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日报网
icon
搜索文档
缺陷商品纳入网络监管让消费者更放心
消费日报网· 2025-05-09 10:48
长三角监管机制覆盖范围 - 监管机制覆盖沪苏浙皖4.3亿消费者和超千万商家的网络消费市场 [1] - 2024年推动158万件缺陷商品下架召回 数量居全国之冠 [1] 监管机制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 重构网络消费安全格局 让消费者更放心 [1] - 使消费市场更加规范公平 有利于健康平稳发展 [2] - 消除不良商家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的行为 [2] 监管机制对企业的促进作用 - 去年召回量前十的企业中有6家通过整改实现产品升级和健康发展 [2] - 促使企业加大在研发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投入 [2] - 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2] 监管机制的社会效益 - 为消费者打造更规范放心的消费环境 [1] - 激发消费者热情 形成良性循环 [2] - 为商家提供更好的发展土壤 [2] 监管机制的战略意义 - 标志我国数字经济最活跃区域进入监管协同作战时代 [1] - 是数字经济时代加强市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探索 [2] - 期待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完善 [2]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启动羽绒制品质量分级项目
消费日报网· 2025-05-09 10:43
行业动态 -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正式启动羽绒制品质量分级项目,旨在推出更多优质优价产品[1] - 该项目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升质量、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1] - 2025年2月28日GB/T 45266—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 羽绒制品》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1] 质量标准 - 羽绒制品质量分级以GB/T 45266—2025为判定依据,采标产品需明示标准文号[1] - 质量分级适用于羽绒被、羽绒床垫、羽绒睡袋及羽绒枕垫等产品[1] - 协会建议采标产品由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认证[2] 检测体系 - 实验室认可流程包含连续两年盲样比对和现场答辩两个核心环节[2] - 获得认可实验室资质有效期三年,到期需重新评审[2] - 目前已有4家委员单位实验室和33家第三方实验室通过认证[2] 市场推广 - 优质采标产品将在中国羽绒信息网及协会微信公众号专区展示[2] - 协会推出专用质量分级吊牌和洗唛作为第三方品质担保[2] - 项目旨在让质优价廉产品进入下沉市场,而非仅瞄准一二线城市[1]
聚势创新促消费 优品提质惠民生
消费日报网· 2025-05-06 10:55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第十三次兼职副会长座谈会核心观点 - 会议以"提振消费见行动,服务人民好生活"为主题,聚焦轻工业服务民生、创新发展的新作为 [1] - 各行业协会围绕政策落地、标准升级、展会赋能、消费场景创新等提出具体举措 [1][3][5][11] - 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成为行业共识,多家协会提及新质生产力培育 [2][7][17][19] 缝制机械行业 -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2024年实施七大举措,包括宣贯"两新"政策、普及缝艺文化、制修订绿色/智能标准等 [1] - 2025年规划55项工作,超半数聚焦消费提振与市场拓展,如筹办CISMA2025国际展会 [1] - 行业呼吁将缝制设备列入政策名录,加快智能化/绿色标准审批,强化产业链协同 [2] 家用电器行业 -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以AWE展会为平台推动以旧换新,2024年全国以旧换新家电超1亿台,能效1级产品占比90% [3] - 发布全球首个互联家庭机器人性能标准IEC 63310,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与"健康家居"方向 [11] - 华东分院挂牌健康家居检验检测中心,加速智能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11] 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 - 推动推车和儿童安全座椅列入以旧换新名录,应对美国玩具关税问题 [5] - 创新展会模式,10月在上海举办IP创意品质生活节,拓展B2C消费场景 [5] - 新标准实施面临3C认证矛盾,检验机构申请积极性不足可能影响销售 [6] 糖业 - 2023/24制糖期全国产量996万吨(+11%),2024/25预计达1100万吨 [7] - 编制"十五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攻关种源技术,规范糖浆进口管控 [7][8] - 倡导科学消费理念,建议纳入《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宣发体系 [8] 食品添加剂行业 - 2024年产量1635万吨(+3.5%),销售额1515亿元(+2.0%),出口40.3亿美元(+1.8%) [9] - 应对美国加税,拓展东盟和"一带一路"市场,研发健康配料与天然添加剂 [10] 陶瓷工业 - 建筑陶瓷开窑率低迷,出口企业受美国加税冲击,制定《健康陶瓷性能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12] - 差异化定位北京/广州展会,推动AI设计应用,实施"陶瓷+"跨界战略 [12] 焙烤食品行业 - 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收入5576.73亿元(+5%),利润353.74亿元(+1.04%) [13] - 建议严控食品安全话题公开讨论,防止自媒体炒作引发消费恐慌 [14] 饮料行业 - 2024年产量1.88亿吨(+7.5%),营收5348亿元(+4.8%),创历史新高 [15] - 建设柑橘汁产业集群,争取广告费税前扣除政策延续(现行比例30%) [16] 生物发酵产业 - 制定六项举措包括编制"十五五"规划、攻关"卡脖子"技术、开发微生物蛋白等 [17] - 呼吁简化国外成熟生物制造产品审批流程 [18] 酒业 - 推动酒类标准与国际接轨,2030年前实现能耗与污染排放"双降" [19] - 建议申报酿酒技艺世界非遗,整治"洋评比"乱象 [20] 工艺美术行业 - 2024年规上企业收入预计9000亿元(+2%),但利润下降10%,超千家企业亏损 [21] - 建议将国潮品牌纳入政府补贴,优化消费税征收环节 [21] 塑料加工工业 - 2024年产量7707.6万吨,营收2.27万亿元,出口1060.9亿美元(顺差占比全国9%) [24] - 强化塑料制品正面宣传,组织国际展会交流提升竞争力 [25] 自行车行业 - 2024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置换134.3万辆,带动新车销售36.4亿元 [31] - 2025年1-2月电动自行车生产实现两位数增长,中高端运动自行车消费曾增20% [31]
第27届中国国际焙烤展:打造全球烘焙生态共建的“超级枢纽”
消费日报网· 2025-05-06 10:49
展会概况 - 第27届中国国际焙烤展将于2025年5月19日至22日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展览面积突破33万平米 覆盖12个展厅 [1] - 展会主题为"创新驱动 链接全球" 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余家企业 预计近40万人次专业观众参会 [1] - 展会聚焦焙烤全产业链 呈现新产品 新技术 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 致力打造全球烘焙生态共建的"超级枢纽" [1] 国际化布局 - 国际企业与品牌占比预计超过20% 包括欧洲 北美 日韩等烘焙产业发达地区品牌及"一带一路"国家新兴市场品牌的中国首秀 [2] - 特别设立"一带一路烘焙长廊" 集中展示沿线国家烘焙行业特色原料 传统工艺及文化融合成果 [2] - 推出"国际商贸加速计划" 提供供需配对 特色参观路线与现场对接等服务 设立国际商贸对接室 提供多语言商贸与展会服务 [2] 产业链整合 - 展会按照原辅料 设备 包装 咖啡饮品 休闲零食 国际与中国港澳台等大类划分12个展厅 [3] - 结合行业热点设立预制烘焙 国潮中点 健康烘焙 自有品牌 商超烘焙 连锁加盟等主题专区 [3] - 吸引全球范围产业链中下游专业观众 包括中国百强连锁饼店 烘焙食品生成企业 商超 便利店 酒店 餐饮店 咖啡馆等 [3] 本土化与全球化 - 专设蛋黄酥 麻薯等传统中式点心工业化解决方案专区 助力国潮烘焙产品与文化出海 [2] - 通过供需两端的双向奔赴与资源聚合 助力全产业链动能的高效激活 [3] - 持续参与全球烘焙行业商贸生态体系共建 提升中国焙烤及糖制品产业链全球服务能力 [2]
消费市场繁花似锦
消费日报网· 2025-05-06 10:43
鲜花经济市场概况 - 鲜花经济成为消费市场新亮点 从礼品到日常消费品 从观赏到食用 从文创到文旅 "鲜花+"模式不断拓展 [1] - 2022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2] - 2023年全国"花海经济"贡献营收逾4000亿元 同比增长25% [4] 鲜花消费趋势 - 鲜花从节日礼品转变为日常消费品 "悦己主义"推动消费者将鲜花作为提升生活品质的元素 [2] - 消费频次提升 鲜花成为家庭装饰一部分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 - 多渠道购买模式兴起 包括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花店 "每周一花"包月服务提供"开盲盒"体验 [2] - 生鲜电商平台如叮咚买菜提供近百种鲜花绿植商品 满足即点即达需求 [2] 鲜花深加工与食品应用 - 花卉深加工开发出花酱 鲜花饼等高附加值产品 "鲜花+食品"模式成为新增长点 [3] - 云南省姚安县东方玫瑰谷开发60余种玫瑰深加工产品 附加值提升300% 2023年产值突破12亿元 [3] - 江苏六朝十代食品有限公司"好一朵茉莉花"品牌累计售出超4000万枚茉莉花饼 月均销量150万枚 [3] 鲜花文旅融合 - "鲜花+文旅"模式提升游客体验 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4] -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绣球花展吸引游客赏花 参与手工活动 购买特产 凤凰山庄今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是往年3倍 [4] - 花展带动餐饮 民宿 特产销售等综合收入上万元 [4] - 全国各地通过赏花活动 花海景观打造吸引大量游客 [4]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与合规发展研讨会召开
消费日报网· 2025-04-30 13:29
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融合实体经济的特色电商平台正在催生新兴业态, 并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加速器,汇宜通数商系统就是数实融合的代表案例之一。市场监 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原一级巡视员刘敏以汇宜通数商系统为例,从数字化、实体经济、差异 化数字电商、区域经济垂直化及区域经济差异化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如何深度融合。 他指出,数字经济是信息革命落地的抓手,企业要用好国家政策,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从区域经济和差 异化建设上突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的创新与合规发展路径,4月22日至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调研组赴四川省宜 宾市江安县开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与合规发展调研工作。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地方在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后续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月23日上午,课题调研 组在江安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举行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与合规发展研讨会。会上,专 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如何推动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如何保障 ...
黄金市场热度高 “买”“卖”皆有“学问”
消费日报网· 2025-04-30 12:13
□ 本报记者 刘 元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波动剧烈,国际金价延续了去年的强势表现。由于近期金价整体处于高位震荡,在 终端零售市场上,黄金价格涨跌变化频繁,从4月23日截至发稿前,金价出现小幅下跌。在此背景下, 黄金买的人多,卖的人也不少。 多位受访者指出,当前不少消费者更加关注黄金价格走势,或希望以较低的价格"上车",或希望将手中 金饰高位变现,也有消费者持保守观望态度。但金价正处于震荡阶段,黄金买卖需理性,切勿追涨杀 跌。消费者在黄金回购时应提前了解回收标准、要求,并保留好相关凭证。 金饰市场热度高 当前金价相较今年年初处于高位,这对于黄金消费市场影响十分显著。近日,记者在北京菜市口百货股 份有限公司总店(以下简称"菜百总店")看到,几乎每个金饰销售柜台前都有3至6名消费者咨询,销售 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90后"消费者小李将黄金作为"避险货币",每年生日都会买入金饰,"既是首饰,又是存款。现在买心 疼,但不买又怕继续涨。" 同样计划回购黄金的消费者张先生则在咨询过程中看上了一款新饰品,"更新的工艺,更精美的设计都 很吸引我,在店内参与首饰以旧换新活动后,我收获了一个新戒指和数千元现金。" 同时,回收平台的黄 ...
优化离境退税:撬动入境消费新支点
消费日报网· 2025-04-30 12:13
政策背景与意义 - 商务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旨在激活消费潜力并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离境退税政策通过优化境外旅客购物体验,成为推动消费升级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举措 [1] - 2024年入境旅客总花费达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显示入境旅游市场回暖趋势 [2] 政策优化方向 - 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解决退税商店偏少问题 [1] - 丰富退税商品供给,增加国货比例,解决商品选择不足问题 [1] - 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提高便利度以增强境外旅客购物热情 [1] 经济与消费影响 - 离境退税政策为境外旅客提供11%的退税率,相当于购物"打折",降低消费成本 [2] - 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入境消费占GDP比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增长潜力显著 [2] - 政策实施有望推动离境退税销售额快速增长,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2] 对外开放与文化交流 - 离境退税政策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 [3] - 政策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华购物旅游,促进中外经贸人文交流 [3] - 推动"老字号"和"新国潮"商品走向世界,实现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 [3] 政策实施与协同 - 商务部等部门需加快政策落实,指导各地建立工作机制以释放政策红利 [3] - 各地应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吸引力强的退税购物场景,提升境外旅客体验 [3]
被反映施工项目“偷工减料”存诸多安全隐患 中铁十七局相关单位“踢皮球”
消费日报网· 2025-04-29 17:08
西渝高铁康渝段施工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 - 西渝高铁康渝段十三标段存在锁脚锚杆长度不足、系统锚杆和前置小导管未按设计图纸施工等问题,数量、密度及深度严重缩水 [1][3] - 隧道施工中系统锚杆要么不做、量不足或长度不够,仅在拍视频送检或领导检查时按要求施工,大量锚杆未按图纸深度施工即被截断或转卖 [3] - 前置小导管被施工方视为可省略的"多余规定",基本不做,即使领导检查也不按图纸施工,小导管注浆程序直接省略 [3] - 锁脚锚杆多数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3] 施工方回应与调查受阻 - 中铁十七局一公司党委书记称"绝对按图纸施工",但拒绝现场检测和采访,要求必须得到集团公司批准 [3] - 中铁十七局四公司负责人赵新刚拒绝记者查看施工现场,称需分公司领导或指挥部授权方可检测 [3] - 中铁十七局指挥部拒绝提供任何数据及接受采访,记者多次尝试联系未果 [4] - 中铁十七局太原总部以"宣传部门人员外出"为由未接受采访,拒绝提供相关领导联系方式 [4] 行业影响与法律问题 - 锚杆和小导管是隧道支护核心,偷工减料会导致围岩失稳,高铁长期动载下隐患会呈几何级放大 [5][6]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禁止偷工减料,但实际处罚力度不足,如沪昆高铁涉事企业仅被暂停投标1年 [6] - 法律人士建议将政策法规升级为法律条文,对擅自改变施工图纸、偷工减料造成重大隐患的单位及当事人追究民事和刑事责任 [6] - 业内人士强调高铁安全不能心存"侥幸",同类问题不应反复上演 [6] 事件进展 - 记者向中央安全生产巡查组第九组反映此事,巡查组称会关注并通知该单位 [6] - 截至发稿,中铁十七局未对此事作出任何回应 [7]
净息差1.98%居上市股份行首位!招商银行息差“保卫战”如何打?
消费日报网· 2025-04-29 15:28
存款利率调整 - 招商银行"灵动存"1年期、2年期产品年利率为1.60%、1.70%,起存金额1000元,3年期、5年期年利率分别为1.50%和1.55%,起存金额50元 [1] - 行业普遍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出现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 [2] - 招商银行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为0.80%、1.00%、1.10%、1.20%、1.50%和1.55% [9] 净息差表现 - 2024年招商银行净息差1.98%,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在上市股份行中排名首位 [3][8] - 9家上市股份行净息差集体下滑,降幅从0.01%至0.51%不等,其中招商银行降幅0.17个百分点 [7][8] - 2024年招商银行净息差下降幅度逐季收窄,从一季度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收窄至四季度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9] 存款业务 - 2024年末招商银行客户存款总额9.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4%,其中零售存款余额3.83万亿元(同比增长15.43%),公司存款余额4.95万亿元(同比增长8.67%) [4][5] - 2024年招商银行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从1.62%下降至1.54%,但零售客户存款成本率升至1.44% [5] - 2025年招商银行存款计划新增7%-8%,将加强对高成本存款管控,推动低成本存款 [9] 贷款业务 - 2024年末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余额3.58万亿元,同比增长6.06%,占贷款总额54.64% [10] - 公司贷款余额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8%,增速高于零售贷款 [13] - 零售贷款平均收益率从5.02%下降至4.58%,公司贷款平均收益率下降0.35个百分点至3.4% [10][14] 业务结构 - 2024年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营收1968.35亿元,同比上涨1.29%,优于同业表现 [11] - 零售客户数超2亿户,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接近15万亿元 [10] - 2024年新增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客户872.91万户,同比增长10.78%,以线上轻型获客为主 [10] 行业趋势 -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挂牌存款利率已降至2%以下 [9] - 9家上市股份行中有6家净息差跌破1.80%监管合意水平,4家低于股份行平均水平1.61% [8] - 行业普遍加大对公贷款投放,平安银行对公贷款增速达12.4%,浙商银行对公贷款余额是零售贷款的近3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