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白电
icon
搜索文档
A股行业中观景气跟踪月报(2025年9月):关注新能源、存储、有色和化工等涨价品种-2025100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09 21:45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关注新能源、存储、有色和化工等涨价品种的投资机会,强调反内卷政策推动上游原材料价格进入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度有所改善 [1][2] 宏观景气度 - 2025年9月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小幅回升0.4个百分点,整体处于2010年以来24%的历史分位数低位 [8]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7%,环比改善0.2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为51.6%,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需求端有所回暖 [8]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2%,连续处于扩张区间,出厂价格指数为48.2%,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 [8] - 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6%,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但在手订单和出口订单分别改善至44.4%和49.8% [8] 工业部门景气跟踪 - 截至2025年8月,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加工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呈现量价齐升,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4.6%、33.9%和37.3% [4][7] - 医药制造、食品制造、纺服、家具造纸印刷等行业量价指标处于历史低位,具备困境反转潜力 [4] - 供给端方面,石油天然气开采、非金属矿物制品、医药制造、造纸、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成品存货增速和固定资产增速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4][8] 消费行业 - 汽车行业新能源车出口增长好于内销,8月内销受高基数影响减速,预计四季度增速延续回落 [4] - 家电行业8月白电内外销增速普遍回落,第四轮690亿元国补10月落地,加上前三批结余40亿元,实际额度730亿元,预计耐用品消费仍有韧性 [4] - 衣着CPI同比回升0.1个百分点至1.8%,棉花、纱线、生丝价格恢复至2024年同期水平,PTA、聚酯切片等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4] - 白酒和猪肉价格继续回落,8月CPI整体同比重回负增长至-0.4%,食品中猪肉、蛋、蔬菜水果等CPI回落拖累较大 [4][32] - 国内药品零售额增速继续放缓,1-8月限额以上中西药品零售额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至1.7% [4] 先进制造与科技 - 反内卷推动光伏链和锂电池材料价格修复至2024年同期水平上方,锂盐价格预计稳中偏强运行 [4] - 2025年8月叉车、挖机等工程机械和重卡销量加快增长,受益于低基数和以旧换新政策 [4] - 光模块出口均价降幅收窄,出口量保持正增长,存储价格同比增速处于高位 [4] - 1-9月美国FDA新药上市和补充获批数量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1.3%和5.8%,增速有所加快 [4] 金融与地产 - 25Q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净息差分别为1.49%和1.42%,较Q1分别下降2.2和1.3个BP [4] - 2025年1-8月险企保费收入累计同比增长9.6%,增速较前7个月提升2.8个百分点 [4] - 地产投资、销售、开工增速降幅扩大,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降幅扩大 [4] 周期品 - 能源方面原油价格窄幅震荡,动力煤因矿山安检等因素港口供应阶段性收缩 [4] - 有色金属方面美联储降息叠加地缘冲突,COMEX金价和伦敦金现货价双双突破4000美元关口,铜铝等工业金属价格延续上行 [4] - 化工品价格同比反弹种类增加,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树脂、纯碱、氟化工、钛白粉及化肥等,8月化学工业PPI同比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至-4.7% [4]
中诚信国际-中国家电行业中期信用观察:“政策托底”对冲“关税冲击”,家电行业保持信用韧性-250928
新浪财经· 2025-09-28 14:17
政策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中央下发两批次共计1620亿元资金以保障政策落实并激发消费活力 但不同品类需求弹性存在差异且补贴消耗存在区域不平衡情况 [1] - 中美关税政策呈现“先紧后松”特征 短期内对家电出口产生扰动 但推动企业加快产能全球化布局并增强供应链调整能力 [1] 市场表现 - 黑电领域 中国头部企业品牌和技术优势凸显 拉升市场份额且产业结构升级趋势延续 国内市场表现较好但出口承压 [1] - 白电领域 国补政策对白电内需市场的拉动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品类 叠加生态优势及极端气候刺激 国内白电量质并进 但出口转内销加剧行业竞争 头部品牌挤压尾部生存空间 [1] - 厨卫领域 整体发展受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制约 但政策新增补贴品类集中在厨卫领域 带动厨卫大电量额齐涨 小家电则量减额增 [1] - 清洁电器行业规模保持高增速 国内头部品牌深化海外布局有望带动出口业务进入规模化上量阶段 [1] 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家电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可控 总体收入规模和经营获现水平实现较快增长 毛利水平表现稳定 [2] - 各细分子行业盈利表现存在分化 厨卫类盈利连续承压 清洁电器增收不增利 黑电和白电盈利同比提升 [2] - 家电行业整体运营效率小幅下降 资本开支同比收缩 债务期限结构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但财务杠杆较为稳定 [2]
深康佳A跌2.01%,成交额1.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71.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3: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下跌2.01%至5.35元/股 成交1.15亿元 换手率1.34% 总市值128.83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71.81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99.21万元(占比3.46%) 大单净卖出572.6万元[1] - 年内股价跌3.08% 近5日跌3.95% 近20日跌10.23% 近60日涨2.88%[1] - 年内5次登龙虎榜 最近4月15日净买入1.23亿元 买入总额2亿元(占比13.43%) 卖出总额7693.49万元(占比5.16%)[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彩电(42.78%) 白电(39.93%) 其他业务(10.43%) PCB(5.01%) 半导体及存储芯片(1.86%)[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白色家电-冰洗 概念板块含央企改革 网约车 QLED 星闪等[2] - 股东户数15.18万 较上期减少9.9% 人均流通股0股无变化[2] 财务与分红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2.48亿元(同比减3.05%) 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64.75%)[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57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3] 机构持仓变动 - 招商证券(香港)持股1930.95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0万股[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090.24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43.58万股[3]
深康佳A涨2.05%,成交额1.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1.0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3: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上涨2.05%至5.47元/股 成交1.43亿元 换手率1.67% 总市值131.7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1.0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67%和2.59%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9.50%和20.57% [1] - 年内股价下跌0.91% 近5日/20日/60日涨跌幅分别为-1.26%/-7.13%/7.47% [2]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彩电业务占比42.78% 白电业务39.93% 其他业务10.43% PCB业务5.01% 半导体及存储芯片业务1.86%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白色家电-冰洗 概念板块涵盖央企改革、QLED、网约车、PPP、星闪等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8亿元 同比减少3.05% [3] - 归母净利润-3.83亿元 同比大幅改善64.75%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5.18万 较上期减少9.90% [3] - 招商证券(香港)持股1930.95万股 较上期减少20万股 [4]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090.24万股 较上期增加143.58万股 [4] 历史交易特征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4月15日净买入1.23亿元 [2] - 买入总额2亿元占成交额13.43% 卖出总额7693.49万元占5.16%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57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4]
深康佳A涨2.41%,成交额6965.4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93.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2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41%至5.53元/股 成交金额6965.48万元 换手率0.79% 总市值133.1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93.60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287.13万元(占比4.12%) 大单买入1705.09万元(占比24.48%)同时卖出1098.62万元(占比15.77%) [1] - 年内股价微涨0.18% 近期呈现加速上涨态势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0.73%/3.75%/21.27% [1]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4月15日净买入1.23亿元 买入总额2亿元(占总成交额13.43%) 卖出总额7693.49万元(占总成交额5.16%)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彩电(42.78%)、白电(39.93%)、其他业务(10.43%)、PCB(5.01%)及半导体与存储芯片(1.86%) [2] - 行业分类属于家用电器-白色家电-冰洗 概念板块涵盖网约车、星闪、央企改革、巨量转移及IPV6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15.18万户 较上期减少9.9% 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8亿元(同比减少3.05%) 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亏损收窄64.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25.57亿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机构持仓变化 - 招商证券(香港)持股1930.95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2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90.24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43.58万股) [3]
深康佳A涨2.08%,成交额1.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66.4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2:2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5.41元/股 成交额1.23亿元 换手率1.45% 总市值130.2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66.44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764.39万元(占比6.24%) 大单净买入202.05万元 [1] - 年内股价下跌1.99% 但近60日涨幅达17.10%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净买入1.23亿元 [2] 经营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8亿元 同比减少3.05% 归母净利润亏损3.83亿元 但同比收窄64.75%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彩电业务42.78% 白电业务39.93% 其他业务10.43% PCB业务5.01% 半导体及存储芯片业务1.86%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5.18万户 较上期减少9.90% 人均流通股无变化 [3] - 招商证券(香港)持股1930.95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0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090.24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43.58万股 [4]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57亿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4]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0年10月1日 1992年3月27日上市 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白色家电-冰洗 概念板块涵盖网约车/巨量转移/星闪/央企改革/DeepSeek等 [2]
昔日“彩电大王”康佳集团主业仍失血 亏超10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9-04 10: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8亿元 同比微降3.05%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3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10.88亿元大幅收窄64.75%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28亿元 与上年同期11.03亿元亏损额几乎持平 [3]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含彩电、白电)实现收入47.13亿元 同比微降0.87% [4] - 彩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9% 但毛利率仅0.39% [4] - 白电业务收入同比下滑6.76% [4] - 整个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仅为3.23% [4] 财务压力 - 财务费用高达3.11亿元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6亿元 去年同期为-4.40亿元 净流出同比扩大53.78% [5] 半导体业务 - 半导体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0.97亿元 同比增长17.38% [7] - 半导体业务仍处于产业化初期 尚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 整体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 [7] 业务亮点 - PCB(印制电路板)业务实现收入2.63亿元 同比增长13.63% [8] - 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微电子等半导体产业资源 有望与康佳现有的光电半导体、存储等业务形成有效协同 [8] 股权与管理层变动 - 华润系通过下属企业合计持有康佳集团30%的股权 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6] - 以华润医药商业原董事长邬建军为首的新管理团队全面进驻董事会 [6]
昔日“彩电大王”主业仍失血 亏超10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9-04 07: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8亿元 同比微降3.0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83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10.88亿元收窄64.75%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10.28亿元 与上年同期亏损11.03亿元几乎持平 [2] - 非经常性损益贡献6.44亿元收益 主要来自股权会计核算方式变更及金融资产处置等项目 [2] 消费电子业务表现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47.13亿元 同比微降0.87% [3] - 彩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9% 但毛利率仅0.39% [3] - 白电业务收入同比下滑6.76% [3] - 整体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仅3.23% [3] - 主业亏损原因包括行业竞争加剧、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结构与国补政策不匹配及清理非一级能效产品导致毛利损失 [3] 财务压力状况 - 财务费用高达3.11亿元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76亿元 去年同期为-4.40亿元 [4]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扩大53.78% [4] - 整体有息负债较高导致财务成本负担较重 [4] 半导体业务发展 - 半导体业务收入0.97亿元 同比增长17.38% [6] - 业务仍处于产业化初期 尚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 [6] - 整体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 [6] - 华润微电子等半导体产业资源有望与公司现有光电半导体、存储业务形成协同 [7] 控股股东变更影响 - 华润系通过下属企业合计持有公司30%股权 成为新控股股东 [5] - 以华润医药商业原董事长邬建军为首的新管理团队全面进驻董事会 [5] - PCB业务实现收入2.63亿元 同比增长13.63% 成为少数稳健增长板块 [7] 业务挑战与展望 - 公司面临主业盈利艰难、新业务尚未规模化的复杂局面 [7] - 华润入主为治理结构和战略带来新想象空间 [7] - 如何利用华润资源改善核心业务并加速新业务成长成为关键 [7]
国泰海通|家电:龙头品牌经营稳健,关税扰动效应递减
行业整体表现 - 家电板块2025Q2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6%和3.1% 环比Q1略有降速 [2] - 内销受国补拉动效应持续但边际效果递减 外销Q2受关税扰动出口企业订单但后续扰动有望缓解 [2] - 白电板块收入业绩增速分别为5.8%和6.0% 其中一线龙头表现优于二三线品牌 行业集中度提升 [2] - 清洁电器(品牌商+代工厂)收入业绩增速分别为31.5%和-23.8% 龙头公司如石头和科沃斯收入和利润表现较好 [2] - 黑电收入业绩增速分别为1.4%和-16.5% 品牌公司量增放缓但延续均价提升趋势 [2] - 厨电板块受地产竣工疲弱影响 2024Q3收入业绩增速分别为-5.5%和+1.1% 集成灶相对承压更明显 收入业绩增速分别为-39.6%和-16.8% [2] 细分领域表现 - 白电龙头经营稳健 格力和二三线白电Q2释放压力 [3] - 清洁品牌景气度较高 基本符合预期或超预期 Q3有望延续改善 代工企业受关税压制Q2短期承压 [3] - 厨小电企业经营出现改善 相较于2023~2024年实现困境修复 [3] - 零部件企业受下游议价权较高和短期关税影响 基本呈现出不及预期的趋势 [3] 海外业务与新领域拓展 - 2025H1家电板块整体海外收入占比39.5% 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海外占比仍在提升 [3] - 多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加大新领域的拓展力度 公牛积极推动数据中心和太阳能照明业务布局 亿田智能对液冷和算力布局积极 荣泰健康对车载按摩和按摩机器人的表述也更加积极 [3] 业绩超预期情况 - 业绩超预期主要集中在小家电和清洁电器 [1][3] - 在核心覆盖的40家公司中 有6家公司收入超预期 4家公司业绩超预期 有13家公司收入低于预期 19家公司业绩低于预期 [3] 投资主线建议 - 把握出海核心驱动和智能家居核心标的 [4] - 关注业绩稳中向好且兼顾向上弹性的公司 [4] - 布局龙头稳健经营叠加高股息的公司 配置具备性价比 [4] - 跟踪家电企业跨界拓展第二曲线的机会 [4]
康佳易主华润后首份财报:净利减亏六成,主业“失血”仍持续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8: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8亿元 同比下降3.0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3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10.88亿元收窄64.75%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28亿元 与去年同期亏损11.03亿元基本持平 [2] - 非经常性损益贡献6.44亿元收益 主要来自武汉天源集团股权会计核算方式变更及金融资产处置等项目 [2]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47.13亿元 同比下降0.87% [3] - 彩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9% 但毛利率仅0.39% [3] - 白电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76% [3] - 整体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仅3.23% 呈现增收难增利局面 [3] - 主业亏损原因包括行业竞争加剧 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产品结构与国补政策不匹配 清理非一级能效产品导致毛利损失 [3] 财务压力 - 财务费用高达3.11亿元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76亿元 同比净流出扩大53.78% [3][4] - 整体有息负债较高导致财务成本负担较重 [3] 股权与管理层变更 - 华润系通过下属企业合计持有公司30%股权 成为新控股股东 [5] - 以邬建军为首的新管理团队全面进驻董事会 [5] 半导体业务 - 半导体业务收入0.97亿元 同比增长17.38% [6] - 该业务仍处于产业化初期 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 整体经营处于亏损状态 [6] - 市场预期华润微电子等产业资源可与公司现有光电半导体、存储业务形成协同 [5][6] PCB业务 - PCB业务收入2.63亿元 同比增长13.63% 是少数实现稳健增长的板块 [6] 战略展望 - 华润入主为公司带来新的治理结构和战略想象空间 [6] - 公司面临主业盈利艰难 新业务尚未成熟的复杂局面 [6] - 如何利用华润资源改善核心业务并加速新业务成长是重焕新生的关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