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正极

搜索文档
容百科技(688005):2025年中报点评:短期经营业绩波动,静待新技术、海外产能落地
长江证券· 2025-09-04 16: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 [2][4] - 2025H1归母净利润-0.68亿元,扣非净利润-0.79亿元 [2][4] - 2025Q2单季度收入32.85亿元,同比增长2.77%,环比增长10.82% [2][4] - 2025Q2归母净利润-0.53亿元,扣非净利润-0.54亿元 [2][4] - 2025H1三元销量5万吨,扣除新产业投入后实际盈利约0.77亿元 [9] - 上半年资产减值0.55亿元,信用减值0.04亿元 [9] - 估算上半年三元业务实际盈利预计在1.3-1.4亿元 [9] 业务运营分析 - 2025Q2三元业务单吨净利环比持平,单位盈利同比有增长但环比略有下降 [9] - 韩国基地受客户需求影响出货波动,影响盈利表现 [9] - 2025Q2资产减值较多与会计政策认定相关,后续有望转回 [9] 新技术与产能布局 - 钠电正极在仙桃启动年产6000吨聚阴离子产线建设,2025H2-2026年有望放量 [9] - 锰铁锂2025H1出货达到2024年全年水平,商用车领域销量突破千吨 [9] - 与国际头部客户签订锰铁锂合作协议,二代产品有望年内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上车 [9] - 磷酸铁锂采用全新生产工艺,计划在波兰建成首条欧洲磷酸铁锂产线 [9] - 富锂锰基材料在全固态领域已有百公斤级出货,并拿到批量订单 [9] - 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均已实现吨级出货 [9]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性能行业领先,中试线建设进行中,预计2026年初投产 [9] 财务预测数据 - 2025E预测营业总收入178.03亿元,2026E预测210.97亿元,2027E预测248.94亿元 [13] - 2025E预测归母净利润1.06亿元,2026E预测5.61亿元,2027E预测8.07亿元 [13] - 2025E预测每股收益0.15元,2026E预测0.79元,2027E预测1.13元 [13] - 2025E预测市盈率154.27倍,2026E预测29.12倍,2027E预测20.24倍 [13] - 2025E预测净资产收益率1.2%,2026E预测6.0%,2027E预测8.0% [13]
容百科技(688005):减值和新业务投入影响盈利 固态电池正极布局领先
新浪财经· 2025-08-08 16: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归母净利润亏损0.68亿元,同比转亏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2.85亿元,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亏损0.53亿元,同比转亏且环比亏损扩大 [1] - 扣除新业务投入后三元业务实际盈利约0.77亿元,但受减值事项影响整体净利润下降,该减值有望在下半年部分转回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8.94%,环比增加0.79个百分点 [1]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三元材料销量5万吨,受美国补贴和关税政策扰动影响,部分需求订单前置 [1] - 韩国工厂首期2万吨/年高镍正极通过国际客户认证,二期4万吨/年产线建设完成并启动认证流程 [1] - 公司有望在波兰建成欧洲首条磷酸铁锂产线,以满足欧洲供应链本土化要求 [1] 新业务发展 - 钠电正极产品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卡位头部客户,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产销规模有望提升,已启动仙桃6000吨聚阴离子正极产线 [2] - 磷酸锰铁锂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领域销量突破千吨,二代产品通过稳定性测试,年内有望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上车 [2] - 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实现吨级出货,可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 [2]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性能行业领先,中试线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2026年初投产 [2] - 富锂锰基正极在全固态领域实现百公斤级出货并获得批量订单 [2] - 尖晶石镍锰正极2025年上半年实现吨级出货,客户端预计2026年可实现量产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8%/53%/50%至0.97/4.75/6.09亿元,对应市盈率159/33/25倍 [3] - 海外产能具有稀缺性,新业务拐点将至,锰铁锂和钠电正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 固态电池正极技术和验证领先,但新业务持续投入影响利润释放 [3]
容百科技: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2 00:35
业务布局与产品进展 - 公司平台化布局取得较大进展,正极材料覆盖三元材料、磷酸锰铁锂、钠电正极,并在25年上半年以全新技术和工艺进入磷酸铁锂市场[1] - 固态电池用高镍三元开始小批量生产,电解质产品性能领先,中试线预计四季度竣工[1] - 富锂锰基、尖晶石镍锰正极材料配合头部客户持续开发,进展顺利[1] - 高镍三元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小批量出货,覆盖多家知名主机厂企业,上半年三元材料销量5万吨,实际盈利约7700万元[2] - 钠电正极产品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占据领先位置,已启动年产6000吨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产线建设[2] - 磷酸锰铁锂产品出货已达协议,二代产品通过稳定性测试,有望年内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上车[2] - 公司正式进入磷酸铁锂领域,计划在波兰建成首条欧洲磷酸铁锂产线[3] - 富锂锰基材料在全固态领域已有百公斤级出货并获批量订单,液态电池领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3] - 尖晶石镍锰正极材料2025年上半年已有吨级出货,客户端预计2026年量产[3] - 固态电池领域高镍及超高镍正极材料实现吨级出货,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2.19亿元,同比增长22.44%,在富锂锰基、尖晶石镍锰等新型材料研发取得进展[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专利申请1299项,授权679项,报告期内完成93项申请,获85项授权[7] - 公司获ISO 56005知识产权体系国际标准3级认证,并维持认证[7] - 公司荣获"2025新能源新材料创新企业"奖项,体现行业对其技术及战略布局的认可[7]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回报 - 公司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独立董事有效提升董事会决策水平[4][5]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明确市值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责任落实[5]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0元(含税),2024年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88.11%[7][8] - 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7.13亿元[8] - 2025年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4.9股[8] 投资者沟通与信息披露 - 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图文简报等形式解读定期报告,提高信息可理解性[9][10] - 建立全方位沟通平台,通过热线、互动平台等渠道回应投资者关切[10] - 披露中英文版《2024年ESG报告》,Wind ESG评级提升至AA[10] - 及时披露波兰工厂建设进展,提升投资者对全球化战略的信心[11]
高工评选 | 2025高工钠电市场应用及产业化先锋评选启动
高工锂电· 2025-05-25 17:19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2] -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2] 钠电应用场景 - 储能领域应用场景包括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数据中心UPS、基站备电等,试点示范应用开始散点铺开 [2] - 交通领域应用场景包括两轮车、三轮车、启动电源、工程机械车辆、微型车、乘用车等,都开启钠电探索 [2] - 轻型车换电、二级经销商等商业模式开始逐步酝酿 [2] 钠电产业化进展 - 中科海钠、珈钠、华阳、众钠等多家企业万吨级产线投产,推动聚阴离子和层状氧化物正极、硬炭负极等核心材料产业化加速落地 [2] - 钠电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集流体等关键材料领域企业都在加速布局 [2] - 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95%,关键材料环节逐步实现专用化 [2] 奖项设置 - 钠电市场应用开拓先锋奖针对在不同应用场景有实质性客户进展和市场应用的企业 [3] - 钠电材料产业化先锋奖针对在钠电核心材料产业化及规模化有实质性进展的企业 [4] - 细分市场应用先锋奖包括重卡、轻型车、启停电池、储能、海外市场等方向 [5] - 材料产业化先锋奖涵盖层状氧化物材料、聚阴离子材料(NFPP、NFS)、普鲁士材料、硬炭负极材料等 [6]
容百科技(688005)2024年及25Q1业绩点评:业绩出现波动 待新材料业务提供增量
新浪财经· 2025-05-22 14: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50 88亿元 同比下降33 4% 实现归母净利润2 96亿元 同比下降49 0%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 44亿元 同比下降52 6% [2] - 24Q4实现营收37 64亿元 同比下降7 81% 环比下降15 1% 实现归母净利润1 80亿元 同比扭亏 环比增长69 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 55亿元 同比扭亏 环比增长67 9% [2] - 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0 15亿元 出现亏损 [2] - 下修2025-2026年EPS为0 70元(-0 04)、1 02元(-0 02) 新增2027年EPS为1 50元 [2] 三元正极业务 - 2024年全球三元材料产量为95 3万吨 同比下滑1 6% 海外市场三元占据约90%市场份额 [3] - 2024年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出货约12万吨 同比增长20% 全球市占率超12% [3] - 2024年三元正极业务全年盈利5 04亿元 25Q1盈利约6800万元 [3] - 公司三元正极出货量连续数年位列行业首位 龙头地位稳固 [1][3] 新产品布局 - 2024年在固态电池、锰铁锂、钠电等战略性业务投入约1 75亿元 [3] - 25Q1锰铁锂产能已实现满产满销 钠电层状材料获千吨级订单 聚阴离子获百吨级订单 [3] - 固态电池用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硫化物电解质材料获多家国内外客户认可 [3] - 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预计2025年四季度竣工 2026年初放量投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