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腾910B

搜索文档
H20芯片解禁,怎么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2 06:27
链博会创新展示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和"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展示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的新产品、新工艺、新场景、新生态 [2] - 数字科技链展区展示人形机器人表演太极拳等创新技术 [2] - 四川省遂宁经开区利普芯微电子生产的芯片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关键领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4] 英伟达H20芯片解禁 - 美国政府批准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恢复对华出口,该芯片性能远低于国际市场主流H100 [4] - 禁令期间英伟达因H20滞销面临45亿美元库存损失,计提55亿美元减值,市值一度蒸发1600亿美元 [4] - 解禁后H20芯片单价约1.2万美元,将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救急包" [10] 中美芯片产业竞争格局 - 中国国产芯片崛起,华为昇腾910B性能已在部分领域超过H20,百度、腾讯加速替代方案测试 [12] -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从四年前的95%降至50%,腾出的空间被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寒武纪等本土厂商占据 [12] - 摩根大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达34%,预计2027年将提升至82% [13] - 中美芯片产业正走向"分层竞争":中低端产品在同一市场正面竞争,高端赛道各自形成独立标准与生态系统 [13] 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策略 - 短期策略聚焦与国产芯片厂商合作,减少单一来源依赖,通过模型压缩等技术提升"次高端"芯片性能 [14] - 中长期布局应全链条联合攻关,华为正在验证"兼容CUDA"的可行性,降低开发者迁移成本 [15] - 核心技术自主突破是摆脱"卡脖子"困境的基础,需在芯片架构、制造工艺及AI指令集上实现原创性突破 [16] - 产业生态构建是关键,需打造自主开发工具链与软件生态,增强市场黏性与技术扩散力 [16]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中国AI模型Kimi K2发布后引发轰动,在编程方面表现出色,采用开源协议发布,定价显著低于主流闭源模型 [19][20] - Kimi K2总参数规模达万亿级别,采用混合专家架构,每次任务仅动态激活320亿参数,有助于控制所需算力 [20]
H20芯片对华解禁,是利好还是新陷阱?我们和NVIDIA前专家聊了2小时,答案全在这里
36氪· 2025-07-17 18:05
H20芯片技术分析 - H20芯片并非简单阉割版H100 而是通过外科手术式精准限制实现性能控制 [4] - 算力密度限制:FP16算力296 TFLOPS 仅为H100(1979 TFLOPS)的15% [6] - 互联带宽限制:NVLink带宽从900GB/s腰斩至400GB/s 严重影响大模型集群训练效率 [6] - 内存配置特点:96GB HBM3内存容量超过H100 但4.0TB/s带宽略低于H100的4.8TB/s [7][8] 地缘政治博弈 - 2022年10月美国首次禁售A100/H100 英伟达推出特供版A800/H800应对 [10] - 2023年10月禁令升级封杀A800/H800 催生H20系列设计 [11] - 2024年4月H20对华销售受阻导致英伟达季度损失超百亿美元 [12] - 2025年7月解禁体现美国政府转向"小院高墙"策略 在核心技术领域保持封锁 [13] 中国市场影响 - 对中小AI企业:H20提供稳定供应 降低推理和垂类模型训练成本 [14][15] - 对头部企业:400GB/s带宽限制大规模集群训练 迫使转向应用落地而非基础模型竞赛 [15] - 促进产业分化:应用层AI(医疗/教育/电商)迎发展 基建层加速国产芯片(如昇腾910B)替代 [15] - 刺激国产化进程:华为昇腾生态已覆盖4000+合作伙伴 涉及金融/制造等领域 [15] 战略定位分析 - H20设计目标:在遵守美国管制红线同时 性能略超国产旗舰保持商业竞争力 [8] - 英伟达战略考量:通过H20维持CUDA生态完整性 避免完全失去中国市场 [13] - 长期影响:可能推动中国AI转向软件栈优化和算法创新 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 [15]
有意思!美国允许向中国供货H20芯片,中国却把正极材料限制了
搜狐财经· 2025-07-17 13:11
中国电池技术出口管制 - 中国商务部将磷酸铁锂(LFP)和磷酸锰铁锂(LMFP)制备技术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此举被视为对美国H20芯片解禁的战略反制 [1] - 管制范围包括高压实密度、高库伦效率等关键技术参数 这些是宁德时代M3P电池的核心技术 [5] - 锂提取技术(盐湖提锂、锂辉石加工)同步被管制 全面封锁电池材料产业链 [4] 全球电池产业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80%磷酸铁锂电池产能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构建了强大的专利壁垒 [2] - 日韩企业如松下、LG新能源依赖中国技术授权生产LFP电池 新规将直接切断其技术来源 [4] - 欧美车企可能面临电池成本暴涨30%的风险 因无法绕过中国技术体系 [5] 中美技术博弈 - 美国放行的H20芯片性能仅为H100的15% 华为昇腾910B算力已形成碾压优势 [2] - 中国通过电池材料技术管制建立反制筹码 将技术主权争夺延伸至新能源领域 [1][5] - 双方形成技术对峙格局:美国控制CUDA生态 中国掌控电池材料核心技术 [5] 企业竞争力分析 - 宁德时代掌握M3P电池关键技术 其高压实密度等技术指标成为管制标准 [5] - 比亚迪与宁德时代共同构建的专利墙 使中国在LFP领域形成绝对主导 [2] - 华为昇腾910B芯片展现的算力优势 显示中国在AI芯片领域已具备替代能力 [2]
H20解禁,中美AI闭环竞赛开启
虎嗅· 2025-07-16 09:51
英伟达H20芯片解禁事件分析 - H20芯片是AI训练千亿大模型的核心动力 被比喻为AI时代的"发动机" [3] - 2024年H20为英伟达带来120-150亿美元收入 占中国区营收85% [7] - 禁售导致英伟达Q1损失25亿美元 预计两季度共亏损135亿美元 [9] 中美科技博弈新阶段 - 美国从全面封锁转向有限放水 形成新的平衡策略 [5][15] - 禁令倒逼中国加速国产替代 华为昇腾910B性能接近H20 [11][33] - 中国AI市场未停滞 反而推动国产芯片生态发展 [14] 中国市场变化 - 字节跳动和腾讯2024年采购23万枚Hopper系列芯片 [8] - 腾讯向字节跳动购买价值20亿元GPU算力资源 [28] - H20服务器价格从100万元涨至140万元 [30] 国产替代进展 - 华为昇腾 寒武纪等国产芯片性能显著提升 [11] - 国家发改委建议优先使用国产芯片 [34] - 华为MindSpore 百度PaddlePaddle等国产框架逐步完善 [35] 英伟达应对策略 - 强调高性能计算和生态兼容性优势 [40] - 尝试与小米等中国头部企业深化合作 [43] - 讨论基于CUDA的本地化AI训练方案 [46] 行业未来趋势 - 可能出现中美两个平行的AI技术世界 [52] - 中国正在构建芯片-框架-大模型-应用的闭环生态 [59] - 华为昇腾+MindSpore+Qwen形成自主技术体系 [60]
昇腾910系列全年出货量下调
是说芯语· 2025-06-12 08:38
国产GPU采购情况 - 字节跳动对国产GPU态度最为积极,主要采用寒武纪和昇腾,并广泛测试昆仑芯、天数、沐曦、摩尔等其他品牌,2025年计划追加购买昇腾和寒武纪卡,同时采购海光卡 [2] - 阿里巴巴对国产GPU态度较为谨慎,上线部分昇腾卡但性能表现不佳,2025年预计首次采购海光和寒武纪卡,同时继续加大英伟达产品储备,自研芯片平头哥尚未商业化推广 [2][3] - 腾讯对国产GPU态度最保守,首选英伟达,其次为华为产品,最后考虑寒武纪和海光,2025年资本支出计划包括400亿用于GPU采购,110亿用于高性能服务器采购 [2][3] 昇腾910系列出货及性能 - 昇腾910B累计出货量达16万张,主要客户为地方超算中心和运营商,910C因量产延迟仅出货2.7万张,预计后续单月出货量增至5万张,主要客户为大型互联网公司如字节跳动 [5][6] - 昇腾910C单卡性能在国产芯片中领先,但集群能力仍逊于NVIDIA产品,全年出货目标从85万张下调至70万张,其中910B和910C各占一半 [5][6] - 昇腾卡应用场景中15%-20%用于模型训练,其余用于推理,训练场景面临成本高和技术难题限制,仅DeepSeek、科大讯飞等少数头部企业尝试使用 [6] 行业技术趋势与竞争 - FP8成为推理侧硬件基本要求,多模态模型推动更高标准硬件需求,如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方案,国产芯片厂商正加紧追赶国际领先品牌 [7] - NVIDIA即将推出适配中国市场的新一代算力卡,推理场景下仍有竞争力,寒武纪、海光等国产品牌在生态系统建设上取得进展 [7] - 互联网大厂与昇腾合作定制化开发需投入大量人力资源适配,相比直接使用NVIDIA卡增加时间成本和技术难度 [8] 市场动态与需求变化 - 互联网巨头采购策略波动较大,受训练卡缺口大、推理卡需求小及910C出货延迟影响,字节跳动占据昇腾910C近三分之一需求份额 [6] - 一体机市场热度下降导致出货量低于预期,阿里平头哥自研芯片逐步替代也对昇腾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6]
昇腾910系列全年出货量下调
傅里叶的猫· 2025-06-11 19:31
国产GPU行业动态 - 美国对GPU的限制政策促使国产GPU快速发展 华为昇腾系列性能被英伟达CEO提及已超越H200 但表述存在夸张成分[1] - 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计划显示国产GPU采购趋势:字节跳动2025年计划投入1600亿 阿里未来3年投入3800亿 腾讯2025年投入900亿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2] 国内大厂采购策略 - 字节跳动最积极采用国产GPU 主要采购寒武纪和昇腾 并广泛测试其他国内品牌 2025年计划增加采购量[2] - 阿里巴巴态度谨慎 除自研平头哥外上线部分昇腾卡 但性能表现不佳 2025年计划首次采购海光和寒武纪卡 同时继续储备英伟达产品[2] - 腾讯最保守 首选英伟达 其次考虑华为产品 最后评估寒武纪和海光 已认证摩尔线程 2025年资本支出包含大规模GPU采购和算力租赁[2] 昇腾910系列出货与性能 - 昇腾910B累计出货达16万张 保持稳定 而910C因量产延迟仅出货2.7万张 预计后续单月出货将提升至5万张[3] - 910C在国产芯片中集群能力领先 单卡性能获市场认可 但服务端支持和生态系统建设仍是短板[3] - 全年出货目标从85万张下调至70万张 其中910B和910C各占一半 调整主因包括互联网巨头需求波动及阿里自研芯片替代影响[6]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 昇腾卡15%-20%用于模型训练 其余主要用于推理 但训练场景面临高成本和技术难题 仅DeepSeek、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尝试使用[6] - 910B主要客户为地方超算中心和运营商 910C则更多被大型互联网公司采用 字节跳动占其需求近三分之一[6] - 一体机产品因市场热度下降 出货量预计低于预期[6] 技术发展趋势 - FP8成为推理侧硬件基本要求 多模态模型推动更高标准需求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方案逐渐成为行业标杆[7] - 国产芯片厂商在生态系统建设上取得进展 寒武纪、海光等品牌已解决部分兼容性问题 长期有望扩大市场份额[7][8] - 互联网大厂与昇腾合作定制化开发需投入大量人力资源适配 相比直接使用英伟达卡增加时间成本和技术难度[8]
“中科院系”两家科技巨头合并:国产算力格局要变天?
36氪· 2025-05-30 16:41
美国对华半导体技术限制 - 美国政府切断部分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设计软件的渠道,涉及EDA三巨头Cadence、Synopsys、Siemens EDA,这三家占据中国电子设计自动化市场的80%以上[2] - 美国商务部撤销《AI扩散规则》,推出更严苛的AI芯片出口管制新规,将中国归入全面禁运GPU芯片的第三等级[8]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美国对华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一败涂地",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从95%暴跌至50%[10][11] 中国半导体行业应对措施 - 海光信息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两家企业市值合计超4000亿,海光专攻高端CPU和AI芯片,中科曙光擅长服务器和云计算[5][22] - 华为昇腾芯片、寒武纪思元芯片等国产芯片崭露头角,抢占市场份额[13] - 国内三大运营商2024年采购的服务器中60%采用国产芯片(海光、华为为主),拉动海光DCU出货量增长50%[32] 算力生态竞争格局 - 英伟达CUDA平台拥有巨大开发者生态优势,全球AI模型和深度学习框架如PyTorch、TensorFlow都围绕CUDA优化[15] - 华为昇腾920单卡算力突破900 TFLOPS,性能超越英伟达H20,但生态短板限制竞争力[20] - 华为MindSpore国内开发者社区2024年增长50%,显示国产AI框架黏性初见成效[39] 海光与曙光合并的战略意义 - 合并实现"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整合,海光深算三号DCU单卡算力与英伟达H20相近但价格更低[23][25] - 合并前存在技术适配问题,芯片性能因服务器散热和数据传输限制无法充分发挥[24] - 合并后可效仿华为"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云计算服务"全链条布局,成本比国外方案低30%-40%[26][28] 中美算力战略差异 - 美国采取"以柔克刚"策略,通过市场渗透和技术锁定绑定全球算力生态[30] - 中国采取"高筑墙,广积粮"战略,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确保自主可控[31] - 华为昇腾910B专为大模型优化,在国内推理市场份额达30%[33]
科创成长板块集体爆发,EDA概念大涨,概伦电子20cm涨停,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0)、科创100ETF汇添富(589980)双双涨超2%
新浪财经· 2025-05-29 14:16
科创板指数及ETF表现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000698)上涨2.66%,成分股经纬恒润(688326)上涨9.84%,三生国健(688336)上涨9.31%,博瑞医药(688166)上涨8.71% [1] - 科创100ETF汇添富(589980)上涨2.39%,最新价报0.99元,盘中换手2.61%,成交2001.76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1861.93万元 [1] - 科创100ETF汇添富近2周规模增长2.34亿元,份额增长2.52亿份,新增规模和份额均位居可比基金1/11,近10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2.48亿元 [1]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上涨2.14%,成分股概伦电子(688206)上涨20.01%,益方生物(688382)上涨20.00%,中邮科技(688648)上涨16.35% [4] - 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0)上涨超2%,最新价报0.94元,盘中换手3.39%,成交2452.24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3831.99万元 [4] - 科创综指ETF汇添富近2周规模增长3424.60万元,份额增长5000.00万份,新增规模和份额均位居可比基金3/12,近10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5604.68万元 [4] 科技行业动态 - 国内EDA龙头公司华大九天和概伦电子加速募资收购,平台整合节奏加快,国产化EDA和IP厂商能力逐步补全 [7] - AI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华为昇腾、海光信息、寒武纪等厂商加速突破性能、产能及生态瓶颈,昇腾910B基本可对标英伟达A100,寒武纪思元590芯片有望替代英伟达H20 [7] - 2025年下半年科技产业投资主线围绕AI展开,大模型持续进步推动AI从技术进步迈向生产力落地,已在广告、游戏、管理软件、智能汽车等领域改变产品形态或行业格局 [7] - DeepSeek R2、GPT-5预计下半年发布,中国科技产业价值重估过程尚未结束,AI生态扩张和应用落地带来细分行业投资机会 [7] 科创板投资机会 - 科创板处于"强政策+低利率+周期上行"三轮驱动格局,整体配置价值突出 [8] - 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0)覆盖全面、科创属性高、成长潜力强,适合布局科技创新前沿 [8] - 科创100ETF汇添富(589980)成长性和弹性更高,与"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政策方向契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8] - 两只ETF管理费仅0.15%/年,无需满足科创板投资门槛,便于投资者参与科技行情 [8]
AI算力专题报告:AI产业高景气持续,算力国产化大势所趋
山西证券· 2025-05-27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AI算力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 - A(维持)[1] - 首选股票海光信息、浪潮信息、中科曙光评级均为买入 - A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产业高景气持续,算力国产化大势所趋,互联网和智算中心两大下游AI算力需求持续,国产AI芯片和服务器厂商发展机遇大 [3][5][8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AI产业高景气持续,算力国产化大势所趋 - 算力需求及国产化两大因素共同推动国产算力发展,全球算力需求高景气,国内互联网和智算中心需求旺盛,国产化是国产AI算力成长主驱动力 [13][16][20] - 互联网训练算力需求持续,推理侧需求将逐渐占据主导,头部互联网厂商持续投入大模型训练,AI应用流量增长,推理需求旺盛,且加大国产AI芯片采购 [22][24][28] - 智算中心全国产化项目已跑通,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中央和地方政策助力,智算中心倾向国产AI算力采购,部分项目已实现全国产化 [29][31][34] 2. AI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第一梯队国产芯片正加速替代 - 英伟达仍占据国内市场主导,政策加码创造国产替代空间,英伟达占主导但份额下降,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加码,H20短期内仍占较高份额 [36][39][40] - 国产AI芯片加速追赶,互联网及智算国产化采购快速提升,国产芯片分GPGPU、FPGA和ASIC阵营,厂商快速涌现,部分产品可对标英伟达 [43][44][46] - 国产厂商基于兼容及自研两大路径逐渐突破CUDA生态壁垒,英伟达CUDA生态是障碍,国产厂商通过兼容和自研构建生态 [51][53][55] 3. AI服务器:AI驱动服务器市场格局变化,昇腾系份额持续提升 - AI服务器高速增长,市场规模迅速追赶通用服务器,国内和全球AI服务器市场均快速增长,非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占比将提升 [61][63] - AI上游芯片及下游需求驱动服务器市场竞争格局剧变,浪潮信息等领军主导市场,昇腾系厂商份额提升,H20带动头部厂商增长,昇腾芯片带动昇腾系厂商份额提升 [68][71][76] - 昇腾系计算产业生态成型,两大领先级部件伙伴将占主要份额,昇腾计算产业生态体系完整,昆仑技术和华鲲振宇将占较大份额 [79][83] 4.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芯片端推荐海光信息,关注寒武纪,因美国出口管制倒逼国产采购,第一梯队厂商突破瓶颈 [85] - 服务器端推荐浪潮信息,关注华勤技术等,H20带动头部厂商,昇腾出货量增长带动昇腾系厂商 [86]
AI产业高景气持续,算力国产化大势所趋
山西证券· 2025-05-27 16: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AI算力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 - A(维持)[1] - 首选股票海光信息、浪潮信息、中科曙光评级均为买入 - A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互联网和智算中心两大下游AI算力需求持续,国产化采购快速推进,国产AI芯片和服务器厂商发展前景良好,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3][5][8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AI产业高景气持续,算力国产化大势所趋 - 算力需求及国产化两大因素共同推动国产算力发展,全球算力需求高景气,国内互联网和智算中心需求旺盛,国产化是国产AI算力成长主驱动力 [13][16][20] - 互联网训练算力需求持续,推理侧需求将逐渐占据主导,头部互联网厂商持续投入大模型训练,AI应用流量增长,推理需求旺盛,且加大国产AI芯片采购 [22][24][28] - 智算中心全国产化项目已跑通,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政策明确建设目标,部分省市提出国产化率要求,建设运营倾向国产采购,标杆项目推动国产化进程加速 [29][31][34] 2. AI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第一梯队国产芯片正加速替代 - 英伟达仍占据国内市场主导,政策加码创造国产替代空间,英伟达占主导地位,美国出口管制政策持续加码,H20短期内仍占较高份额 [36][39][40] - 国产AI芯片加速追赶,互联网及智算国产化采购快速提升,AI芯片分三大阵营,国产厂商以GPGPU和ASIC为主,近年快速涌现,部分厂商产品可对标英伟达,有望形成替代 [43][44][49] - 国产厂商基于兼容及自研两大路径逐渐突破CUDA生态壁垒,英伟达CUDA生态是障碍,国产厂商通过兼容和自研构建生态,海光信息兼容度高,华为昇腾自研生态初具规模 [51][53][57] 3. AI服务器:AI驱动服务器市场格局变化,昇腾系份额持续提升 - AI服务器高速增长,市场规模迅速追赶通用服务器,国内和全球AI服务器市场均快速增长,预计未来规模将提升 [61][63] - AI上游芯片及下游需求驱动服务器市场竞争格局剧变,浪潮信息等领军主导市场,昇腾系厂商份额提升,H20带动头部厂商增长,昇腾芯片带动昇腾系厂商份额提升 [68][71][76] - 昇腾系计算产业生态成型,两大领先级部件伙伴将占主要份额,昇腾计算产业生态体系完整,昆仑技术和华鲲振宇将占较大份额 [79][83] 4.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芯片端推荐海光信息,关注寒武纪,因美国出口管制或倒逼国产采购,第一梯队厂商突破瓶颈,新一代产品有望替代H20 [85] - 服务器端推荐浪潮信息,关注华勤技术等,H20带动头部厂商增长,昇腾出货量增长使昇腾系厂商份额提升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