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世相
icon
搜索文档
报名仅剩2天!是德科技 & 南京ICisC 高速芯片测试技术研讨会
芯世相· 2025-05-19 12:19
高速芯片测试技术研讨会 - 会议聚焦2025年热门半导体技术及高速芯片测试方法 包括PCIe 5 0/6 0 以太网 MIPI与USB技术等[1] - 现场将参观ICisC实验室并观摩高速芯片实测过程[1][2] - 会议设置技术沙龙环节 促进芯片设计 IP EDA及封测领域同行深度交流[2] 会议议程 - 14:10-14:40介绍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平台业务[7] - 14:40-15:10探讨智算芯片关键技术与测量方案[7] - 15:10-15:40分析SOC芯片高速接口的硅后验证与性能优化[7] - 15:40-16:10提出消费类端侧芯片接口测试挑战的应对策略[7] - 16:20-16:50进行高速芯片实测演示[7] 行业技术趋势 - AI热潮推动智算芯片与端测AI芯片技术快速发展 需建立精准测量体系[1] - 消费类端侧芯片应用普及 对接口兼容性测试提出更高要求[1] - 高速低延迟数据传输需求激增 但高速芯片检测仍存在技术痛点[1] 会议亮点 - 一线专家现场解析PCIe 5 0/6 0 以太网等高速接口测试技术[2] - 提供实测观摩机会 直观展示芯片测试全流程[2] - 参会者可获得限量版小米背包等实用礼品[2][7] 会议基本信息 - 时间定于5月21日13:30-17:30[2] - 地点在南京江北新区国家集成电路芯火平台[2] - 需扫描二维码完成报名流程[1][4]
汽车价格战还要打多久?
芯世相· 2025-05-16 18:31
汽车行业价格战分析 - 2024年国内降价车型达227款,是2023年1.5倍、2022年2.3倍,价格战在汽车行业愈演愈烈[2] - 价格战是市场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过程,与"内卷"的社会情绪不同,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3][4] - 内存芯片行业曾经历类似过程,2008年价格战后只剩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家,形成稳定三角格局[5][6] 市场集中度演变规律 - 制造业价格战通常始于市场集中度变化,参与者从众多走向寡头过程中必然出现[4] - 智能手机市场2012年有3905款新机型,经历多年整合后形成苹果、小米、OV等品牌分割市场的格局[7][8] - 新能源车市场正在经历类似过程,2018年中国有487家电动车公司,预计5年后存活率仅1%[10] 技术颠覆与市场重组 - 颠覆性技术出现会打破原有壁垒,导致市场重新分散并通过价格战再次集中[15] - 智能手机使通信功能降级为附属,导致诺基亚等通信公司被苹果等软件生态公司取代[16][18] - 电动车三电系统取代发动机,使宝马等传统车企与比亚迪站在同一起跑线[20] 行业整合现状 - 2024年比亚迪以26万辆优势超越上汽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前五大车企份额从74%降至55%[23][25] - 2023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4.3%,单车平均利润1.5万元,合资品牌成为价格战最大受害者[27][28] - 新能源汽车前十公司份额达78%,比亚迪份额接近2-7名总和,展现垂直整合优势[31][32] 行业未来展望 - 动力电池已呈现寡头化特征,宁德时代等通过价格战挤压二线厂商[29] - 以2012年为起点,电动车行业可能在未来2-3年迎来拐点,预计过半车企将被淘汰[39] - 当前行业处于整合关键阶段,上汽飞凡回归荣威、吉利内部合并等动作都是信号[40]
料单更新!ST、英飞凌、TI 优势供应
芯世相· 2025-05-16 11:53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品牌100种,库存芯片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1亿+ [1] - 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均安排QC质检 [1] - 服务8000+用户,提供库存发布、需求匹配、买卖呆料服务 [4] 现货库存与销售 - 优势物料特价出售,包括ST、INFINEON、TI等品牌的多款型号,数量从3265到80K不等,年份均为22+或23+ [2] - 求购物料包括TE、ADI、TI等品牌的多款型号,数量从100个到60K不等 [3] 行业动态与趋势 - 行业关注芯片分销商排名变化、芯片涨价情况(ST、ADI、瑞芯微等品牌)、国产模拟芯片接单情况 [7] - 行业面临暂停接单、原产地判定等挑战 [7]
研究半导体设备、材料,为什么应该去一次日本?
芯世相· 2025-05-16 11:53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变化 - 特朗普上台后实施高强度关税政策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显著冲击[3] - 亚洲半导体产业(中国/日本/韩国)在此不稳定环境下获得更多关注[3] 日本半导体产业优势分析 - 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光刻胶(东京应化工业22.8%份额,日本企业合计75.9%)、硅晶圆(信越化学24.7%份额)、光掩膜基板(3家日企垄断)[4] - 半导体材料/设备领域具有技术门槛高但利润率低的特点,日本凭借"匠人精神"和基础科研投入构建垄断壁垒[4] SEMICON Japan展会价值 -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半导体工业设备展,上届吸引35国1107家企业参展[5] - 日本本土企业参展数量突出,展现强烈国际合作意愿[7] 日本商务考察核心行程 - 以SEMICON Japan 2025为核心(12月17-18日),包含展会参观和闭门交流酒会[10] - 企业高校走访计划:古河商社/双日杰科特/大金工业/BorgRoid/东京大学等[11] - 6天行程包含产业考察(4天)与人文体验(2天),12月16-21日举行[10][11] 活动组织方专业能力 - 2018年起已组织11次跨国考察(越南3次/印度2次/德国3次/日英韩等)[9] - 往期成果包括企业落地、百万级交易达成、合作伙伴匹配等[12] - 行程设计基于百余家企业高管反馈持续优化[9] 产业资源链接价值 - 展会同期举办线下交流活动促进中日企业合作[7] - 往期日本考察曾深度对接丰田/东京电子/京瓷等龙头企业[15]
卖疯了!收割中国小孩的智能手表,有哪些芯片机会
芯世相· 2025-05-16 11:53
儿童智能手表市场概况 - 儿童智能手表已成为智能穿戴市场重要力量,2024年在传统电商平台销量占比达31.5%,与成人智能手表(34.4%)和智能手环(34.4%)几乎持平 [2] - 小天才(imoo)2024年二季度占据全球儿童智能手表市场近50%份额,跻身全球前五大腕戴设备厂商 [2] - 中国5-12岁儿童约1.7亿人,每3个孩子中就有1个拥有智能手表 [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18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出货量2167万只,为同期成人智能手表(654万只)的3倍,同比增长16.6% [7] - 按400元均价估算,2018年市场规模突破86亿元 [8] - 2015-2020年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超30%,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 [8] 产品价格与销售表现 - 线上热销产品中300元以上机型占比高,部分产品销量过万 [4] - 小天才旗舰店四款热销型号历史成交数据分别为70万+、20万+、8万+、6万+,按600元均价计算,四款产品销售额超6亿元 [4] - 2024年儿童手表线上销量863.7万台,销售额38.4亿元,均价444元 [13] 行业发展阶段 - 2007-2014年为探索期,产品功能简单,多为白牌 [11][12] - 2015-2018年为起步期,小天才发布首款通话手表Y01,华为、小米等品牌入局 [12] - 2019年至今为快速发展期,产品功能显著提升,渗透率不断提高 [12] 市场竞争格局 - 小天才2024年线上市占率26.6%,销量同比激增178.9%,远超小米(9.5%)和华为(9.3%) [13][14] - 小天才通过"封闭社交圈"策略提高用户粘性,产品形成Q系(入门)、D系(中端)、Z系(高端)的校园鄙视链 [14] - 品牌厂商在性能、品质、服务等维度全面发力,行业向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1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硬件(传感器、芯片、电池等)占总成本约20% [18] - 600元价位产品中,60%成本来自模块、表带、屏幕等零部件 [18] - 中游品牌厂商凭借品牌溢价和生态壁垒获得主要利润 [18] 芯片技术方案 - 主控芯片厂商主要为紫光展锐和高通,代表产品包括紫光UWS6131E和高通骁龙W5 [21][22] - 国产芯片加速渗透,小天才Z10采用新突思蓝牙/Wi-Fi SoC和导航SoC,华为5 Pro采用高通无线连接芯片 [24][25] - 电源管理芯片主要采用高通PMIC和紫光展锐方案 [26] 行业发展趋势 - 产品功能持续升级,定位精度、视频清晰度、电池续航等关键指标不断提升 [19] - 国产芯片逐步替代进口方案,为国内芯片厂商带来增长机遇 [28][30] - 品牌厂商通过生态壁垒和用户圈层构建护城河,掌握定价权 [30]
求购!TE、NXP、英飞凌芯片
芯世相· 2025-05-15 15:12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覆盖品牌100种 [1] - 现货库存芯片达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超1亿元 [1]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对所有物料进行QC质检 [1] 客户服务能力 - 累计服务用户超过8000家,提供库存发布、需求匹配及呆料交易服务 [3] - 当前求购需求涉及TE、NXP、英飞凌等品牌,具体型号数量分别为60K、80K、50K [2] 行业动态关联 - 公众号内容聚焦芯片分销行业变化,包括头部分销商排名变动、芯片涨价趋势(ST/ADI/瑞芯微)、原产地判定问题等 [5] - 提及TI、ADI涨价背景下国产模拟芯片的订单承接机会 [5]
存储又双叒涨价了,这次啥情况?
芯世相· 2025-05-15 15:12
存储芯片涨价现状 - 近期存储芯片市场出现显著涨价现象,尤其是DDR4和三星小容量eMMC芯片,部分产品价格在不到2个月内翻倍[3][8] - 三星8GB eMMC芯片KLM8G1GETF-B041从去年10月的1.83美元涨至本周接近4美元[8] - DDR4 8Gb 3200型号现货价格从3月的1.7美元涨至3.4美元,涨幅达100%[10] 主要涨价产品 - eMMC芯片中8GB容量需求最大,价格从年前1.9美元涨至3.65-3.8美元[8] - DDR4芯片中8GB和16GB涨幅最高,8GB DDR4从去年11-12月的1.15-1.25美元涨至3美元[10] - DDR4 16Gb 3200型号本周价格3美元,较上周上涨25%[9] 涨价原因分析 - eMMC涨价直接原因是三星传出停产MLC NAND消息,虽然后来辟谣但市场反应强烈[11] - DDR4涨价导火索是三大原厂将在2025年停产DDR4的传闻[12] - 存储原厂从2023年三季度开始减产或转产,供应端持续收紧[12] 市场反应与趋势 - DDR4现货市场出现"一小时一个价"现象,价格波动剧烈[10] - 国产替代DDR4产品供不应求,通信和网络安全领域客户专用国产芯片[13] - 中国台湾南亚8G DDR4价格相对稳定,维持在1.9+美元[13] 行业动态 - 三大存储原厂(三星、SK海力士、美光)都在调整产品策略,转向高利润高端产品[12] - 美光在2023年Q3将DRAM和NAND晶圆开工率减少至接近30%,预计减产持续到2024年[12] - 近期原厂频繁传出涨价消息,涉及DRAM和NAND产品[13]
求购!MPS、NXP、PSEMI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5-14 15:16
芯片超人现有 1600平米 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 1000+ ,品牌高达 100种 , 5000万颗 现 货库存芯片,总重量 10吨 ,库存价值高达 1亿+ 。同时,芯片超人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 均 安排QC质检 。 求购以下料号 | 品牌 | 型号 | 数量 | | --- | --- | --- | | TE | 2118717-4 | 4200个 | | TE | 2118721-4 | 8640个 | | BOURNS | SRP6530A-6R8M | 40K | | AVX | TPSC227K006S0125 | 60K | | ADI | LTC6401CUD-20 | 1400个 | | Murata | LQW18ANR39G00D | 1700个 | | NUVOTON | M058LDN | 10000 | | MPS | MP9943GQ-Z | 80000 | | PSEMI | PE4259-63 | 50000 | | Skyworks | CLA4603-085LF | 3000 | | NXP | FS32K118LAT0MLFR | 30K | | A ...
业绩破纪录的台积电,背后有反常现象
芯世相· 2025-05-14 15:16
台积电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255 3亿美元 同比增长41 6% 营业利润123 8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1% 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4] - 营业利润率自2024年第三季度恢复至接近50%水平 较此前40%出头显著提升 [4] - 全球晶圆代工市占率持续扩张 预计2025年达68% 远超第二名三星电子(8%)和中芯国际(小幅提升) [6][7] 营收与出货量背离 - 2025年Q1晶圆出货量326万片 较2022年Q3峰值397万片下降18% 工厂平均稼动率仅82% [12][14] - 8英寸厂稼动率从2022年101%降至2025年Q1的69% 12英寸厂从97%降至86% 均未恢复满载 [16][17] - 行业整体复苏缓慢 预计全面满载需等到2026年后 [21] 技术节点表现 制程结构变化 - 7nm节点销售额从2022年Q2峰值55亿美元腰斩至2025年Q1的27 6亿美元 且无回升迹象 [27] - 16nm/28nm/40nm等成熟节点销售额自2022年起持续低迷 [27] - 5nm与3nm成为增长主力 推动2024年Q4营收突破250亿美元 [25] 产能调整挑战 - 公司考虑将月产能15万片的7nm产线转向5nm/3nm 但需投入极高改造成本 [30] - 熊本第一工厂16nm设备引入已中止 第二工厂7nm建设面临市场需求不足风险 [31] 市场结构特征 区域集中度风险 - 美国市场占比从历史60-70%飙升至2025年Q1的77% 创纪录新高 [34] - 亚洲/中国/日本/欧洲等其他区域占比均低于10% 呈现极度不均衡 [34] 应用领域依赖 - HPC(含AI芯片)销售占比从2019-2021年约30%升至2025年Q1的59% 智能手机占比从50%降至28% [39][40] - 汽车/IoT/消费电子平台占比均低于5% 原定"第三支柱"汽车芯片表现疲软 [41] 潜在结构性风险 - 业绩高度依赖NVIDIA等美国AI芯片需求 若GPU价格暴跌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43] - 先进制程(5nm/3nm)+美国市场+HPC平台三大支柱占比超80% 增长结构单一 [43]
中国车企,鏖战巴西
芯世相· 2025-05-13 16:13
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巴西市场的表现与战略 - 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巴西市场表现强劲 比亚迪占据61.2%的市场份额 2024年巴西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总销量约为12.5万辆 [7] - 比亚迪在巴西市场渗透率高 圣保罗及周边地区随处可见 每公里可见3-5辆比亚迪 [7] - 其他中国品牌如奇瑞 长安 长城 江淮等也在巴西市场有所布局 江淮产品线为100%电动汽车 [5] 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 巴西是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 2024年1-6月销售8万辆轻型电动车 同比增长146% [4] - 巴西政府推出"Rota 2030"规划 目标2030年电动车销量占比达30% 并提供190亿雷亚尔税收激励 [9] - 巴西充电基础设施不足 车桩比约为17:1 远低于欧盟设定的10:1目标 [16] 中国车企面临的挑战 - 巴西实施阶梯制进口关税 预计2026年升至35% 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对巴西乘用车出口增长372.4% 达7.62亿美元 [11] - 新能源汽车价格过高 比亚迪起步价11.5万雷亚尔(约14.8万元) 而巴西最低工资标准为1518雷亚尔/月(约1900元) [13] - 劳工矛盾频发 比亚迪工厂建设期间遭遇劳工事件 反映出中企在劳动合规方面的挑战 [18] 中国车企的本地化战略 - 比亚迪计划2025年3月在巴西生产首批汽车 到2025年底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 2026年底达2万个 [22] - 中国车企调整产品策略 主推混动车型 并尝试乙醇混动汽车以适应当地市场 [16] - 中国企业以"产业协同者"而非"竞争掠夺者"的身份进入巴西市场 注重创造本地就业和价值 [20][22] 巴西市场的战略意义 - 巴西是中国车企拓展南美市场的重要跳板 智利 哥伦比亚等南美市场已出现中国新能源车 [22] - 巴西政府希望借助中国车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重振工业体系 但需平衡保护本地工业与吸引外资的关系 [20] - 中国与巴西合作紧密 在G20峰会上确认要创造下一个"黄金五十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