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模型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减亏82.1%!创新奇智CEO徐辉:公司经营处于“历史最优水平”
新浪科技· 2025-08-27 11:16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收6.99亿元 同比增长22.3% [1] - 毛利额2.45亿元 同比增长26.7% [1] - 毛利率提升至35% 创近6年历史新高 [1] - 经调整净亏损大幅收窄至668万元 同比减亏82.1% [1] - 经营现金流为800万元 相当于每1亿元营收仅消耗100万元现金 [1][2] 客户与业务结构 - 付费企业用户达337个 其中制造业客户281个占比83.4% [1] - 制造业客户数量达公司有史以来"当年最佳水平" [1] 研发与技术实力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2% [2] - 累计申请专利约1400件 其中80%以上为发明专利 [2] - 连续3年位居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前三 [2] - 机器学习市场份额升至第3名 [2] 战略与业务布局 - 围绕"一模一体两翼"战略推进大模型产品应用 [2] - 重点布局工业软件、数智软件、工业物流、智能装备、工业可持续五大业务场景 [2] 资金与财务稳健性 - 账面现金约10亿元 集团总部无贷款 [2] - 经营风险杠杆非常低 未来3-5年无需银行贷款或增发配售 [2]
浦东将坚持把三大先导产业作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10:06
浦东新区三大先导产业发展成果 - 2024年浦东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8323亿元,占全市46%,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1.7% [3] -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2947亿元,占全市75%、全国20%,集聚企业800多家,产业人才近20万 [3] -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4099亿元,占全市40%,在研管线近2000个(一类新药800多个占全国1/5),"十四五"获批一类创新药23个、创新医疗器械27个 [4] -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637亿元,占全市40%,集聚垂类模型企业超200家、具身智能产业链企业超70家,28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4] 集成电路产业布局 - 实施全链布局战略,提升高端芯片设计、特色工艺、封装测试、核心设备和关键材料全产业链竞争力 [3] - 重点建设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大力发展RISC-V、EDA、硅光等细分赛道 [3]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 - 强化源创首发优势,在细胞基因治疗、合成生物、脑机接口等新兴领域形成先发优势 [4] - 率先开展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试点,海外授权交易额占全国31%、全球14% [4] - 2024年获批一类新药6个占全国14%,支持本土创新药械成功出海 [4] 人工智能产业应用 - 推动智算集群、模型算法、高质量语料、软硬件协同创新发展 [4] - 推出模力社区、张江机器人谷等重点园区,落地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国家地方共建创新中心 [4] - 智元、傅利叶、卓益得、开普勒、擎朗等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接续发布 [4] 未来发展规划 - 坚持将三大先导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 [5]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 [5] - 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涌现高质量龙头企业,提升产业规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5]
海康威视(002415):2025 年中报点评:利润为核,创新业务驱动高质量发展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7 17:4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40.98元/股 [3][11] 核心观点 - 公司以利润为中心,追求高质量收入增长,严控应收账款,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实现10%以上增长 [3][12] - 创新业务(智能家居、机器视觉、智能汽车等)收入117.66亿元,同比增长13.92%,营收占比升至28.14%,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3][13]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上半年境外收入154.25亿元,同比增长8.78%,毛利率47.26%高于境内收入的43.98% [3][14] - AI大模型技术落地应用,已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覆盖云、域和边 [3][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18.18亿元,同比+1.48%;归母净利润56.57亿元,同比+11.71% [3][12] - 单二季度营收232.86亿元,同比-0.45%;归母净利润36.19亿元,同比+14.94% [3][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12亿元、154.19亿元、180.34亿元,增速12.8%、14.1%、17.0% [2][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46元、1.67元、1.95元 [2][3] 业务结构 - 主业收入292.71亿元,同比-3.17%,营收占比70.00% [3][6] - 创新业务收入117.66亿元,同比+13.92%,营收占比28.14% [3][6] - 建造工程业务收入20.48亿元,同比+2%,毛利率21% [6] - 预计2025年创新业务收入273.40亿元,同比+22% [6]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4.3%,境内毛利率43.98%,境外毛利率47.26% [3][14]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4年14.8%提升至2027年17.6% [2][5] - 销售净利率预计从2024年14.2%提升至2027年16.7% [5] 估值指标 - 2025年预测市盈率19.89倍,2027年降至14.90倍 [2][5] - 市净率从2024年3.33倍降至2027年2.62倍 [5] - 股息率预计从2024年2.4%升至2027年2.9% [5]
海康威视(002415):现金流向好毛利率提升,基本面边际改善
长城证券· 2025-08-05 18: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基本面呈现边际改善趋势,现金流、毛利率等指标逐季向好 [1][2] -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强化物流体系,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53.43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值94% [2]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0.35pct至45.19%,主因主业产品及服务毛利率提升2.19pct [2] - 创新业务收入占比达28%,同比增长13.92%,成为收入利润主要增长动力 [2][3] - 公司积极拥抱AI技术,已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并实现多行业应用落地 [3] 财务数据 收入与利润 - 2025H1营业总收入418.18亿元(+1.48%),归母净利润56.57亿元(+11.71%)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80亿元(+5.9%)、1058亿元(+8.0%)、1158亿元(+9.5%) [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133亿元(+10.9%)、149亿元(+12.5%)、168亿元(+12.4%) [3] 盈利能力 - 2025E毛利率44.4%,净利率14.7%,ROE 15.1% [9] - 2025E EPS 1.44元,对应PE 20.2倍 [3][9] 资产负债表 - 2025E流动资产1096.8亿元,现金及等价物499.61亿元 [9] - 资产负债率从2023A的40.8%降至2025E的31.0% [9] 业务分析 国内业务 - SMBG业务大幅下降拖累国内主业表现,PGB及EBG收入降幅收窄 [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国内业务逐步恢复 [3] 创新与AI布局 - 创新业务收入基数突破百亿后仍保持双位数增长 [2] - AI产品覆盖云、域、边三端,在机器人、工业检测等领域实现应用 [3]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28.57元,总市值2637.92亿元,近3月日均成交额9.86亿元 [5] - 2025E P/B 3.1倍,EV/EBITDA 14.6倍 [9] - 股价近一年涨幅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7]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海康威视:主业产品及服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经营走向高质量发展
剑道电子· 2025-08-04 23:33
核心观点 - 1H25经营质量持续提升,2Q25净利率环比提升 [5][6] - 国内主业调整初见成效,主业产品及服务的毛利率同比提升2.19pct [6] - 海外与创新业务保持增长,1H25合计占比约57% [7] - 大模型产品持续推出,AI相关产品对云、域和边全面覆盖 [8] 1H25经营业绩 - 1H25实现营收418.18亿元(YoY+1.48%),归母净利润56.57亿元(YoY+11.71%),毛利率45.19%(YoY+0.35pct) [6] - 2Q25实现营收232.86亿元(YoY-0.45%),归母净利润36.19亿元(YoY+14.94%,QoQ+77.5%),毛利率45.41%(YoY+0.89pct,QoQ+0.48pct) [6] - 1H25期末应收款项与应收票据共计372.57亿元,较24年末下降33.76亿元,较一季度末下降4.32亿元 [6] 国内主业表现 - 1H25国内主业营收178.21亿元,同比下降8.33% [6] - 主业产品及服务的毛利率48.52%(YoY+2.19pct) [6] - PBG收入55.73亿元(YoY-2.11%),EBG收入74.62亿元(YoY-0.36%),基本保持平稳 [6] - SMBG收入40.67亿元(YoY-29.75%),目前公司对经销商降库存走向尾声 [6] 海外与创新业务 - 海外1H25收入122.31亿元,同比增长6.9%,占29% [7] - 创新业务1H25收入117.66亿元,同比增长13.92%,占28% [7] - 海康机器人(YoY+14.36%)、萤石网络(YoY+12.4%)、海康微影(YoY+9.73%)、海康汽车电子(YoY+46.48%)、海康存储(YoY-21.24%) [7] AI产品发展 - 1H25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电力行业、城市治理和交通管理等多个领域 [8] - AI产品实现对云、域和边的应用全面覆盖 [8] - 基于公司千行万业销售渠道,先锋用户的持续推广,AI+产品有望持续渗透 [8]
海康威视(002415):主业产品及服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经营走向高质量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8-04 15:4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康威视(002415 SZ)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6]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实现营收418 18亿元(YoY+1 48%),归母净利润56 57亿元(YoY+11 71%),毛利率45 19%(YoY+0 35pct) [1] - 2Q25净利润36 19亿元(YoY+14 94%,QoQ+77 5%),毛利率45 41%(YoY+0 89pct,QoQ+0 48pct),扣非归母净利率创1Q24以来新高 [1] - 1H25期末应收款项与应收票据合计372 57亿元,较24年末下降33 76亿元,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1] 业务分项表现 国内主业 - 1H25国内主业营收178 21亿元(YoY-8 33%),但产品及服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 19pct至48 52% [2] - PBG收入55 73亿元(YoY-2 11%),EBG收入74 62亿元(YoY-0 36%)基本平稳,SMBG收入40 67亿元(YoY-29 75%)受经销商降库存影响 [2] 海外与创新业务 - 海外收入122 31亿元(YoY+6 9%),占比29%,东南亚、中东非、拉美需求强劲 [3] - 创新业务收入117 66亿元(YoY+13 92%),占比28%,其中海康机器人(+14 36%)、萤石网络(+12 4%)、海康汽车电子(+46 48%)增长显著 [3] 技术发展 - 1H25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覆盖工业制造、电力、城市治理等领域,实现云、域、边全场景AI应用 [3]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135/149/169亿元(前值132/145/167亿元),对应PE 19 9/18 1/15 9倍 [4] - 25年预测营收939 07亿元(YoY+1 5%),净利润135 23亿元(YoY+12 9%),ROE 15 8% [5]
海康威视:公司已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21:22
公司AI产品发展 - 公司绝大部分产品线已结合AI技术推出AI产品[1] - AI硬件产品为千行百业提供众多系列解决方案[1] - 从深度学习演进至AI大模型阶段,产品泛化能力大幅提升[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过去几年持续投入AI大模型研发[1] - 2023年上半年已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1]
AI事实核查与伦理判断能力如何?新京报第三期大模型测评启动
贝壳财经· 2025-06-23 18:42
大模型传媒能力测评背景 - 新京报AI研究院联合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启动第三期AI大模型测评报告 聚焦公众及传媒行业使用与满足研究[1] - 报告采用自行研发的测评体系 旨在探讨大模型对媒体工作的赋能效果[1] - 最终测评结果将于2025年7月中上旬贝壳财经峰会公开发布[2] 历史测评表现 - 2025年1月测评显示 信息搜集能力 翻译能力 长文本总结能力位列前三[1] - 事实核查与伦理判断能力及新闻写作能力排名倒数[1] - 相比首次测评 信息搜集能力从第三名跃升至第一 长文本能力从最后一名升至第三[1] 技术发展新趋势 - DeepSeek热潮推动深度思考功能成为主流大模型标配[2] - AI生成内容指数级爆发导致互联网语料污染[2] - 语料污染造成大模型联网搜索时频繁出错[2] 行业影响焦点 - 研究关注大模型在文本生成 事实核查 伦理判断 信息检索等媒体能力的提升[1] - 需观察新形势下大模型赋能媒体工作的实际效果转变[2] - 重点分析媒体人使用大模型产品的实用性与局限性[2]
明略科技港股IPO:数据隐私风险及研发投入巨大成主要挑战
金融界· 2025-06-10 23:07
公司概况 - 明略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公司,按2023年总收入计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 [1] - 公司提供涵盖营销和运营智能的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涉及线上及线下场景 [1] - 主要产品包括秒针系统、基于腾讯生态系统的私域工具、金数据等营销智能产品,以及智能门店运营系统、大模型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等运营智能产品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2,177项专利及926项专利申请,并获得逾450项国内和国际奖项 [1] - 在数据智能、企业知识图谱和数据隐私等领域拥有1,167项发明专利 [1] 财务表现 - 总收入由2022年的1,269.3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1,462.0百万元,但2024年降至1,381.4百万元 [2]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3.2%、50.1%及51.6% [2]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净利润1,637.6百万元、318.4百万元及7.9百万元 [2]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750.9百万元、480.8百万元及353.0百万元 [2] 行业地位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 [1] - 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在数据智能、企业知识图谱和数据隐私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1]
广大企业多措并举稳岗扩岗 培育就业增量塑造人才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10
稳就业政策与企业行动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 [1] - 各地有关部门打出惠企政策组合拳,包括加大资金支持、促进供需匹配、加强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等措施 [1] - 企业主动稳岗扩岗,积极培育就业增量,塑造人才优势 [1] 互联网科技企业扩招计划 - 腾讯计划未来3年新增2.8万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人工智能、云计算、游戏引擎等技术类岗位在校招中占比超60% [2] - 百度去年招聘超1.1万名优秀人才,未来3年将开放2.1万个实习岗位,并提升实习转正率 [2] - 拼多多平台商家数量达1420万家,累计激发就业岗位超5500万个 [3] 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 - 滴滴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稳就业促消费,建立多层次司机权益保障体系,包括商业养老保障1:1缴纳、家庭医疗保障等 [4] - 美团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已为600多万名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超八成配送管理岗位由骑手晋升 [4] - 美团上线防疲劳机制、超时免罚等措施,并在福建泉州、江苏南通等地试点社保补贴 [4]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 - 传化集团建立技能学院,设立工匠学堂、工艺学堂、精工学堂等,每年培训3500人次,与10余所院校深化校企合作 [6] - 美的集团构建"三级培养、三年跟踪、三层关注"校招管理体系,注重研发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等领域人才培养 [7] - 传化集团近10年业务量增长5倍,得益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贡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