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

搜索文档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杨东:股票市值挂钩型对赌协议危害公共利益
华夏时报· 2025-09-01 14:25
股票市值挂钩型对赌协议的本质与特征 - 协议以企业上市后特定时点的股票市值作为对赌标的或补偿计算基准 [2] - 本质是私募投资机构将退出风险向二级市场转嫁的特殊期权合约 [2][8] - 形式上属于民事合同但具有显著负外部性 易引发市场操纵和隧道行为 [2][3] 协议运作机制与案例表现 - 实际控制人可能利用持股、信息和资金优势开展伪市值管理操纵股价 [5] - 江苏硕世案例显示 回购通知前30个交易日股价暴涨160% 通知后2个月下跌至184元/股 [5] - 投资方所持股份虽属普通股 但通过协议获得额外权益 造成与普通投资者的权益不平等 [7][8] 对资本市场机制的冲击 - 协议隐藏于实际控制人与投资方之间 不为普通投资者所知 [7][8] - 价格差额非由市场机制形成 与公正透明的证券价格形成机制相悖 [7] - 可能扭曲股票真实价格 架空信息披露制度 侵蚀中小投资者利益 [2][8] 监管体系现状与缺陷 - 现行清理规则仅针对上市前签订的对赌协议且容易规避 [11] - 信息披露规则不能完全覆盖 减持披露常隐瞒真实原因 [12] - 监管规则与司法裁判存在衔接不畅 覆盖不全的问题 [3][13] 治理框架构建建议 - 建立上市后强制补充披露和清理规则 保证监管一致性 [17] - 构建以重大性标准为基础的信息披露规则 结合硬护栏与软约束 [17] - 压实大股东信义义务 完善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责任追究机制 [18] - 通过司法裁判认定违规协议无效 弥补上市程序瑕疵 [19]
凯德“抢滩”!4亿份“洋REITs”搅动中国商业地产江湖
华夏时报· 2025-09-01 13:17
产品获批与市场意义 - 华夏凯德商业REIT正式获准注册 成为国内首单由外资资产管理机构发起 以购物中心为底层资产的消费类公募REITs [2] - 该产品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迈出关键一步 为外资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开辟新通道 并丰富了公募REITs资产谱系 [2] - 基金类型为契约型封闭式 合同期限27年 准予募集总份额4亿份 [3] 产品结构与参与机构 - 基金主要原始权益人及运营管理机构是凯德投资 华夏基金担任公募管理人 中信银行提供托管服务 [3] - 凯德投资 凯德中国信托和凯德发展三家凯德系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 合计承诺持有不少于20%份额 [3] - 凯德投资将在REIT上市后继续负责资产项目的运营 [6] 底层资产详情 - 首批纳入两个资产:广州凯德广场·云尚和长沙凯德广场·雨花亭 总建筑面积达168,405平方米 [3][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 整体出租率约为96% [3] - 广州项目位于白云新城CBD 紧邻地铁2号线 是广州市唯一拥有"双园环绕"特色的购物中心 [4] - 长沙项目位于雨花区东塘商圈 是成熟社区型购物中心 可通过地铁1号线 4号线抵达 2027年将与7号线直接连通 [4] 资产优势分析 - 广州和长沙均为国内重要经济中心和消费城市 具有庞大人口基数和较强消费能力 [4] - 高出租率96%意味着稳定租金收入 为基金收益提供有力保障 [5] - 凯德投资作为知名商业运营机构 具有丰富运营经验和专业管理团队 能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5] 发行机构背景 - 凯德投资来自新加坡 是亚太最大的REITs管理人 拥有23年REITs管理经验 曾参与制定新加坡REITs规则 [7] - 在中国管理40多个零售物业 资产规模超800亿元人民币 为REIT扩募提供充足后备军 [7] - 凯德投资在中国资管领域涉足颇深 2024年设立首支在岸母基金 总股本承诺额50亿元 预计贡献200亿元资产管理规模 [8] - 自2021年以来 凯德投资已在中国成功设立7支人民币私募基金 累计募资540亿元 [8] 政策环境与市场影响 - 2023年3月证监会将消费基础设施纳入公募REITs试点 2024年国务院印发外资行动方案明确更大力度吸引外资 [9] - 该产品获批被视为政策落地试金石 展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实际成效 [9] - 中国公募REITs市场三年内发行74只产品 总市值近2,020亿元(含扩募) 完成从0到1 从1到N的跨越 [9]
上半年民航“成绩单”复苏分化:三大航未扭亏,四家民营航司均盈利
华夏时报· 2025-09-01 13:1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783.5亿吨公里 旅客运输量3.7亿人次 货邮运输量478.4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11.4%、6%、14.6% [2] - 民航整体运行客运航班275.6万班次 日均超1.5万班次 同比增长3.7% 其中国内含港澳台增长1.4% 国际增长24.3% [4] - 行业整体客座率达84.1% 较2024上半年提升1.9个百分点 较2019上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4] 国有航司业绩 - 国航营收807.6亿元同比增长1.56% 归母净亏损18.06亿元 [2] - 东航营收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归母净亏损14.31亿元 [2] - 南航营收863亿元同比增长1.8% 归母净亏损15.33亿元 [2] 民营航司业绩 - 春秋航空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4.35% 归母净利润11.69亿元 蝉联内地最赚钱航司 [3] - 吉祥航空营收110.7亿元同比增长1% 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3.3% [3] - 华夏航空营收36.10亿元同比增长12.41% 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幅858.95% [3] - 海航控股营收330.83亿元同比上升4.22% 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国际业务复苏 - 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28.4% 较2019年增长4.7% 已恢复并超过疫情前水平 [3] - 国航国际线ASK同比增长16.7% 恢复至2019年同期90.1% 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16.09% [4] - 东航国际航线ASK同比大幅增长24.38% 国际航线RPK同比增长28.74% [9] 收益能力挑战 - 春秋航空平均客公里收益0.377元同比下降4.24% 其中国内下降4.85% 国际下降5.47% [7] - 国航国内和国际航线单位客公里收益分别同比下降6.2%和0.8% [7] - 东航国内/国际/地区航线客公里收益分别下降7.92%、5.39%、3.60% [7] - 国内民航经济舱平均票价749元 同比2024年下降6.9% 同比2019年下降7.8% [8] 运力与网络扩张 - 南航机队规模达943架 上半年净增26架 [9] - 东航机队规模816架 上半年净增12架 [9] - 国航机队规模934架 宽体机135架 年内计划引进35架新飞机 [9] - 东航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 上海始发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110%以上 [10] 区域市场表现 - 日本市场访日外国游客总数创2151.81万人次纪录 中国大陆游客471.83万人次同比增长53.5% [5][6] - 春秋航空日本航线运力投放同比增长116.8% 较2019年增长77.7% [6] - 京沪航线窄体机执飞比例超50% 较早年不足十班显著提升 [8]
让黑土地蹦出“金豆子”,哈尔滨银行农业物权贷款破解规模化种植融资难丨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华夏时报· 2025-09-01 13:09
规模化种植模式 - 龙江公社流转6000亩耕地涉及345户农民 采用大垄双行技术将垄宽从65公分增至1.1米 实现密度提升和单产增长[2][3] - 规模化种植通过科学供应链管理使大豆三粒四粒荚占比超80% 平均亩产稳定突破260公斤[3] - 土地流转成本达10500元/晌(约15亩) 较散户流转价7000-8000元高出2000余元 总种植成本超600万元[4] 农业物权融资创新 - 哈尔滨银行推出农业物权贷款 以未来收益权质押提供最高1000万元融资 龙江公社获345万元贷款支持[5][8] - 创新物权公司提供专业质押监管服务 基于历史数据预判秋收预期收益价值并出具评估报告[8] - 贷款期限最长15个月 还款周期匹配农业生产特性 利息收取安排至秋收时节[9][10] 金融服务成效 - 资金到位后9天内完成6000亩播种 优先支付345户农民地租 再投入种子化肥采购[2][5] - 该产品已覆盖黑龙江省10家分行 累计授信47户 总金额达1.77亿元 户均额度368万元[10] - 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11.98亿元 较年初增11.72% 农户贷款平均定价降至4.54%[13] 产业链金融布局 - 配套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农机购置贷支持装备升级 农资农机经销贷提供最高1000万元信用额度 粮贸加工贷采用评分卡综合研判体系[12] - 线上农闪贷产品实现全流程移动端操作 本周期内投放额度26.47亿元[12] - 形成覆盖备春耕、购农资、置农机、收储贸易等全产业链场景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13]
头部上市险企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大涨,能否成为重塑估值的“利器”
华夏时报· 2025-09-01 12:40
新业务价值增长表现 - 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 [2] - 中国人寿上半年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同比增长20.3% [2] - 中国太保上半年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同比增长32.3% [2] - 中国人保旗下寿险新业务价值49.78亿元,同比增长71.7% [2] - 中国太平旗下寿险新业务价值61.81亿元,同比增长22.8% [2] - 新华保险上半年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同比增长58% [2] - 友邦保险新业务价值28.38亿美元,同比增长14% [2] 新业务价值驱动因素 - 平安寿险改革释放多渠道策略、产品+服务和AI赋能三重红利 [5] - 友邦保险新业务价值增长源于银保合作模式、全面数码化及新市场招聘 [5] - 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72870元,同比增长12.7% [7] - 太保银保渠道新保期缴规模保费88.40亿元,同比增长58.6% [7] - 新华保险业务结构优化聚焦保障类和分红险产品,推动价值提升 [8] 渠道业务表现 - 太保寿险分红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101.28亿元,同比增长近14倍 [6] - 太保代理人渠道新单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达51% [6][7] - 太保银保渠道规模保费416.60亿元,同比增长82.6% [7] - 太保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36.04亿元,同比增长156.1%,占比37.8% [7]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保费体量超越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保费增长113% [9] 市场价值重估逻辑 - 新业务价值反映新保单未来税后利润折现值,体现公司经营能力和销售水平 [10] - 新业务价值率作为新保单利润率,是保险股价值重估的关键底气 [3][10] - 新华保险作为纯寿险公司股价涨幅板块第一,反映市场对其价值增幅认可 [9] - 中国平安管理层认为公司价值被市场低估,需重估 [9][10] 行业战略转型 - 保险行业从规模保费增速转向新业务价值贡献度 [2][4] - 人身险业务占比超过60%,新业务价值稳健增长成为股价重估基础 [4] - 行业从"面子"(保费)转向"里子"(新业务价值)的增长叙事 [10]
突发,金价大涨!A股黄金、有色金属板块集体拉升!高盛再度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2104元
华夏时报· 2025-09-01 12:3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9月首个交易日集体高开 上证指数午盘涨0.12% 深证成指涨0.11% 创业板指涨0.55% 北证50跌0.76% [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8465亿元 较上日缩量287亿元 [1] - 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上涨 [1] 板块表现 - 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黄金股集体大涨 西部黄金、湖南白银、盛达资源等多股涨停 [3][4] - 创新药概念股震荡走高 迈威生物、百花医药、长春高新涨停 [6] - 影视院线板块活跃 文投控股封板 [6] - 存储芯片与半导体板块延续强势 利扬芯片、源杰科技20cm涨停 华虹公司复牌涨超10% [6] - 保险板块跌幅居前 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下挫 [6] - 军工装备板块多数调整 中国卫星、中国卫通、航天宏图跌幅居前 [6] 黄金市场动态 - 国际现货黄金9月1日高开 盘中触及3485美元/盎司 创4月末以来新高 [5] - 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8月累计涨幅超5% 创4月以来最佳单月表现 [6] -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及美联储理事免职风波削弱美元资产信心 推高国际金价 [6] 融资余额数据 - 截至8月29日沪深京三市融资余额达22454.72亿元 续创近十年新高 距历史最高纪录差211.63亿元 [7] - 深市融资余额10971.74亿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7] 寒武纪事件 - 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传言 称"一云多芯支持国产供应链但消息不实" [8] - 寒武纪9月1日股价短线跳水 跌幅一度扩大至8.96% 跌破1400元 午盘跌2.98%报1447.98元 [8] - 高盛时隔一周再度上调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14.7%至2104元 维持积极看法 [9][10]
深耕产业 创新引领,华泰证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增长逾四成
华夏时报· 2025-09-01 12:3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2.19亿元,同比增长31%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49亿元,同比增长42% [1] - 中期派息每10股1.5元 [1] 投行业务优势 - 股权主承销14单,主承销金额4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 - A股IPO主承销规模行业排名第二 [2] - 审核类重组项目首次披露数量行业第一 [2] - 港股IPO保荐项目9单,单数位列市场第二 [4] 债券及创新金融业务 - 承销108只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371亿元 [2] - 承销27只绿色债券,承销规模69亿元 [2] - 新发ABS产品77只,行业排名第一 [3] - 助力发行公募REITs总规模47亿元,行业排名第一 [3] - 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金额128亿元,行业排名第一 [3] 私募股权与资管业务 - 管理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2只 [3] - 报告期内实施投资项目15个 [3] - 资管管理总规模稳步增长 [3] 国际化业务拓展 - 新加坡子公司获新交所主板保荐人资质及印度FPI注册证书 [4] - 美国子公司获非美国主权债经纪经销商资格 [4] - 海外研究标的覆盖量同比增长125% [4] - 海外研报数量同比增长96% [4] 数字化转型战略 - 落地集异构算力、大模型运营管理及应用开发于一体的大模型平台体系 [5] - 推动智能投研、智能投顾、智能投行、智能运营等领域的智能化建设 [5] - 聚焦对内提质增效与对外优化服务两大目标 [5] - 推动AI从问答式向执行式演进,将智能体作为数字员工进行编排协同 [5] 战略定位与行业聚焦 -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大健康、绿色可持续等领域 [2] - 以数字金融驱动科技金融,构建连接全球资本与中国科技创新的桥梁 [6] -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凭借资本市场经验及境内外一体化体系提供全球金融解决方案 [1][4]
头部上市险企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大涨 能否成为重塑估值的“利器”
华夏时报· 2025-09-01 12:33
核心观点 - 上市保险公司上半年新业务价值普遍实现双位数增长 行业战略重心从规模保费转向新业务价值贡献度 [1][2][3] 新业务价值表现 - 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 同比增长39.8% [1] - 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 同比增长20.3% [1] - 中国太保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 同比增长32.3% [1] - 中国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49.78亿元 同比增长71.7% [1] - 中国太平寿险新业务价值61.81亿元 同比增长22.8% [1] - 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 同比增长58% [1][6] - 友邦保险新业务价值28.38亿美元 同比上升14% [1] 新业务价值驱动因素 - 中国平安通过多渠道策略 产品+服务 AI赋能三重红利驱动增长 [3] - 友邦保险内地业务新业务价值率高达58.6% 年化新保费约12.68亿美元 [3] - 友邦保险增长源于银保合作模式 数码化转型 人工智能应用及新市场架构改善 [4] - 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分红险占比达51% 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72870元同比增长12.7% [5] -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规模保费416.60亿元同比增长82.6% 新业务价值36.04亿元大幅增长156.1% [5] - 新华保险通过保障类产品与分红险同步推动 业务结构优化 品质改善及降本增效措施支撑价值提升 [7] 市场影响与股价表现 - 新业务价值增长获得市场投资者认可 保险股股价表现亮眼且跑赢大盘 [2][8] - 新华保险作为纯寿险公司股价涨幅排名板块第一 银保渠道新业务保费增长113% [8] - 新业务价值反映新保单未来税后利润折现值 体现公司经营能力和业务拓展水平 [9] - 中国平安管理层认为公司价值被低估 市场正在逐步印证其价值 [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寿险市场告别保费规模比拼时代 转向价值增长模式 [3] - 新业务价值增长建立在去年大跌基础上 银保渠道尚未恢复至2023年水平 [10] - 下半年能否维持双位数新业务价值增长及价值率提升成为关注重点 [10]
久盼的无人机项目等来了“风险提示”!西域旅游上半年净利下滑超六成,资源整合变身下一个期待
华夏时报· 2025-09-01 12: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9.59%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2.65万元,同比下降61.78%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119.15万元,同比下降61.53% [2] - 销售费用达347万元,同比增长212.93%,主要因淡季营销活动及新项目推广投入增加 [2] 业务发展动态 - 主营业务集中于天山天池景区,提供旅游客运、游船观光、索道游览及房车营地等综合服务 [2][3] - 正培育"遇见喀什"、"遇见赛湖"等旅游演艺项目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处于市场培育初期导致短期业绩承压 [2][3][5] - 将"遇见赛湖"项目委托新疆昱鉴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 [8] - 销售费用大幅增长因开展索道营销活动、国际冰帆赛及新项目推广 [2] 战略与管理变革 - 7月初选举吕美蓉为新任董事长,其曾任新疆文旅投财务总监及新旅资本董事长,具备财务和资本运作经验 [8] - 控股股东新疆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增持股份,巩固控制权并为后续科技文旅融合及资产整合提供支撑 [5] - 公司有望成为新疆文旅优质资源整合平台,打造"全域旅游+资本运作"生态 [8][9] 低空经济项目进展 - 无人机项目(西域青鸟)仍处于准备阶段,尚未在半年报中披露具体进展 [1][7] - 新疆地区低空项目申报需获主管部门批准,公司正推进商业运营手续办理 [7] - 半年报明确列出项目投资风险,包括政策变化、市场需求变动等不可预见因素可能导致收益不及预期 [1][7]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新疆规划到2030年实现文旅产业综合营收万亿级规模,重点发展冰雪游、自驾游及低空经济等新业态 [9][10] - 旅游市场竞争加剧,大企业及财团进入可能使公司丧失传统竞争优势 [3] - 中共中央及国务院文件提及发展低空经济以培育消费新场景 [6]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再度出炉重磅文件,22个超大特大城市也要“反内卷”
华夏时报· 2025-08-31 18:2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部署9个方面23条具体措施 提出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 [1] - 政策旨在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对新时代城市工作作出顶层设计 明确未来城市发展目标步骤路径措施和支撑 指导各级政府细化落实目标 [2] 城市体系发展现状 - 中国城市化进程深刻改变城市体系 万亿GDP城市数量从2010年3座增长至2024年27座 其中9座城市GDP超2万亿 [3] -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超大特大城市达22个 包括7个超大城市和15个特大城市 较2010年12个增加10个 [3] - 2010-2020年超大特大城市人口从1.63亿增至2.93亿 占比从12.15%提升至20.72% 同期小城市数量从493个减少到466个 人口从3.5亿下降到3.2亿 占比从26%降至23% [4] - 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从2.11亿下降到1.82亿 降幅超过15% 显示小城市相对萎缩现象 [4] 城市协调发展策略 - 政策将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作为重点任务 提出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 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 [5] - 需要强化县城作为城乡连续体"腰"的功能 人口流入县纳入都市圈体系 人口流出县形成县城-核心镇-活化乡村的城乡连续体 [6] - 22个超大特大城市2021-2035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全部批复 其中7个城市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7个城市定位为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 [7] 超大特大城市发展导向 - 政策要求超大特大城市做强做精核心功能 控制规模 疏解非核心功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7] - 超大特大城市经济科技指标占地级以上城市半壁江山 但过度扩张导致失衡 需要调整内卷竞争规模扩张 提升城市功能实现错位发展 [8] - 需要培育动态比较优势 通过创新提升城市能级 参与全球竞争 带动其他城市发展 支撑国家现代化 [8] 产业发展与竞争问题 - 城市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主战场 存在盲目攀比和重复中低水平竞争问题 [9] - 需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破除产业链条和集群内卷式竞争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