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王屋山下气象新
河南日报· 2025-10-04 07:37
风起大河,浪潮奔涌。王屋山下,赶潮人奋楫争先。 看经济。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河南13家企业上榜,济源独占3席。 看创新。河南国泰东工电渣钢有限公司的不交换电极抽锭式气氛保护工艺、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 的新型火法炼锌技术,均属世界首创。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7N5超高纯碲、7N5超高纯 镉、7N5超高纯铟,高于行业标准。 看文化。近日,2025年中国猴山猴王争霸赛在济源举行,不仅唤醒了千万网友的西游记忆,还与尼泊尔 猴庙文化梦幻联动,实力圈粉。 扎稳底盘、积蓄动能、释放活力,济源高质量发展气势如虹。 "十四五"以来,济源抢抓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聚焦重点领域,抓改革、调结 构、促转型,从原材料大市迈向新型材料强市。 向华东理工大学"借智",河南龙兴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气相法纳米二氧化钛,填补国内技术空 白;通过揭榜挂帅,豫光集团突破高盐废水高值化利用等多个行业难题。 畅通供需对接,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济源始终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瞄准建设豫西北科技创新高地,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对 外科技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平台为支撑、转化为导向的全链条创新生 ...
刘宁到开封市部分县区调研检查秋粮生产、项目建设等工作
河南日报· 2025-10-03 19:00
农业与粮食生产 - 秋粮生产进入关键期 全省正积极组织秋收工作[3] - 加强农机改造调配 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抢抓降雨间隙进行玉米 花生等秋作物抢收抢烘抢晒[3] -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压茬推进秋种秋管 全力夺取秋粮丰产丰收[3] 食品加工产业 - 通许县是全国最大酸辣粉生产加工基地 正在建设淀粉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10.5亿元[5] - 淀粉产业园建成后将打通从红薯种植 淀粉加工到酸辣粉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条[5] - 企业运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 做强食品加工业 不断创新技术迭代产品 构建完整高效供应链体系[5] 文旅产业发展 - 深度挖掘宋文化 运河文化等独特价值 加大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5] - 推动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5] - 节日期间文旅消费市场升温 需做好管理疏导 提升服务质效 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5] 区域经济发展 - 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郑开同城化发展等战略机遇[6] -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建强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6]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实现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6]
赛场让技能更有“市场”——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掠影
河南日报· 2025-10-03 07:28
技能,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私事。它关乎个体发展,生活幸福,也关乎国家进步。技能大赛不仅是展示技能竞 赛成果的窗口,更是为了推动个人成才、行业进步、社会发展。 9月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闭幕式在郑州市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举行,标志着为期5天的大赛圆满结束。 我省选手奋勇拼搏,既为个人争气,也为河南争光。获奖选手用荣耀回报付出,向社会证明技能成才的道路 就在脚下;未获奖选手则收获宝贵经历,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大赛中有无数激动人心的片段。大赛之后,那些关于拼搏和成长的故事,还在延续。 不怕劳累,怕的是眼高手低。对那些选择了技能这条道路的人来说,精湛的技艺只诞生于成千上万次的实操 中,绽放于极致的追求里,没有捷径。 污水处理项目今年首次纳入全国技能大赛。32岁的陈超越是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已在污水处 理一线工作9年。从去年9月开始,他就开始为全国技能大赛做准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让他有了比赛时 的沉着、专注和自信,最终以稳定的发挥斩获金牌。 9月21日,工业视觉系统运维项目的参赛选手正在调试设备。 "能够拿到金牌当然很激动,但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陈超越说,比赛不是目的 ...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河南日报· 2025-10-03 07:28
大别山红色旅游发展 - 郭家河乡结合红色资源和自然生态推出"重走红军路"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当地已有餐饮民宿20多家[7] - 田铺大塆作为河南首个创客小镇和中国传统村落,成为乡村旅游热门目的地,农家乐年收入超30万元[7] - 新县将全县作为红色大景区编制总体规划,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增强游客互动体验[8] 万仙山文旅产业转型 - 郭亮洞由村民历时5年用12吨钢钎、2万个石方在绝壁上开凿1250米通道,现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8] - 郭亮村80%农户经营民宿,户均年收入近20万元,大学生返乡当民宿主理人成为新趋势[9] - 南坪村发展生态+康养路径,推出每月3000元康养套餐吸引长住客,实现全年无淡季经营[9] 小秦岭生态修复与科研价值 - 保护区投入2.8亿元进行生态修复,关停1189个坑口,清运784万吨矿渣,栽植89.5万株苗木[11] - 2024年7月设立河南省黄河流域小秦岭生态修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11] - 2024年记录到狍野生种群,2025年豹猫影像登上央视,单点位监测到12种珍稀野生动物[12] 嵩山文化遗产价值 -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砖塔,汉三阙为古建筑类001-003号国宝,保存有千年历史印记[13] - 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代表佛教、道教、儒家文化和谐共存,周公测影台和元代观星台体现天文文明发源地地位[14] - 从黄帝建都到大禹治水,嵩山地区见证夏商周到汉唐宋等重大历史进程,被称为中华文明发动机[14] 老界岭康养旅游产业 - 景区主峰海拔2222.5米,暑期平均气温22℃,负氧离子浓度超3万个/立方厘米,形成天然氧吧[15][16] - 太平镇现有民宿500余家,带动2000余人就业,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1万人以上,人均年增收1.5万元[16] - 景区构建全季旅游格局,推出养生宴、山茱萸主题民宿,设置中医理疗室开展康养服务项目[17]
新闻发布厅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八 优质医疗沉下去 中医药名片亮出来
河南日报· 2025-10-03 07:28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体成就 - 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07% [1] - 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2.47‰ 3.48‰ 9.99/10万 连续多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下沉 - 累计争取到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数量居全国首位 [2] -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等6个项目投入运营 心血管 儿科等9个重点专科患者省外转诊率降至1.57% 较2020年下降6个百分点 [2] - 获批建设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 为全国首批3家项目之一 [3] - 布局建设15个省级医学中心 55个区域医疗中心 [3] - 90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 [3]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 119所乡镇卫生院通过二级医院评审 [3] - 村卫生室运行经费补助标准由3000元提高到6000元 [3] - 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8名注册全科医师和3名高级职称医师 [3]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 - 省 市 县三级疾控局全部完成挂牌 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获批建设 省预防医学科学院挂牌成立 [4] - 建成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和181支市县级基层传染病应急分队 [4] - 建成190个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中心 实现省 市 县三级全覆盖 [4] - 与多部门建立协调机制 完善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 [4] 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 - 全省2507个乡镇社区建成中医馆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全部设置中医科室 [5] - 53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66个县级中医院纳入国家"两专科一中心"建设项目 [5] - 南阳建成完善的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 探索"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等服务模式 [5] - 张仲景经方阁旗舰店在俄罗斯 日本等国挂牌6家海外诊疗中心 [6] - 中医适宜技术国际培训班"仲景工坊"培训海外学员超3000人 [6]
与天争时抢粮忙
河南日报· 2025-10-03 07:28
天气对秋收的影响 - 国庆中秋假期玉米收获季遭遇连续阴雨天,给秋粮收割造成较大困难 [1] - 墒情重的田块轮式收割机容易陷车,需使用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 [1] - 玉米收获后需及时晾晒以减少霉变风险,当地开放村委大院、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供农民晾晒 [1] 农业机械调配与使用 - 卫辉市本地有600多台收割机,并从南方调入20多台履带式收割机,另有4台新订设备在途 [1] - 每台收割机配备两三名机手,雨歇间隙机器不停转以抢抓农时 [1] - 收割机平均一小时能收10亩地,合作社曾加班抢收至晚上10点多 [1] 抢收进度与应对措施 - 截至当天下午4点,卫辉市已抢收玉米近10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20% [2] - 全市16座烘干塔全力运转,为湿度较大的玉米提供应急烘干服务 [1] - 农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连续式烘干塔日烘干能力达120吨玉米,平均一天可烘干150亩地的收成 [2] 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 - 当地农技人员全部下沉,根据地块情况指导农民分类抢收 [1] - 具备机械收割条件的地块尽早收割,有倒伏或湿度较大的地块建议人工抢收 [1] - 若国庆中秋假期雨量不大,预计10月10日前能完成大部分收割,但抢收后不必急于抢种,需等待适播期并观察土壤墒情 [2]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链上发力怀川兴
河南日报· 2025-10-03 07:28
产业转型总体成效 - 焦作市成功从传统工业重镇转型为产业多元的现代化城市[1] - 三次产业结构从2020年的7.4:42:50.6优化为2024年的6.2:42.5:51.3[8] - 2023年和2024年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分别位居全省第1位和第2位[8] 新材料产业 - 多氟多公司打破锂电关键材料技术垄断,实现从传统氟化工向新能源材料转型升级[2] - 龙佰集团、天宝桓祥等企业推动锂离子电池新材料和超硬材料入选省级产业集群[2] - 六氟磷酸锂、导电炭黑、钛白粉等产品产销量全球第一,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硅烷产销量全国第一[2] 绿色食品产业 - 以大咖国际为支撑的“蜜雪冰城”“幸运咖”品牌全球加盟门店已突破5.3万家[3] - 温县成为亚洲最大的茶饮供应链品牌驻地[3] - 拥有大咖国际、蒙牛乳业、立达老汤等企业,打造完整食品产业链[3] 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产业 - 风神轮胎是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轮胎生产企业,产品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5] - 拥有风神轮胎、中原内配、瑞庆汽车等重点企业[5] - 获评国家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5] 产业创新与企业培育 - 累计创建省级以上质量标杆企业2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5家、专精特新企业288家[6]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7家[6] -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3.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2%,分别高于全省28.9和5个百分点[6] 未来产业布局 - 空天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有序开展,积极招引培育遥感测绘、无人机生产应用等下游企业[6] - 依托智慧岛、5G产业园等载体,成功创建省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先行先试城市[6] 服务业与农业 - 全市货运周转量和交通运输货运量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7] - 粮食总产稳定在200万吨以上,平均单产超500公斤、居全省第一[8]
我在,我看,我记录丨毫厘之间练绝技
河南日报· 2025-10-03 07:28
公司技术与创新 - 钳工高级技师李会东展示“削纸不触屏”的高精度操作技能 [1] - 技能大师工作室已完成168项创新攻关并获24项国家专利 [1] - 创新成果包括筒体外圆磨削装置和自定心中心架等为企业降本增效超千万元 [1] - 工作室研发的零件抛光装置一次可装夹32件零件将工作效率提升8倍以上 [1] 公司产品与行业地位 - 公司自主研制全球单线单釜最大产能绿纤生产线填补国内在大容量莱赛尔纤维装备生产领域的空白 [2] - 该莱赛尔纤维生产线技术水平在去年成功开车基础上于今年再次升级 [2] - 莱赛尔纤维是绿色环保新材料其装备国产化关系到国家纺织产业链安全 [2] 公司人才与生产 - 技能大师工作室已累计培养出50余名生产技术骨干包括省技术能手杨庆源等 [2] - 国庆中秋假期公司生产线依旧忙碌正攻克技术难题 [2] - 产业工人通过千万次练习练出肌肉记忆没有捷径 [1]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河南日报· 2025-10-02 09:41
核心提示 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繁花似锦、万家团圆。当大多数人都在享受假期时,有一群身影依然坚守在岗位 上。 他们或是把仁心播撒在非洲的医疗队员,或是用青春丈量山河的边疆卫士,或是用汗水浇筑时代丰碑的建设 者,或是忙碌在生产车间的一线工人,或是用车轮串联幸福生活的货车司机…… 岗位不同,初心如一。他们以"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写下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 让我们聆听这些坚守者的故事——无论走到哪里,这份对祖国最真挚的祝福,也是献给这个时代最动人的赞 歌。 货车司机 车轮上的平凡坚守 10月1日早上8点20分,记者收到贾光磊发来的微信消息:"已到阜阳,正在卸货。"同时还附上了早餐照片, 一碗稀饭,几个包子。 贾光磊是河南长通运输有限公司的一名货车司机,今年51岁,从事货车司机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国庆中秋 假期期间,由于物流运输需求量大幅增加,贾光磊比平时更忙了。 "9月30日晚上12点出发去合肥,顺利的话路上要11个多小时。这个国庆节又是在路上过的,祝祖国母亲生日 快乐!"贾光磊说。 为了方便客户白天收货,物流货车司机一般都是夜里出车。这次去合肥,贾光磊开的是一辆长度近20米的6轴 大型集装 ...
亳都有新象,这个新地标新在哪
河南日报· 2025-10-02 07:30
亳都·新象项目表现 - 项目于9月29日开业,开业当日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随后两天屡攀新高 [2] - 项目位于郑州市管城区文庙东侧,东临商代城垣遗址,西接全国第二古老文庙,融合历史遗迹与现代商业 [2][3] - 项目定位为商文旅融合,旨在通过业态整合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构建“文化—消费—产业”三位一体的价值生态 [2][3] 项目招商与品牌构成 - 街区首店占比超四成,聚集大量首店、本地旗舰品牌及特色业态,成为首发经济策源地和潮流集合场 [3] - 吸引如西餐品牌兰巴赫(人均消费100-120元)和潮牌集合店“华人青年”等品牌入驻,后者在此开设华中首店 [3][4] - 兰巴赫河南首店开业后销售额位列全国前五,品牌方未来考虑深耕河南西餐市场 [4] 项目发展战略 - 项目着眼“长线”发展,策略为文化赋能商业以提升品质与价值,商业反哺文化以提供良性循环 [4] - 入驻品牌计划深挖河南文化,开发更多IP,并通过长期开展文旅活动增强与本地消费者的黏性 [4] 河南消费市场趋势 - 以文旅消费为主的改善型消费呈现“井喷式”增长,消费市场趋势从传统购物向体验式、品质化消费转变 [5] - 政府下一步将推进商文旅深度融合,鼓励首店经济、票根经济等以激发消费新活力 [5]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省内多地如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通过开展花式活动、融合业态及发放消费券等方式促进消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