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钠电正极
icon
搜索文档
ST帕瓦: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报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7-13 17:08
关于非标审计意见和内控否定意见 - 年审会计师无法获取充分审计证据,对202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内控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 [1] - 涉及向供应商多付工程及设备款18,000万元,实际控制人张宝承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 - 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无法核实完整性和准确性,影响多个会计科目 [3] - 内控缺陷包括立项与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招标流于形式等关键节点问题 [5] 关于经营业绩大幅亏损 - 2024年营收9.40亿元同比降0.6%,归母净利润-7.27亿元同比扩大193.37% [8] - 毛利率-10.29%同比降20.29个百分点,主因原材料价格下行、折旧增加、减值计提等 [8] - 三元前驱体产品价格降24.05%至5.54万元/吨,销量增37.94%至16,883.50吨 [12] - 硫酸镍/钴采购价分别降13.08%/21.90%,但产品价格跌幅超过原料成本降幅 [12] - 产能利用率仅49.86%,在手订单覆盖率16.43%,显示市场需求疲软 [14][15] 关于主要客户和供应商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96.53%,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52.77%,集中度高 [18][27] - 客户一为最大客户,销售占比48.37%,期末无应收账款 [20] - 供应商五涉及2023年虚增收入事项,存在历史问题 [27] - 部分销售货款被实际控制人张宝占用,存在资金占用问题 [22] 关于存货 - 存货账面余额8.79亿元,跌价准备2.95亿元,占流动资产37.01% [29] - 库存商品中10.86%为1-2年库龄的单晶型三元前驱体,存在一定滞销 [31] - 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12亿元,转回1.74亿元,主要因市场价格下跌 [32] - 可变现净值计算采用订单售价扣除至完工成本及税费,与同业可比 [34][36]
容百科技:正式进军磷酸铁锂行业
鑫椤锂电· 2025-07-10 17:29
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材料项目 - 容百集团仙桃基地6000吨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总投资6000万元 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百余天 [1] - 项目依托自主研发的钠电材料创新技术体系 产品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1] - 首创"原料处理-成品烧结"全流程一体化工艺 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1] - 项目采用集约化设计和智能化生产 达产后年产值将超2亿元 将成为国内钠电领域先进的正极材料产线 [1] 公司战略布局 - 容百正式宣布进军磷酸铁锂行业 将依托欧洲基地落地首条万吨级高端产线 [1] - 公司持续巩固三元材料龙头地位 同时拓展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新兴应用领域 [1] 钠电业务进展 - 钠电正极产品已与国内外主流客户建立密切合作 在动力、储能、启停电源等领域占据头部电池厂商领先位置 [2] - 2025年初接连斩获3000吨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订单及数百吨聚阴离子正极材料订单 并快速启动量产交付 [2]
容百科技:24年营收降33%,多领域布局成果显著
和讯网· 2025-06-30 22:49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50 88亿元 同比下滑33 41% 净利润2 96亿元 同比降49%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542 95万元 亏损幅度收窄 [1] 市场拓展与客户结构 - 海外市场开拓成果显著 韩国基地大量出货 欧洲波兰项目启动 [1] - 中镍产品获国内大客户订单 欧洲产能提前锁定 [1] - 作为国内唯一海外有大规模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的企业 海外先发优势凸显 [1] 新技术路线布局 - 固态电解质以硫化物开发为主 性能领先且空气稳定性提升 中试线预计2025年底竣工 量产后成本降低 [1] -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已批量出货 全固态正极材料吨级出货覆盖多家知名企业 [1] - 协同开发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性能领先并已公斤级送样 [1] - 钠电正极材料年出货量居行业前列 新建年产6000吨生产线预计2025年出货量高速增长 [1] 订单与产能规划 - 2025年初获多笔订单并启动交付 [1] - 构建三位一体供应链体系 与伙伴协同合作形成供应链壁垒 [1] - 新产品开发和新客户拓展可提升销量与开工率 降低成本 [1]
容百科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预计年底竣工 钠电正极材料出货量保持高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1:08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50 88亿元同比下滑33 41% 净利润2 96亿元同比下降49%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542 95万元亏损幅度显著收窄 [1] 市场拓展 - 韩国基地保持大批量出货状态欧洲波兰项目已正式启动 [1] - 中镍产品获国内大客户订单欧洲产能被提前锁定 [1] - 海外市场先发优势凸显是国内唯一在海外拥有大规模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的企业 [1] 技术布局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粒度及离子电导率等性能行业领先空气稳定性显著提升 [1] - 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加速推进中预计2025年年底竣工 [2] - 全固态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出货覆盖国内外头部客户 [2]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性能指标行业领先已实现公斤级送样 [2] - 钠电正极产品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卡住领先位置年出货量行业领先 [2] 订单与产能 - 2025年初获得3000吨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订单和数百吨聚阴离子正极材料订单 [2] - 湖北仙桃新建年产6000吨钠电正极材料生产线预计2025年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 [2] 供应链管理 - 构建"技术输出+材料供应+绿色制造"三位一体的供应链体系 [3] - 开放式协同合作实现产业链资源配置最优和效率最大化 [3] - 形成高效、低耗、零排的不可复制供应链壁垒 [3]
同兴科技(003027) - 003027同兴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9
2025-06-19 22:40
钠电业务 - 钠电正极材料中试线设计产能200吨,烧成率提升后接近300吨 [2] - 应用场景主要为储能、两轮车等小动力电池、启停电源、UPS电源,预测UPS电源可能最先应用,其次是启停电 源,已和部分UPS电源厂家合作开发产品 [2][3] - 主要做钠电正极材料研发和生产,与电芯厂家紧密合作改进产品性能和开发新产品 [3] - 行业内聚阴离子路线已得到市场主流认可,公司自2023年采用该技术路线,是国内最早采用的少数公司之一 [4] CCUS业务 - 预计到2030年我国CCUS减排需求达0.2亿 - 4.08亿吨,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2050年产值规模达3300亿元,2025 - 2050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1.9%;预计到2030年全球碳捕集能力达4.3亿吨/年,2050年突破80亿吨/年,CCUS技术将覆盖全球50%以上高耗能行业 [5] - 与惠生工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军海外“双碳”市场,公司负责工艺包、吸收剂及主体设备供货,惠生工程负责项目整体EPC工程 [6] - 海外CCUS项目中标价格显著高于国内市场 [7][8] - 海外CCUS业务采用分阶段结算模式,应收账款规模可控 [8] - 以10万吨规模项目为参考,CCUS吸收剂更换(补充)周期约8 - 10个月,单次更换(补充)量约80吨 [8] - 国内从事CCUS吸收剂研发企业约10余家,公司在CCUS吸收剂领域具备显著技术优势,吸收剂寿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兴TX系列吸收剂抗氧化能力强,运行寿命较MEA延长20倍 - 300倍,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8] 公司战略 - 对并购持开放态度,聚焦CCUS与钠电业务,保留跨界并购弹性,正推进标的筛选与对接,将审慎推进相关工作 [8]
高工评选 | 2025高工钠电市场应用及产业化先锋评选启动
高工锂电· 2025-05-25 17:19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2] -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2] 钠电应用场景 - 储能领域应用场景包括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数据中心UPS、基站备电等,试点示范应用开始散点铺开 [2] - 交通领域应用场景包括两轮车、三轮车、启动电源、工程机械车辆、微型车、乘用车等,都开启钠电探索 [2] - 轻型车换电、二级经销商等商业模式开始逐步酝酿 [2] 钠电产业化进展 - 中科海钠、珈钠、华阳、众钠等多家企业万吨级产线投产,推动聚阴离子和层状氧化物正极、硬炭负极等核心材料产业化加速落地 [2] - 钠电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集流体等关键材料领域企业都在加速布局 [2] - 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95%,关键材料环节逐步实现专用化 [2] 奖项设置 - 钠电市场应用开拓先锋奖针对在不同应用场景有实质性客户进展和市场应用的企业 [3] - 钠电材料产业化先锋奖针对在钠电核心材料产业化及规模化有实质性进展的企业 [4] - 细分市场应用先锋奖包括重卡、轻型车、启停电池、储能、海外市场等方向 [5] - 材料产业化先锋奖涵盖层状氧化物材料、聚阴离子材料(NFPP、NFS)、普鲁士材料、硬炭负极材料等 [6]
容百科技(688005)2024年及25Q1业绩点评:业绩出现波动 待新材料业务提供增量
新浪财经· 2025-05-22 14: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50 88亿元 同比下降33 4% 实现归母净利润2 96亿元 同比下降49 0%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 44亿元 同比下降52 6% [2] - 24Q4实现营收37 64亿元 同比下降7 81% 环比下降15 1% 实现归母净利润1 80亿元 同比扭亏 环比增长69 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 55亿元 同比扭亏 环比增长67 9% [2] - 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0 15亿元 出现亏损 [2] - 下修2025-2026年EPS为0 70元(-0 04)、1 02元(-0 02) 新增2027年EPS为1 50元 [2] 三元正极业务 - 2024年全球三元材料产量为95 3万吨 同比下滑1 6% 海外市场三元占据约90%市场份额 [3] - 2024年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出货约12万吨 同比增长20% 全球市占率超12% [3] - 2024年三元正极业务全年盈利5 04亿元 25Q1盈利约6800万元 [3] - 公司三元正极出货量连续数年位列行业首位 龙头地位稳固 [1][3] 新产品布局 - 2024年在固态电池、锰铁锂、钠电等战略性业务投入约1 75亿元 [3] - 25Q1锰铁锂产能已实现满产满销 钠电层状材料获千吨级订单 聚阴离子获百吨级订单 [3] - 固态电池用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硫化物电解质材料获多家国内外客户认可 [3] - 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预计2025年四季度竣工 2026年初放量投产 [3]
容百科技全系产品、技术“新进展”
高工锂电· 2025-05-20 18:15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由高工钠电、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众钠能源总冠名 [2][3]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行,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利元亨总冠名 [3][4] 公司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正极材料领域龙头企业,产品技术动向备受行业关注,在CIBF2025展会上全面多元的产品矩阵成为焦点 [4] - 2024年三元正极材料销量逆势增长超20%,全球市占率突破12%,连续四年稳居全球第一 [10] - 磷酸锰铁锂系列产品2024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74%,现有产能已实现满产满销 [11] 三元正极材料技术优势 -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首位,持续引领行业开发方向 [5] - 超高镍系列产品可满足350Wh/kg以上超高能量密度需求,应用于超长续航高端电动车型 [7] - 中低镍单晶产品突破传统技术难题,具备耐高电压、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综合优势 [9] 磷酸盐系列技术突破 - 开发出4.5代超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压实密度2.65g/cm³),电池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 [12] - 磷酸锰铁锂纯用方案体积能量密度达450Wh/L,单吨成本不超磷酸铁锂5%,瓦时成本较铁锂低10% [10] - 磷酸锰铁锂前驱体千吨级示范产线已投产,2025年将完成万吨级产线升级改造 [14] 钠电技术进展 - 在聚阴离子、层状氧化物及普鲁士类三种主流技术路线均具备卓越技术实力 [18] - 聚阴离子材料循环寿命超10000次,-30℃仍保持高放电容量,成本较锂电降低20%-30% [18][20] - 仙桃基地新增6000吨/年聚阴离子中试线预计2025年三季度投产,2030年规划建成40万吨/年产能 [20] - 已获3000吨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订单和数百吨聚阴离子产品订单 [21] 固态电池技术布局 - 超高镍三元正极复合载流子原位包覆技术可满足400Wh/kg电芯需求,已实现吨级出货 [21] - 业内首家针对全固态电池开发高能量密度富锂锰基材料,正与国内大客户合作开发 [23] - 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加速推进,预计2026年初放量投产 [23]
容百科技(688005):新型材料逐步放量,深入推进全球化布局
中银国际· 2025-05-13 14: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容百科技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原评级也是增持,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结合公司年报和一季报业绩,调整公司2025 - 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至0.88/1.31/1.68元,对应市盈率22.4/15.2/11.8倍;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放量,维持增持评级 [6]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分别同比 - 49.06%/+58.57%;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市占率逐步提升,海外布局逐步完善,维持增持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688005.SH,市场价格为人民币19.82,发行股数714.73百万,流通股465.08百万,总市值14,165.86百万人民币,3个月日均交易额326.88百万人民币,主要股东上海容百新能源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6.89% [2][3][4]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涨跌幅分别为 - 35.0%、6.4%、 - 42.2%、 - 38.6%,相对上证综指涨跌幅分别为 - 37.4%、1.6%、 - 43.4%、 - 44.6% [3] 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22,657、15,088、17,503、19,908、22,312百万人民币,增长率分别为 - 24.8%、 - 33.4%、16.0%、13.7%、1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1、296、632、934、1,203百万人民币,增长率分别为 - 57.1%、 - 49.1%、113.7%、47.7%、28.8% [8] - 2024年全年营收150.88亿元,同比减少33.41%,盈利2.96亿元,同比减少49.06%,扣非盈利2.44亿元,同比减少52.64%;2024Q4盈利1.80亿元,同比增长612.94%,环比增长69.17%,扣非盈利1.55亿元,同比增长452.13%,环比增长67.91% [9] - 2025Q1营收29.64亿元,同比减少19.71%,盈利 - 0.15亿元,同比增长58.57%,扣非盈利 - 0.25亿元,同比增长34.82% [9] 其他财务指标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8.6%、10.0%、11.5%、12.4%、13.4%;净利率分别为2.77%、2.18%、3.6%、4.7%、5.4%;ROE分别为6.7%、3.5%、6.9%、9.5%、11.1%;资产负债率均为0.6 [10][13][14] 业务发展 - 2024年三元正极材料销量12万吨,同比增长20%,全球市占率超12%,较2023年提升2个百分点,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一;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出货达到2.7万吨,占比提升至23% [9] - 新型正极材料方面,磷酸锰铁锂产品出货同比增长超100%,连续两年保持行业市占率第一;钠电正极产品开发取得较大突破,2025年初获3000吨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订单、数百吨聚阴离子正极材料订单 [9] 全球化布局 - 2024年海外客户累计销量首次超过2万吨;产能方面,韩国建成年产2万吨高镍三元、6000吨前驱体产能布局;欧洲完成波兰基地布局;北美完成北美子公司注册 [9]
当升科技(300073):2024年三元正极出货承压 固态电池与钠电池材料布局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5-09 14:3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滑75% [1] - 2024年营收75.93亿元,同比下滑50% [1] - 2024Q4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下滑98%,环比下滑96% [1] - 2025Q1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1] - 2025Q1营收19.08亿元,同比增长26%,环比下滑8% [1] - 利润下滑主要受客户Northvolt破产重整导致应收账款减值计提影响 [1] 三元正极业务 - 2024年三元正极营收51.48亿元,同比下滑63%,毛利率16.16%,同比下滑2.92个百分点 [1] - 2024年三元正极销量超4万吨,同比下滑约30% [1] - 2024Q4三元正极出货约1.1万吨,环比小幅提升 [1] - 2025Q1三元正极出货量超1万吨 [2] - 公司与SK On、LG新能源签署三元正极供货协议,海外客户拓展取得进展 [2] 磷酸盐系正极业务 - 2024年磷酸盐系正极与钠电正极营收17.54亿元,同比增长1288%,毛利率0.52%,同比下滑0.53个百分点 [2] - 2024年磷酸盐系正极出货量近6万吨,其中2024Q4出货约2.4万吨,环比增长14% [2] - 2025Q1磷酸盐系正极出货量超2.3万吨 [2] - 公司深度绑定中创新航、力神电池等国内一流动力及储能电池客户 [2] - 2025年预计新增8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 [2] 新型锂电材料布局 - 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已应用于无人机、eVTOL等市场 [3] - 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性能获客户广泛认可 [3] - 布局氧化物聚合物复合、硫化物、卤化物等多个技术路线 [3] - 完成氧化物及硫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百吨级中试线建设,实现吨级稳定制备 [3] - 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类钠电正极材料已批量供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