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ETF(159755)
搜索文档
超1.27万亿!南向资金加仓再创历史新高 非银、创新药、科技持续“吸金”
中国基金报· 2025-11-06 15:37
进入11月业绩真空期,市场波动有所放大。展望后市,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相比2025年由估值修复主导 的行情,2026年基本面改善可能是驱动港股进一步行情的重要因素,中期视角下,AI产业催化有望带 动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港股相关板块净资产收益率(ROE)改善,继而带动市场估值抬升;从资金 面看,2026年外资及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市场,结构上也有望更加均衡;就配置而言,在继续看 好科技板块的同时,港股创新药、非银以及部分周期风格资产也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他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 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 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素材源:吕怡蕾 编辑:康书源 审核:王怡然 11月4日,市场缩量调整,南向资金持续"扫货"港股市场,是港股市场今年以来最大的增量资金来源。 Wind数据截至11月4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1.27万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创 新药、科技、非银等板块涨幅居前,相关指数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港股通 非银金融主题指数年内涨 ...
固态电池产业持续爆发,全市场最大的电池ETF(159755)规模突破1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5 11:40
资金流入与市场热度 - 电池ETF(159755)连续11个交易日获资金大笔加仓 最大单日净买入额超15亿元 最新规模达101.27亿元 成为全市场首只规模突破百亿元的电池主题基金 [1] - 资金持续涌入反映市场对电池行业投资价值的信心 产业在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下基本面持续向好 [1] 政策支持与行业环境 - 国家持续推出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 包括以旧换新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新能源下乡 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1] - 工信部明确提出2027年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的目标 为行业指明发展方向 [1] - 反内卷政策逐步落地促使行业竞争趋于理性 整体盈利环境有望改善 [1]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 大幅提升续航能力 采用热稳定性更高的固态电解质有效解决传统锂电池安全隐患 [2] - 国内龙头厂商如比亚迪 宁德时代已公布量产时间表 产业正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 [2] - 2027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迎来拐点 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44% [2] 市场需求与增长动力 -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1600万辆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保持高增长 [2] - 2024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30% 达78.5GW [2] - 中国电池产业关键材料全球出货占比超70% 海外市场拓展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2] 指数表现与投资工具 - 电池ETF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980032) 成分股中半数属于固态电池概念股 合计权重58.7% [3] - 标的指数近一年涨幅达81.26% 市盈率(TTM)为30.3倍 处于历史57.04%分位 [3] - 电池ETF流动性良好 跟踪误差小 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布局工具 场外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13179 C类013180)参与 [3] 行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 固态电池凭借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势 将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重点发展方向 在消费电池 新能源汽车 低空等领域有广阔市场空间 [3] - 看好前瞻布局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与设备的企业 [3]
瞄准低估值兼高景气赛道 资金持续流入龙头品种 机构建议关注三大方向
中证网· 2025-09-11 19:36
资金流向 - 9月8日电池ETF单日获资金净买入超14亿元 最新规模达93亿元[1] - 9月8日港股创新药ETF获净买入超11亿元 最新规模超220亿元[1] - 9月9日港股通非银ETF获净买入9.21亿元 最新规模214亿元创历史新高[1] - 非银赛道9月9日单日资金净买入相关ETF合计超30亿元[1] 行业配置 - 港股通非银ETF保险权重合计达64.7% 证券合计15.1% 港交所为13.4%[1] - 有色金属(铜、铝、黄金)和资本品(锂电、风电设备、工程机械)被列为重点关注方向[2] - 食品饮料、旅游及景区等内需相关领域存在盈利修复机会[2] - 保险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 券商板块存在投资机会[2] 市场展望 - 欧美货币扩张配合财政扩张将在9月明确[2] - 国内"反内卷"与消费路径正在逐步清晰[2] - 市场基本面讯号在重新明确 新的结构将逐步浮出水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