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利好催化,钢材市场受益
期货日报· 2025-07-16 08:41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政策导向 - 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现代化城市目标,重点部署优化城市体系、创新城市、宜居城市等7项任务 [1] - 通过"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提升居住质量,通过"地下管网更新升级"增强城市韧性,直接拉动建筑建材需求 [1][2] - 明确"控制总量,提升质量"地产发展新模式,城镇化进入存量提质阶段 [1] 钢材需求驱动因素 - 1-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8.5%,基建投资增10.42%,两者占钢材需求64%(制造业46%+基建18%)[4][5] - 1-5月地产投资同比降10.7%,新开工降22.8%,但钢材需求占比已降至25%,拖累效应减弱 [5] - 1-5月钢材出口4847万吨同比增8.6%,占供给量超10%,价格优势显著(中国热卷445美元/吨 vs 美国820美元/吨)[6][7] - 预计全年钢材需求增2%,假设制造业增8.5%、地产新开工降15%、基建增5.5%、出口增8% [7] 行业供需与利润动态 - 1-5月黑色金属压延行业盈利316.9亿元同比增444.1亿元,钢厂盈利率59.3%同比升7.4个百分点 [8] - 1-5月粗钢产量4.32亿吨同比降1.6%,生铁产量3.63亿吨增0.4%,产能释放保持克制 [9] - 预计全年粗钢供需紧平衡,需求增2%、供应增1.5%、出口增5%,缺口500万吨 [9] 价格与政策支持 - 螺纹钢价格从年初3300元/吨跌至2900元/吨(跌幅12%),但跌幅已收窄 [3] - 财政政策加码:专项债4.4万亿元(+5000亿)、特别国债1.3万亿元(+3000亿)、赤字率升至4% [3] - 货币政策宽松: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流动性、降息0.1个百分点 [3]
我国丙烯运输和仓储情况
期货日报· 2025-07-16 00:15
丙烯储存特性 - 丙烯属于易燃气体,需在高压或低温下由气态变为液态储存,使用专用压力罐或冷冻罐 [1] - 压力罐为球形,常见规格2000m3、3000m3、4000m3,对应安全质量800~1400吨 [1] - 冷冻罐为圆柱形,存储温度-40℃~-10℃,常见规格20000m3、35000m3、40000m3 [1] - 3000m3球形储罐单个建设成本约1000万元(不含配套设施) [1] - 生产消费企业通常按5~10天产量或用量配建储罐 [1] 仓储资源分布 - 社会仓储资源集中于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等港口码头 [1] - 同一质量等级不同厂家的丙烯可混存,不影响下游使用 [1] - 现货存储费用平均5元/吨·天,港口3000m3压力罐月租金18~22万元(含码头服务费) [1] 运输方式与成本 - 运输需遵守危险化学品规定,使用专用压力槽车、压力船和低温冷冻船 [1][2] - 国内贸易以汽运为主,进口贸易以船运为主 [1] - 压力槽车容积55~60m3,实际装载量19~25吨 [2] - 压力船规格3500~8000m3,装载量1500~3500吨,适用于近洋运输 [2] - 低温冷冻船规格10000~40000m3,装载量5000~20000吨,适用于远洋运输 [2] 贸易模式与物流 - 贸易商采用"背靠背"模式,直接衔接上下游运输 [2] - 进口贸易中可能租用储罐中转或短期存储 [2] - 下游工厂多租赁运输工具,少数自有车船 [2] - 汽运成本0.6~0.7元/吨·公里,船运0.3~0.4元/吨·公里 [2] - 汽运主要用于省内及邻省运输,价差大于运费时进行长距离运输 [2]
政策资金双轮驱动 股指期货剑指新高
期货日报· 2025-07-15 11:33
股指期货连续上涨原因 宏观经济向好,企业盈利改善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经济复苏步伐持续 [1] - 6月份制造业、非制造业和综合PMI分别为49.7%、50.5%和50.7%,分别比上月上升0.2、0.2和0.3个百分点,行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1] - 进出口数据逐步回暖,反映我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竞争力和经济韧性 [1] - 线下餐饮、旅游等行业消费复苏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1] - 上市公司财报显示大部分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为股市上行提供基本面支撑 [1] 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积极信号 - 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专项债发行规模扩大,预计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接近2万亿元 [2] - 专项债主要投向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2] - 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存在,2025年央行有望降准1次并降息25BP,流动性宽松使得市场资金充裕 [2] - 政策扶持聚焦AI算力、半导体国产替代、新能源车产业链等新兴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 资金大量流入,市场交投活跃 - 北向资金连续净流入,2025年初累计超500亿元,MSCI中国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PE 10倍) [3] - 公募基金股票型基金仓位连续3个月回升至85%,积极布局优质资产 [7] - 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升至35%,增量资金可期 [7] 结论及投资建议 - 股指期货连续上涨是宏观经济向好、政策利好以及资金流入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市仍具备上涨潜力 [6] - 投资者可在指数回落期间分批买入股指期货多单或买入股指期货看涨期权 [8]
甲醇 下半年价格中枢将上移
期货日报· 2025-07-15 11:25
供需格局 - 下半年国内甲醇供需格局预计逐步收紧 新增产能释放有限且贸易新增体量较少 下游烯烃、冰醋酸、MTBE及甲醛等新增项目需求待释放 价格中枢有望上移 [1] - 上半年甲醇期货价格先震荡下跌后回升 总体中枢下移 分四个阶段:1月初至春节前下跌 春节后至3月底横盘震荡 4月初至5月底持续下跌 6月先上扬后回落 [1] 新增产能 - 截至6月底国内甲醇有效总产能达10720.5万吨 上半年产能增长率提升2.69个百分点至4.22% [2] - 上半年新增产能680万吨 主要来自内蒙古宝丰560万吨CTO项目和新疆中泰100万吨荒煤气制甲醇项目 [2] - 下半年预计新增235万吨产能 其中宁夏冠能40万吨和新疆中和合众120万吨项目12月投产 对今年影响有限且均有下游配套 [2] - 行业"大型化、链条化"发展趋势使贸易新增体量有限 绿色低碳项目产能偏小成本高 短期内难以批量释放 [2] 成本利润 - 6月底鄂尔多斯Q5500动力煤价格425元/吨 较年初下跌24.23% 山西晋城无烟洗小块价格900元/吨 较年初下跌18.18% [3] - 6月底内蒙古煤制甲醇理论成本1840元/吨 山西1940元/吨 两地利润分别为122元/吨和189元/吨 [5] - 上半年煤制甲醇利润处于历史高位 内蒙古最高达300元/吨 山西最高373元/吨 [5] - 6月西南天然气价格从2.27元/立方米回调至2.25元/立方米 天然气制甲醇压力略有缓解 [8] - 下半年煤制甲醇成本或继续下降但降幅缩窄 天然气制甲醇成本维持高位 煤制维持盈利 天然气制继续亏损 [8] 生产检修 - 上半年行业产能利用率均值88.21% 同比提升5.71个百分点 1-6月产量预估5036万吨 同比增加569万吨 [9] - 2-4月春季检修涉及产能1703万吨/年 低于往年 其中2月检修852万吨/年 3月460万吨/年 4月361万吨/年 [10] - 秋季检修集中在8-10月 春检缩减可能导致检修需求后移至秋季 装置老化或触发计划外停车 [12] - 冬季西南地区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常因限气停车 开工率明显下滑 四季度或维持偏低水平 [12] 进口情况 - 1-5月甲醇累计进口415.71万吨 同比下跌20.75% 5月进口129.23万吨 环比涨64.06% 同比涨21.50% [13] - 6月进口预估121.89万吨 中东货源抵港量减少 [13] - 伊朗Veniran 165万吨/年装置3月投产 下半年Dena 165万吨/年装置或投产但存不确定性 [15] - 6月中旬以伊冲突导致伊朗甲醇装置几近全面停产 下旬部分重启 7月进口量大概率下滑 [15] - 伊朗冬季取暖旺季工业限气将导致甲醇工厂停车规模和周期扩大 [16] 下游需求 - 上半年传统下游基本面分化 甲醛、二甲醚开工率低位 醋酸、MTBE维持韧性 [18] - 2025年无新增外采甲醇MTO装置投产 年底两套装置投产但需求增量释放要到下一年 [20] - 下半年传统下游新增产能:甲醛140万吨 MTBE125万吨 冰醋酸180万吨 BDO105万吨 [20] - 6月下游产品仅二甲醚和甲烷氯化物盈利 华东MTO行业亏损最严重 甲醛行业因成本上涨和需求有限亏损突出 [21]
徽商期货:黄金震荡偏强运行,中长期逢低做多为主
期货日报· 2025-07-15 08:54
美国关税政策 - 美国对14个国家预备征收新关税 同时将原定7月9日的关税缓征截止日期延长至8月1日 在此期间继续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 [2] - 特朗普威胁从8月1日起对欧盟和墨西哥分别征收30%关税 欧盟与墨西哥确认谈判仍在进行 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2] - 关税政策反复导致经济贸易不确定性飙升 可能冲击企业经营活动 [4]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显示19位政策制定者中仅少数支持降息 多数担忧特朗普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 [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维持"观望"态度 预计7月会议按兵不动 但内部分歧可能加大 [3] - 若美联储分歧加剧 美元指数下行压力增大 可能跌破前期低点 黄金上行动能增强 [3] 黄金市场走势 - 短期受美元走弱预期和避险需求支撑 黄金震荡偏强运行 [1] - 央行购金对金价形成长期支撑 中国央行连续19个月增持黄金 合计1016万盎司 6月小幅增加7万盎司至7390万盎司 [4] - 中长期大国博弈底层逻辑未变 全球货币泛滥和去美元化趋势将继续推高金价中枢 [1][4] 宏观经济背景 - 美国经济保持增长势头 失业率稳定在4.2%的历史低位 [3]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抬高美国通胀水平 美联储降息可能刺激通胀进一步走高 [3] - 全球政治局势不稳定 央行调整黄金增持节奏以控制成本 [4]
新纪元期货:钢材全年有望演绎“N”形走势
期货日报· 2025-07-15 08:31
价格走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钢材市场供需失衡 螺纹钢价格累计下跌约10% 振幅为17.99% [1] - 6月出现超跌反弹 源于估值修复及煤矿环保检查停产导致的阶段性供应收缩 但属于技术性修复而非基本面改善 [1] - 钢材库存处于低位 但需求端缺乏持续性支撑 制造业边际转弱 出口增速预期放缓 价格反弹空间受限 [1] 供给端 - 2025年1—5月全国粗钢产量累计43171.0万吨 同比减少441.4万吨 降幅1.01% 市场预期已对生产行为产生影响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提及产量调控 6月底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 部分地区启动环保限产措施 [2] - 1—5月高炉开工率整体高于去年同期 但5月起回落 预计下半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5% 全年总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 [2] - 全球粗钢产量结构性分化 中国微降 印度同比增长8.42% 德国下降10.34% 俄罗斯下降6.09% [2] 需求端 - 1—5月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37842.45万吨 同比减少1585.91万吨 降幅4.02% [3] - 房地产投资偏弱 1—5月开发投资累计下降10.7% 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22.8% 压制建筑钢材需求 [3] - 基建投资增速回落 专项债发力效果未完全显现 1—5月钢材出口量累计3789万吨 同比增长8.2% 但下半年增速或放缓 [3] - 下半年需求端预计"弱修复" 粗钢表观需求量预计4.4亿~4.5亿吨 较上半年略有改善但仍低于去年同期 [3] 后市展望 - 钢材市场延续"供需双降"局面 供给端受粗钢压减政策约束 需求端房地产弱势复苏 出口增速放缓 基建投资独木难支 [4] - 全年钢材价格或呈"N"形走势 三季度因政策预期出现阶段性反弹 四季度面临需求淡季与库存压力 全年价格重心较2024年下移概率较大 [5]
期现融合筑基 为花生行业注入新动力
期货日报· 2025-07-15 00:17
公司发展历程与期货市场参与 - 河南粮投前身豫粮集团自1992年硬白小麦期货上市即参与期货市场,2020年成立后5年内搭建系统化期货团队[1] - 2024年获批郑商所花生产融基地,深入参与花生期现货市场建设[1] 期现融合体系构建 - 公司年贸易量近一千万吨,涵盖小麦、玉米、花生等品种,近年因国际冲突、内需疲软及价格联动性增强导致花生波动风险加剧[2] - 形成"组建团队、锚定产品、申请仓库、建设平台、落地模式"的期现结合业务体系,设立期货事业部并制定《期现结合业务管理办法》[2] - 运用期货和期权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锁定销售价格,或通过卖出虚值看涨期权增厚收益,子公司采用含权贸易控制采购成本[3] - 建立风险评估监控机制、定期报告制度等内控流程,确保交易合规可控[3] 基差贸易模式探索 - 河南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但缺乏龙头企业导致贸易以一口价为主,价格波动风险高[4] - 2021年花生期货上市后企业参与度提升,但基差贸易普及率仍低于成熟品种,主因缺乏主流贸易商推广[4] - 计划扩大花生经纪人规模,引导向专业化贸易商转型,以郑商所价格为基础尝试基差销售,打造河南花生"价格品牌"[4][5] - 2024年提交花生交割库申请,旨在改变产业弱势格局[5] 行业赋能与风控推广 - 与郑商所、永安期货合作举办"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活动,覆盖30家企业近百人,公司高管加入郑商所讲师库[6] - 未来将持续开展市场活动,通过培训、咨询及经验分享带动更多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6] - 建议未建立期货团队的企业可借助期货公司或同业合作,明确风险类型、工具选择及风控措施[7] 未来战略规划 - 依托仓储布局、贸易渠道和体量优势,扩大花生贸易规模,深化产业链渗透[7] - 发挥产融基地功能普及期货知识,服务中小企业参与市场,助力产业稳健发展[7]
期指继续增仓上行
期货日报· 2025-07-14 09:0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最高涨至3555.22点,创年内新高,最终收报3510.18点 [1] - 期指四个品种主力合约全部收涨,IM上涨3.48%,IC上涨2.61%,IF上涨1.61%,IH上涨1.49% [1] - 期货贴水明显收窄,IF、IH、IC及IM主力合约分别贴水21.4、5.2、4.1及141.3点 [1] 持仓变化 - 期指总持仓增加38663手至990159手,IF增仓16602手至282628手,IH增仓12899手至110637手,IC增仓5445手至241973手,IM增仓3717手至354921手 [1] - 主力席位持仓大幅增加,IF多头主力增仓15860手,空头主力增仓19446手,净空持仓升至29525手 [2] - IH多头主力增仓15688手,空头主力增仓19173手,净空持仓升至16132手 [2] - IC多头主力增仓9676手,空头主力增仓12573手,净空持仓升至12828手 [2] - IM多头主力增仓1434手,空头主力增仓4604手,净空持仓升至38822手 [2] 席位动态 - IF多数席位持仓显著增加,光大期货席位多头增仓803手至2073手,浙商期货席位多头增仓3099手至4268手 [2] - 平安期货席位多头增仓1112手至2857手,兴证期货席位多头增仓1040手至2998手 [2] - 中信期货席位空头大幅增仓6926手至22271手,瑞银期货席位空头增仓494手至8444手 [2] - 中金期货席位空头增仓793手至1798手 [2] 市场展望 - 期指短期涨幅较大,后续涨势或有所放缓 [2]
分析人士:关注结构性机会
期货日报· 2025-07-14 09:05
A股市场驱动因素 - 宏观环境企稳及国内政策发力推动A股及股指市场持续上行 房地产 非银金融 环保 钢铁和建材等板块领涨 [1] - 政策利好包括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支持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 城市更新政策加大新型城镇化投入 长期资金入市引导 [2] - 业绩改善预期推动市场 上半年"两新"政策利好消费板块 充裕流动性下机构资金流入高股息蓝筹股 金融板块推动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 [2] 海外市场影响 - 美国关税豁免期延后至8月1日缓解避险情绪 "大而美"法案通过提振宽财政预期 美股科技股走高对A股科技题材形成联动效应 [1] 政策信号与行业机会 - 中央财经委员会释放"反内卷"式供给侧改革信号 7月经济工作会议或出台地产提振政策 [1] - 新质生产力与内循环消费为政策重点方向 低空经济 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 创新药 深海经济等新兴科技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 [4] - "反内卷"政策加速建材 地产 化工 光伏等行业产能出清 带来周期性机会 [4] 中报业绩与市场预期 - 中报业绩预告显示二季度有色 AI基础设施 证券保险金融等行业表现亮眼 支撑宽基指数上行 [3] - 过去3周主要指数累计涨幅达5%~10% 二季度财报利多或已充分定价 短期上行空间有限 [3] - 若中报业绩改善不及预期 相关板块面临调整压力 当前涨势依赖政策与业绩双驱动 [3] 行业表现与配置建议 - 科创板块因经济转型动力持续向好 有色金属 黑色建材 电子类受业绩改善支撑 [4] - 低利率环境与地缘政治危机下 红利板块和军工板块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 [4] - 消费层面改善明确 但投资与出口仍承压 需更多政策支持 [4]
震荡偏强运行
期货日报· 2025-07-14 08:52
易盛农期综指表现 - 上周易盛农期综指先抑后扬 截至上周五收盘报1176 04点 [1] - 短期内难以脱离现有区间 预计后市以震荡偏强运行为主 [5] 棉花市场 - 价格偏强震荡 郑棉表现偏强因旧作库存紧张且投资者做多情绪高涨 [3] - 产业套保盘压制下 未来仍以震荡偏强运行为主 [3] 白糖市场 - 维持震荡行情 ICE原糖10合约最低下探至15 44美分/磅 [3] - 低价刺激需求释放 销区炼厂点价对盘面形成支撑 [3] - 巴西部分地区糖价低于乙醇价格 市场对糖醇比回落存在预期 [3] - 炼厂采购已完成大半 盘面上方面临套保压力 郑糖难现趋势性行情 [3] 菜粕市场 - 价格区间偏强震荡 上周先跌后涨 [3] - CBOT大豆与加拿大菜籽价格偏弱 内外盘走势分化 [3] - 美国及加拿大主产区天气正常 缺乏天气升水 品种走势依赖贸易政策 [3] - 国内菜籽库存快速下降 进口政策限制供应 菜粕期货获支撑 [3] - 豆粕价格走强支撑 预计国内菜粕价格区间内偏强运行 [3] 菜油市场 - 区间偏弱震荡 上周价格持续下行 [4] - 加拿大菜籽主产区降水改善 压制国内菜油期货价格 [4] - 菜籽进口下降 菜油以去库存为主 现货价格存在支撑 [4] - 预计菜油盘面价格区间内偏弱运行 [4] 花生市场 - 区间震荡 旧作货源集中且夏季建库成本抬升 [4] - 下游处于消费淡季 需求端支撑有限 [4] - 新季花生种植面积预计略增 扩种预期已反映在盘面 [4] - 主副产区天气暂无炒作题材 中期现货成本支撑盘面 [4] - 种植面积增加成市场共识 后续关注天气及进口题材演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