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000851,严重财务造假,证监会立马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8-08 20:22
财务造假与欺诈发行 - 公司涉嫌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合计虚增营业收入约200亿元 [4] - 2015年至2023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6.94亿元、24.52亿元、24.20亿元、32.59亿元、56.34亿元、24.83亿元、18.05亿元、7.35亿元、3.94亿元 [4] - 同期分别虚增利润总额67.36万元、243.88万元、242.24万元、1282.80万元、2190.52万元、1542.38万元、894.46万元、370.74万元、788.21万元 [5]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引用虚假数据,构成欺诈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2.50亿元 [5] 行政处罚措施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警告,处以1.35亿元罚款 [7] - 时任董事长付景林、财务总监丁明锋等分别被警告并罚款75万元至750万元不等 [7] - 付景林、江庆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丁明锋被采取5年禁入措施 [8] - 江庆(董事配偶)因参与虚假贸易被警告并罚款700万元 [9] 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股票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仍为"*ST高鸿",日涨跌幅限制为5% [9] - 公司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最终结果以证监会正式处罚决定为准 [1] 案件性质与后续处理 - 证监会将案件定性为"严重财务造假" [4] - 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证监会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9]
外交部回应“香港长和集团出售海外港口资产新进展”
证券时报· 2025-08-08 20:08
中远集团参与长和港口资产交易 - 中远集团正寻求收购长和出售的全球港口资产20%至30%股权 [1] - 谈判细节未最终确定 可能涉及巴拿马运河两个港口以外的资产 [1] 中国政府监管立场 - 外交部表示将依法监管长和海外港口资产出售 [1] - 强调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 发展利益及市场公平公正 [1] 交易背景信息 - 长和计划出售部分全球港口资产 具体规模未披露 [1] - 外交部发言人在8月8日回应相关记者提问 [2]
首批利息纳入征税债券发行 新发债券定价博弈将加剧
证券时报· 2025-08-08 20:07
政策实施概况 - 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于8月8日正式落地,首批附带利息增值税的债券发行规模近440亿元 [1][2] - 新规采取新老划断方式,8月8日后新发行的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税,此前发行的债券(含续发)继续免税直至到期 [2] - 8月8日起发行的债券总规模达2519.23亿元,其中续发国债2000亿元(30年期820亿元、7年期1260亿元),新发地方债359.23亿元(河北、湖北9只),新发金融债80亿元(平安证券、东方财富等6只) [2] 市场定价影响 - 新发债券票面利率显著提升:河北30年期地方债利率达2.15%(较同期国债收益率高23.3基点),湖北7年期地方债利率1.79%(高16.25基点) [3] - 静态测算显示7年以上国债新券收益率或上行10-12基点,7年以下上行8-9基点,实际发行中可能进一步上浮定价 [5] - 新老券利差扩大,8月8日前发行的免税债券可能成为稀缺资产,新券需通过提高票面利率补偿税负 [5] 发行节奏调整 - 政策实施前夕出现发行潮: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8月6日密集发行6只金融债(总规模420亿元),多家券商亦提前发行固定利率附息金融债 [4] - 行业预计国债、地方债和金融债发行节奏将调整,但市场对优质资产需求旺盛,政策影响整体温和 [5] - 中小银行因依赖金融债融资,面临的发行成本上升压力较大 [5] 资源配置与政策意义 - 恢复征税有助于规范债券市场定价,避免资金空转风险,改善实体企业融资环境 [6] - 政策可缓解财政收支压力(2025年上半年税收同比下降1.2%,财政支出增长3.4%),同时强化国债基准利率定价功能 [6] - 在低利率环境下,政策引导资金从利率债市场流向权益市场(如高股息股)和实体信贷,符合"反资金空转"导向 [6]
【8日资金路线图】公用事业板块净流入28亿元居首 龙虎榜机构抢筹多股
证券时报· 2025-08-08 20:0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整体下跌 上证指数收报3635 13点下跌0 12% 深证成指收报11128 67点下跌0 26% 创业板指收报2333 96点下跌0 38% 北证50指数下跌1 22% [1] - A股市场合计成交17365 31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162 09亿元 [1] 主力资金流向 - A股市场全天资金净流出349 21亿元 主力资金开盘净流出152 42亿元 尾盘净流出33 84亿元 [1] - 沪深300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3 22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200 99亿元 科创板净流出6 92亿元 [3] - 近五日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 8月8日净流出349 21亿元 8月7日净流出267 48亿元 8月6日净流出110 49亿元 8月5日净流出125 23亿元 8月4日净流出38 69亿元 [2] 行业资金流向 - 申万一级行业中9个行业实现资金净流入 公用事业行业净流入28 13亿元居首 建筑装饰净流入28亿元 有色金属净流入26 87亿元 建筑材料净流入17 01亿元 电力设备净流入11 12亿元 [5][6] -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241 87亿元居首 电子行业净流出189 85亿元 传媒净流出67 99亿元 国防军工净流出59 23亿元 汽车净流出53 83亿元 [6] 个股资金动向 - 山河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入8 06亿元居首 [7] - 龙虎榜机构资金净买入中欣氟材25974 06万元 国机精工15756 38万元 阿石创9082 8万元 [9][10] - 龙虎榜机构资金净卖出英维克19452 44万元 凯莱英18811 52万元 鼎捷数智15915 17万元 [10] 机构评级 - 华泰证券给予中国移动买入评级 目标价126 3元 较最新收盘价109 99元有14 83%上涨空间 [11] - 天风证券给予塔牌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10 12元 较最新收盘价8 5元有19 06%上涨空间 [11] - 瑞银证券给予蓝晓科技买入评级 目标价75元 较最新收盘价50 79元有47 67%上涨空间 [11]
000851,触及强制退市!拟被罚1.6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08 20:02
公司处罚与退市 - 证监会拟对*ST高鸿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亿元,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1] - *ST高鸿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 - 公司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 [1] 财务造假调查与打击 - 证监会2024年查办财务造假相关案件128件,重点打击第三方配合造假等违法行为 [1] - 财务造假强制退市常态化,数量同比增长30% [2] - 证监会通过年报审阅、现场检查、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大数据建模分析等多元化渠道发现财务造假线索 [1] 第三方配合造假 - 第三方主体配合、串通上市公司实施造假,形成利益链,是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新特点 [2] - 在越博动力退市案中,证监会对协助造假的第三方个人于某、贺某分别处以200万元、30万元罚款 [2] - 证监会将综合运用直接立案处罚、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处理、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等多种方式全面强化对配合造假方的追责 [2] 监管措施与市场影响 - 证监会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 [2] - 严厉打击虚构业务、滥用会计政策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坚决做到"长牙带刺" [1] - 财务造假是侵蚀市场根基的毒瘤,严重污染市场生态 [1][2]
成功上市!全国首批
证券时报· 2025-08-08 20:02
数据显示,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和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基金份额分别为8亿份和10亿份,发售 价格为3.0元/份和4.5元/份,分别募集资金总额24亿元和45亿元。上市首日两只产品运行总体平稳,均 较发行价上涨30%。 资料显示,此前,两单产品公布发售结果,在比例配售之前,南方润泽科技REIT"吸金"约2896.28亿 元,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吸金"约1835.42亿元。 南方润泽科技REIT公布的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显示,76家战略投资者皆已根据战略配售协议,按照 网下询价确定的认购价格,认购其承诺的基金份额并全额缴纳认购款,对应的有效认购基金份额为7亿 份,占基金发售份额总数的比例为70%。此外,129家网下投资者对应的有效认购基金份额数量为 350.457亿份,公众投资者的有效认购基金份额数量为286.16亿份。 8月8日,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和南方润泽科技(300442)数据中心REIT分别在沪深交易所上市,这 是国内首批数据中心REITs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标志着我国REITs资产范围成功拓展至支撑数字经济发 展的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首日平稳运行 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以润泽( ...
龙头直线涨停,供需压力缓解,5股半年报业绩预计翻倍
证券时报· 2025-08-08 18:58
钢铁板块市场表现 - 钢铁板块逆市上涨,万得钢铁指数上涨1.26%,涨幅位于主题行业前列 [4] - 八一钢铁涨停,封单量达11.58万手,沙钢股份、西宁特钢涨幅均超过5% [4][5] - 三钢闽光、马钢股份、银龙股份等成分股涨幅在3.24%-7.44%区间 [5][6] 行业供需与生产状况 - 7月用钢企业生产状况改善,满负荷生产企业占比4%(较上期增1%),开工正常企业占比69%(较上期增6%) [6] - 下游订单略有改善,订单较好企业占比环比增6%,但成品库存常态水平企业占比环比降2% [6] - 中板8月预期采购量环比增1.2%,热卷、冷镀、建材预期采购量降幅收窄至1.7%、0.5%、2.3% [7] 下游行业需求动态 - 7月机械、钢结构、基建、房地产、家电行业需求下滑,其中家电、基建、房地产下滑明显 [7] - 8月六大行业(机械、钢结构、基建、房地产、汽车、家电)需求或边际回暖,钢铁走势预计震荡偏强 [7] - 华泰证券指出钢铁板块上涨主因反内卷预期,焦煤和铁矿价格上涨或倒逼钢厂进入反内卷执行阶段 [7] 上市公司盈利情况 - 27只钢铁概念股中15股上半年盈利,首钢股份、方大特钢、太钢不锈、柳钢股份利润中值居前(6.57亿、4.05亿、4亿、3.7亿) [9][10] - 首钢股份归母净利润预增62.62%-70.22%,主因产品结构优化及全要素降本 [9] - 柳钢股份净利润同比预增530%-641%,拟募资3亿用于中厚板技术升级改造 [9] 机构关注与产品布局 - 久立特材、中信特钢、华菱钢铁机构评级家数居前(17家、13家、12家) [10] - 久立特材产品应用于油气、核电、火电等关键领域,将于8月26日披露半年报 [11] - 首钢股份战略布局电工钢等高端产品,银河证券看好其中长期业绩修复 [9]
主力资金 | 3股尾盘获加仓均超1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08 18:5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8月8日小幅回调,行业板块涨跌互现,水泥建材、交运设备、风电设备、工程机械、燃气板块涨幅居前,软件开发、半导体、互联网服务、教育、电机板块跌幅居前 [1]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349.21亿元,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1]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4.93亿元,远超其他行业 [1] - 农林牧渔、银行、建筑材料行业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2.37亿元、1.63亿元、1.16亿元 [1]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09.36亿元,居首 [1] - 电子、传媒、机械设备、通信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分别为76.57亿元、35.43亿元、26.43亿元、21.14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向 - 68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10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3亿元 [1] - 山河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入8.06亿元,居首,该股今日涨停 [1][3] - 英维克主力资金净流入6.38亿元,居次席,股价创历史新高,换手率11.18% [2][3] - 楚天龙、大族激光、中超控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6.26亿元、6.15亿元、5.48亿元 [3] - 136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12股净流出金额均超4亿元 [4] - 东方财富、拓维信息、东方精工、天娱数科、昆仑万维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分别为8.40亿元、5.74亿元、5.24亿元、5.22亿元、5.15亿元 [5] 尾盘资金动向 - 尾盘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3.84亿元 [5] - 农林牧渔、医药生物行业尾盘均获主力资金抢筹超1亿元 [5] - 大族激光、长盈精密、诺普信3股尾盘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6][7] - 比亚迪、阳光电源、东信和平、岩山科技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分别为1.96亿元、1.95亿元、1.04亿元、1.01亿元 [7][8] 个股公告及事件 - 诺普信股东卢柏强于8月6日解除质押168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67% [6]
证监会将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证券时报· 2025-08-08 17:17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重点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1] - 加快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公募基金改革 [1] - 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 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健全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债期产品服务体系 [1] 上市公司监管与服务 - 完善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制度 落实并购重组改革 [1] - 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激励约束 强化财务造假综合惩防 [1] - 推动上市公司在高质量发展中提升投资者回报 [1] 服务新质生产力 - 资本市场改革将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1]
中小盘股表现抢眼 主题基金“闭门谢客”
证券时报· 2025-08-08 15:17
中小盘股表现 - 中小盘股近期表现抢眼,受益于基本面利好及流动性宽松等因素 [1] - 多只主题基金净值显著跟涨,资金涌入导致部分基金暂停申购或被动降仓 [1] 公募基金政策影响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1] - 公募基金或倾向以中证800或中证1000为基准,对中证2000等中小盘指数采用较少,影响中小盘股布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