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搜索文档
让文化传承成为非遗消费的核心价值
消费日报网· 2025-07-11 11:18
非遗传播现状 - 非遗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众门类逐渐走向大众视野,进入百姓生活 [1] - 过度商业化导致非遗沦为消费符号,传播核心偏离文化内涵传承 [1] - 部分景区将非遗技艺简化为流水线式手工制作,游客仅付费完成"非遗作品"而忽视文化价值 [1] - 某些非遗文创产品过度追求市场热度,随意篡改传统元素,消解文化独特性 [1] 非遗文化价值 - 非遗承载特定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先辈智慧与精神的结晶 [2] - 京剧程式化表演和昆曲水磨唱腔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精神和审美哲学 [2] - 剪纸艺术纹样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吉祥寓意 [2] - 故宫博物院通过展览、讲座和纪录片等形式传播非遗背后的文化故事 [2] 非遗传播策略 - 相关机构应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非遗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 [3] - 设立非遗文化研究专项资金,支持系统性挖掘和整理非遗项目 [3] - 非遗传承人需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3] - 高校可组织非遗调研和文化传播实践活动,企业可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 [3] 非遗传播意义 - 非遗传播意义超越"网红效应"催生的单纯消费,核心在于文化传承 [4] - 当非遗文化魅力深入人心,消费将成为文化传播的副产品 [4]
“活态工坊”绘就丝路新画卷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1:21
新疆非遗旅游热潮 - 新疆迎来旅游热潮,游客在喀什古城、库车热斯坦老街沉浸式体验土陶拉坯、红铜锻打、葫芦雕刻等非遗技艺 [1] - 新疆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956个,过去一年新增22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个案例入选"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1] - 非遗通过文旅融合焕发生机,成为当地致富的重要途径 [1] 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 高台民居从传统土陶作坊转型为集"赏、学、购"一体的非遗工坊,仅存几家土陶作坊通过文旅融合重获生机 [6] -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传承人吐尔逊·肉斯塔木坚持800多年古法技艺,土陶器型灵动、纹饰精美 [6][9] - 库车红铜制作工艺传承人玉素甫·卡地将现代设计融入传统技艺,开发红铜首饰并通过直播拓展销售渠道 [11][12][15] 非遗工坊带动经济效应 - 非遗工坊从静态展示转向互动体验,游客可参与打铁、制陶、乐器演奏等活动 [17] - 柯尔克孜族刺绣非遗工坊带动600余名居民就业,库车大馕城创造200余个岗位 [18] - 全疆已建成120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30家非遗工坊,带动近万人就业 [20] 非遗产品与市场表现 - 维吾尔族土陶制作包含选土、揉泥、拉坯、晒干、烧制五道工序,拉坯环节最考验技艺 [9] - 红铜首饰因设计新颖成为爆款,玉素甫计划开发更多款式满足市场需求 [15] - 英吉沙小刀、葫芦烙画、新疆地毯等非遗工艺品深受游客青睐 [9][19][28]
宠物企业加速出海 品牌价值成制胜关键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1:20
行业概况 - 国内现存宠物经济相关企业达447.4万家,是2021年的3倍多,其中77%成立不足3年 [1] - 海外"618"大促期间超3万家宠物商家参与天猫出海,1000多家跨境成交额同比翻倍 [1] - 宠物用品正向智能化迭代,全球智能宠物用品市场销售额达42亿美元(2023年) [4] 出海路径分类 供应链型企业 - 以贴牌代工方式为沃尔玛、亚马逊、Chewy等大型渠道供货 [2] - 典型案例天元宠物:2000年通过国际展会开拓客户,2014年起收购美、德品牌并布局日韩市场,同时搭建独立站和跨境电商渠道 [2] 新消费品牌 - 如PETKIT小佩、霍曼等,优先布局东南亚蓝海市场,利用品牌能力获取先发优势 [3] - 采取自建独立站模式,暂缓进入高客流连锁商超以避免低价贴牌 [7] 市场竞争格局 - 供给端快速扩容导致欧美高客单价市场价格下行,智能猫砂盆ASIN数增长160%但市场份额仅增63%,头部产品售价从600美元降至150美元 [4] - 价格内卷推动技术升级,企业转向AI+智能产品(如智能喂食器、饮水机)以打造差异化 [3][4] 产品与品牌策略 - 通过1-2款差异化爆品建立口碑,借鉴母婴用品品牌打造方式 [7] - 智能宠物用品需持续迭代以改变消费者认知,类似苹果手机颠覆诺基亚的路径 [5] - 弱品牌心智特性下,需兼顾高性价比与解决痛点,同时强化"酷"的产品形象 [6]
争做“露营搭子” 食品企业掘金万亿市场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1:20
露营经济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2139.7亿元,带动市场规模1.15万亿元 [2] - 2024年核心市场规模预计增长16%至2483.2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1.44万亿元 [2] - 2030年核心市场规模预计翻倍至4879.8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突破2.4万亿元 [2] 食品产业创新 - 53.8%露营爱好者主要活动为烧烤野餐,推动即食类食品和预制菜需求激增 [2] - 盒马、叮咚、山姆等生鲜电商推出包含鲜切水果、即食海鲜、腌制肉串的露营套餐 [2] - 餐饮企业开发包含食材、预制菜、炊具、野餐垫的半成品套餐并提供外送服务 [2] 实体业态创新 - 海底捞打造篝火晚宴与星空影院结合的露营火锅场景 [3] - 嘉和一品建立"东方绿洲露营庄园"承接"露营+餐饮"活动 [3] - Manner Coffee推出移动咖啡车提供现磨咖啡与烘焙轻食服务 [3] - 文和友以轻资产模式运营露营餐厅,融合小龙虾、烧烤与团建、KTV等场景 [3] 商业模式升级 - 企业构建"线上便捷+线下沉浸"的双向消费闭环 [3] - 场景化布局延长用户停留时间,通过"餐饮+社交"提升客单价 [3] - 品牌IP与地域文化结合创造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提升 [3]
从“高”产到“优”产:创新筑牢糖业根基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1:06
产量与种植情况 - 2024—2025年榨季广西食糖产量达646.5万吨 同比增长28.36万吨 [1] - 糖料蔗种植面积达1135万亩 同比增加11万亩 [1] - 良种覆盖率接近99% [1] - 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占全国60%左右 [1] 行业地位与供需 - 我国食糖年产量约1000万吨 占全球总量5.6% [1] - 食糖消费量约1500万至1600万吨 存在供应缺口 [1] - 我国人均年消费量约11公斤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 [1] 产业链延伸 - 蔗渣 糖蜜 滤泥实现100%利用率 [2] - 蔗叶离田综合利用率突破40% [2] - 发展蔗糖精深加工与副产品综合利用 [2] - 开发甘蔗醋 甘蔗啤酒等新品类 [2] - 建设蔗渣环保餐具生产基地 具备出口能力 [2] 产业融合 - 推动"农业+工业+文旅+科技"深度联动 [2] - 形成以糖厂为核心的"甘蔗经济圈" [2] - 开发"蔗糖博物馆""甘蔗收割节"等文旅项目 [3] - 带动物流园区 电商仓储 农资供应点发展 [2] 国际合作 - 推进"越南种蔗+广西制糖"跨境模式 [3] - 2024—2025年榨季从越南进口糖料蔗数量同比翻番 [3] - 在RCEP框架下融入国际农业分工 [3] - 可能成为"面向东盟的糖业加工中心" [3] 发展路径 - 从"原料导向"转向"全链增值" [2] - 探索"科技+绿色+融合"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4] - 从"甜经济"迈向"强产业" [4] - 为全国农业转型提供"广西样板" [4]
中国“清凉”商品助力全球通过高温“烤”验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0:52
降温防晒"小神器"出口热潮 - 外贸电商平台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近30天便携式小风扇、移动式空调等清凉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7% [2] - 义乌国际商贸城创新产品如带风扇的防晒伞、太阳能风扇帽吸引海外采购商,阿富汗采购商指出产品兼具美观性和市场前景 [2] - 江苏腾魄休闲用品公司通过90余道工序生产智能化庭院伞,出口货值近8000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产品具备角度调节和电动旋转功能 [2] - 昆山三丽光学公司太阳镜及镜架产品出口货值达3000万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2%,受益于RCEP关税优惠,日本客户享受近10万元关税减免 [2] 制冷"大块头"家电出口增长 - 1—5月中国家用空调出口总额94.5亿美元(同比+17.8%),风扇出口56.5亿美元(+7.1%),冰箱出口33.2亿美元(+5.1%) [3] - 河南康拜恩电器公司冰柜4月单月增长率达324%,上半年订单量超2024年总量90%,800升冰柜及3.6米宽超大冰柜销往非洲加纳 [3] - 商丘民权县制冷产业集群覆盖140余家上下游企业,产品针对非洲电压不稳定问题改进,电压适应范围拓宽至160—260伏 [3] - 江苏南通安装集团一季度出口空调及配件货值4747.42万元,企业正全力投入生产以满足海外需求 [4] 冰淇淋机等细分品类表现亮眼 - 浙江余姚立德制冷公司升级冰淇淋机产品,制冷时间更短、能耗更低,北非地区因气温超35℃销量大幅增长 [5] - 宁波市1—4月出口冰淇淋机、制冰机等清凉电器总额18.6亿元(同比+76.7%),产品覆盖115个国家和地区,创新技术打破传统口味单一局限 [5]
火星加速器携手苏州,共推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极客营
消费日报网· 2025-07-09 14:21
赛事概况 - 由火星加速器深度参与策划及组织的"赢在苏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具身智能机器人专项赛暨具身智能极客营"在苏州举行,75支全球顶尖极客团队参赛,最终20余支团队晋级全球总决赛,共同角逐最高3000万元创业落地助力金 [1] - 活动由苏州市科技局主办,元禾控股承办,火星加速器与古月居联合协办 [1] 赛事聚焦领域 - 专项赛聚焦五大核心赛道:多模态智能感知(视觉、语义等)、灵巧操作与精细控制、具身智能决策与规划、具身小脑与运动控制以及硬件本体与核心零部件 [3] - 赛事前期吸引全球超300个科创项目报名,经过筛选75支顶尖团队受邀加入极客营 [3] 赛事组织与资源整合 - 火星加速器作为核心组织者,通过"技术推演、产业破壁、生态催化"三大模块为参赛团队提供深度技术培训、精准产业对接与资本资源链接 [3] - 活动显著提升团队竞争力,为专项赛及后续总决赛奠定坚实基础,助推苏州打造全球具身智能产业高地 [3] 政产学研合作 -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强调苏州正以"技术赋能+场景链接+商业孵化"为核心构建具身智能全生态创新体系 [5] - 元禾控股副总裁童亮表示将充分发挥资本纽带作用促进多方协作共建开放产业生态 [5] 技术推演模块 - 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王煜教授解析具身智能全链路解决方案 [8] -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杨耀东分享多模态模型最新研究进展 [8] -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刘宇飞分享从研发到落地的完整方法论 [8] 产业破壁模块 - 坤初产业投资创始人李昊解析一级市场运行逻辑及融资策略 [9] - 中际旭创、天准科技等十家龙头企业嘉宾介绍具身产业链布局 [9] - 仙工智能联合创始人叶杨笙分享创业历程中的战略抉择与执行策略 [9] 生态催化模块 - 极客团队参访绿的谐波、科沃斯机器人等企业,深入了解技术实力与产业布局 [9] - 江苏省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代表介绍吴中区机器人产业链及产业政策环境 [9] 赛事成果与展望 - 活动成功筛选出代表行业未来的20余支强队,火星加速器有效催化创新团队成长并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10] - 全球总决赛将于7月9日举行,届时将进行巅峰对决 [10]
中国塑协党支部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消费日报网· 2025-07-08 10:48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党建活动 - 中国塑协党支部组织开展专题党课暨庆祝建党104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主题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坚定不移筑牢支部廉洁自律防线" [1]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书记王世成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 协会党支部书记王占杰主持会议并讲授专题党课 [1] - 会议系统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要义 从思想认识 案例警示 协会落实举措四个方面进行分享交流 [1] 行业作风建设要求 - 全体党员需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解 加强党性修养 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2] - 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要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强化监督考核 [2] - 作风建设需与协会工作安排 行业需求结合 按照2025年八方面三十五项重点工作计划推进 [2] 党建与行业发展结合 - 党课旨在增强党员廉洁自律意识 规范言行举止 改进工作作风 为塑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作风根基 [2] - 协会计划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 为协会建设与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2] - 全体党员表示将以实干实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交出令党满意的塑业答卷 [2]
以旧换新和行业全链条整治的核心 在于提升质量安全和行业升级
消费日报网· 2025-07-08 10:48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政策带动行业产销两旺,在扩消费、惠民生、助行业、促安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 1-6月全国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电动自行车月均环比增长113.5% [1] - 截至6月30日全国电动自行车收旧、换新各846.5万辆,是2024年的6.1倍 [1] 区域销售表现 - 江苏、河北、浙江等3个省份销量均超100万辆 [1] - 安徽、山东等16个省份销量超过10万辆 [1] 惠民效应 - 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开展实际置换 [1] - 以旧换新售出电动自行车总额达247.7亿元,是2024年的6.6倍 [1] - 全国840.2万名消费者享受政策补贴 [1] 行业促进作用 - 1-6月前10大品牌电动自行车产量同比增长27.6% [2] - 8.2万家销售门店参加活动,平均拉动单店销售增长30.2万元 [2] - 参与门店大多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 [2] 产品质量提升 - 全国累计通过以旧换新方式交售并报废旧车近985万辆 [2] - 换购新车均具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产品合格证和CCC证书 [2] 行业协会态度 - 中国自行车协会与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带头贯彻政策和2024版新国标 [1] - 协会将积极配合政策实施,密切关注后续工作,及时反馈企业和市场情况 [2]
年轻人转身拥抱市井小店
消费日报网· 2025-07-08 10:41
餐饮消费趋势 -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3091家餐厅,其中超2400家为市井小店,占比达77% [1] - 餐饮消费呈现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趋势,市井小店成为城市味觉记忆载体 [1] - 93.1%受访者将地方美食体验作为旅游主要因素,政策推动特色餐饮发展 [7] 市井小店经营特征 - 沣元春饼馆等老店通过量大价优、免费赠品(棒碴粥)积累口碑,外地游客占比显著提升 [1][7] - 广东美食·潮汕味道等地方特色店以地道风味吸引同乡客群,形成跨区域消费 [8][9] - 玉香宫河州牛肉拉面等十年老店精简菜单(仅3个菜品),专注单品质量提升复购率 [1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游客主动寻找胡同小店如沣元春饼馆,认为其代表"城市味道",部分人抵京后直接携行李就餐 [7] - 在京外地务工人员定期光顾家乡风味店(如山西面馆、潮汕生腌),满足情感需求 [9][10] - 社区熟客偏好固定小店消费,如赵先生每日选择小区门口拉面店解压 [12] 行业数据与政策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达5.5万亿元,占社零总额超11%,经营主体超1000万家 [13] - 政策明确支持特色餐饮发展,包括打造"美食名村/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