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PDDR5
icon
搜索文档
CXMT begins producing advanced LPDDR5X memory chips as China narrows tech gap
Yahoo Finance· 2025-10-30 17:30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CXMT), China's leading memory chipmaker, has started mass production of a new generation of DRAM products in the latest sign of the country's advancing semiconductor capabilities. The Hefei-based company, which is preparing for a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n Shanghai, announced on its official website that it had begun producing LPDDR5X - an advanced type of DRAM widely used in mobile devices. DRAM chips function as high-speed memor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allowi ...
【点金互动易】英伟达+存储芯片,直接供货寒武纪,间接供应英伟达,这家公司代理品牌包括长鑫存储、江波龙等
财联社· 2025-10-30 09:07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重点介绍了两家公司在存储芯片及相关领域的业务布局和竞争优势,特别是与行业巨头如英伟达、寒武纪的合作关系,以及在新产品(如DDR4、LPDDR5)上的进展 [1] 公司业务与产业链 - 一家公司业务涉及英伟达和存储芯片领域,直接向寒武纪供货,并间接供应英伟达,其代理的品牌包括长鑫存储和江波龙等 [1] - 另一家公司结合存储芯片与MCU业务,其新DDR4产品正在送样阶段,预计明年贡献收入,同时已有LPDDR5产品的规划,公司战略覆盖“计算+存储+模拟”,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和工业等 [1]
北京君正:公司目前LPDDR5的产品正在规划中
新浪财经· 2025-10-29 15:27
北京君正10月2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LPDDR5的产品正在规划中。 ...
北京君正(300223.SZ):公司目前LPDDR5的产品正在规划中
格隆汇· 2025-10-29 15:23
格隆汇10月29日丨北京君正(300223.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LPDDR5的产品正在规划中。 ...
大为股份2025三季报:存储业务营收劲增近三成!大为股份加码存储芯片研发!
全景网· 2025-10-24 18:51
公司整体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9.90% [1] - 经营呈现稳健增长态势,由“存储+智能终端”与“新能源+汽车”两大核心板块协同驱动 [1] - “存储+智能终端”板块营收占比高达90.33%,筑牢业绩基本盘 [1] 存储+智能终端板块 - 板块前三季度累计营收7.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68% [1] - 主力产品DDR3、DDR4、LPDDR4X系列保持稳定出货,其中LPDDR4X产品通过瑞芯微、晶晨半导体等主流SoC平台认证,并打入国内运营商供应体系 [1] - 公司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投资设立上海大为捷敏技术有限公司,聚焦半导体存储技术研发以强化AI、AIoT等高端场景适配能力 [2] - 供应链深化“国际+国产”双体系,与三星、SK海力士稳定合作,同时加强长江存储NAND方案与长鑫存储DRAM方案的对接,在利基市场加速替代国际品牌 [2] - DDR4、LPDDR4X等多款芯片通过飞腾等国产CPU平台认证,覆盖高端工业、AIoT领域,并成功应用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终端项目 [2] 新能源+汽车板块 - 板块前三季度累计营收约0.85亿元,成为公司业绩重要补充 [3] - 汽车业务核心产品电涡流缓速器与液力缓速器贡献超60%销量,并深化纯电动车型适配合作,推动产品成为新能源客车标配 [3] - 海外市场通过主机厂采购联盟、中介代理等模式扩大东南亚、中东市场覆盖,并拓展至矿卡、消防车等特种车辆领域 [3] - 技术层面完成EC13/V3.0控制器试制与试验,推进EC16控制器国产化芯片替代,信号传输效率提升30% [3] - 郴州锂电项目取得关键突破,核心矿区桂阳大冲里探明长石矿20.95亿吨、伴生锂(Li₂O)32.37万吨,具备规模化露天开采条件 [4] - 创新研发“磁选+浮选+重选”联合工艺,实现锂精矿高效回收,同时产出光伏级高纯石英与高白度长石粉,显著降低综合成本 [4] - 碳酸锂业务采用“海外+境内”双渠道采购与套保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并通过降本增效实现同比减亏 [4]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半导体存储行业长期增长逻辑清晰,受DDR5、LPDDR5X及高性能HBM产品渗透率提升、AI算力需求爆发与国产替代浪潮驱动 [4] - 新能源+汽车板块受益于锂矿资源稀缺性与汽车出口红利 [4] - 公司后续将重点推进LPDDR5规模化量产及高端移动存储方案研发,新能源端加速锂矿开采筹备,力争2025年实现双板块规模与盈利双提升 [5]
【大涨解读】国产芯片:规划要求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机构称未来将从“追赶”迈向“领先”,存储“超级周期”也持续发酵
选股宝· 2025-10-24 11:45
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24日芯片、存储板块集体大涨,多只股票涨停或涨超10%,例如普冉股份、汇顶科技、大为股份、环旭电子涨停,香农芯创、英诺激光、江波龙、华虹公司、聚辰股份、朗科科技、中巨芯等均涨超10% [1] - 国产芯片指数当日上涨+2.99% [2] - 具体个股表现:盈新发展连续5天5板,最新价2.64元,涨幅+10.00% [2];大豪科技最新价18.61元,涨幅+9.99% [2];汇顶科技最新价84.17元,涨幅+10.00% [2];华虹公司最新价125.56元,涨幅+13.27% [2];神工股份最新价49.30元,涨幅+12.76% [2];中巨芯最新价11.18元,涨幅+10.58% [2] 核心驱动事件 - 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至23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 - 科技部负责人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支撑,并从加强原始创新、推动科技产业融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四方面作出部署 [3] - 内存巨头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在第四季度将DRAM和NAND闪存价格上调最高达30% [4] - 隔夜美股存储公司大涨,闪迪涨超13%,美光、西部数据等涨超4% [3] 行业趋势与机构解读 - 当前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已由“追赶”迈向“领先”,旨在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5] - 存储行业正经历由AI驱动的“超级周期”,其本质是从“周期”到“结构”的转变,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征 [6] - 由于三星、美光、海力士等头部公司加速向HBM、DDR5、LPDDR5等新制程产品迁移,放弃了部分利基型产品生产,为国内厂商带来了份额提升的机会 [6] - 四季度国内存储公司有望受益于“价格回升+国产化”的双重驱动,需求、订单及开工情况预计将呈现稳健复苏态势 [6] 公司动态与业务进展 - 盈新发展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长兴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81.8091%股权,以实现控股 [2] - 大豪科技参股上海兴感半导体,其主营业务为电流传感器芯片、电流隔离器等 [2] - 汇顶科技拟收购显示驱动芯片公司云英谷100%股权 [2] - 华虹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嵌入式闪存技术在MCU领域保持领先,拥有全系列车规级芯片 [2] - 神工股份是刻蚀硅材料龙头 [2] - 中巨芯主要从事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是国内少数能够稳定批量供应12英寸1Xnm级别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硫酸的企业,产品用于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制造 [2]
存储芯片概念再爆发,德明利涨停,佰维存储盘中续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5:30
市场表现 - 存储芯片概念股盘中活跃,云汉芯城股价20%涨停,香农芯创涨幅超15%并创出新高,德明利和睿能科技股价亦涨停,佰维存储涨近8%并创出新高 [1] 价格上涨动态 - 闪迪将NAND闪存报价上调约10%,覆盖消费级与企业级产品,延续自4月以来的上涨态势 [1] - 三星电子计划在第四季度将部分DRAM价格上调15%至30%,NAND闪存价格上调5%至10% [1] - 美光科技在9月暂停报价后恢复,其DDR4、DDR5、LPDDR4、LPDDR5等存储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约20% [1] 需求驱动因素 - 存储市场升温受AI、数据中心及终端存储需求拉动 [1] - AI技术快速发展带动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对存储芯片需求大增 [1]
帝科股份20251015
2025-10-15 22:5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存储芯片封装与测试行业[2][4][5] * 核心公司为上市公司碧水源股份公司(收购方)及其收购标的江苏金凯(后被提及为江苏晶凯/英梦金凯)[1][2][4] * 江苏金凯是一家专注于存储芯片封装与测试制造服务以及存储晶圆风险测试服务的科技企业[4] 核心财务数据与业绩承诺 * 江苏金凯2024年营收为9,120.15万元,净利润为1,354.9万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5,211.49万元[2][4] * 2025年1-4月营收为1,654.18万元,净利润为-372万元(受季节性影响),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596.41万元[2][4] * 业绩承诺为2025年至2028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0万元、3,500万元、4,800万元和6,100万元,其中2026-2028年平均承诺净利润不低于4,800万元/年[2][4] * 收购对价基于江苏金凯100%股权估值4.8亿元,对应2026-2028年平均承诺净利润的市盈率倍数为10倍,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估值水平[2][4] 收购目的与战略协同 * 收购旨在把握AI算力时代带来的存储产业新一轮成长周期机遇[2][4] * 通过延伸至存储芯片封装及测试制造、存储晶圆分选测试等环节,提高一体化成本品质控制能力和客户响应能力[2][4] * 江苏金凯与英梦控股合并后,业务涵盖从产品应用设计开发到封装及成品测试,形成产业链协同[4][11] 客户结构与市场需求 * 江苏金凯主要客户包括英梦控股(约占70%份额)、兆易创新、成都星拓股份等[2][6][10] * 未来1-2年内主要客户仍将是英梦控股及其相关公司,江波龙和佰维存储等模组厂是潜在合作对象[4][10] * 2025年以来芯片价格因AI算力需求增加上涨超过200%,预计2026年英梦控股及其他客户需求将得到保障[2][6] 技术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 江苏金凯采用"二次分类"技术,通过CP测试端或晶圆分选测试,根据客户需求对不同规格速率进行分类,再进行封装和成品测试,能有效提高成品率和良率[2][3][7] * 该技术在国内目前具有独特性[3][8] * 公司专注于DRAM产品,其检测难度高于德明利主要集中的NAND Flash[4][16] * 在晶圆分选测试和SOC绑定方面具有优势,毛利率比同行业高5%-10%[4][11][14] 产能规划与收入预期 * 满产情况下每月产能约为3.5KK至4KK[2][6] * 预计2026年业务体量约10-15亿元,2027年达到20-30亿元,希望三年内达到30-50亿元规模[4][13] * 当前消费类产品占据英梦控股大部分收入结构,其中LPDDR4占65%,LPDDR5占35%[4][18] 产品路线与未来发展 * 计划2026年推出Mobile HBM以及CXL模块产品[4][19][20] * 存储产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充裕资金支持[12] * 江苏金凯的毛利率平均在20%-25%之间,高于同行几个百分点[4][9][15]
1400亿合肥半导体巨头,冲刺存储芯片第一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2:47
长鑫科技IPO进展 - 长鑫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公司冲击A股IPO取得重要进展 [1] - 公司是中国大陆最大的DRAM芯片制造商 [1] - 截至发稿,长鑫科技未就IPO和相关业务问题向记者给出回复 [1] 长鑫科技业务发展与产能规划 - 公司成立于2016年,全资子公司长鑫存储是中国大陆DRAM领域的领军企业 [5] - 2019年9月,与世界主流产品同步的8Gb DDR4亮相 [5] - 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长鑫存储2025年底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同比增长近50% [5] -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2025年长鑫存储DRAM出货量将同比增长50%,市场份额有望从第一季度的6%提升至第四季度的8% [5] - 有知情人士表示,上述外部机构预测数据与实际情况仍有较大差异 [5] 长鑫科技估值与股权结构 - 2024年3月融资时估值已达1400亿元 [7] - 公司此前已经获得七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资股东、市场化产业投资方以及险资等 [7] - 公司最新注册资本601.9亿元,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合肥清辉集电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直接持有公司21.67%股份 [7] 长鑫科技与兆易创新的合作关系 - 公司与兆易创新形成“股权绑定+供应代工”的深度合作链条 [8] - 2024年3月,兆易创新出资15亿元参与融资,持股比例由0.95%升至1.88% [8] - 自2020年起,兆易创新向长鑫采购DRAM并委托其代工,2023年采购与代工金额分别为4.05亿元和3.62亿元 [8] 半导体行业上市窗口期 - 长鑫科技是半导体企业竞速上市的一个缩影,A股有望迎来半导体上市小高潮 [1][11] - 上海超硅、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电路等多家半导体公司正处于上市进程的不同阶段 [11] - 政策优化、市场供需环境改善等因素推动下,目前正处于半导体企业科创板上市的窗口期 [11] - 2025年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科创成长层”等科创板“1+6”新政,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1] 其他半导体企业IPO案例 - 上海超硅IPO申请于6月13日获得受理,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31亿元 [11] - 摩尔线程IPO申请于2025年6月30日获得受理,9月26日首发上市获得通过,有望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12] - 长江存储母公司长存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革,估值超过1600亿元,未来有望启动IPO [13]
四季度,最景气方向竟是?
格隆汇APP· 2025-10-04 17:21
行业涨价动态 - 2025年9月存储芯片开启第二波涨价潮,全球产业链相关企业股价大幅上涨,A股存储芯片板块月内多股涨幅超过50% [2] - 9月多家供应商宣布上调存储价格,闪迪面向渠道和消费者客户对闪存产品涨价10%以上,三星通知大客户四季度LPDDR系列内存产品价格上调30%,NAND闪存价格上涨5%至10%,美光向渠道商宣布其存储产品价格将上涨20%-30% [4] - TrendForce报告显示DRAM现货报价持续上涨,主流芯片均保持看涨氛围,NAND闪存价格询价和交易积极,部分现货交易商惜售进一步推高价格 [5] - 市场认为存储市场景气度上行至少将延续到2026年下半年,铠侠与英伟达合作开发新型AI固态硬盘,读取速度相比传统固态硬盘提升100倍 [7] 涨价驱动因素 - 存储芯片涨价主要受到AI产业升级辐射,AI算力革命引发存储芯片行业供需重构 [7] - 需求端AI应用推动及数据中心、客户端、移动领域存储需求强劲,多模态AI系统对内存带宽和容量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7] - 供应端面临紧缩,NAND生产商将产量转向下一代节点致低密度芯片供应紧缺,部分供应商因财务困境短期难扩产 [7] - 上游存储厂商将产能重心转向数据中心和高阶手机存储市场,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削减传统DRAM产能转产DDR5、HBM等更高利润产品 [8] 供需格局与价格展望 - 供需格局转变导致缺口持续扩大,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单台AI服务器需配备3TB以上内存和PB级存储,全球云厂商资本支出同比增长超过50% [9] - 美光、三星等厂商减产DDR4和LPDDR4,将大部分产能转向DDR5和LPDDR5,终端存储市场面临结构性紧俏加剧供应紧张 [9] - 三大DRAM原厂优先分配先进制程产能给高阶Server DRAM和HBM,排挤其他应用产能,供应商拥有较强报价优势,合约价将延续上涨动能 [9] - CFM闪存市场预计四季度服务器eSSD涨幅达10%以上,DDR5 RDIMM价格涨幅约10%-15%,移动端嵌入式NAND涨幅约5%-10%,LPDDR4X/5X涨幅约10%-15%,PC端LPDDR5X/D5价格涨幅预计10%-15% [10] 国内产业链公司表现 - 存储芯片行业从2024年第三季度触底后,2025年第二季度进入明确复苏通道,行业周期反转为相关企业带来业绩弹性 [11] - 江波龙作为国内第三方存储模组厂商,2024年在中国企业级SATA SSD总容量排名中位列第三,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39.53%创历史新高,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4亿元,环比增长215.94% [12][13] - 在服务器存储新增需求带动下,四季度存储市场价格将迎来全面上涨,对江波龙、佰维存储等第三方模组厂商以及香农芯创等分销商形成直接利好 [13] - 9月份存储芯片概念股涨幅排行显示德明利上涨117.02%,香农芯创上涨116.56%,江波龙上涨86.50%,聚辰股份上涨82.90%,协创数据上涨81.70% [14] 技术迭代与国产厂商 - 行业景气度回升本质是从旧技术退场到新技术接棒过渡期,产能缩减但刚需不减形成供需失衡 [17] - HBM作为AI芯片核心组件价格涨幅最大,美光科技2025财年第四财季DRAM产品同比增长69%约占总营收79%,NAND产品收入同比下降5% [17] - AI推理环节落地需要存储具备大容量、高速度并支持随机I/O访问,为NAND带来刚需级新需求 [17] - 国内存储芯片企业长江存储是国产NAND Flash技术领导者,成功研发并量产232层3D NAND Flash,长鑫存储是国产DRAM领军企业,实现从DDR4到DDR5的技术跨越 [18] - 长鑫存储2025年产能预计同比增长近50%,DDR5/LPDDR5出货量份额从一季度1%左右提升至7%和9% [19] - 兆易创新在NOR Flash市场份额全球第二,7成收入来自存储芯片,并持有长鑫存储约1.88%股权,双方业务联系紧密,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额达11.61亿元 [19] AI驱动的长期需求 - 多模态AI系统对内存带宽和容量需求呈指数级增长,OpenAI与三星和SK海力士建立战略合作为星际之门AI数据中心项目提供存储芯片 [21] - OpenAI计划到2029年从三星和SK海力士采购每月高达90万片晶圆的DRAM产能,相当于2025年末全球DRAM总产能近一半 [21] - 全球DRAM行业从2007年月产能100万片增长到2025年末190万片用了18年,OpenAI需求要求在四年内实现接近18年的产能扩张 [22] - 这一合作可能推动存储芯片市场进入为期2-3年的"超级周期",HBM未来几年增速依然惊人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