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ETF

搜索文档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32.31亿元,环比增加45.61%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8:39
按成交金额环比增加看,中银上证科创板50ETF(588720)、科创ETF(588050)等今日成交额较上一 交易日分别增加137.22%、92.87%,增幅居前。 从市场表现看,截至收盘,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000688)下跌6.08%,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的相关ETF今日平均下跌5.82%,其中,今日跌幅居前的有科创板ETF(588090)、科创50增强ETF (588460),分别下跌6.35%、6.28%。(数据宝)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ETF9月4日成交额变动 (原标题: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32.31亿元,环比增加45.61%) 统计显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32.31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41.45亿元,环 比增幅为45.61%。 具体来看,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今日成交额79.2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2.61亿 元,环比增幅为39.90%;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今日成交额29.6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 加10.16亿元,环比增幅为52.09%;科创ETF(588050)今日成交额8.00 ...
信用周报:9月,信用的机会在哪里?-20250903
中邮证券· 2025-09-03 2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信用债行情以调整为主,跌幅整体大于利率,出现久期和品种流动性的分化,超长期限信用债行情表现最弱 [2][11] - 全等级1 - 2年、2 - 3年收益率曲线陡峭程度高,有做平曲线的空间,3Y左右票息资产有一定性价比 [3][15] - 二永债8月行情走弱,但跌幅未明显高于普信债,2 - 4年曲线陡峭程度突出,4年以上收益率点位突破新高 [3][20] - 8月各主要买盘对信用债整体买入情况弱于去年,银行理财和保险相对配置力度较大,公募基金净卖出 [4][23] - 8月信用债ETF类产品表现疲弱,第二批科创ETF或在9月提振行情 [4][25] - 展望9月,信用债有一定参与价值,下沉策略择券空间打开,骑乘策略2 - 3年普信债、3 - 4年二永债机会好,超长期限策略仍需谨慎 [4][26] 各部分总结 8月信用债行情表现 - 8月信用债行情分两阶段,七月底到八月初急跌后修复,8月第二周起因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调整,中短久期稍有企稳,长久期收益率调整持续 [2][11] - 2025年8月1日到8月29日,各期限国债和中票收益率有不同变化,超长期限信用债跌幅多数超同期限利率债 [11][12] - 8月仅短久期弱资下沉策略较成功,超长信用策略表现最差,仅市场隐含评级AA信用债指数1年以下8月收涨 [14] 收益率曲线情况 - 全等级1 - 2年、2 - 3年收益率曲线陡峭程度高,AA +中票和AA城投在1 - 2年、2 - 3年和3 - 5年区间有不同斜率,1年以上收益率高于7月急跌 [3][15] - 3Y左右信用债在八月调整后具有一定性价比,其绝对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历史分位数显示有优势 [18] 二永债情况 - 二永债8月行情走弱,跌幅未明显高于普信债,1 - 5年、7年、10年AAA -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上行,2 - 4年曲线陡峭,4年以上离2025年以来收益率最低点差30BP - 35BP,且点位突破新高 [3][20][21] 机构行为 - 8月各主要买盘对信用债整体买入弱于去年,银行理财和其他产品合计二级净买入约1800亿元,保险净买入562亿元,公募基金净卖出 [4][23] ETF产品情况 - 8月以来信用债ETF类产品规模增速和净值表现疲弱,第二批14家基金公司上报的科技创新债券ETF或在9月提振行情 [4][25] 9月展望 - 9月信用债有参与价值,下沉策略中估值2.0%以上公募信用债占比约43%,剩余期限0.1 - 2.0年、估值1.95% - 2.51%发行人多;骑乘策略2 - 3年普信债、3 - 4年二永债机会好;超长期限策略需谨慎,配置盘可考虑入场,交易盘时机不佳 [4][26]
债券调整后,如何应对?
2025-08-28 23:15
**行业与公司** * 债券市场与权益市场[1][3][6][14] * 可转债市场[1][6][15] * 固收资管产品(理财、保险资管)[9][15] * 房地产行业[18] * 北交所[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债市调整性质与原因**:近期债券市场调整无明确基本面利空 更多是交易情绪和波段操作导致 与去年四季度央行买债造成的“不看好但做多”相反 当前是“观点不空但不愿意做多”[3] 资金紧张是债市下跌的结果而非原因[1][5] 此轮调整为非典型熊陡 与资金紧张关系不大 不会引发全面赎回或信用补跌[1][7] * **资金面展望**:对三四季度资金面保持乐观 政府债券供给压力减少及贷款需求疲软将维持资金面宽松 即使央行未全面降准降息 资金面仍可能维持宽松状态[1][5] 北交所打新每周冻结约6000亿资金 对资金面有短期扰动[22] * **投资策略建议**: * 债券策略:小资金可尝试抄底进行小波段操作(例如8月份每次大幅下跌后抄底可赚取2到3个基点)[1][4] 长期或大型资金应减少组合久期 等待利率明确转向下行时再入场(右侧交易)[1][4][10][23] 短端和信用品种配置胜率较高[1][4] 超长信用债在震荡或调整状态下资本利得空间小 建议等待牛市氛围重启后再介入[19][20] * 权益与可转债:权益市场上涨趋势未结束[1][6][14] 可转债估值具吸引力 在股市上涨背景下仍有投资价值[1][6] 股市上涨由流动性宽松驱动 可能出现股债双涨[14] 科创ETF第二轮发行预计不会引发显著抢筹行情[21] * **负反馈机制**:当前证券市场负反馈机制较易被切断 因基金久期虽延长但整体交易不拥挤 银行和保险公司配债节奏较慢 狭义和广义杠杆率均不高 央行防空转担忧减弱[8] * **利率与价格顶部判断**:当前利率顶部及价格底部出现过程更可能是一个反复筑顶(圆顶)过程 而非尖顶[10][23] 建议关注宏大叙事逻辑降温作为右侧信号[10][17] * **物价走势影响**:预计PPI将从-4%回到-2%附近 但从-2%回到0%难度较大 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动力不足 PPI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传导不明显 对CPI影响有限 债券市场反应通常领先于生活资料和消费品价格上涨[2][11] * **固收产品持有体验**:今年个人持有固收资管产品体验较为稳定 因理财机构采用平滑估值方法 且宏观环境下所有固收产品收益均下降 赎回潮更多体现为转向保险资管或银行存款等更稳定产品[9] * **房地产政策展望**:政府关注房地产健康发展 但微观数据尚无改善迹象 可能促使货币政策进一步刺激(如央行重启国债买入或降息) 这或成为一个右侧信号[18] **其他重要内容** * 股市上涨导致存款搬家 而非存款搬家导致股市上涨[16] * 机构投资者当前对债券市场态度谨慎 普遍看多但不做多 部分进行波段操作或尝试做空[3][17] * 当前市场环境下抄底体验可能不佳 需等待更明确的右侧信号(如宏大叙事降温或央行放水)[17][23]
科创ETF:8月27日融资净买入183.56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886.8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8 10:45
融资交易活动 - 科创ETF(588050)8月27日融资买入4391.49万元 融资偿还4207.93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183.56万元[1] - 融资余额达1.85亿元 较前一日增长1.0% 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886.88万元[1][2][3] - 近五个交易日融资净买入呈现波动态势 8月25日单日净买入614.02万元 8月22日则出现2888.48万元净偿还[2][3] 融资余额趋势 - 融资余额从8月21日的2.05亿元逐步下降至8月27日的1.85亿元 五个交易日内减少2000万元[2][3] - 8月27日两融余额1.85亿元 当日增加183.56万元 变动幅度1.00%[3] - 8月25日融资余额变动幅度达3.49% 为近期最高单日增幅 而8月22日则出现14.11%的大幅下降[3] 市场情绪指标 - 融资余额连续增加反映市场做多情绪强化 融券方面当日无交易活动[2][4] - 融资融券财务杠杆效应显著 盈利时利润成倍增长 亏损时也会放大损失[4] - 融资余额变化可作为市场情绪风向标 余额增加表明投资者看好后市走势[4]
马太效应中的ETF:4个月再涨万亿规模,4家公募手握一半“蛋糕”
搜狐财经· 2025-08-26 22:20
ETF规模增长 - ETF规模于8月25日首次突破5万亿元达5.07万亿元 [3] - 从4万亿元到5万亿元仅用时4个月 [1] - 规模增长加速:1万亿到2万亿用时近3年 2万亿到3万亿用时1年 3万亿到4万亿用时半年 [8] 产品结构分布 - 股票型ETF规模3.46万亿元占比68.15% [3] - 跨境ETF规模7541.68亿元占比14.87% [3] - 债券型ETF规模5559.03亿元占比10.96% [3] 头部管理人格局 - 前四大管理人华夏基金(8587.87亿元) 易方达基金(7957.01亿元) 华泰柏瑞基金(5640.99亿元) 南方基金(3478.07亿元)合计规模2.57万亿元占全市场50% [5] - 全市场共14家公募ETF规模超千亿元 [5] - 规模超千亿的7只ETF均为头部公募产品 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4182.8亿元居首 [6] 热门产品表现 - 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近一月份额增长264.14亿份 规模310.93亿元较年初增长超74亿元 [3]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近一月份额增长138.48亿份 规模753.55亿元较年初增长超530亿元 [3] - 7只跨境ETF年内涨幅超100%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109.05%领跑 [4] 创新产品动态 - 首批科创债ETF单日合计吸金300亿元并一日售罄 [9] - 自由现金流ETF 科创综指ETF等新型产品年内获批 [9] - 鹏华基金科创ETF工具箱总规模突破260亿元 [6] - 博时基金旗下5只债券ETF总规模突破千亿元 其中可转债ETF规模超570亿元 [6] 增长驱动因素 - ETF成为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的重要通道 [8] - A股市场走强推动资金通过ETF入场 [9] - "国家队"增持宽基ETF带动市场关注度 [9] - 证监会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 促进指数基金发展 [9] 未来发展趋势 - 头部基金公司优势预计更加明显 [1][7] - 基金管理人将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推出更多细分主题ETF [7] - 指数化投资将成为市场主流趋势之一 [10] - 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但增速可能逐步放缓 [10]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83.40亿元,环比增加118.52%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6:40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ETF成交额变动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ETF合计成交额183.40亿元 环比增加99.47亿元 增幅118.52% [1]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成交额119.86亿元 环比增加64.86亿元 增幅117.91% [1]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成交额32.82亿元 环比增加20.01亿元 增幅156.23% [1] - 科创ETF成交额11.67亿元 环比增加5.74亿元 增幅96.83% [1] 成交额环比增幅显著产品 - 中银上证科创板50ETF成交额环比增幅885.78% 居增幅首位 [1] - 国联安科创ETF成交额环比增幅211.74% 增幅显著 [1] - 科创50ETF东财成交额环比增幅150.73% 表现突出 [1] 市场表现与价格涨幅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收盘上涨8.59% [1] - 跟踪该指数的相关ETF平均上涨9.77% [1] - 富国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涨幅15.94% 居涨幅首位 [1] -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涨幅11.65% 涨幅显著 [1] 其他重点产品表现 - 广发科创50ETF成交额6.34亿元 环比增幅65.59% [1] - 科创板ETF成交额4.92亿元 环比增幅86.94% [1] - 景顺长城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成交额环比增幅97.75% [2] - 南方上证科创板50成份增强策略ETF成交额环比增幅69.33% [2]
机构风向标 | 华之杰(603400)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80.00%
新浪财经· 2025-08-18 09:09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7日共有64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华之杰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8153.0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1.53%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80.00%包括颖策商务咨询管理(苏州)有限公司 SUPER ABILITY LIMITED 上海旌方商务咨询中心(有限合伙)等 [1] - 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上涨80.00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 - 本期新披露公募基金共计47个主要包含科创200 中欧中证全指软件开发指数发起A 科创ETF等产品 [1] 外资持股动态 - 本期新增1家外资机构披露持股为SUPER ABILITY LIMITED [2]
信用周报:科创ETF行情如何追?-20250723
中邮证券· 2025-07-23 17:00
市场行情 - 上市债市震荡走强且期限分化,信用债走出独立牛市行情,短端收益率下行幅度大,长端震荡调整,30Y国债估值收益率上行1.44BP[2][15] - 超长期限信用债走牛,涨幅不及普信债但好于长端利率债,如AAA/AA+ 10Y中票收益率分别下行0.99BP、3.99BP[16] - 科创ETF上市行情火热,点燃信用债市场情绪,截止7月18日产品总规模达883亿元,周度增幅593亿元,成分券换手率接近6.5%[19] 科创债ETF情况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首发当日售罄,合计募集300亿元,标的指数分三类,成分券以高等级为主[2][19][22] - 上证AAA科创债指数成分券中建筑等四行业合计占比65.68%,7年及以上超长期限占比18.93%;深证AAA科创债指数成分券中交运等四行业合计占比50.84%,7年及以上超长期限占比15.05%[3] 追多行情分析 - 追多行情不易抓住,一是信用收益率创新低,1年以上收益在2%以下的信用债规模占比达68%,票息价值低[4] - 二是基金换仓明显,转攻为守切换到二永,对超长期限信用债热情减弱[4] 投资策略 - 目前曲线陡峭程度指向2年左右低资质下沉和3 - 5年中低资质城投骑乘有性价比,关注流动性的交易盘可考虑3年左右银行二级资本债[4][59] 风险提示 - 融资政策超预期事件、信用黑天鹅事件[6][60]
固收大类资产的政策预期分歧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固收大类资产(债券市场、权益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科创 ETF、信用债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交易逻辑转变**:市场逻辑从经济增长压力转向反内卷和需求端拉动政策,大宗商品市场强势,对债市构成情绪压力,交易趋势仍在延续[1][2] 2. **各类资产对政策预期分歧**:债券市场调整有限、预期弱;权益市场上涨、期待政策;大宗商品多头情绪高涨、预期最强,短期分歧或维持,长期难持续[1][5] 3. **经济基本面及金融数据**:当前经济基本面稳定,6 月信贷同比多增但受去年低基数影响,7 月下旬票据利率回落、信贷投放减少,三季度经济或边际走弱[1][6] 4. **资金面情况**:资金面总体稳定,存单利率 1.6%左右合理,7 月流动性松弛,7 月底地方债发行或有扰动但银行负债修复好,三季度资金面波动风险不大,债市难大幅调整[8][9] 5. **债券收益率与交易机会**: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 1.67%,30 年期接近 1.9%,上行空间不大,若短期上行快或超调,月底政策兑现窗口有预期差,可布局高收益国债[1][10] 6. **科创 ETF 对信用债市场影响**:上市后规模迅速增长,推动信用债行情独立上涨,类似 6 月信用做市 ETF,带动超长期限、高评级成分券,对低评级影响有限[3][11][14] 7. **科创 ETF 认购及行情**:认购热情高涨,成分券换手率高、估值差异明显,行情有过热迹象,7 月末到 8 月初难复制 6 月信用债独立牛市[14][16][17] 8. **行情对比及策略建议**:今年与去年行情差异大,银行理财买入力度弱,点位低且缺接盘方,不推荐超长期限信用债策略,可参与三到五年二勇赛道[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上周利率和信用债走势**:利率偏震荡,短端收益率下行,信用债涨幅超利率债[12] 2. **企业债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变化**:企业债 3 - 5 年收益率下行显著,二级资本债 1 - 5 年收益率下行[13] 3. **科创 ETF 跟踪行业及久期**:上证科创指数建筑类占比 30%最高,7 年以上超长期限成分券占比约 15%;深圳科创指数交运类占比 15%最高,久期类似[15]
ETF智投系列研究之十二:上半年债券ETF成吸金主力品种
华泰证券· 2025-07-16 18:45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ETF市场分析的总结: ETF市场概况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ETF市场规模达4.3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近5800亿元[1][6] - 股票型ETF规模3.23万亿元,债券型ETF规模3840亿元[6] - 债券ETF上半年规模增长超过2000亿元,港股ETF贡献股票型ETF增长中的1200亿元[2][7] 2. **产品结构变化** - 股票型ETF数量从893只增至1055只,债券型ETF从21只增至29只[7] - 规模增长前20的ETF中,9只为债券型ETF,7只为新发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总规模超1200亿元[13] 热门ETF品种 1. **规模增长领先的ETF** - 华夏沪深300ETF规模增长327亿元,华安黄金ETF增长311亿元,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增长257亿元[14] - 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表现突出,如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增长216亿元[14] 2. **港股ETF表现** - 港股科技ETF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479亿元,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增长152亿元[17] - 港股创新药ETF呈现分化,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增长71亿元,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增长55亿元[17] 基金公司动态 1. **规模增长排名** - 华夏基金非货ETF规模增长928亿元居首,易方达增长647亿元,富国基金增长514亿元[19] - 海富通基金凭借3只债券ETF实现规模增长超400亿元[19] 2. **新发ETF特点** - 富国、华夏新发ETF数量最多(13只和11只),主要布局科创&创业板及港股ETF[20] - 新发ETF集中在科创板(44只)、红利现金流(29只)、港股(18只)板块[23] 费率与份额变化 1. **管理费率** - 超1/4股票型ETF管理费降至0.15%,债券型ETF中27/29只费率为0.15%[24] - 华夏、方正富邦等7家公司的9只ETF实施降费至0.15%[26] 2. **份额变动规律** - 交易型ETF(如机器人、人工智能)份额与行情高度相关,阶段高点可能出现赎回[31] - 配置型ETF(如港股红利)份额持续稳定增长,不受短期行情影响[31] 图表数据补充 - 港股科技ETF份额与恒生科技指数点位呈现同步波动[30] - 国防军工ETF在4月后份额随指数上涨快速扩张,但高点出现赎回[40] (注:原文未涉及量化模型或因子构建的具体内容,故未包含相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