
民营企业外贸表现 - 2024年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4 33万亿元 占外贸总值55 5% 连续6年保持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1] - 民营企业出海面临挑战 需探索与国企强强联合模式以提升竞争力[1] 中摩基建合作成果 - 中资企业完成摩洛哥高速公路总里程七分之一建设 杰拉达燃煤电站 努奥光热电站等标志性项目显著改善当地能源结构[6] - 丹肯高铁项目被印入摩洛哥国家邮票 电信领域合作提升该国通信系统水平[7] - 丹吉尔港扫描中心 穆罕默德六世大桥等项目推动摩洛哥现代化进程[7] 摩洛哥市场机遇 - 地理区位优势使其成为连接中东 非洲 欧洲的枢纽 吸引中资企业投资建厂[8] - 中摩产业规划高度契合 可在传统基建基础上拓展新能源 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7] - 摩洛哥计划增加基建投融资并推动资金来源多元化 为中资企业创造新机会[7] 中资企业面临挑战 - 市场层面:欧洲企业(如万喜 布伊格)占据先发优势 本土企业享有15%投标价格优惠[9] - 投融资层面:欧洲资本主导市场 中资银行外币资金拆借成本高 贷款利率缺乏竞争力[10] - 管理层面:法国规范严格 劳工维权意识强 土地所有制复杂导致工期滞后风险[11][12] 中摩合作模式创新 - 采用联营体合作 "投融资+" 属地化管理等方式应对挑战[3] - 人力资源属地化实现70%本地员工占比 材料设备属地化建立中东北非采购数据库[18][19] - 社会关系属地化构建"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管理模式 如中铁建与当地分包商联合体[19] 基建+模式溢出效应 - 中东北非地区可复制摩洛哥经验 形成产业链整合的系统性合作网络[13][14] - 基建带动"新三样"等产业入驻 如中资企业利用摩洛哥自贸协定优势建设出口基地[15] - 华为等企业通过技术培训 抗疫支援等履行社会责任 提升品牌软实力[20][21] 一带一路2 0发展方向 - 需挖掘国企积累的合作存量 推动民营企业接入"基建+"资源网络[22][23] - 基建+模式需带动产业链延伸 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发展[22] - 未来重点在于将基建优势与民营企业出海有机结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