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服务

搜索文档
郓城打出提振消费“组合拳”,上半年答卷亮眼
齐鲁晚报网· 2025-07-29 21:17
消费增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郓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0 67亿元 同比增长7 9% 增速居全市第三 [1] - 夜间经济表现突出 各福里商业街和宋河金街夜间成交量反超白天30% [5] - 网络零售额达9 9亿元 同比增长15 3% [7] 政策支持措施 - 成立提振消费领导小组 出台《郓城县提振消费工作实施方案》形成"1+10"政策矩阵 [3] - 聚焦家电和汽车等大宗消费 推出以旧换新叠加补贴 累计销售5 93万台 销售额超1 97亿元 惠及群众超5万人 [3] - 计划下半年开展20期电商实操培训 助力本地企业"触网"升级 [9] 促消费活动成效 - 策划35场大型促消费活动 带动消费超2亿元 [5] - 文旅活动吸引80余万人次参与 销售额同比增长200% [5] - 举办28场电商促消费活动 实现"月月有活动 场场见实效" [7] 创新消费场景 - 开展"促消费进社区"活动 政企协同提供百万补贴 [9] - 推动养老服务 住房 文旅等多元消费场景深度融合 [9] - 网红直播助农活动显著提升农产品销售 单场直播售出300多箱小西红柿 [7]
上世纪美国经济萧条的时候,也是启动大量水电站等工程建设
搜狐财经· 2025-07-24 07:57
房地产行业 - 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房价出现松动 杭州滨江 深圳南山部分小区挂牌价每平米下跌超万元[5] - 2023年百强房企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5.7% 行业整体销售规模显著收缩[5] - 居民杠杆率已达可支配收入130% 购房意愿持续低迷[8] - 开发商加速从重资产模式向运营服务商转型 更注重打造生活方式而非单纯房产销售[15] 消费行业 - 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 餐饮收入增速达17.4% 文旅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3] - 2024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人次达2.95亿 同比增幅28.2% 文旅市场复苏强劲[3] - 夜间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各地推出博物馆夜场 深夜影院等创新业态[14] - 年轻消费群体转向体验式消费 医美 骑行 度假等细分领域需求激增[12] 宏观经济趋势 - 消费逻辑正在替代资产逻辑 即时满足型消费成为新锚点[12][15] - 文旅 餐饮等服务业吸纳就业效果显著 形成经济新循环模式[10][14] - 居民消费偏好发生结构性变化 从长期资产积累转向短期生活品质提升[8][17] 区域经济观察 - 成都宽窄巷子 重庆洪崖洞 西安大唐不夜城等文旅地标客流量激增 消费活力超越季节性规律[10] - 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夜游经济 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创造新消费场景[14]
政策效应加速显现 经济“半年报”显示中国消费热力攀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9:33
中国经济"半年报"核心数据 - 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 同比增长5%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1] - 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已突破1.4万亿元 [1] 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直接支撑消费回升 [1] -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显著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30.7%) 文化办公用品类(+25.4%) 通讯器材类(+24.1%) 家具类(+22.9%) [1] - 政策推动绿色智能消费新理念形成 促进产业与消费升级良性互动 [2] 消费生态培育措施 - 扩大免签政策促进国际入境旅游和消费 推动"中国游"向"中国购"转化 [2] - 北京上海等城市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 [2] - 三四线城市开发文旅消费新场景 服务产品供给层次多元化 [2] 下半年政策展望 - 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在三四季度分批下达 支持以旧换新工作 [3] - 消费补贴政策持续出台 地方政府配套措施跟进 [3] - 政策效应释放将推动消费市场进一步升温 [3]
促消费政策“组合拳”:下半年或拉动7000 - 9000亿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7-04 12:40
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 央地联合推出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从提升消费能力、优化环境、创新场景等方面激发消费潜力 下半年消费需求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服务消费将成为新动力源 [1] -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推出19项新政 包括创新金融产品、规范业务、提高财产性收入等内容 [1] - 商务部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 时间为7月至12月 涵盖汽车换"能"、打造多元场景等内容 [1] 地方促消费举措 - 二季度以来 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推出特色活动 [1] - 2025年全国暑期文旅消费季启动 各地围绕热点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 [1] - 国家发改委7月将下达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并制定"国补"使用计划 [1] 消费数据与预期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 同比增长6.4% 消费增速创2024年以来新高 [1] - 下半年尚有1380亿元资金落地 预计可拉动消费7000亿-9000亿元 [1] - 预计2025年社零总额同比增长约6% 下半年增速扩大1个百分点 [1] 消费趋势展望 - 短期来看 以旧换新政策将带动销售 节假日服务消费将迎来旺季 [1] - 消费将向绿色、智能、个性化方向发展 数字技术可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1] - 房地产市场限制性政策有望放松 各地在购房补贴等方面有政策空间 [1]
推动国内消费增长潜力巨大(感言)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中国经济与消费增长 - 中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1] - 外贸效益提升、市场多元,增长势头良好,国内消费稳健增长 [1]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1] 消费增长潜力与结构 - 服务消费增长存在巨大空间,包括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 [1][2] - 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后,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成长型、享受型消费将持续增长 [2]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同比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1] 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 - 需深化国内消费市场改革,优化服务业结构,扩大消费规模 [1] - 政府加大民生保障投入,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推出"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 [1] - 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1] 优化供给的策略 - 为不同年龄段消费者提供更适当的商品和服务组合 [2] - 推动服务业开放提速,拓展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等领域新场景 [2] - 发展休闲消费、高端消费、时尚消费、新型消费,以先进技术赋能供给端转型 [2] 消费观念与市场变化 - 传统奢侈品市场消费下降反映消费观念转变,而非消费降级 [2] - 科技含量高的自主品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兴产品消费持续增长 [2]
“软硬”齐抓提升文旅服务品质——三论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四川日报· 2025-06-21 09:18
文旅产业发展观 - 文旅体验本质是修身养性、愉悦身心的精神文化活动,需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的产业发展观 [1]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文旅业发展的核心动能,需坚持需求导向,兼顾硬件与软件建设 [1] 文旅设施硬件建设 - 文旅设施需聚焦集成集约、舒适便捷,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巩固旅游厕所革命成果 [1] - 需科学布局旅游驿站,优化标识系统,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络,提升住宿品质 [1] - 针对高原自驾游、山地户外运动等热门需求,加速旅游驿站试点推广 [1] 文旅服务软件提升 - 文旅消费涵盖多要素,产业链长,需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规范参与式、沉浸式体验及定制服务 [2] - 需健全市场监管与信用体系,提升旅行社、导游、酒店及景区服务质量 [2] - 四川作为入境游热门目的地,需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离境退税等政策红利吸引国际游客 [2] 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 - 需突出游客需求导向和满意标准,通过优质服务提升满意度与忠诚度 [2] - 针对短板弱项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以赢得持久人气与效益 [2] - 目标是将四川打造为全球游客"常来常往"的旅游目的地 [2]
华侨城A:5月合同销售金额18.9亿元
快讯· 2025-06-13 16:51
销售业绩 - 2025年5月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1.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1%,环比4月增加1% [1] - 2025年5月合同销售金额18.9亿元,同比增加12%,环比4月增加6% [1] - 2025年1-5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51.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1% [1] - 2025年1-5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80.3亿元,同比增加4% [1] 土地储备 - 2025年5月公司无新增土地情况 [1] 文旅业务 - 2025年5月公司旗下文旅企业合计接待游客737万人次,同比增加12% [1] - "五一"假期期间酒店业务入住率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1] - "五一"假期期间主题公园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1% [1] - 2025年1-5月合计接待游客3219万人次,同比增加6% [1]
四川宜宾投入10亿元出台五部新措施提振消费
经济观察报· 2025-05-31 15:50
提振消费政策 - 宜宾市出台五部新措施预计投入财政资金约10亿元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途径形成提振消费政策组合拳 [1] - 政策目标为激发消费潜能进一步提振消费 [1] 就业促进措施 - 创新提出一次性招用工补贴覆盖面由企业吸纳新成长劳动力扩大至企业新吸纳员工(首次在宜参保) [1] - 认定就业援助基地对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且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按5000元/人/年标准给予岗位补贴 [1] - 将1000元/人来宜就业一次性补贴范围由高校毕业生扩大至大中专毕业生和在外务工人员 [1] - 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中小微企业就业的一次性就业补贴标准提高至2000元/人 [1] 住建领域稳岗增收 - 对2025年度产值达2亿元以上且增速达标的企业给予现金奖励产值10亿元以上增速10%-25%奖励30万元25%以上奖励50万元 [2] - 对2025年度换房家庭给予新旧房置换价差5%的补贴每套不超过3万元 [2] - 参与以旧换新的二孩家庭补贴400元/平方米(单套不超过4万元)三孩家庭补贴600元/平方米(单套不超过6万元) [2] 文旅消费促进 - 文旅消费措施包含6方面举措涵盖文旅消费惠民市场主体培育等 [2] - 个人或自媒体发布宣传宜宾旅游短视频播放量或点赞量达标可获200元至1万元奖补优质作品被官方账号采用最高可获2万元奖补 [2] - 县(区)企业在市外开展推介活动市财政按实际投入最高给予10万元补助 [2] - 未来3年宜宾市财政计划每年投入5000万元左右用于文旅促消费奖补 [2]
八大行动26条措施!看河南如何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河南日报· 2025-05-27 14:10
消费能力提升 -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增幅不低于5% [2] - 落实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以减轻居民负担 [2] - 2025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65万人以上,建立技能人才起点工资制度 [4] 消费环境优化 - 推动用人单位合理制定带薪年休假计划,鼓励领导干部带头休假 [4] -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适时发放餐饮、零售、文旅、体育等省级消费券 [4] - 创新停车资源共享模式,加强景区商圈公共厕所建设以解决"停车难""如厕排队"问题 [4] "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 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2025年每县建成1家以上普惠性托育机构,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 [5] - 2025年完成6.4万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建5000张家庭养老床位 [7] - 新增或改造提升医养结合床位2.4万张,推广"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 [7] 农村消费促进 - 2025年培育10个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重点支持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村终端物流设施 [7] - 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推进乡村产业与休闲文旅等深度融合 [7] 新型消费培育 - 打造"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演出经济"等文旅新业态,丰富夜间文旅项目 [9] - 2025年建设不少于150个多功能运动场,推动129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9] - 开发"直升机短途体验+低空深度游览"产品,推动5G+AR/VR技术在文旅场景应用 [13] 品牌与载体建设 - 对国际国内品牌在豫开设首店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 [13] - 新培育一批河南老字号、中华老字号,鼓励品牌在豫举办首发首秀活动 [13]
“消费第一城”再发力,上海锚定提振消费新引擎
第一财经· 2025-05-22 21:35
上海消费市场现状 - 2024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服务消费占比不足50%,显示巨大发展潜力 [1][7] - 2023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和增速全国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1年居首 [2] - 上海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首选地,首店经济领跑全国,2024年1-4月新增首店301家,高能级首店占比16% [2][10] 提振消费政策框架 - 上海推出六大行动: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提质、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 [1] - 政策强调收入与消费联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重点行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4] - 强化生育养育保障,加快出台育儿补贴和产假社保补贴政策,增加托幼服务供给 [4] 服务消费升级方向 - 上海服务消费7项举措聚焦提质升级,包括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建设旅游城市、发展体育赛事经济 [7][8] - 推动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引入国际乐园IP(如乐高乐园、哈利波特制片厂),预计乐高乐园年客流240万人次 [8] - 首次提出"丰富悦己消费",支持健康养生、兴趣课程、解压疗愈等新业态 [9] 新型消费培育重点 - 发展数字娱乐IP联动生产制造,开发主题文旅秀演项目 [9] - 扩大银发消费供给,优化养老服务设施,支持上门助浴等新业态 [5][9] - 促进首发经济升级,2024年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政策,构建五维生态系统 [10] 大宗消费更新措施 - 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汽车、家电及数码产品,4月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8.8% [12] - 汽车消费以置换更新为主,占比超30%,燃油车更新达50% [13] - 房地产政策侧重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旧房改造,配合城市更新需求 [13]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政策链接新兴产业生态,如数字消费、银发消费,促进供需对接 [10] - 需提升消费国际化水平,深化AI时代全球消费网络中心地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