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系统

搜索文档
刚说来中国,特朗普就翻脸,我国稀土新喜讯,让美国捏一把汗
搜狐财经· 2025-07-01 19:10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美国商务部长提出若中国放开稀土限制将考虑取消部分关税 [2] - 中美高层通话确认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并承诺解决留学生签证问题 双方约定6月9日在伦敦举行高级别谈判 [3] - 特朗普宣称达成"史上最大贸易突破"后 美国商务部仍对中国手机企业采取限制措施 [6] 稀土资源与技术突破 - 中国公布十项科技"突围"工程 包含稀土永磁电机系统用于提升超高音速飞行器性能 [5] - 中国科学家研发稀土永磁电机系统 显著增强超高音速飞行器稳定性和机动性 [24] - 稀土资源成为中美博弈核心 美国对中国稀土存在严重依赖 [19][20] 中美稀土协议内容 - 2025年6月日内瓦会议达成协议 中国承诺自2025年7月起向美国稳定供应稀土 [9] - 美国同意取消部分对华关税并暂停对稀土相关企业制裁 [11] - 协议包含年度稀土供应量和价格框架 为双方提供保障 [11] 中国战略手段分析 - 中方采用"附带条件许可"策略 如批准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六个月临时在华运营许可 [15] - 短期许可机制将美国商业利益转化为中国在美国内部的政治游说力量 [17] - 稀土成为战略工具 中国通过短期协议维持长期博弈优势 [20] 技术优势转化 - 中国将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不对称技术优势 特别是在军事领域 [24] - 稀土永磁电机系统突破标志着中国从资源控制转向技术威慑 [26] - 技术突破强化了中国在超高音速飞行器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24][26] 美国产业影响 - 稀土协议缓解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企业供应链压力 [13] - 部分关税取消降低美国企业成本 有助于经济复苏 [13] - 智库指出协议未根本解决美国在稀土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22]
中国稀土传喜讯,高超音速有新进展,美专家:留给美国时间不多了
搜狐财经· 2025-06-30 22:05
中美稀土博弈 - 中美两国围绕稀土供应展开较量,最终美国在关税贸易问题上让步,换取中国部分放宽对美稀土供应管制 [1] - 美国军工体系对中国稀土依赖度达80%,被迫在谈判中妥协 [9] - 中国通过《稀土管理条例》强化出口管制,将镝、铽等重稀土元素纳入"限制出口清单" [11] 中国稀土技术突破 - 内蒙古研发出"超高音速飞行器舵机负载模拟器低惯量高动态响应永磁电机系统",采用稀土钕铁硼材料,重量比传统电机减轻40% [5][7] - 该永磁电机在0.1秒内完成从静止到全速运转切换,动态响应速度提升3倍,能耗效率高出60% [7] -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因该技术射程从1800公里提升至25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达10马赫 [7] - 中国2024年有53项稀土相关技术成果落地,涵盖永磁电机到红外隐身材料全领域 [11] 稀土产业链格局 - 全球90%稀土永磁材料产能集中在中国,内蒙古形成从矿山开采到高端材料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8] - 美国本土稀土产业链重建需10年时间,投入150亿美元后到2030年仅能满足自身需求30% [13] - 美国MP材料公司稀土精炼厂投产时间从2024年推迟至2026年 [17] 高超音速领域竞争 - 中国已部署东风-17、鹰击-21等多款高超音速武器,美国AGM-183A导弹2025年试射失败率仍达60% [15] - 中国在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领域技术领先美国至少5年,差距以每年20%速度拉大 [15] - 美国若无法在2027年前突破稀土永磁电机技术,其"哥伦比亚"级核潜艇静音性能将落后中国096型一代 [15] 美国军工依赖现状 - F-35隐身战机雷达系统需要稀土钐钴永磁体,"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依赖稀土石榴石激光材料 [9] - 美军1300枚"民兵-3"洲际导弹惯性导航装置中80%磁性元件来自中国 [9] - 乌克兰"海马斯"火箭炮因中国断供稀土永磁电机导致火箭弹精度下降30% [9] - F-18战机发射的AIM-9导弹导引头铟锑化合物传感器几乎全由中国供应 [13]
探馆海创会:AI智能体和机器人“吸睛”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13:55
海创会高新技术成果展示 - 1022项高新技术成果集中展示 助力福建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 - 海创会累计征集推介科技项目成果超10万项 其中5万余项在闽落地转化 带动社会投资规模超万亿元人民币 [1] AI智能体应用 - 以左宗棠为原型的AI智能体成为展会焦点 可解答历史文化相关问题 [1] - 该智能体已在福州景区投入应用 提供沉浸式历史文化体验 [1] - 厦门黑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智能体开发与应用 [1] 移动式AI机器人 - 福州达华智显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移动式AI机器人 依托多模态AI大模型支持全流程数字员工生成 [2] - 机器人虚拟形象的声音、外貌、服装可定制 已在福建省内落地应用 未来计划推广至全国市场 [2] 智能可穿戴技术 -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研发智能可穿戴鞋垫 可实时监测步态 用于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康复领域 [2] - 鞋垫数据可帮助医生评估患者运动状态并调整治疗方案 [2] 微型穿戴式散热技术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展示微型穿戴式散热电机系统 支持快速制冷与制热多模式切换 [2] - 该技术可帮助专业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或比赛后及时进行冷敷处理 缓解肌肉酸痛并加速身体机能恢复 [2]
湘电股份: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关于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补充法律意见书(二)(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6-10 19:26
募投项目环评批复 - 航空电气系统系列化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已取得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批复(潭环审202511号),湘电电气检测厂区无需办理环评手续 [5] - 磁悬浮轴承高速电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取得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批复(潭环审202510号) [5] - 两个募投项目环评手续均已完成 [5]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 - 湘电集团累计质押17,700万股,占其持股比例97.80%,其中7,700万股对外质押(占持股42.54%) [6] - 质押融资主要用于生产经营、补充流动资金等合法用途 [6] - 工商银行质押合同设警戒线135%(7.71元/股)和平仓线120%(6.86元/股),当前股价9.95元/股远高于警戒线 [6][10] - 湘电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0.70%,实际控制人湖南省国资委持股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股东 [11][13] 高管任职合规性 - 高管在控股股东湘电集团仅担任党委委员等党内职务,无行政职务兼职 [19][23] - 报告期内高管薪酬主要由公司发放,仅个别人员因历史任期激励或职务变动存在关联方领薪 [19][23] - 高管兼职及领薪情况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监管规定 [23][26] 房地产业务情况 - 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取得长沙凯旋国际大厦1-4层商业房产(评估值1.95亿元),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出租 [27] - 2024年房产租赁收入333.48万元,非主营业务收入 [27][29]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均未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未开展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 [39][40]
湘电股份: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关于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补充法律意见书(二)
证券之星· 2025-05-09 20:28
募投项目环评进展 - 航空电气系统项目已取得湘潭市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潭环审202511号),实施主体为湘潭电机及子公司湘电电气[4] - 磁悬浮轴承高速电机项目获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批复(潭环审202510号),实施主体为湘潭电机[5][6] - 湘电电气作为检测厂区不涉及生产环节,湖南湘江新区确认无需办理环评手续[4]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况 - 湘电集团累计质押1.77亿股,占其持股比例的97.8%,其中对外部银行质押7700万股(占总股本5.81%)[5] - 质押融资主要用于特种产品研发(国开行)、补充流动资金(工行/建行)及对兴湘集团的反担保[5] - 工行质押合同设警戒线(质押价值/融资余额=135%)和平仓线(120%),对应股价分别为7.71元/股和6.86元/股[11] - 当前股价9.95元/股显著高于警戒线,且其他质权人未设平仓条款,平仓风险较小[11][12] 控制权稳定性措施 - 湘电集团与一致行动人兴湘集团合计持股30.7%,实际控制人为湖南省国资委[13] - 兴湘集团将2.26亿股表决权委托湘电集团行使,形成一致行动关系[13] - 湘电集团信用良好,无不良负债,已制定资金调度计划应对潜在平仓风险[14][15] 高管任职合规性 - 高管在控股股东湘电集团仅兼任党委委员(党内职务),未担任行政职务[17][20] - 所有高管薪酬均由上市公司发放,2022-2024年总经理薪酬区间为27.6万-44.95万元[19] - 兼职及领薪情况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证监会相关规定[20][21] 房地产业务情况 - 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取得长沙凯旋国际大厦1-4层商业房产(评估值1.95亿元),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出租[21][2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经营范围不含房地产开发,未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23][35] - 房产出租系非主营业务,不涉及土地开发或商品房销售行为[21][35]
人形机器人板块观点汇报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 - **公司**:双林股份、拓普集团、恒立液压、正裕科技、蓝黛科技、福晶精工、特斯拉、雷迪克、力新股份、浙江荣泰、三花、银轮股份、苏州固德、芯动联科、华依科技、照明、维科、中兴复材、Figure Robot、领益智造、长盈精密、恒博股份、宇宙之源、嘉钢、华为、赛力斯、奇瑞、乐聚、深圳众擎机器人、天工、三花智控、新电传动、五洲新春、斯菱股份、香柔晶彩、金帝股份、美湖股份、隆盛科技、小米 [1][4][7][12][13][15][18][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人形机器人板块财报表现**: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整体表现突出,正裕科技 2024 年年报主业增长达 500%,2025 年拿到上海一亿订单;双林股份 2024 年业绩增长 500%,2025 年一季度增长 105.49%,主业有明显修复,吸引基金投资者关注 [1][3] - **各环节公司表现** - **关节总成环节**:三花、拓普、恒立液压、银轮股份和正裕科技大部分在北美市场敞口大,受关税扰动影响,拓普集团和恒立液压因下游宏观经济影响业绩增速放缓,正裕科技主业模具业务修复强劲,滚柱丝杠业务获上海一亿订单,实现国产机器人利润落地 [4] - **减速器环节**:约 15 家公司参与,蓝黛科技和福晶精工等 2024 年利润增速超 100%,大部分企业 2024 年利润增幅在 -20%到 20%之间,中位数约 4%到 6%,斜坡减速器产业化落地复杂度高 [5] - **丝杠环节**:双林股份 2024 年增速达 500%,2025 年一季度增长 105.49%,振裕科技有进展,多数丝杠相关公司业绩未显著增长 [1][6] - **各领域发展趋势** - **传感器、电机及轻量化领域**:传感器领域苏州固德、芯动联科等公司快速增长,华依科技 2025 年迎来拐点,保持平衡传感器 IMU 及轻量化技术成热点;轻量化方面相关化工公司进军机器人行业前估值低,近期股价表现强劲,与化工周期共振 [7] - **销售毛利率**:2024 年同比排名前三是轻量化,其他七个子板块下滑;2025 年一季度大部分回升,轻量化、丝杠及灵巧手等子板块表现优异,关节总成毛利率下滑 0.45%,受特斯拉客户降价及政府政策扰动影响 [8] - **特斯拉表现**: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在传感器、轻量化材料等方面同比和环比增速显著增加,电子电机系统、灵巧手、电子皮肤等领域净利润增速接近 3%;二四季度计提减值多,应收账款周转率和经营现金流因通货膨胀环比上升,现金流与营业收入比值大幅下滑,轻量化材料下滑 30%;电子皮肤、轻量化材料和传感器等领域研发费用占比及投入增速明显提升 [8] - **机器人行业变化及趋势** - **行业变化**: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特斯拉及北美其他玩家交易 T 链和 F 链,2025 年 3 月到 5 月国产机器人如华为、小鹏、小米、美的等公司逐渐发酵,关税壁垒 4 月受冲击后迅速反弹,机器人仍是未来 3 - 5 年二级市场投资主线 [9] - **技术进展**:过去一年机器人产业技术进展显著,从很多国产机器人无法正常行走到现在能翻跟头、连续跑等,步态切换能力提升 [15] - **投资机会**:聚焦炒新和解决痛点,如轻量化和热管理影响续航,电子皮肤和灵巧手需求大;增量环节新机会包括专用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推荐雷迪克、力新股份和浙江荣泰等公司,关注主业修复与机器人板块协同效应 [2][15][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发布进度从一季度推迟至二季度中段,受马斯克精力分散及灵巧手成本高、散热和续航问题影响,未来商业化落地对良品率和容错率要求更高,预计具备更成熟技术方案、更好成本控制和大规模生产能力 [11] - **Figure Robot**:作为北美技术旗舰,软硬件配套出色,领导人商业化渴求度高,可能成全球 T 链和 F 链机器人风向标,其供应链将获催化,F 链公司领益智造、长盈精密受关税影响大,新兴公司银轮股份、恒博股份预计持续放量并体现业绩增长 [12] - **国内机器人行业**:自 2022 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行业淘汰速度加快,宇宙之源处国内第一梯队,嘉钢车展拟人态表现超预期,华为赋能相关公司的机器人受关注,4 月 19 日马拉松事件暴露问题将加速产业链解决,8 月北京机器人运动会可能有新变化,投资者对该板块容忍度高且期望未降低 [13][14] - **解决痛点公司**:力新股份解决滚珠丝杠中微型滚珠供给问题;香柔晶彩和金帝股份在柔轮加工方面效率和成本比竞争对手低 40%至 50%,若进一步降低成本,人形机器人谐波市场利润预期大 [17][18] - **近期关注公司**:美湖股份、隆盛科技以及小米链的隆盛科技在机械板块表现突出,机械板块进攻属性强劲,有望诞生多个 10 倍股 [19]
亿利达(002686) - 002686亿利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8:20
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多年聚焦 EC 风电机系统投入,对标国际先进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具价值产品 [2] 盈利水平 - 2024 年营业收入 161,851.28 万,较去年同期增长 1,852.60 万,增长幅度 1.14% [2] - 2024 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69.69 万,较去年同期增长 10.14% [2] - 2024 年毛利率 22.97%,较去年同期下降 0.36% [2] - 2024 年销售净利率 1.51%,较去年同期增加 0.05% [2] 业务板块复苏计划 - 空调风机及配件板块下滑幅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风电一体化”战略带来新业绩增长机会,未来坚持 EC 节能风电机系统为核心开拓新增长点 [2] 铝合金压铸业务规划 - 公司坚持智能风电机系统及汽车车载充电系统两大主业,铝合金压铸业务将过渡到以满足内供为主、对外服务为辅策略 [3] 智能家居领域布局 - 公司节能风电机产品在智能家居领域有广泛运用空间 [3] 行业发展前景 - 国家“两新”政策推动和企业节能减排需求显现,EC 节能风电机系统在商业及工业应用场景有增量和存量改造市场,数据中心推广带来商业机会 [3] 订单情况 - 2025 年 Q1 存量产品订单回落,核心增量产品订单如 EC 风电机、铁城车载充电产品增长 [3] 海外市场布局 - 公司围绕 EC 节能风电机产品及铁城车载充电机产品拓展海外市场,后续将考虑海外布局策略 [3] 成本控制与定价策略 - 公司对外聚焦垂直市场、终端改造市场提升产品价值,对内实施降本增效去冗余策略提升盈利能力 [3]
花旗分析师:自动驾驶新规短期压制AD/ADAS渗透 长期趋势不改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11:23
瑞声科技(AAC) - 首次以自有品牌展示汽车产品线,包括声学、触觉反馈、光学、MEMS惯性传感器及电机系统等 [2] - 首次展出应用于转向、电子制动、踏板、雨刮和轨道等场景的电机产品,已获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指定项目 [2] - ADAS用WLG(玻璃车窗)已获北美、日本客户项目,光学镜头1-3MP产品获全球及国内主机厂量产项目 [2] - 2024年完成PSS整合及2025年3月收购First Light Auto后首次独立参展 [1] 小米(Xiaomi) - SU7订单积压超20万辆,标准版交付周期6-7个月,PRO版5-6个月,Max版4-5个月,Ultra版短于Max版 [3] - YU7仍计划6-7月发布,近期撞车事件未影响上市节奏 [1][3] - 下一催化因素可能是2025年一季度财报及新智能手机/智能玻璃产品发布 [3] 中科创达(ThunderSoft) - 重点展示最新版AquaDriveOS系统,智能座舱+AI解决方案是亮点 [4] - 支持高通8775计算方案及多家大语言模型(LLM)的AI盒子方案 [4] - 2025年一季度智能驾驶需求回升,现有汽车解决方案中智能座舱占量产项目90%,ADAS约10% [4] - 面临消费电子ODM厂商以系统解决方案商身份进入汽车市场的竞争 [4] 四维图新(NavInfo) - 定位为具备硬件系统与软件开发能力的新型一级供应商 [5] - 2024-25年基础驾驶产品获300万辆指定项目,智能座舱+泊车项目获60万辆指定项目 [5] - 提供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 SA8620P(36 TOPS)的城市NOA方案及SA8650P(100 TOPS)高端方案 [5] - 数据合规能力成为切入一级供应商解决方案的优势 [6] 行业趋势 - 自动驾驶新规短期压制AD/ADAS渗透,但长期趋势不改 [1] - 汽车芯片本土化尚需时间,供应链备份方案已就绪应对潜在断供风险 [1] - 城市NOA需更高算力(如双J6M),高速NOA算力需求较低(单J6M) [6]
花旗分析师:参观上海车展后的新收获
智通财经· 2025-04-30 11:01
核心观点 在花旗覆盖的公司中,小米、中科创达(300496)(ThunderSoft)和四维图新(002405)(NavInfo) 如常参展,瑞声科技(AAC)在 2024 年完成 PSS 整合及 2025 年 3 月收购 First Light Auto 后首次以独 立品牌参展。核心结论如下: 瑞声科技拓展汽车产品线,首次展示电机系统,玻璃车窗(WLG)应用推进顺利; 小米 SU7 订单积压超 20 万辆,YU7 仍计划 6-7 月发布,近期撞车事件未影响上市节奏; 中科创达凭借全栈 AquaDriveOS 解决方案发力智能座舱 + AI,驱动增长; 瑞声科技(AAC) 本次车展是瑞声科技首次以自有品牌展示汽车产品,包括声学(PSS+First Light Auto)、触觉反馈、光 学(镜头组)、MEMS 惯性传感器及电机系统等。公司首次展出应用于转向、电子制动、踏板、雨刮 和轨道等场景的电机产品,可利用内部磁材优势,仅设计无刷电机。调研显示已获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 指定项目。此外,公司展示了 ADAS 用 WLG(玻璃车窗),并已获得北美、日本客户项目。光学镜头 方面,1-3MP 产品已获全球及国内主机厂量 ...
工信部:加快研制自动驾驶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9 19:06
智能驾驶安全标准 - 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1] - 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 [1] - 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 [1] - 加快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 [1] - 修订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标准 [1] - 推动倒车辅助等标准研制 [1]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 - 推动信息安全工程等标准发布实施 [2] - 加快推进汽车密码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 [2] - 完成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标准审查 [2] - 加快重要数据识别标准研制 [2] 智能座舱标准 - 推进智能座舱功能评价、交互安全、生物滞留监测等标准研制 [2] - 完善智能座舱和人机交互标准体系 [2] - 开展车用人工智能标准预研 [2] 新能源汽车安全 - 推动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发布 [2] - 推动动力电池安全要求标准实施 [2] - 推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标准审查报批 [2] - 开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预研 [2] 动力电池性能优化 - 推进动力电池耐久性、热管理系统等标准审查报批 [3] - 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研制 [3] 电机领域标准 - 加快驱动电机系统效率试验方法标准制定 [3] - 开展分布式驱动电机系统、混合动力系统、车载氢系统等标准预研 [3] 商用车领域标准 - 推动商用车换电安全要求标准发布实施 [3] - 加快充电性能、底盘换电、换电兼容性测试等标准制定 [3] - 开展商用车兆瓦级充电标准预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