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资讯
搜索文档
研究揭示寒武纪大爆发的“幕后推手”
环球网资讯· 2025-10-28 11:44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28日消息,寒武纪大爆发使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快速在地球出现,是地 球生命演化史上关键的里程碑事件之一。已有古生物和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动物在寒武纪早期爆发过程 中,呈现出"脉冲式"演化模式,并伴随海水无机碳和硫酸盐硫同位素的同步波动,这或与大气、浅海的 周期性"增氧"直接相关。然而,学界对调控这一时期脉冲式增氧的驱动机制尚不明晰。 为论证这一假说,该研究对已发表的寒武纪早期碳–硫同位素记录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显示,这一时 期碳、硫同位素记录中存在1.2百万年、2.6百万年及4.5百万年的长周期变化,与长周期轨道变化周期一 致。随后,研究团队在最新的深时地球系统箱式模型(SCION)中添加了气候轨道驱动因子,并对这一 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轨道驱动的气候变化可复现海水碳–硫同位素的同步周期性变 化,论证了这一假说的可行性。同时,模型敏感度实验表明,海洋中的低硫酸盐浓度,或放大了碳–硫– 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轨道驱动营养物质输入的响应幅度,是寒武纪地球系统稳定性的重要短板。 据介绍,这一研究对学界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节拍,和其他时期周期性的碳、硫、氧循环提供了 ...
OpenAI CEO筹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Merge Labs:利用声波读取大脑
环球网资讯· 2025-10-28 11:31
公司动态 - OpenAI CEO萨姆·奥尔特曼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Merge Labs正在筹备中[1] - 公司已邀请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分子工程师米哈伊尔·夏皮罗加入创始团队[1] - 公司预计在未来几周正式宣布成立[5] - 奥尔特曼预计将担任公司董事长,但不会参与日常运营[5] 技术路线与优势 - Merge Labs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与Neuralink的侵入式方法形成鲜明对比[1] - 技术核心是利用超声波与人脑互动,无需进行开颅手术[4] - 该方法减少了手术风险并降低了对大脑组织的损伤[4] - 夏皮罗提出通过基因疗法使细胞对超声波做出反应,这种方法比植入电极"更容易"且更安全[4] - 其使命是开发一种与大脑神经元及身体其他细胞进行微创交互的方法[4] 创始人观点与产品愿景 - 奥尔特曼对Neuralink的侵入式方法表示担忧,称其会杀死神经元[4] - 奥尔特曼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在大脑中植入类似Neuralink的界面[4] - 公司希望开发更安全便捷的脑机接口,使用户能通过思考与ChatGPT等AI工具交互[4] - 奥尔特曼在2017年曾表示,人类与机器的融合是硅谷热门话题,预计在2025年至2075年之间实现[5]
传闻苹果 20 周年纪念版iPhone将搭载6项功能
环球网资讯· 2025-10-28 11:31
产品发布与纪念意义 - 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iPhone 20周年纪念版设备,以纪念第一代iPhone于2007年发布[1][7] - 纪念版iPhone预计将于2027年9月发布,而非技术上的周年纪念日2027年6月29日,以符合公司通常在9月发布新品的惯例[7] - 公司可能跳过iPhone 19的命名,直接从iPhone 18过渡到iPhone 20或iPhone XX,以突显纪念意义[7] 设计与显示技术 - 纪念版iPhone目标为实现无边框设计,使设备看起来像一块没有切口和边框的玻璃,采用四边向下弯曲的显示屏[5] - 公司计划采用三星的彩色滤光片封装技术,该技术能减少显示屏厚度、提高亮度并降低功耗[6] - 公司计划添加火山口状光扩散层,以确保整个显示屏的亮度均匀[6] - 无边框设计可能限制保护壳的使用类型,但公司已在提升设备耐用性方面取得进展,例如在2025年机型中采用更耐刮擦和破损的第二代超瓷晶面板[5] 摄像头与生物识别技术 - 为实现全玻璃设计,公司需要移除动态岛和前置摄像头凹槽,可能采用屏下Face ID,同时在正面保留小孔用于前置摄像头[5] - 纪念版iPhone可能搭载定制HDR传感器,为Fusion相机提供更佳动态范围,动态范围高达20档,堪比高端电影摄影机[6] - 摄像头改进将与iPhone 18机型的可变镜头光圈等升级相结合[6] 芯片与核心硬件 - 纪念版iPhone可能搭载基于第二代2纳米制程的A21芯片,公司预计在iPhone 18系列中过渡到更小、更快、更高效的2纳米A20芯片[7][6] - 公司计划在2027年推出其自主设计的调制解调器芯片,目标是在性能和AI功能上超越高通调制解调器,同时大幅提升能效以延长电池续航时间[6] - 自主设计的调制解调器比高通调制解调器能效高得多,得益于公司能更好地集成iPhone中的不同硬件组件[6] 可折叠设备规划 - 公司目标是在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但近期传言称可能推迟至2027年,使其可能与20周年纪念版iPhone同期推出[8]
欧莱雅兰珍珍:科技女生赋能计划已触达20万学子,中国模式创新正在走向世界
环球网资讯· 2025-10-28 11:31
公司战略与项目成果 - 公司在科学教育领域定位为创新者和连接者,整合国内外顶尖科学家资源并将自身生物科技资源、工厂技术转化为科普内容[1] - 公司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广播种”三维模式实施“科技女生赋能计划”,覆盖全国9个省市的100余所学校,触达近20万名中学女生[4] - “请进来”模式已举办5场校园分享活动,邀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用真实经历打破性别对科研的限制[4] - “走出去”模式组织了9场实践活动,带领女生走进进博会、科研机构、先进工厂,并开展科技女生赋能营[5] - “广播种”模式通过录制科普视频和媒体传播,收获7000多条报道、超13亿次社媒曝光[5] - 公司联合上海临港新区正式启用“科技女生赋能计划”临港基地并开营科技女生赋能营[6] 行业合作与资源整合 - 公司作为顶科论坛长期合作伙伴,联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为科技女生打开“触摸太空”的大门[7] - 研究院通过“理论+实践”方式让女生全方位了解航天科研,从介绍科学卫星到观察实物卫星厂房[9] - 公司调动全球资源并联合顶尖科研机构,旨在让女生看到科研离生活不远,例如带女生参观欧莱雅工厂和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10] - 公司推动企业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成合作,计划在全球推广“科技女生赋能计划”的中国模式[5]
我国新能源重卡连续7个月销量破万
环球网资讯· 2025-10-28 11:25
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表现 - 新能源重卡销量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7个月超过1万辆,9月份销量突破2万辆创出新高 [1] - 新能源重卡是新能源商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国际市场拓展与机遇 - 新能源重卡在海外市场表现不俗,抓住了国际市场的机遇 [1] - 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出台的清洁货运支持政策为中国新能源重卡提供了切入国际市场的绝佳窗口 [1] - 今年1-9月新能源商用车出口6.4万辆,同比增长1.5倍 [1]
山姆迎来新负责人 会员店的购物体验会变得更好吗?
环球网资讯· 2025-10-28 11:25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正式宣布了一项备受业内关注的人事任命:刘 鹏加入公司,出任山姆会员店业态总裁,直接向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汇报。原代理业态 总裁Jane Ewing将于年底结束外派,返回沃尔玛国际部任职。 业内普遍认为,在零售行业竞争日趋复杂、会员制赛道从"规模扩张"走向"价值深耕"的关键节点,这位 兼具全球视野、中国消费洞察与全渠道数字化基因的"零售老兵"的加入,不仅是一次高层人事调整,也 是沃尔玛中国在组织能力与战略方向上的一次主动升维。 刘鹏是谁? 刘鹏的履历贯穿传统零售与互联网平台。根据公开信息,2015年至2024年,刘鹏任职于阿里巴巴集团, 先后担任天猫国际总经理、天猫进出口业务总裁、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 B2C 零售事业群总裁、淘天 集团品牌业务发展中心总裁等职务,是阿里巴巴电商业务的核心管理层。 在加入阿里之前,刘鹏曾就职于好孩子中国、万得城中国、苏宁电器、海尔集团,涉足采购、市场营销 等多个领域,对中国各级市场的消费习惯、品类趋势与渠道变迁有着一线理解。 在阿里巴巴任职阶段,他进一步将这种经验数据化、系统化。例如,他通过用户消费 ...
吨级工业化制备!我国这一关键材料取得重要进展
环球网资讯· 2025-10-28 09:36
我国在可控核聚变关键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 成功制备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核心材料——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打破了该材料长期依赖进 口的局面,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关键材料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是建造 可控核聚变装置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没有它,就无法产生足够强大的磁场,来"约束"住高达上亿摄氏 度的等离子体。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度C276合金的吨级工业 化制备。同时,团队攻克了超薄超长基带加工的技术难关,将合金轧制成厚度仅0.046毫米、宽度12毫 米、长度超2000米的带状材料,表面光滑如镜,粗糙度小于20纳米。该材料在液氮温度下强度超高,相 当于指甲盖大小面积能承受约19吨重量,且经高温处理后仍保持优异性能。 目前,自主制备的C276已在多家企业完成验证,并成功制备出性能达国际水平的高温超导带材,应用 于国内相关科技项目。 千米级基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供图 ...
美媒:互联网经济应鼓励多数人创新
环球网资讯· 2025-10-28 07:04
文章核心观点 - 大型科技公司主导的互联网经济模式导致财富高度集中,未能实现早期关于普惠繁荣的预期 [1] - 通过法律和政策对大型平台进行监管,可以重新平衡经济,促进更广泛的创新和公平 [2][5] - 建设一个拥有多个权力中心的经济社会,是实现更公平、更具活力经济未来的关键 [6] 大型科技公司的现状与影响 - 亚马逊、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创造了巨额财富,但财富和权力并未得到广泛分配,导致社会财富高度集中 [1] - 亚马逊公司平均向私人卖家收取其销售额50%至60%的费用 [3] - 大型平台的榨取模式正从科技领域蔓延到医疗保健和住房租赁等其他经济领域 [6] 历史政策与监管先例 - 历史上美国政府限制大型企业利用其“不可或缺性”获取过多资金,以保护其他经济参与者投资和创新的动力 [3] - 监管政策曾在美国建筑的黄金时代(如运河、铁路、电力时代)发挥作用,并未阻碍经济发展 [5] - 20世纪中叶对大型电力公司的监管,为小型电器发明家(如微波炉、激光器和个人电脑的发明者)留下了巨大的创新空间 [5] 对法律和政策的具体建议 - 法律应要求平台保持中立,不能偏袒某些卖家或对自家产品进行特殊对待 [4] - 应允许某些形式的集体谈判,例如使新闻机构可以联合起来向谷歌施压,要求其为新闻内容支付更多费用 [4] - 这类法律旨在抑制大平台的收入抽成,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创造动力 [5] 对经济社会结构的展望 - 将未来押注在少数几个大平台上存在风险,需要建设多权力中心的经济社会 [6] - 恢复市场平衡的关键在于回归更古老的繁荣愿景,即各行各业的众多公司都是重要的财富来源 [6] - 这一转变旨在重拾商业乐观精神,使人们相信不为某个平台工作也能收获成果 [6]
“AI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线下决赛在北京印刷学院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10-27 21:56
大赛概况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的“AI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线下决赛于10月25日在北京印刷学院举办 [1] - 大赛由高校智慧教务专业委员会(筹)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承办,并获得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慧云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支持 [1] - 决赛采用“线下现场评审+线上同步直播”模式,扩大了赛事覆盖面,获得教育工作者和行业人士广泛关注 [3] 参赛作品与评审 - 经过初审、复审筛选,共有40件优秀作品进入最终角逐 [3] - 决赛围绕“交互式数字学习资源”、“人机协同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智能在线学习平台”三大赛道展开 [3] - 赛事组建了由15位教育技术领域权威专家构成的评审团,使用在线评分系统实时打分,综合评估作品的演示效果、技术创新性、应用价值及可推广性 [3]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参赛作品涵盖AI驱动的互动教学资源开发、智能学情分析与个性化辅导、多终端适配学习平台搭建等方向,展现了AI在优化教学流程、提升学习效率方面的实践成效 [4] - 赛事集中展现了当前AI赋能在线教学的前沿成果,为行业提供了优质实践案例与交流平台 [4] - 主办方表示将进一步推动优秀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与行业推广,持续深化AI技术与在线教育的深度融合 [4]
汽车向智能移动空间演进
环球网资讯· 2025-10-27 18:36
技术路线图核心更新 - 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明确了汽车技术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并提出未来5-15年发展新要求 [2] 电动化进程与目标 - 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进程,目标到2040年新能源车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 [3] - 到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实现全面混动化,到2040年含内燃机乘用车在新车销量中占比仍约有三分之一 [3] - 截至今年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保有量已达4000万辆左右 [3] 节能技术与碳排放 - 汽车节能技术向动力多元化、能源效率最大化、控制智能化发展,混动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可达48% [4] - 到2040年,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将降至3.5升 [4] - 首次设立明确的碳排放下降目标,要求到2040年乘用车平均碳排放强度较2024年下降60% [4] - 采用热值折算法对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进行电耗或油耗的综合评价 [5] 智能化与自动驾驶发展 - 未来5-15年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市场化发展快车道,汽车将转型为“智能移动空间” [6] - 今年1-7月,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累计销量775.99万辆,市场份额达62.58% [6] - 预计2030年L2级及以上智能网联乘用车在新车中全面普及,L4级自动驾驶营运车辆新车销量在2030、2035年分别实现十万辆级、百万辆级规模 [6] - 到2040年L4级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车中全面普及,L5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6] - 预计2028年后消费市场将进入“智驾刚需”阶段,消费者购车决策将从“马力+品牌”转向“算力+数据” [7] 安全性与可靠性目标 - 推动交通体系朝零事故、零伤亡、高效率发展,到2035年汽车产品可靠性及安全性较2025年提升40%以上,到2040年提升60%以上 [8] - 将“零事故”写入顶层设计,把安全从“技术卖点”升级为“产品准入” [8] 关键支撑技术演进 - 未来5-15年,共性支撑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跨域融合转型,涵盖智能底盘、电子电气架构、汽车芯片和车用操作系统 [9] - 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化进程依赖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消费市场对产品的信任度是核心要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