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iFi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泰凌微盛文军:从物联网“布道者”到端侧AI“引领者”
上海证券报· 2025-07-15 02:29
端侧AI与无线连接市场发展 - 端侧AI通过离线AI大模型实现键盘鼠标AI问答写作、PPT制作、手势识别及汽车自动泊车等功能,推动生活智能化 [2] - 边缘AI(Edge AI)与无线连接结合的市场将高速增长,泰凌微成为该领域引领者 [2] - 2025年或为端侧AI应用落地元年,泰凌微已率先实现技术商业化 [2][3] 泰凌微业绩与业务进展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5.03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9900万元(同比+267%) [3] - 业绩增长源于端侧AI驱动无线连接芯片需求,覆盖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工业物联网等场景 [3][6] - 低功耗蓝牙芯片出货量全球前三,多模音频产品线及BLE产品线出货量持续提升 [2][5] - 2024年底推出的端侧AI芯片第二季度销售额达千万元级别,量产进度超预期 [8] 技术布局与产品创新 - 公司布局蓝牙、星闪等技术路线,注重吞吐量、低延迟、低功耗等指标优化 [3][4] - 核心竞争力为全技术路线覆盖能力,不押注单一技术方向 [4] - 新一代芯片支持端侧AI+多模无线连接,2024年发布三款通信模组,适用于智能家居、穿戴等领域 [8][9] 物联网市场前景 - 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2023年达百亿级,预计五年后超300亿,端侧芯片市场规模或达万亿级 [6] - 中国物联网无线连接芯片行业规模2027年将达1610.51亿元,2023-2027年CAGR为10% [6] - Matter技术推动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公司Matter芯片海外批量出货,WiFi 6+蓝牙5+Zigbee芯片瞄准AIoT市场 [7] 未来增长点 - 端侧AI项目覆盖智能穿戴、运动监测、电动工具等场景,未来几个季度将陆续量产 [9] - 蓝牙芯片、音频芯片、IoT芯片在智能办公、网联汽车等场景出货量预计快速增长 [8]
54家公司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部分预增股遭抢筹、市场聚焦TMT股
第一财经· 2025-07-06 20:03
中报业绩预增概况 - 54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21家预增、11家略增、4家续盈、3家扭亏,预增比例达72% [1] - 16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高增幅超100%,主要来自生物医药、电子、机械设备、电力等行业 [1] - 业绩预增股公告后股价表现强势,华银电力周涨幅37.47%,美诺华次日涨停,涛涛车业次日涨14.71% [4] 高增长个股及行业分布 - 华银电力净利润预增4423%至1.8-2.2亿元,翰宇药业预增1663%,渝开发预增784% [2] - 电子、生物医药、基础化工、硬件设备、电力设备行业预增公司数量较多 [2] - 小商品城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3-17亿元(同比+12.6%-17.4%),旗下"义支付"跨境收款超25亿美元(同比+47%) [5] TMT板块业绩表现 - 半导体企业芯朋微预计营收6.3亿元(+38%)、净利润9000万元(+104%),工业市场营收增长55% [6] - 泰凌微营收5.03亿元(+37%)、净利润9900万元(+267%),端侧AI芯片二季度销售额达千万元级 [7] - 长川科技净利润3.6-4.2亿元(+67.5%-95.5%),高端测试设备订单显著增长 [7] 行业景气度分析 - TMT制造业二季度工业增加值保持10%以上增速,集成电路出口4-5月分别增长20.2%、33.4% [8] - PCB、模拟芯片、存储、端侧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为TMT中景气度最高子行业 [8] - 科技股二季度调整主因市场风格轮动,产业端AI创新驱动趋势未改 [8]
泰凌微(688591):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业绩持续超预期
华金证券· 2025-06-30 21: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泰凌微处于快速发展期,业绩持续超预期,2025年半年度预计营收5.03亿元,同比增加37%,预计归母净利润9900万元,同比增幅267%左右,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及相关所得税影响,净利润约1.19亿元 [1][2] - 公司客户需求、新客户拓展及新产品持续发力,各产品线收入均增加,新产品进入规模量产或批量出货阶段,在行业多个领域优势突出,地位稳固 [2] - 公司规模效应明显,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远超营收同比增速,净利率大幅提高,所处赛道持续增长,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3] - 营收预测维持不变,上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36|844|1115|1466|1857| |YoY(%)|4.4|32.7|32.1|31.5|26.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0|97|216|325|483| |YoY(%)|-0.0|95.7|121.6|50.6|48.6| |毛利率(%)|43.5|48.3|51.0|51.0|51.0| |EPS(摊薄/元)|0.21|0.40|0.90|1.35|2.01| |ROE(%)|2.1|4.2|8.6|11.5|14.7| |P/E(倍)|229.8|117.4|53.0|35.2|23.7| |P/B(倍)|4.9|4.9|4.6|4.1|3.5| |净利率(%)|7.8|11.5|19.4|22.2|26.0| [10]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2327|2263|2435|2792|3267| |现金|1955|1713|1676|1971|2205|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66|184|279|329|441| |预付账款|21|6|30|17|42| |存货|153|137|227|252|355| |其他流动资产|31|223|223|224|224| |非流动资产|103|226|215|203|197| |长期投资|0|0|0|0|0| |固定资产|25|57|55|54|51| |无形资产|20|27|18|8|5| |其他非流动资产|58|142|142|141|141| |资产总计|2430|2489|2650|2995|3464| |流动负债|82|118|111|148|154| |短期借款|0|0|0|0|0|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5|32|27|51|48| |其他流动负债|66|86|84|97|106| |非流动负债|7|29|29|29|29| |长期借款|0|0|0|0|0| |其他非流动负债|7|29|29|29|29| |少数股东权益|0|0|0|0|0| |股本|240|240|241|241|241| |资本公积|1996|2010|2010|2010|2010| |留存收益|116|196|366|603|92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341|2343|2510|2819|3281| |负债和股东权益|2430|2489|2650|2995|3464| [11] 利润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636|844|1115|1466|1857| |营业成本|359|436|546|718|910| |营业税金及附加|3|5|4|6|9| |营业费用|53|70|86|106|121| |管理费用|46|59|70|85|93| |研发费用|173|220|268|308|334| |财务费用|-16|-35|-52|-56|-64| |资产减值损失|1|-9|-3|-4|-6|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0|0|0|0| |投资净收益|0|1|0|0|0| |营业利润|49|93|215|320|475| |营业外收入|1|0|0|0|1| |营业外支出|0|1|1|1|1| |利润总额|50|92|215|320|475| |所得税|0|-5|-1|-5|-8| |税后利润|50|97|216|325|483|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0|97|216|325|483| [11]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51|150|-19|271|205| |净利润|50|97|216|325|483| |折旧摊销|19|23|25|28|22| |财务费用|-16|-35|-52|-56|-64| |投资损失|0|-1|-0|-0|-0| |营运资金变动|76|27|-208|-26|-234| |其他经营现金流|23|38|-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926|-444|-13|-16|-15| |筹资活动现金流|1365|-116|-5|39|44| [11]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 | | | |营业收入(%)|4.4|32.7|32.1|31.5|26.7| |营业利润(%)|-0.4|89.1|130.3|49.1|48.3|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0|95.7|121.6|50.6|48.6| |获利能力| | | | | | |毛利率(%)|43.5|48.3|51.0|51.0|51.0| |净利率(%)|7.8|11.5|19.4|22.2|26.0| |ROE(%)|2.1|4.2|8.6|11.5|14.7| |ROIC(%)|-0.4|1.8|6.5|9.5|12.7| |偿债能力| | | | | | |资产负债率(%)|3.6|5.9|5.3|5.9|5.3| |流动比率|28.4|19.2|21.9|18.9|21.2| |速动比率|25.9|17.6|19.2|16.8|18.3| |营运能力| | | | | | |总资产周转率|0.4|0.3|0.4|0.5|0.6| |应收账款周转率|4.2|4.8|4.8|4.8|4.8| |应付账款周转率|25.4|18.3|18.3|18.3|18.3| |估值比率| | | | | | |P/E|229.8|117.4|53.0|35.2|23.7| |P/B|4.9|4.9|4.6|4.1|3.5| |EV/EBITDA|928.3|149.6|50.9|31.7|20.9| [11] 每股指标(元) | |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21|0.40|0.90|1.35|2.01|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0.63|0.62|-0.08|1.13|0.85|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9.73|9.73|10.42|11.71|13.62| [11]
开盘10分钟涨停!泰凌微上半年业绩“炸裂”,端侧AI景气度爆棚
格隆汇APP· 2025-06-25 11:2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37%左右 [4] - 归母净利润9900万元,同比增长267%左右,扣非净利润9500万元,同比增长265%左右 [4]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净利润约1.19亿元,同比增加269%左右 [4] - 上半年净利率19.7%,同比提升12.32个百分点,毛利率50.7%,同比提升4.52个百分点 [4] - 上半年净利润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6]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开盘十分钟后涨停,报48.16元/股,逼近历史最高价49.36元/股 [1] - 涨停成交额4.5亿元,最新总市值115.9亿元 [1] - 自去年9月18日历史低点15.12元/股以来累计涨幅超208%,4月9日以来累计涨幅超46% [2] 产品与业务进展 - 端侧AI芯片二季度销售额达千万元规模,已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8] - 多模和音频产品线收入增幅明显,BLE产品线收入亦有较大增长 [8] - 国内首家通过认证的支持Channel sounding等新功能的BLE6.0芯片在全球一线客户进入大批量生产 [9] - 新推出的WiFi芯片实现批量出货 [9] - 音频业务新进入头部客户并实现大批量出货,原有客户出货量持续增长 [9] - Matter芯片在海外智能家居领域开始批量出货 [8] 市场与客户拓展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客户需求增长、新客户拓展及新产品批量出货 [8] - 海外业务快速扩张,境外收入占比同比进一步提升 [9] 机构预测 - 华安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亿、2.84亿、3.87亿元 [9] - 对应EPS分别为0.80、1.18、1.61元,PE分别为47.91倍、32.59倍、23.97倍 [9]
首个芯片设计企业业绩预告出炉,泰凌微(688591.SH)上半年归母净利已超24年全年
新浪财经· 2025-06-25 11:15
业绩表现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左右,同比增加37%左右 [1] - 归母净利润9900万元左右,增幅267%左右 [1] - 归母扣非净利润9500万元左右,增幅265%左右 [1]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及所得税影响后净利润约1.19亿元 [1] - 上半年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均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2] - 毛利率提升4.52个百分点至50.7%,净利率从7.38%大幅提升至19.7% [2]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产品销售结构优化 [2] - 销售额增加带来的经营杠杆效应,收入增幅超过费用增幅 [2] - 各产品线收入均有增加,BLE产品线有较大增长,多模、音频产品线增幅明显 [5] - 新推出的端侧AI芯片二季度销售额达千万元规模 [5] - Matter芯片在海外智能家居领域开始批量出货 [5] - 国内首家通过认证的支持高精度室内定位等新功能的BLE6.0芯片进入大批量生产 [5] - 新推出的WiFi芯片实现批量出货 [5] - 音频业务新进入头部客户开始大批量出货,原有客户出货量持续增长 [5] - 海外业务快速扩张,境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5] 技术布局与产品优势 - 全面覆盖低功耗蓝牙(BLE)、WiFi、Matter、ZigBee、Thread、2.4GHz、Homekit、星闪等短距离通讯协议 [3] - 在多模领域有强大的技术壁垒 [3] - IoT芯片与音频芯片均有显著市场竞争力 [3] - 2024年底推出新一代支持端侧AI和多项物联网无线连接技术的芯片产品 [6] - TL721X系列以1mA超低功耗成为业界领先的低功耗端侧AI多协议物联网无线SoC芯片 [7] - TL751X系列提供强大的AI运算处理能力和主流物联网无线连接协议支持 [7] - 提供TL-EdgeAI开发平台,支持主流端侧AI模型 [7] - 近期将推出以TL721X为基础的认证模块,帮助客户缩短开发时程 [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端侧AI带来成本、能耗、可靠性、隐私、安全和个性化优势 [9] - 终端设备有望在AI催化下迎来新一轮创新周期 [9] - 2025-2026年有望看到终端出货爆发式增长 [9] - 以泰凌微、炬芯科技为代表的"新势力"进展更为迅速 [9] - 端侧AI加速趋势可能促使赛道完成新一轮格局洗牌 [9]
路由器巨头上海芯片部门被曝大裁员,补偿N+3
观察者网· 2025-06-17 17:52
公司动态 - 联洲国际位于上海张江的WiFi芯片部门突然宣布重大裁员计划,裁员过程极为迅速,从通知员工到完成离职手续仅用半天时间,补偿方案为N+3,高于常规的N+1标准 [1] - 联洲国际管理层在全体员工大会上明确表示,WiFi芯片团队将仅保留少数成员,其他包括算法、验证、设计等领域的大批员工都会受到波及 [1] - 此次调整主要聚焦于削减WiFi前端模块(FEM)的研发投入,并非全面退出WiFi芯片领域 [1] - TP-Link在2021年组建自研芯片团队,旨在研发用于智能家居的WiFi 6芯片,但截至目前似乎未有相关自研WiFi芯片商用,仍主要采用联发科的WiFi芯片 [3] - TP-Link在2024年分拆成两个独立实体,中国实体为普联技术有限公司(TP-LINK Technologies),总部位于深圳;美国公司为TP-Link Systems(联洲国际),总部设在美国 [3] 行业分析 - WiFi 7芯片量产进程缓慢及成本压力可能是联洲国际调整研发投入的原因之一 [1] - 随着WiFi 7技术的持续推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研发方向选择和成本控制方面面临更高要求 [1] - 下一代WiFi 7芯片的研发难度越来越高,再加上高通、联发科、华为等大厂在Wi-Fi领域的强大市场份额和专利布局,TP-Link难言有优势 [3] 市场表现 - TP-Link作为网络设备制造商,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领域占据重要市场地位,其产品以高性能和先进技术著称,曾在路由器市场占据全球近半壁江山,市场份额一度达到45% [4] - 数据显示TP-Link在美国零售市场的Wi-Fi系统及小型办公和家用路由器市占率约为60%,远高于2019年初的约10%,但公司对此数据提出质疑,表示其市占率被高估 [4] 公司治理 - 美国商务部已开始调查TP-Link Systems与中国的关系,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4] - 拥有TP-Link美国实体的实际控制人赵建军(Jeffrey Chao)否认TP-Link Systems与中国的关系,并表示已将所有最敏感的职务迁移至美国 [4]
赔偿N+3!WiFi芯片部门,半天完成裁员!
是说芯语· 2025-06-13 20:04
TP-Link上海张江WiFi芯片部门裁员事件 - TP-Link外销主体联洲国际位于上海张江的WiFi芯片部门突然宣布重大裁员 从通知到离职手续完成仅耗时半天 补偿方案为N+3 高于法定标准的N+1 [1] - 裁员后整个WiFi芯片团队仅保留少数成员 涉及算法、验证、设计等多个核心岗位的大批员工受到影响 [1] - 裁员主要集中在放弃WiFi前端模块(FEM)的研发线上 而非全面退出WiFi芯片领域 [1] - FEM研发投资的减少可能与当前WiFi 7芯片量产进度及成本控制策略相关 [1] 公司业务战略调整 - TP-Link作为全球领先的网络设备制造商 其路由器和交换机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1] - 此次裁员举动可能是对日益激烈的WiFi芯片市场竞争以及公司资源重新分配的结果 [1] - 公司已经在智能家居(AIoT)和边缘计算等领域加大了投入 表明正逐步向新兴技术领域转移重心 [1] 半导体行业裁员背景 - 2023年9月 高通上海无线研发部门经历大规模裁员 WiFi部门约50名员工被裁撤 其他部门裁员比例达20% [2] - 高通提供的赔偿条件为普通员工N+4 资深无固定期限合同员工高达N+7 没有三倍封顶限制 [2] - 此次被裁的TP-Link员工中包含一个原本从高通上海转来的团队 [2]
突发!TP-Link 一部门闪电裁员,上午通知下午签字晚上离职。网友:N+3 赔偿良心了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6-13 15:23
公司裁员事件 - TP-Link外销主体联洲国际的上海张江WiFi芯片部门闪电裁员,流程迅速(上午通知、下午签字、晚上离职),赔偿方案为N+3 [1] - 社交媒体上前员工证实裁员,部分员工对高额赔偿表示认可,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长期高压加班后的"创伤补偿"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2022年TP-Link分拆为内销(普联技术)和外销(联洲国际),后者专注海外市场 [4] - TP-Link在美国路由器市场占有约65%的份额,与美国300多家互联网提供商合作 [4] - 公司是亚马逊热销首选品牌,并为美国国防部和其他联邦政府机构提供互联网通信服务 [4] 行业监管风险 - 2024年12月美方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对TP-Link展开调查,媒体报道称可能计划于2025年内实施禁售,但截至目前暂未有明确封杀 [4]
中芯宁波,被收购
半导体芯闻· 2025-06-06 18:20
国科微收购中芯宁波交易概况 - 国科微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中芯宁波94.37%股权,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 - 中芯国际全资子公司中芯控股将出售所持中芯宁波14.832%股权,交易后不再持股[1] - 交易完成后国科微将构建"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制造"双轮驱动体系,具备高端滤波器、MEMS等特种工艺代工能力[1] 中芯宁波核心技术与市场定位 - 中芯宁波是国内少数能提供SUB6G全频段、全工艺滤波器的晶圆制造企业,掌握高端BAW滤波器芯片制造技术[1] - 其滤波器产品已应用于国内某头部移动通讯终端企业的旗舰机型[1] - 聚焦射频前端、MEMS传感器特种工艺代工,运营2条特种工艺产线(8英寸N1产线2018年投产,N2项目2021年完成机台搬入)[3] 国科微战略转型背景 - 原以Fabless模式专注超高清显示、AI视觉、车载电子等领域芯片设计,近年面临向高端市场转型压力[2] - 正在拓展射频芯片方向,已量产Wi-Fi 6芯片并研发Wi-Fi 7芯片[2] - 收购后将实现从设计向"设计+制造"全产业链转型,提升工艺集成度和产品竞争力[2] 财务与产能现状 - 中芯宁波2024年净利润-8.13亿元,2025年Q1亏损-1.5亿元,两条产线仍处产能上量及设备折旧期[4] - 国科微2024年净利润9715万元,收购后将导致合并口径净利润短期亏损[4] - 已与头部通讯终端企业签署长期供应协议,2028年前需优先供应50%滤波器代工产能[4] 股东结构与产业背景 - 中芯宁波由宁波国资机构(甬芯、经开区产投、金帆)及中芯国际等联合成立[3] - 中芯国际通过委任董事行使重大影响力但无控制权,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中芯国际、英特尔、台积电等企业[3] - 公司成立初衷为配合宁波当地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2][3]
两大芯片巨头官宣并购!条款亮了:不盈利不减持,低于发行价不减持
券商中国· 2025-06-06 07:21
国科微收购中芯宁波94.37%股权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中芯宁波94.37%股权,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股票将于2025年6月6日复牌 [1][2] - 中芯国际全资子公司中芯控股拟出售所持中芯宁波14.832%股权,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标的公司股权 [2] 战略协同与产业意义 - 收购后公司将具备高端滤波器、MEMS等特种工艺代工能力,构建"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制造"双轮驱动体系 [2] - 中芯宁波是国内少数可提供SUB6G全频段全工艺滤波器的晶圆制造企业,掌握高端BAW滤波器芯片技术,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头部移动通讯终端旗舰机型 [2][3] - 滤波器是射频前端核心器件,标的公司技术突破有望破解通信芯片"卡脖子"问题 [3] - 公司与中芯宁波客户群体重叠,可共同提供WiFi芯片+滤波器一揽子解决方案,促进市场资源融合 [4] 标的公司财务与产能状况 - 中芯宁波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亿元、4.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43亿元、-8.13亿元,处于产能爬坡期 [4] - 已与国内头部移动终端企业签署协议,2025-2028年将采购其射频滤波器总量的50% [4] - 芯片制造业产能爬坡期亏损属正常现象,随着产能释放及折旧结束,毛利率有望显著改善 [4] 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 - 交易对方承诺三年内不减持股份,三年后若未盈利则继续延长锁定期,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发行价 [5] - 控股股东及大基金在股东会表决阶段回避投票,决策权交由中小投资者 [6]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政策支持上市公司收购补链强链的优质未盈利资产,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7] - "并购六条"发布后市场涌现多起案例,如思瑞浦收购创芯微、赛力斯81.64亿元收购龙盛新能源等 [7][8] - 晶瑞电材收购湖北晶瑞可提升高纯化学品产量,赛力斯收购龙盛新能源强化智能汽车产业链协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