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搜索文档
一汽解放怎么干?听听董事长李胜的系统阐述 | 高端访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12 09:46
文章核心观点 2023年以来商用车市场波动大且处于转型中,一汽解放面临诸多挑战,公司凭借战略定力、业务变革等取得2024年业绩,还通过质量攻坚、降低物流成本、深化海外布局等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战略转型 [1][3][4][6] 行业现状 - 2023年以来受疫情、需求不足等影响商用车市场波动大且处于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 [1] - 重卡销量从2020年161.9万辆下滑到2024年90余万辆,产能达190余万辆,形成产能过剩局面 [3] - 行业“内卷”严重,表现为价格战、资源错配与生态破坏,本质是技术创新滞后下的同质化存量博弈 [13] 公司2024年年报亮点及战略举措 亮点 - 传统产品市占率稳定在高位,新能源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海外市场连续取得突破,品牌影响力、创新指数领先 [4] 战略举措 - 坚持长期主义战略定力,2015年发起的“流程化组织变革”持续推行 [4] - 战略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 [4] - 2024年完成“大制造”一体化变革,整合“五地”整车制造业务,形成“能力中心 + 作战部队”运作模式 [5] 质量攻坚战 原因 - 质量提升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应对存量竞争、支撑品牌向上、走向世界的关键 [7] - 提升质量是破“卷”利器,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走向海外的关键,也是企业穿越周期的秘诀 [7] 目标 - 在现有质量水平基础上,连续三年每年降低30%的故障频次,整体降低60%以上 [8] 创新举措 - 细化过程质量管理,即装即检 [9] - 利用历史数据规避问题 [9] - 重视质量教育,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理念 [9] - 引入IPD流程,融合IATF16949体系形成“12347 - E2E”卓越运营质量管理模式 [9] - 与供应商协同,接受改进建议 [9] - 引入飞行检查模式,检查运输和仓储质量问题 [9] - 提升维修规范化水平,培训维修技术人员 [9] 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举措 - 提升产品质量,使其更经久耐用 [11] - 关注能源消耗,在传统领域体系节能方面突破16项核心技术,降低油耗 [11] - 开发智能化技术,提醒司机改变驾驶行为,培养节能习惯 [11] - 开发智能维修保养系统,降低维修率,提升出勤率 [11] - 与保险公司合作,降低车主保费 [11] - 搭建平台公司,按需“配”车,降低物流成本 [11] 海外市场战略路径与举措 战略路径 - 开展全域全链路的国际化业务,实现本地化,包括产品研发、采购、营销等方面 [12] - “两翼齐飞”,在发展中国家开发业务,今年开启在欧洲的批量销售 [12] 实施举措 - 未来5年在8个市场建立8个子公司、10个投资工厂,实现本地化转型,力争2030年出口18万辆 [13] - 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理解标准体系,欢迎国内友商共享资源 [13] 应对“内卷”破局路径 - 从“车辆制造”向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转变 [14] - 技术创新引领,实现产品差异化,提供情感陪护和情绪价值 [15] - 产品设计和功能开发与用户和运输场景适配 [15] 上市5周年战略规划 - 全面加速战略转型,构筑“世界一流企业、百年民族品牌”发展基石 [15] - 焕新升级品牌形象,在新能源和海外市场加大推广营销 [16] - 巩固中重卡在国内市场领先地位,传统动力助推新能源产品崛起 [16] - 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构建国际化能力 [16] - 加大资本运营力度,强链、补链,聚合发展资源 [17]
千人见证,正式发布!龙蟠1号API SQ系列新品震撼上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11 18:47
4月10日,"非极致 不登场——龙蟠1号API SQ新品发布会"在湖北襄阳盛大举行,龙蟠润滑油合作伙伴云集现场,共同见证龙蟠1号API SQ系列新品震撼 上市。此次发布会不仅标志着龙蟠润滑油在润滑油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更展示了龙蟠在行业内的技术引领地位。 2025年3月,为顺应现代发动机技术发展、提升燃油经济性并满足严苛环保法规,美国石油学会(API)正式发布API SQ/ILSAC GF-7汽油机油新规格, 这一变革标志着汽油机油行业迈向更高标准。龙蟠润滑油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研发实力,早在API SQ/ILSAC GF-7规格研发阶段便启动同步技术 研究,目前已率先完成相关产品开发。经严格审核,龙蟠1号21款产品成功获得全球首批API SQ认证,为行业升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龙蟠科技研究院数据显示,龙蟠1号API SQ系列0W-20和0W-30产品的抗磨损性能相比API SP润滑油分别提升9%和13%,燃油经济性分别提升25%和 16%。与此同时,该系列产品在清净性能、冷启动保护、抗低速早燃性能等方面均满足并超越API SQ/ILSAC GF-7标准要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验证产品性能卓越,龙 ...
江淮2024财报:短期亏损下的长期蓄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11 16:47
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江淮汽车对研发创新持之以恒且不惜重金的投入。2024 年,江淮汽车在研发领域投入 34.64 亿元,同比激增 55.03%,占营收比重8.23%。如此高的增幅,在业内也是比较少见的,凸显出其技术创新的决心。 同时,江淮汽车研发团队规模不断扩大,创新人才结构优化明显。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 28.85%,达到 6240 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 从21%提升至29.15%。大量专业人才聚焦智能电动、数字网联、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全力推进技术创新,为产品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技术成果上,江淮汽车堪称亮点纷呈。2024 年广州车展期间,其全域线控智慧底盘首次亮相便惊艳全场。该底盘以江淮汽车自研的 ICDC 智能底盘 动态控制模块为计算中心,首次应用 XYZ 协控技术,通过多传感器协同作业,实现车辆运动的统一决策与精准动态控制,极大提升了车辆操控的智能化 与精准度。 近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汽车")发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江淮汽车销售各类整车及底盘40.31万辆,实 现营业总收入422.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汽车芯片认证体系再升级,如何助力汽车智能化电动化不断向上?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11 11:41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认监委批准5项汽车芯片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立项,对完善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推进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汽车芯片在汽车产业变革中作用强大,新认证体系将推动汽车产业发展 [2][3] 汽车芯片认证标准立项情况 - 国家认监委批准《汽车芯片认证审查通用技术要求》等5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立项,此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批国产汽车芯片认证审查企业名单和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1.0版,此次立项是相关工作具体落地措施之一 [2][3] - 立项将规范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活动,提升相关机构技术能力,填补国内标准空白,为企业研发生产和监管部门监督审查提供依据 [3] 汽车芯片种类及功能 - 主控芯片是汽车“大脑”,承担生成汽车主要控制信号重任,通过感知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并发送驱动信号,实现对汽车关键部位精确控制,如调整发动机燃油喷射量和点火时机 [4] - 功率芯片是新能源汽车“动力源泉”,以IGBT为代表的功率芯片能高效实现电能转换和控制,决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表现和能源利用效率 [4] 汽车芯片在产业变革中的作用 智能化方面 - 智能驾驶芯片对相关功能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演进,汽车对芯片算力和性能要求呈指数级增长,如特斯拉FSD芯片有高达144TOPS算力,能实现对海量数据处理和复杂算法运行,提供安全便捷智能驾驶体验 [6] 电动化方面 - 电池管理系统中芯片是“大脑”,负责监测电池参数,管理控制充放电过程,实现电池单元均衡充放电,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7] -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中芯片能精确控制电机转速和扭矩,实现车辆平稳加速和减速,提高驾驶舒适性和操控性 [7] 汽车芯片认证体系升级的意义 对汽车产业发展 - 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动力,使汽车更智能人性化,智能驾驶技术将突破,L4、L5级自动驾驶汽车有望扩大应用,智能座舱将融合多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 [8] - 推动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提升续驶里程、充电速度、电池安全性等性能指标,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缩短充电时间,促进电池回收再利用,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9] 对产业生态系统 - 促进汽车芯片产业与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形成完善高效汽车产业生态系统,吸引更多资本、人才和技术进入汽车产业 [9]
评论 || 让“速度”落地 ——中国汽车业在狂奔中寻找生态平衡点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11 10:04
当比亚迪在2025年3月发布10C闪充技术,实现"充电1秒钟提升2公里续航"时,全球汽车业为之震 动。从2023年的4C到如今的10C突破,比亚迪用3年时间完成了电池技术的"三级跳"。这一速度不仅改 写了行业规则,更将中国汽车产业推到全球舞台的聚光灯下。但与此同时,当技术迭代如闪电般掠过, 一个更深刻的行业问题也摆在我们眼前:在追求"速度"的竞赛中,产业要实现真正的速度与生态平衡。 中国汽车业的"速度神话",本质是技术突破与产业重构的双重奏配合。在电动化领域,比亚迪、宁德时 代等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实现了从电池材料到整车制造的全链条掌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 息联席分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47.6%。而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 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高速NOA交付197.47万辆,同比增长162.31%, 其中,同时标配城区NOA占比已经接近40%。这种爆发式增长,既得益于政策引导,更源于企业对技 术窗口期的精准把握。以地平线为例,其征程系列芯片从2019年到2021年每年迭代一次,算力从4TOPS 跃升至128TOPS,并成功量产。这种"快鱼 ...
新青年 新故事 | 中国重汽张贺翔:在实战中追求设计师梦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11 09:5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重汽为年轻造型设计师提供支持和机会,助力他们实现职业梦想和提升设计能力 [2][3] 分组1:入职原因与平台支持 - 张贺翔因对重卡造型设计感兴趣且重汽重视创新和人才培养、有优秀设计团队和完善人才发展体系而入职 [3] - 重汽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为年轻人提供广阔创新应用平台,张贺翔在其支持下实现设计梦想并完成多款车型造型设计 [3] 分组2:培训体系与视野拓展 - 重汽为新入职年轻人提供完善培训体系,让他们与国际知名设计大咖交流学习,学习先进设计软硬件工具,参与国际顶级设计交流 [4] - 重汽定期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大咖来企业培训,鼓励年轻人参与国际国内行业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 [4] - 张贺翔到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现场交流学习,认为这种现场交流对拓宽视野、汲取设计灵感帮助很大 [5] 分组3:实战经验与设计落地 - 造型设计要满足市场工程可行性,重汽为年轻工程师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战中磨合锻炼 [7] - 重汽在车型开发设计中启用年轻人创意,提供完善流程机制,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安排专业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确保设计方案落地 [8] - 重汽鼓励年轻人参与创新比赛,设立奖励机制,张贺翔参加F1上海站赛道车设计大赛获得成长 [8] 分组4:行业挑战与个人期望 - 造型设计是集成性复杂工程,需要多部门配合,造型设计师需全程跟踪并与各部门紧密协作 [10] -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化,新兴领域对车身造型设计提出新挑战,造型设计师需应对挑战并实现价值 [10] - 张贺翔热爱汽车设计工作,感谢重汽提供的工作环境,希望深耕该领域提升设计水平 [10]
3月全球车企市值:涨跌中暗藏变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11 09:49
2025年3月《中国汽车报》汽车市值研究组继续对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月度市值变化进行全面跟踪、梳理和比较分析。并基于2024年全年的数据积累基础 上,对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的年度市值表现进行总结,并对2025年市值变化趋势进行预判。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详实、更客观、更多元、多维度的市值 变化数据分析。 2025年3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的统计范围依然涵盖国际和国内上市的主流整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主要新创公司和国内汽车经销商集团,统计在内的 上市企业数量共计130家。 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TOP20 涨落之间变数犹存 | | | | 2025年3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TOP20 | | | | --- | --- | --- | --- | --- | --- | | 排序 | 公司名称 | 3月市值 (单位:亿元) | 环比 | 同比 | 较上月排位变化 | | 1 | 特斯拉 | 62792.86 | -8.62% | 55.12% | 持平 | | 2 | 丰田 | 20071.72 | 21.04% | -32.10% | 持平 | | 3 | 比亚迪 | 11400 | 8.57% | 92.85% ...
BATH赋能汽车智在“云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11 09:49
"向云端 山那边 海里面"歌声悠悠,唱出对自由的渴望,也与当下车企们的期许不谋而合——向云端。刚刚牵手华为,又立刻联合阿里巴巴的宝马中 国,便是最好的例证。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AI汽车行业总经理李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阿 里云汽车线AI云的收入2025年会超过通用算力的收入,未来会长期稳定在七三比,迎来历史性时刻。可见,加大云投入已然成为当下车企的常态。 车企"上云"成趋势 3月17日,宝马中国宣布与华为终端达成合作协议,宝马在中国深度融合鸿蒙生态。一周之后,宝马又与阿里巴巴深化战略合作,基于阿里通义AI大模 型,联合开发AI引擎,将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宝马中国研发负责人表示,与阿里的合作不仅是技术采购,更是生态重构,通过深度 融合本地数据与服务,重新定义"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交互。这足以看出,宝马在看中两大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同样也关注通过阿里云、华为云的基 础设施,实现其数据的本地化处理。 除了宝马,近年来不少跨国车企开始加足马力布局"中国云"。早在2021年,上汽奥迪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内容涵盖全域营销、车联网、数字生 态、 ...




汽车早餐 | 北京加速推进“5G上车”;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2027年落地;零跑汽车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11 09:16
国内行业政策 - 工信部将联合多部门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聚焦强化规范管理、加快技术创新等五方面,深入实施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 [2] - 北京市印发方案,布局新兴终端生态,加速推进“5G上车”,激励车企集成5G通信模组 [3] - 成都市发布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征求意见稿,每年开放不少于70个应用场景,对优秀场景提供主体给予奖励 [4] 国内企业动态 - 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斯泰兰蒂斯集团签约,建立汽车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心,深化物流服务 [5] - 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今年底量产应用,2027年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落地 [9] - 大众集团规划到2027年在华上市超20款电动化车型,2030年提供约30款纯电动车型,市占率超15%,80%为新能源产品 [10] - 长安汽车2024年营收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下降35.37%,拟10派2.95元 [11] - 3月江淮皮卡全球销售超7400辆,同比增长超40%,一季度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5%,国际市场同比增长近20% [12] - 零跑汽车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退还已付费用户费用 [13] - 一汽奔腾董事长杨虓调任哈尔滨电气集团总会计师 [14] - 鸿海最晚2027年将在日本发售多款车型,2026年前后在大洋洲销售基于“Model B”开发的车型 [15] 国际企业动态 - 保时捷提前向美国运送库存规避关税,维持三月份订单价格,预计营运利润率低于年度指引 [6] - 欧盟发布“人工智能大陆行动计划”,简化法规,建设“人工智能工厂”网络 [7] - 特斯拉计划今年生产首批Optimus人形机器人,官网招聘约80个相关岗位 [8]
车路云的尴尬如何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10 17:10
车路云可解智驾难题? "如果有车路云协同就好了!"近日,小米SU7事故引发了一场关于智驾安全的全民大讨论,多地高速路段也相继打出"慎用智能辅助驾驶"的标语。事 故发生后,有网友感叹,若能依托车路云协同实现信息一体化,修路、洒水等信息能即时通知相关车辆,便能有效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逝者已矣,我们无法将时光倒流规避这场悲剧;但生者如斯,沿着对车路云一体化的探索推进,我们可以去寻求一条更安全可靠的智驾发展之路。 根据目前官方披露的信息,该事故发生前,车辆正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 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而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 桩发生碰撞,并导致电池爆燃。 实际上,开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因高速公路占道作业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并非个例。 2016年发生于河北邯郸的国内首例自动驾驶车祸致死案中,事发车辆在辅助驾驶状态下撞上一辆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 2022年9月,一辆开启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在行驶至苏台高速台州街头服务区附近时,因路段封闭施工接连撞飞十几个隔离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