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CUS
icon
搜索文档
服贸会“绿意浓”!记者带你打卡金融、环境服务专题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4:56
(视频编辑:柳润瑛、实习生孙筠雅) 0:00 今年的金融服务专题展览分布在5号馆和6号馆,展览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围绕"数智驱动 开放共 赢"的主题,由专题展览、配套活动、洽谈交流、成果发布四部分组成。线下参展企业达97家,包括世 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71家。其中,国内机构51家,外资机构46家,国际化率为47.4%。金融服务专 题的大门越开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展商选择来到服贸会,共同拥抱金融发展的新机遇。 作为服贸会核心专题之一,环境服务专题展在北京首钢园7号馆同步亮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 海油占据了整个展馆的"C位",集中呈现了在氢能、CCUS等前沿能源领域的最新成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卢陶然 北京报道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开幕。 ...
最新报告:2060年我国工业碳排放将比今年下降约95%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18:17
中国工业碳中和目标与技术路径 - 2060年中国工业碳排放预计降至4.5亿吨,较2025年下降95% [1] - 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电气化与清洁电力替代、氢能替代、CCUS四类技术贡献工业减排近80% [1] - 工业部门2022年碳排放含间接排放接近80亿吨,占全国总排放70% [2] 工业碳中和分阶段技术路径 - 2025-2035年:低碳流程技术大规模应用期,聚焦原料替代、废物回收和能效提升 [2] - 2035-2050年:工艺颠覆性技术爆发期,氢能、电气化耦合、清洁电力替代及CCUS技术重构工业体系 [2] - 2050-2060年:碳移除托底技术深度应用期,CCUS技术贡献度达24% [2] 重点行业技术应用与减排目标 钢铁行业 - 2060年粗钢产量预计降至7亿吨,短流程电炉钢、氢冶金、CCUS技术贡献度分别为50%、20%、24% [3] 水泥行业 - 2060年水泥熟料产量降至5亿吨,CCUS技术贡献超50%减排量 [3] 有色行业 - 2060年铝产量稳定在5000万吨,废铝再生耦合清洁电力贡献50%减排量 [3] 石化与煤化工行业 - 石化行业CCUS技术2060年贡献23%减排量,煤化工行业CCUS普及度达50%-60% [3] 工业数字化与政策支持 - 工业数字化技术2030年渗透率提升至45%以上,2060年减排贡献达7% [3] - 2025-2060年工业碳中和累计投资预计达42万亿元 [5] - 碳市场扩围预计带动2500亿-3500亿元减排投资,2027年覆盖主要工业排放行业 [4]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60%-70%低碳技术处于示范或实验阶段,氢能冶金和CCUS面临成本与技术成熟度挑战 [2][4] - 建议通过科技专项加速氢能、电气化、CCUS等技术研发,构建"研发-示范-推广"机制 [4]
【石化化工交运】“增储上产”叠加新能源转型加速,持续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行业日报第68期(赵乃迪/胡星月/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23 22:03
"三桶油"油气产量增长 - 2025Q1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油气当量产量分别同比增长0.7%、1.7%、4.8% [2] - 2025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2100亿元、767亿元、1300亿元,预计油气当量产量增长1.6%、1.3%、5.9% [2]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背景下,"三桶油"产量持续上行有助于提升抗油价波动能力并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 新能源产业转型布局 - 中国石油2024年天然气产量占比超油气总量50%,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高纯氢产能8100吨/年(同比+23%),建成充换电站3803座、充电枪4.7万把,2025年4月充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3] -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合作构建全国换电网络,2025年目标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规划1万座 [3] - 中国海油投用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恩平15-1平台),未来10年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增产20万吨 [3] 油服板块业绩与行业景气 - S&P Global预计2025年全球上游资本开支达5824亿美元(同比+5%),支撑油服行业景气 [4] - 2025Q1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油发展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7亿元(同比+40%)、5.41亿元(同比+14%)、5.94亿元(同比+18%) [4] - "三桶油"资本开支扩张带动下属油服企业经营质量改善,竞争力持续提升 [4]
2025年Brand Finance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中国石油排名第12位,品牌价值达332.8亿美元
凤凰网财经· 2025-05-09 14:43
中国石油品牌价值与战略 - 中国石油品牌价值增长17%达到332亿美元 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石油天然气品牌 [1] - 品牌排名从2024年第14位上升至第12位 品牌强度评级为AA [1] - 品牌价值提升得益于强劲的运营业绩和良好声誉 尤其在上游业务领域表现突出 [1] 新能源转型布局 - 公司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重点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与加注环节 [1] - 在风光发电与储能、地热与CCUS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 - 新能源战略展示对技术的敏锐洞察力 有助于塑造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1] Brand Finance机构背景 - Brand Finance是全球唯一独立第三方品牌估值与战略咨询机构 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深度合作 [1] - 参与制定ISO 10668品牌估值和ISO 20671品牌评估国际标准 [1] - 报告数据基于国际会计准则及ISO标准计算 涵盖品牌核心指标与创新亮点 [1] - 机构服务覆盖全球近万个品牌 为五大洲主要经济体提供品牌战略技术支持 [2] - 国际估值标准委员会中唯一的品牌估值机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