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期权 构建领口策略防范大幅波动风险
期货日报· 2025-04-16 17:24
股指期权市场成交持仓情况 中证1000指数期权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因指数期权和ETF期权面额不同,成交量无法真实反映市场份额情况,这里主要以日均成交额观察各期权品种份 额的变动趋势。2025年一季度,中证1000指数期权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占比高达34.22%,相比去年同期上涨近7个百 分点;南方中证500ETF期权次之,占比在19.87%,与去年同期相当;创业板ETF期权排名第三,占比9.27%;华泰柏 瑞300ETF期权排名第四,占比9.26%。与之对应的是,上证50ETF期权市场份额则继续下滑,目前仅有7.24%,排名亦 下滑至第六。其余深市ETF期权和上证50指数期权市场成交份额整体偏低。市场整体更偏爱交易中小盘指数类的期 权,这与一季度中小盘指数表现更优且市场弹性更大有关。 持仓PCR值显示沪深300指数下方支撑强劲 持仓PCR值,即看跌期权持仓量与看涨期权持仓量比值。在之前的报告中,我们曾指出期权持仓量应站在卖方角 度进行思考,其中长期走势与标的价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期权持仓量PCR值变化情况可以作为标的指数后期趋势的 参考。 2025年以来,各大金融期权持仓PCR值在方向上多数时间跟随标的指数波动, ...
技术解盘20250416
期货日报· 2025-04-16 09:10
IH 减仓缩量 近期的上涨得到了量能的配合,说明多头重新进场。综合分析,T重拾涨势,但指标走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冲的力量。(弘毅物产黄李强)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IM主力连续合约创下6403.9点的高点后转而回落,但在黄金分割0.618对应的5280点的支撑位反弹,并检验上方黄金分割0.809对应的5800点和60日均线的压 制情况。均线呈现近似空头排列。指标方面,MACD指标有低位金叉迹象,KDJ指标、RSI指标金叉后有高位黏合迹象。量仓方面,近期的反弹伴随着减仓 缩量。综合分析,IM反弹高度受限。 T 指标走弱 T主力连续合约2月初创出109.645点的上市新高,之后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跌破60日均线等重要支撑。3月中旬重拾涨势,检验前期高点的压制情况。均线 方面,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指标方面,MACD指标金叉后持续发散,没有明显的顶背离和死叉迹象,但KDJ指标、RSI指标出现死叉迹象。量仓方面, 清明节小长假之后,IH主力连续合约跳空低开,接连跌破60日均线和黄金分割0.236对应的2500点的支撑位。之后,转头上行,并检验60日均线的压制情 况。均线呈现近似空头排列。指标方面,MACD指标有低 ...
隐含波动率有所回落
期货日报· 2025-04-16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5日A股缩量震荡,不同期权成交量和持仓量有不同变化,隐含波动率震荡下行,投资者可逢高卖出小盘指数认购期权 [1][2] 期权成交量和持仓量情况 - 上证50ETF期权成交量增加10.85%至150.02万张,持仓量增加8.41%至173.10万张,5月合约合计增持2.69万张,认购增持1.02万张、认沽增持1.67万张,预计市场延续震荡格局 [1] - 沪深300期权成交量整体下降,持仓量增加,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5月合约总计增持6.10万张,认购增持3.35万张、认沽增持2.75万张,预计市场维持偏空震荡格局 [1] - 科创50ETF期权成交量减少3.13万张,持仓量增加13.72万张,华夏科创50ETF期权5月合约总计增持3.77万张,认购增持2.27万张、认沽增持1.50万张,预计市场偏空震荡运行 [1] 期权隐含波动率和历史波动率情况 - 4月15日期权隐含波动率震荡下行,上证50ETF当月合约平值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在14.3%左右 [2] - 当日历史波动率继续走低,上证50ETF的30日历史波动率为21.90%,沪深300指数的30日历史波动率为23.78%,隐含波动率与历史波动率价差走扩 [2] 操作建议 投资者可逢高卖出小盘指数认购期权 [2]
全球纯碱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格局分析
期货日报· 2025-04-16 09:05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纯碱贸易有明显区域性特征,中国、美国和土耳其是主要生产国,不同国家和地区因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在生产、消费和贸易中特点不同,国际贸易使纯碱资源全球调配;中国纯碱市场接近自给自足,进出口格局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来面临机遇与挑战 [2][10][21] 全球主要生产地区分布 中国 - 是全球最大的纯碱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产能约3950万吨,产量基本自给自足,进出口依赖程度低,2022年出口量达205万吨,约占当年产量7% [2] - 生产工艺有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出口无明显优势,少量出口主要面向韩国、泰国等新兴市场,这5国占出口份额一半以上 [2] 美国 - 凭借丰富天然碱矿资源和先进技术,长期在全球纯碱出口领域占主导地位,拥有全球99%天然碱资源,怀俄明州绿河地区储量达600亿吨 [4] - 自身消费量不到产量一半,北美年产能约1390万吨,约50%产量用于出口,贸易量占全球总贸易量约50%,主要出口至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 [4] 土耳其 - 贝帕扎里和卡赞有丰富天然碱资源,2017年卡赞项目落地后总产能达6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三大生产国 [5] - 本国需求少,约400万吨产量用于出口,主要出口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占总出口量70%,2017年后超越中国成全球第二大出口国,挤压中国出口份额 [6] 西欧、印度及其他区域 - 欧洲是氨碱法发源地,产能约1400万吨,受天然碱冲击,产能利用率不足50% [7] - 印度产能约450万吨,非洲产能100多万吨,伊朗年产能约120万吨,巴基斯坦约30万吨,越南约20万吨,日本、阿根廷约25万吨 [7] 全球主要需求市场分布 - 全球纯碱需求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占比超80%,亚洲是最大消费区,占比约60%,中国消费占比约43%,印度约9% [9] - 欧洲需求占比超20%,西欧需大量进口,东欧有大量出口,产能和产量下降、利用率低但需求上升,需进口满足;北美产能占近20%,需求仅占11%,消费集中在美国;巴西依赖进口 [10] 重要应用领域及其占比 玻璃行业 - 纯碱消费中玻璃行业占比超50%,平板玻璃占28.7%,玻璃包装容器占19.5%,其他玻璃占5% [12] - 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玻璃生产和消费区,也是纯碱主要消费区域,美国46%纯碱用于玻璃制造,近年因制造业回流略增 [13] - 过去20年玻璃需求推动全球纯碱消费量增长,汽车行业波动对平板玻璃领域纯碱消费影响有限,2020年后光伏需求增长使纯碱消费年均增速约5% [13] 化工行业 - 化学品生产在全球纯碱需求端占比约20%,用于生产硅酸钠等,下游涵盖洗涤剂等多个行业 [14] - 全球化工行业对纯碱需求分布广泛,美国化学品占纯碱消费比例达29%,西欧、北美及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消费量较大,新兴经济体需求呈上升趋势 [14] 洗涤行业及食品行业 - 肥皂与洗涤剂在全球纯碱需求端占比约15%,发展中国家粉末类洗涤产品使用频次高于液体洗涤产品,纯碱在食品行业广泛应用 [15] 我国进出口情况的回顾 - 进出口格局受地缘政治、贸易政策、产能变化影响,近10年整体呈净出口态势,个别时间段因国内供需紧张出现净进口 [16] - 2022年出口量大幅增加,进口量降至近5年最低点,同比下降52.13%,出口量超200万吨,同比增长170.89%,出口金额创新高,达53.38亿元 [16] - 2023年因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国内供需偏紧失去出口优势,下半年进出口格局从净出口转为净进口 [17] - 2024年一季度进口量高位,二季度回落,1 - 10月延续净进口格局,11月起恢复净出口格局,国内定价主要由自身供需关系决定 [17][18] 影响进出口的关键要素 - 生产成本是关键因素,天然碱法和合成碱法成本差异大,美国成本低,竞争力强 [19] - 运输费用重要,纯碱运输成本占比大,土耳其地理位置优越,运输成本低,澳大利亚运输成本高限制出口 [19] - 关税政策和市场需求影响大,高关税抑制进口,低关税或自贸协定促进贸易,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吸引进口 [20] 我国纯碱贸易格局展望 机遇 - 全球纯碱总需求递增,印度、中东等地区需求增速快,中国有地理和产能优势,可拓展出口业务 [21] - 国内天然碱产能落地或使价格下跌,碱厂会探索出口机遇,新兴产业对纯碱需求持续增长,“一带一路”倡议为出口带来新增长点 [22] 挑战 - 美国天然碱储量丰富,在国际贸易中优势长期保持,土耳其产能扩张出口挤压中国市场份额 [21] - 国际贸易政策调整影响纯碱国际贸易流向和规模 [21]
债市后续预计先抑后扬
期货日报· 2025-04-16 08:48
4月以来,债市表现偏强。截至4月15日收盘,TL主力合约累计涨3.22%,T主力合约涨1.03%,TF主力 合约涨0.64%,TS主力合约涨0.15%。 基本面向好,但外需高增长有待观察 近期公布的3月宏观经济、金融数据释放积极信号。海关口径下,按美元计,3月我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 12.4%,较1—2月回升10.1个百分点,大幅优于市场预期。这显示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 下,我国货物出口存在一定韧性。 在贷款投放方面,受企事业单位短期贷款拉动,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同比多增约5500亿 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除贷款外,3月政府债券融资逾1.48万亿元,同 比增加超万亿元,继续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有效支撑。此外,3月M1同比增长1.6%,较上月回升1.5个 百分点,并带动M2—M1剪刀差回落至5.4%,表明货币活化程度有所上升。 不过,随着贸易争端升级,外需高增长的持续性有待观察。与此同时,考虑到3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 增逾万亿元,而财政存款变化与去年同期基本一致,M1的修复可能主要受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支出 较快的影响。 资金面边际改善,货币宽松加码时点后移 ...
股指在震荡中积蓄上涨力量
期货日报· 2025-04-16 08:48
4月初,美国公布"对等关税"政策,这一举措一度对全球风险资产表现形成压制。A股市场在上周一大 幅下挫后,随即展开修复行情。鉴于市场对国内政策发力预期较强,消费风格板块整体表现更为出色。 在A股大幅波动期间,股指期货基差的波动幅度也有所增大,但采用空头套保策略的公募基金,其净值 相对稳定。 美国"对等关税"落地 美联储会议纪要表明,多数官员认为通胀问题可能更为持久。纪要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5月开始降息 的预期大幅下降。然而,随后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使得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又有所提 升。不过,关税政策对美国通胀的影响仍待进一步观察。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于4月初正式落地,征税幅度超出预期。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变数,特朗普随 后推出"对等关税"90天豁免政策。目前,特朗普暂停对绝大多数国家实施"对等关税",并公布了豁免行 业清单。不过,美国商务部牵头针对半导体和药品开展232国家安全调查,这一举动作为征收关税的前 奏,仍有可能引发更广泛的贸易摩擦。 多方发声支持资本市场 上周A股大幅下跌后,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中央汇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等多部门纷纷表态,将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 ...
二次育肥带动猪价上行
期货日报· 2025-04-16 08:45
图为二次育肥栏舍利用率 然而,当前二育采购成本已接近14.5元/公斤,截至4月第二周,110公斤育肥至140公斤,成本为14.32元/公斤,125公斤育肥至150公斤,成本 为14.53元/公斤,成本价格并无明显优势,且伴随大肥存栏不断提升,肥标价差已收窄至接近平水,二次育肥风险也在逐渐加大。短期来看, 二次育肥尚未集中出栏,集团企业有序供应,市场整体供需格局趋紧,对猪价有支撑,但二育压栏周期在1.5~2个月,进入到5月中下旬、6月 份,市场迎来批量出栏,届时现货压力或将兑现。 近期生猪期货盘面走势偏强,更多来自宏观资金的推动。虽然我国从美国进口猪肉数量微乎其微,但豆粕是主要蛋白来源,也是饲料的重要组成 部分。受贸易政策影响,豆粕盘面大幅反弹,市场对生猪期货盘面注入了较多的看涨情绪。 今年春节后至今,生猪现货价格已维持了近两个月的窄幅震荡,市场由先前的悲观转向中性的态度。春节后持续高企的肥标价差,给予了养殖端 压栏的信心和动力,二次育肥再度成为行情的支点。 回顾2022年至今二次育肥的发展轨迹,是逐渐由粗放转向精细化管理的过程。2022年二育大规模兴起,生猪价格从15元/公斤快速上涨至27~28 元/公斤,刺 ...
分析人士:短债性价比更高
期货日报· 2025-04-15 09:52
中信期货研究所固定收益组资深研究员程小庆表示,上周债市收益率普遍下行幅度较大的原因,除了中 美关税政策加码以及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外,也有资金面紧张态势有所缓解的影响。资金利率多数下 行,以及市场预期降准降息短期会落地,带动短端利率下行幅度更大,而长端利率在快速下行至前期低 点附近后,整体呈现震荡走势,长端利率下行幅度不及短端,带动收益率曲线走陡。 自3月17日以来,债市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程小庆认为,这主要受基金公司以及其他产品类代表的交 易型投资者净买入债券规模较大的推动。而保险公司资产欠配压力仍较大,主要表现为净买入高收益率 的长久期债券,货币基金和理财子公司主要买入短久期债券。其他机构整体净买入规模不大,对本轮债 市行情的影响较小。 上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的恐慌情绪,使市场避险需求提升,国债期货整体呈现上涨趋势,国债 收益率下行明显。不过,上周三,随着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数十个国家暂停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这 一消息的发布,市场普遍认为全球贸易摩擦有缓和迹象。 南华期货权益与固收研究分析师徐晨曦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上周末传来美国对智能手机、电脑、芯 片等产品豁免"对等关税"的消息,短期全 ...
债市机会仍大于风险
期货日报· 2025-04-15 09:52
关税博弈进入新阶段,美方称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在国内利率接近前低的情况下,对债市来说将 形成一定的调整压力。中期看,降准窗口临近,降息仍待外部约束打开,关税冲击从预期变为现实,货 币政策宽松预期叠加二季度基本面下行压力,债市机会仍大于风险。不过长端利率下行空间受制于央行 对货币政策和资金面的态度,1.6%以下交易空间有限,而短端收益率则受益于资金宽松预期。 近期债市主线为关税扰动对经济基本面的压力和货币宽松的博弈。上周利率一度快速下行至前期低点。 不过在全球关税政策反复,国内一系列稳市场政策支撑股指市场回暖背景下,利率运行至年内低点后维 持震荡走势,10年期国债利率在1.6%~1.7%区间震荡,货币宽松预期下收益率曲线趋陡。 一方面,当前市场资金利率较年初偏高,"曲线倒挂+过度的宽松预期"酝酿债市风险,与3月债市调整的 诱因相似;另一方面,政策应对较积极背景下,市场存在"政策加力对冲关税影响"预期。因此,在关 税"部分豁免"消息、一季度金融数据偏强,以及政策对冲效应下,长端债市表现相对偏弱,而受益于资 金面改善预期,短端收益率下行确定性更高,收益率曲线或小幅趋陡。(作者单位:新湖期货) 目前债市对关税政 ...
“牛平”格局有望持续
期货日报· 2025-04-15 09:50
从基本面看,经济数据表现继续分化:制造业PMI表现较好,通胀数据仍偏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显示,3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5%,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符合预期。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0.8%,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 活动指数为50.3%,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春节影响逐步消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制造业PMI、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有所上升,我国经济保持扩张态势。3月PMI数据印证了 中国制造业的韧性,但扩张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内需修复的强度与政策实施效果,未来需警惕价格下行对 中小企业利润的挤压,结构性改革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以实现"量增质升"高质量发展目标情况。 3月官方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食品价格同比、环比下 降1.4%;消费品价格同比、环比下降0.4%;不包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升0.5%,环比持平。生 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0.4%;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0.4%。随着春 节错月消费效应的消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