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赛龙(301131) - 2025年10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2 18:22
产能布局与利用情况 - 公司拥有华南、华东、西南三大生产基地 [2] - 华南广州从化总部设计产能20万吨,产能利用率已达80% [2] - 华东生产基地设计产能约10万吨,预计2025年年中完工,将逐步释放50%产能 [2] - 西南生产基地尚在建设期,暂无产能释放 [2] 下游应用领域与客户结构 - 下游家电客户占比约50%,汽车客户占比约40%,其他行业客户合计占比约10% [3] - 家电客户包括美的、格力、海尔、海信、小天鹅、小米、德尔玛等 [3] - 汽车客户有广汽埃安、广汽丰田、赛力斯、长安等 [3] - 与核心客户已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订单来源稳定 [4] 成本控制与经营效率 - 通过配方迭代升级优化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 [2] - 产能利用率和产品产量上升,规模化效应进一步释放 [2] - 加强可循环材料开发,提高生产效率以应对下游降价压力 [8]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主要因客户与供应商结算方式差异导致 [5] - 供应商(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壳牌)主要采用款到发货或现款现货方式 [5] - 下游家电、汽车企业主要以票据结算,回款周期较长 [5] 新业务方向与技术储备 - 聚焦新能源、低空经济、机器人、循环再生等新兴产业领域改性技术研发 [6] - 积极开展消费后回收塑料(PCR)认证工作,推动PCR、PIR材料高值化循环再利用 [7][8] - 未来将紧跟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机会,拓展新产品领域 [6]
雷迪克(300652) - 300652雷迪克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2
2025-10-22 18:02
公司业务概览 - 雷迪克成立于2002年,2017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拥有萧山本部、钱塘区二厂、桐乡三厂基地 [3] - 产品覆盖轮毂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圆锥轴承、离合器分离轴承、涨紧轮等汽车悬挂、动力和传动系统部件 [3] - 客户包括吉利、上汽、广汽、零跑、小鹏、长城、长安等主机厂商 [3] 汽车业务进展 - 多个新能源平台项目进入持续交付阶段,前装业务收入预计稳定增长 [5] - 后装业务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向中高端海外市场拓展,客户黏性大,业务稳定增长 [5] - 潜在优质客户正在合作洽谈中 [5] 机器人业务拓展 - 成立机器人全资子公司,拓展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场景 [3] - 供应产品包括微型丝杠、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交叉滚子轴承等核心部件及线性执行器总成 [3] - 具备人形机器人线性执行机构总成能力,关键部件独立研发生产 [8] - 车用丝杠及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生产线、检测线、台架试验机已到厂组装调试 [6][8] - 线性执行器总成和灵巧手执行器总成装配线已完成选型工作 [8] 车用丝杠业务 - 车用滚珠丝杠方案应用于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系统,实现技术升级替代 [6] - 2024年起战略布局线控转向和制动系统滚珠丝杠及行星滚柱丝杠产品 [6] - 相关产品已供样测试 [6] 海外生产基地 - 完成摩洛哥丹吉尔科技城20,000平方米工业用地的选址,签署具有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 [8] - 地块距丹吉尔地中海港35公里,区位优势显著 [8] - 项目建成后将缩短对欧洲、非洲及中东客户的交付周期,增强国际供应链韧性 [8] 未来展望 - 2025年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优化业务布局,提升运营效率 [8] - 管理层持续做好经营管理,提升公司价值,以更好业绩回报投资者 [8]
恒而达(300946) - 2025年10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2 17:58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国内工具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 [2] - 公司从单一工具供应商向“设备+工具+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 - 2025年已与多家行业标杆客户签署锯切产线定制改造及长期服务协议 [2] - 工具业务增长动力来源于下游市场份额提升及应用领域需求复苏 [2] 成本管理与供应链 - 上游原材料(如钨、高速钢)价格上涨,公司通过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分散采购策略应对 [2] - 金属切削工具占下游生产成本比例一般为2%-4%,下游对价格不敏感,更注重工具品质和品牌 [3] - 公司与天工国际共同开发锯切工具专用粉末高速钢材料,以优化成本并提升性能 [5] SMS公司整合与国产化进展 - SMS公司收购后整合顺利,核心资产、人员、合同及客户关系转移承接已完成,已于2025年6月并入公司报表 [3][4] - SMS核心产品国产化进展:关键技术图纸已完成转化,正在进行国产供应商筛选和零部件试制 [4] - 公司已收缩现有智能数控装备业务规模,对厂房进行改造,并为SMS机床国产化进行人员培训 [4] - 2025年7月购置134亩工业用地并已开工建设,以满足未来产能扩张需求 [4] - SMS公司订单交付周期一般为6至8个月,收入确认需设备交付并通过验收 [5] 技术研发与产品合作 - 人形机器人丝杠专用磨床研发进展顺利,中德团队正进行工艺测试和技术验证 [6] - 采用模块化开发策略,基于SMS成熟螺纹磨削技术平台进行优化,以提升研发效率 [6] - 公司与天工国际在供应链协同、市场渠道拓展及丝锥生产线建设方案论证方面取得进展 [5]
美好医疗(301363) - 301363美好医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2
2025-10-22 17:50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2.56%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90.02万元,同比增长5.89% [2]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270.68万元,同比增长9.56% [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3.28%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下降19.42% [2]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17.85% [2] 脑机接口业务布局 - 人工耳蜗作为脑机接口重要应用方向,公司是全球人工耳蜗龙头企业战略合作伙伴与核心供应商 [2] - 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植入材料选择、生物相容性、自供电技术等关键领域与人工耳蜗高度相通 [2] - 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重点提升植入体组件长期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推进材料安全性及排异反应测试优化 [3] -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提供长期植入产品方案,配套手术辅助器械与耗材 [3]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提供小型化、便携性强、质量稳定的产品组件与耗材 [3] 脑机接口业务竞争优势 - 具备符合FDA、欧盟及中国监管要求的三类长期植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高标准生产制造环境 [4] - 在钛合金、PEEK材料、液态硅胶、铂金丝、植入电池等可植入材料方面拥有产品化与商业化经验 [4] - 拥有完整精密加工制造体系,涵盖微纳注塑、微纳加工等高精度工艺能力 [4] - 已建成规模化GMP生产车间、高精度制造设备及熟练生产技术团队,无需新增大量产能投资 [4] 家用呼吸机业务 - 全球家用呼吸机龙头企业是公司核心战略客户,双方建立全面深入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5] - 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5] - 战略客户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家用呼吸机组件业务保持持续稳定发展 [5] 注射笔与CGM业务进展 - 国际客户定制的可调式胰岛素注射笔已实现批量交付 [6] - 已与客户签订减肥笔订单,相关自动化产线已启动建设,预计明年投入交付 [6] - 拥有可调笔、储能笔、PFS笔三大成熟技术平台,具备全链条自主生产能力 [6] - CGM产品今年二季度起进入批量交付阶段,目前处于稳定放量期,正持续推进产能爬坡 [6] - 明年将进一步拓展新客户并逐步扩大产能 [7] 机器人业务布局 - 人形机器人领域结合PEEK材料及其改性、小型电机相关部件、传感器研发等技术积累,已启动产品技术布局 [8] - 手术机器人领域已有产品实现向部分国内外客户小批量供货 [8]
唐人神(002567) - 2025年10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2 17:48
业务模式与运营 - “公司+农户”模式具有轻资产运营优势,资金需求少,扩张速度快,有利于调动养户主观能动性 [2] - 截至2025上半年,“公司+农户”模式实现肥猪出栏198.87万头,占肥猪出栏总量80.64% [2] - 未来肥猪出栏增长仍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主 [2] 成本控制与周期应对 - 公司致力于低成本生产体系建设,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降低原料采购价格、优化免疫程序等方式降低养殖成本 [2] - 在猪周期底部,饲料销量增长,盈利能力提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增加,可对冲养猪产业风险 [2] - 通过打造肉品产品盈利点,提升生猪附加值,拓宽下游产业链,平滑猪价波动影响 [2][3] 财务状况与资金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4.5%,账面货币资金约为24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60亿元 [3] - 未来将通过子公司股权融资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做好风险管理 [3]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在饲料业务环节实现AI化精测(如料塔、料仓) [3] - 在养殖业务实现智能健康巡检、生物安全智能化防护 [3] - 在肉品业务实现智能化异物检测,未来将持续关注AI应用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3] 肉品业务与品牌发展 - 肉品业务处于由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发展阶段 [3] - 2025年下半年加大肉品业务战略投入,打造香乡猪高端生鲜品牌肉和深加工肉品 [3] - 于2024年12月18日发布“香乡猪·生态肉”品牌,目前正进行该品牌猪肉的生产与销售 [3]
普洛药业(000739) - 2025年10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2 17:24
总体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77.6亿元,同比下降16% [3] - 前三季度净利润7.0亿元,同比下降19% [3] - 整体毛利率25%,同比略有增加 [3] 业务板块表现 CDMO业务 - 前三季度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近20% [3] - 毛利率44.5%,较去年同期40.8%明显提升 [3] - 毛利总额已超越原料药,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 [3] - 预计全年将保持20%以上增长 [3] - 未来2-3年需交付的在手订单金额达52亿元 [4] - 海外收入占比约70%,国内占比约30% [4][10] - 预计未来美国市场占40%,中国30%,欧洲和日本30% [4][10] API业务 - 前三季度收入51.9亿元 [3] - 剔除贸易后毛利率约20%,处于历史低位 [5] - 营收下降的60%-70%源于低毛利贸易业务收缩 [5] - 计划未来两年基本完成低毛利贸易业务剥离 [5] - 预计明年毛利率将有所改善 [6] 药品业务 - 前三季度制剂收入8.3亿元,同比下滑约10% [6] - 毛利率维持在50%-60%左右 [6] - 主要受到国内集采续约影响 [6] - 美国仿制药业务已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发货 [6] 项目与订单情况 - 商业化项目391个,同比增长15% [3] - 临床期项目853个,同比增长41% [3] - 报价项目1343个,同比增长68% [3] - API/DS项目145个,同比增长28% [3] - 多肽项目114个,其中DS项目9个 [4][8] - GLP-1项目4条管线已启动,2条管线在洽谈中 [4] - 客户数量Q3达670家,预计年底将增至700多家 [4][15] 能力建设与战略 - 研发人员将继续扩张,预计今年校招和社招合计招聘超五百人 [4] - 目前CDMO研发人员约900人,目标未来2-3年研发团队规模达到2000人 [4][12] - 多肽产能建设预计明年二季度完成 [4] - 具备固液相结合的多肽合成技术优势 [4] - 制剂CDMO业务也已正式启动 [4] 客户拓展与竞争优势 - MNC客户前20名中约60%已开展研发阶段的项目合作 [4][7] - 核心优势包括成本优势、与MNC的长期合作关系、BD服务水平领先 [7] - 通过参加细分行业展会拓展客户 [7] 未来展望 - 预计三季度是全年业绩的最低点,四季度需求和收入环比三季度会更好 [6] - 今年整体为业绩低点,预计明年公司业绩将恢复增长态势 [6] - API业务未来2-3年后有望恢复较好盈利状况 [6] - 药品管线每年约有十个左右产品获批 [6]
九典制药(300705) - 300705九典制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2
2025-10-22 17:24
公司经营与行业概况 - 公司三季度整体经营状况保持正常运转,市场需求相对稳定,销售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 [2] - 2025年1—6月,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利润总额为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 [2] - 贴膏剂行业呈现良好增长态势,2024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同比增长约10%,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约15% [2][3] 创新药研发战略 - 公司全面转型聚焦创新药研发,核心发展方向为化药创新药,重点聚焦疼痛领域(多肽药物与小分子药物)和肿瘤领域(PDC药物) [4] - 中药创新药管线包括:椒七止痛凝胶贴膏已申报生产并受理,JIZM01和JIZM02已获临床试验批准,另有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 [4] - 创新药研发采用自主研发与项目引进并行模式,并重视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化 [4] - 2025年全年研发费用预计在2.5亿至3亿元之间 [5] 产品竞争与市场策略 - 外用镇痛市场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受益于健康需求扩大和老龄化率上升 [6] - 公司凭借在凝胶贴膏剂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优势,持续提升产品力与品牌影响力 [7] - JIJ02凝胶与现有痤疮药物相比,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刺激性较低、使用更温和、疗效更优的特点 [7] - 在多肽类药物方面,公司计划拓展适应症,并持续推进新项目引进,重点关注疼痛和肺纤维化等领域 [7] 重点产品集采应对措施 - 针对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集采落地,公司将通过拓展院外市场、加速品牌建设应对销售端 [7] - 在研发与产品端,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产品有序上市,丰富产品矩阵 [7] - 凭借“制剂+原料药+药用辅料”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强化成本控制,确保产品质量与供应稳定 [7]
甘肃能化(000552) - 000552甘肃能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2
2025-10-22 17:20
煤炭业务 - 拥有11对煤炭生产矿井,核定年产能2314万吨(其中储备产能180万吨/年)[2] - 煤炭产品主要为配焦煤和动力煤,部分为环保型特低灰、特低硫、高热值优质配焦煤[2][3] - 在建、拟建的电力、化工等项目投产后,内部耗煤量将达近1200万吨/年[3] 电力业务 - 运行电厂白银热电拥有2×350MW超临界燃煤空冷热电联产机组,单位煤耗较低[4] - 新区热电新建2×350MW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供热机组,设计年发电量33.02亿度,供热量1362.41万吉焦[4] - 庆阳煤电公司规划新建2台660MW超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设计年发电量70亿度[5] - 兰州新区2×1000MW项目正在开展初步设计编制工作[5] 化工业务 - 刘化化工清洁高效气化气项目一期试运行,二期建设中,产品包括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等[6] - 控股股东下属金昌化工项目处于试运转阶段,存在同业竞争情形,公司将协商解决[6] 利润分配 - 公司连续17年实施18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32亿元(含股份回购金额1.5亿元)[7] 融资与市值管理 - 公司融资渠道畅通,除部分项目使用募集资金外,主要通过自筹、银行贷款、引进战略投资者筹措资金[8] - 2024年以来公司股价连续10个月低于每股净资产,处于长期破净状态,公司将制定估值提升计划[9]
本钢板材(000761) - 000761本钢板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2
2025-10-22 16:14
公司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汽车钢核心优势在于技术创新,包括突破超宽幅与高强钢技术瓶颈,超宽幅冷轧技术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提供更佳方案,高强钢与免涂层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特殊功能钢提升耐腐蚀性能与使用寿命 [3] - 品牌引领方面,“本钢宽幅”成为高端汽车钢标杆,专注2050毫米以上宽幅冷轧汽车钢产品集群,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高端车型,实现对多家汽车厂商独家供货 [3] - 绿色化方面推动冷轧产品低碳化转型,通过低碳冶金工艺与绿色产品设计降低产品碳足迹 [3] 公司战略与运营管理 - 提高盈利水平措施包括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与生产,缩小与头部企业产品竞争力差距,通过差异化产品提高售价与毛利率,持续降低采购成本,实施择机采购、品种替代、量价优惠,科学制定经济库存,探索区域合作扩大就近销售半径减少跨区域运输成本,推进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人员与设备效率提升产能利用率 [3] - 积极响应“反内卷”工作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产量,扎实推进“稳运行、防风险、提质量、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等工作,以用户结构最优、生产模式最优原则推进极致生产 [4] - 销售布局遍布国内外主要区域,国内有东北、华北、中西部、华东、华南五大区域公司和沈阳、大连、本溪、天津等加工配送中心,销售网点覆盖国内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外销主要包括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4] 资本运作与合规事项 - 重大资产置换事项自2023年6月披露预案后,因交易可能导致公司关联销售比例大幅增加,对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正在对交易方案可行性与合规性做进一步审慎论证和谨慎评估,待事项确定后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 可转债安排以市值管理为抓手,采取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进行专业化整合提高管理效能、实施重大资产置换重新定位公司估值等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同时做好到期兑付准备拓展融资渠道,目前公司授信充足且贷款利率较低 [3]
思源电气(002028) - 2025年10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2 15:28
财务业绩与运营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38.27亿元,整体符合阶段性预期 [2] - 公司整体业务规模扩大使库存相应增加,现金流阶段性承压 [2] - 第三季度的其他收益同比金额变化较大,原因是收到政府补贴的时间节点差异 [8] 订单情况与目标 - 全年订单增长25%的目标任务艰巨,截止到9月份订单完成情况基本符合阶段性目标 [2] - 海外订单的平均履约周期相对长一些 [4] - 海外订单的增速高于平均增速,国内系统内订单、新能源和储能相关订单增长符合预期,国内工业企业订单增幅平稳 [6] - 海外EPC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基于当地能源建设需求,今年订单量有所增长 [15] 毛利率与成本控制 -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和规模效应体现,总体毛利率得到维持,今年整体材料价格相对平稳 [5] - 在建工程完工结转为固定资产后将产生折旧费用,对毛利率有一定负面影响 [5] - 管理费用会加强控制 [12] 研发投入与新产品布局 - 研发费用会持续加大投入,以创新驱动发展 [12] - 超级电容业务在汽车电子电器、新型电力系统、AI和数据中心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机会,公司对该业务保有信心 [7] - 公司与怀柔实验室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IGCT阀组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9] - 新业务的培育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新产品对总收入影响还比较小 [8] - 公司仍会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GMCC进行减值测试 [15] 市场拓展与费用管理 - 营销费用的增长主要投入市场开拓方面,如参加各类展会以提升市场影响力 [12] - 2026年的收入目标目前尚未确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