钐钴
搜索文档
明确限制具体目标,严管军事敏感领域,涉稀土出口管制,中方接连出手
环球网· 2025-10-10 07:08
出口管制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连续发布第61号和第62号公告 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1] - 新规要求任何使用中国稀土的海外出口商在从事相关出口活动前都必须获得许可证 包括含有、集成或者混有原产于中国的钐、镝、钆等在境外制造的相关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靶材 且价值比例达到0.1%及以上 [1] - 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其载体实施未经许可不得出口的管制 [2] 管制范围与具体限制 - 明确规定对向境外军事用户以及最终用途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 [2] - 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 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 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将逐案审批 [2] - 稀土相关技术的出口限制扩大到更多类型的磁体 包括钐钴、钕铁硼、铈磁体制造技术 [2] - 下午联合海关总署又对钬、铒、铥、铕等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以及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2] 政策背景与目的 - 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直接或加工后转移、提供给有关组织和个人 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 对国家安全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潜在威胁 [4] - 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从中国非法获取稀土技术 生产稀土相关物项并提供给军事等敏感领域用户 [4] - 政策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4] 对产业链的影响 - 这是4月中方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以来的最新行动 将进一步管控与稀土相关的整条产业链 使稀土供给端管控更为完善 [3] - 严格规定中国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未经许可不得为境外稀土相关活动提供任何实质性帮助和支持 从法律层面切断海外企业通过中国技术人员快速扩产的可能 [3] - 政策设置了合理的过渡期以考虑各利益相关方履行既有商业合同及满足合规要求等实际需要 [4] 国际反应与评估 - 若新限制措施持续实施 可能会挫败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建立自己供应链的努力 因为这些供应链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加工技术 [6] - 美国磁铁生产公司担忧从中国采购设备的组织或个人将可能无法获得设备 即使获得了技术和设备 也可能无法得到对相应服务请求的答复 [6] - 韩国工业部门表示正在评估中方新限制措施的细节 并将继续与中国进行讨论 [6] - 出口管制域外适用的物项范围仅针对稀土相关物项 且在无损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将签发出口许可 因而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在适度范围内 [6]
稀土产业链深度报告:全球主导地位稳固,高端应用描绘增长新曲线
东海证券· 2025-07-16 19: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指出中国稀土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资源开发与冶炼能力强,产业壁垒高,下游需求受政策和市场影响,建议关注相关上中下游企业投资机会 [1][43][10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稀土资源开发与冶炼 - 全球稀土储量和生产集中,中国储量占49%、产量占69%,是最大储量和出产国,但2022年后产量占比因他国增速快而略有下滑 [8] - 中国稀土矿进口需求小、国产水平高,2024年精矿产量270000吨,出口比例自2020年后下滑至20.6%,轻稀土出口走高,重稀土出口占世界需求一半以上 [11][12] - 中国承载全球90%以上稀土金属冶炼加工需求,2025年一季度出口稀土14177吨、同比升5.14%,2022年后进口金属矿降、REO升 [13][17] - 中国稀土开采方式有露天和原地浸矿,冶炼水平高,重稀土生产强,2025年4月氧化钇出口136吨 [20] - 中国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指标控制,2024年前两批合计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分别为270000吨和254000吨,中重稀土指标稳定 [24] - 中国北方以轻稀土为主,如包头白云鄂博矿,2024年末北方矿业产量17.77万吨;南方以中重稀土为主,2024年中国稀土公司产量提升、广晟有色产量大增 [30][36] - 轻稀土REO价格走低,中重稀土维持低位,2025年6月氧化钕价格回升但较2022年初大跌,氧化铈和氧化镧在历史低位 [37] 二、稀土一体化产业壁垒 - 中国拥有全球稀土70%生产能力和90%处理产量,2020 - 2023年开采和精炼增量多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需依赖中国精炼 [43] - 中国处理能力形成核心壁垒,因技术领先、有一体化协同系统、成熟工业集群、低电价与副产资源协同利用及政策集中控制能力 [49] - 中国稀土产业“北轻南重、集群发展”,主流企业有规模经济优势,产业链与重工业耦合,实现副产物协同处理 [52] - 中国有高效清洁冶炼工艺,如包头瑞鑫浸出率≥96%、氟回收率≥95%,还避免氨氮废水产生 [53] 三、下游需求增长与政策 - 2024年起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2025年逐步开放许可,政策实行后部分稀土出口先降后回暖,2025年一季度永磁出口增19.5% [58][59][60] - 政策影响下日本、德国等国稀土需求受影响,中国稀土向战略材料产业转变,追求高质量发展 [69][72] - 稀土永磁合金是中游主要产品,生产方法有氯化物和氧化物电解,永磁材料是重要下游应用 [73][75] - 中国永磁体制造能力强,全球产量约90%,金力永磁、横店东磁等是主力,日本企业占高端市场,美国也在建设生产线 [79] - 稀土在工业机器人中是核心材料,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成熟,永磁体技术可提升电机性能 [86] - 永磁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2025年5月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量增长,4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约44% [91] - 稀土下游需求规模增速放缓但水平增长,2025年4月空调产量微增、电梯上升,一季度手机出货量占全球20%以上但较上季降5个百分点 [94] 四、结论与投资建议 - 看好上游储备标的和深加工企业,出口管控下资源丰富、注重海外出口、有技术壁垒及下游高端制造企业将受益 [100] - 考虑利率、汇率、供需和商品因素,预计出口结构优化,实现“出口量价齐升” [101]
天和磁材:产能释放驱动多元战略发展
中证网· 2025-04-27 22:2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天和磁材上市首份年报成绩优异,产能释放、技术突破、新兴赛道拓展等使其稳居行业第一梯队,2025年将继续深耕并实施战略升级 [1][2][3][4][5] 产能释放驱动规模跃升 - 2024年公司毛坯产量达1.04万吨,同比增长23.51%,整体规模居行业前列 [1][2] - 依托包头稀土高新区产业链优势,与北方稀土等协同,形成高效转化链条,保障供应链稳定并摊薄成本 [2] 技术突围锻造核心竞争力 - 2024年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主导产品磁性能与耐腐蚀性达国内先进水平 [3] - 通过“成品+毛坯”双模式布局切入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63.38%,同比增长6.09% [3] 新兴赛道打开增长空间 - 深耕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领域,拓展新兴应用领域高性能成品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4] - 低空经济和节能家电领域钕铁硼需求大,公司产品获国际头部客户认证,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近半,全球化布局初见成效 [4] - 机构认为稀土价格趋稳与高端需求放量时,公司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与技术壁垒将转化为更强盈利弹性 [4] 战略升级锚定长期价值 - 2025年公司将秉持愿景,深耕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领域 [5] - 以各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实施“科技兴企、智能制造、市场多元”三大战略,目标成为全球领先企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