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金额超10亿,2025年「具身智能」最大一笔融资敲定
36氪· 2025-06-23 18:48
融资情况 - 银河通用完成新一轮超10亿元融资 创2024年具身智能赛道最大单笔融资记录 由宁德时代和溥泉资本领投 国开科创等跟投 [2] - 公司2024年已完成两轮融资 6月天使轮超7亿元 11月战略轮5亿元 累计融资金额超23亿元 [2] - 投资方阵容覆盖头部财务机构(启明创投等)、产业资本(宁德时代等)、科研基金(智源研究院等)及多地国资平台 [2] 公司地位 - 银河通用与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同属国内具身智能赛道第一梯队 [2] - 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 是具身智能领域的明星项目 [2] 创始团队 - 创始人王鹤为92年生人 清华本科 斯坦福博士 现任北大助理教授 专注具身智能研究 [3] - 联合创始人姚腾洲硕士毕业于北航机器人研究所 曾任ABB集团机器人研发中心工程师 [3] 技术路线 - 公司以"仿真派"著称 坚持仿真数据驱动模型训练的技术路线 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的优势 [4][5] - 研发全仿真合成数据生产管线 可在一周内生成十亿级机器人操作数据集 [5] 产品进展 - 2024年6月发布首款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 G1 采用"双臂+折叠本体+轮式底盘"结构 侧重上肢操作能力 [5] - 已研发多款具身智能模型 包括GraspVLA抓取模型 GroceryVLA端到端模型 TrackVLA导航模型等 [5] 商业化落地 - 人形机器人Galbot已在零售(补货盘点)、汽车工厂(奔驰极氪产线搬运)、公共服务(迎宾讲解)等场景规模化应用 [5] 战略协同 - 宁德时代投资将强化场景协同 其计划在生产线引入人形机器人推动完全自动化生产 [6] - 宁德时代21C实验室已组建20人团队自研机械臂 并与上海交大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 [6] - 此前宁德时代关联资本已投资千寻智能、维他动力等具身智能公司 [6]
中产被山姆背刺了一刀
36氪· 2025-06-23 18:48
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占沃尔玛中国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二[3] - 公司加速扩张导致品控问题频发,食品安全投诉量同比上涨65%[7][10] - 管理层进行组织架构重组以应对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挑战[16] - 面临来自Costco等国际品牌和本土零售商的激烈竞争[20] 业绩表现 - 2024年沃尔玛中国销售额达1588.45亿元,同比增长19.6%[3] - 山姆会员店2024年贡献沃尔玛中国三分之二业绩,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3] - 2024年有8家门店单店销售额突破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元),2023年仅3家[3] - 会员费年收入超过20亿元,拥有近900万付费会员[13] 扩张战略 - 2024年新开6家门店,总数达52家[3] - 2025年上半年新开4家,预计年底门店数突破60家[3] - 计划2025年后年均新开8-10家门店[13] - 重点拓展西安、郑州等北方城市及昆山等县域市场[22] 品控问题 - 2024年9月10天内被曝出5起食品安全问题[10] - 2024年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量同比上涨65%[10] - 2025年质量问题加剧,"坚果有蠕虫"话题登上热搜[10] - 问题包括牛奶含塑料片、牛肉饼含橡皮筋、坚果含虫子等[7][9][10] 管理挑战 - 原东区与上海区交叉管理导致权责模糊[13] - 冷链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商品变质[14] - 供应商因压价可能导致品控下降[16] - 5月启动大区重组,将六大区调整为七大区[16] 竞争环境 - Costco在中国有7家门店,部分门店日均客流达1.5万人[20] - 本土竞争对手如盒马X会员店通过15分钟配送抢占市场[20] - 部分消费者同时拥有多个零售品牌会员卡[20] - 山姆线上销售占比达48%,已投入超几百个前置仓[19] 会员策略 - 主力客群为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中产[5] - 会员续费率高达80%[22] - 开发企业会员以挖掘新客群[22] - 卓越会员年费260元[7]
苏超,彻底暴露了江苏的家底
36氪· 2025-06-23 07:52
赛事赞助与商业价值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赞助商从初期6家猛增至19家,官方赞助席位报价飙升至300万元且一席难求[3][11][12] - 总冠名江苏银行赞助费用约800万元,赛事周期7个月覆盖85场比赛,性价比凸显[12] - 国际品牌喜力首次赞助中国业余赛事,打破其仅赞助顶级赛事的惯例[5] - 赞助商结构从区域性(如江苏银行、今世缘)扩展至全国性巨头(京东、伊利)及国际企业(喜力)[12][14] 上市公司参与情况 - 19家赞助商中15家为上市公司或关联企业,总市值超4万亿元[17][19] - A股上市公司包括江苏银行(2173亿元)、伊利(1753亿元)、中兴通讯(1492亿元)等千亿级企业[17][21] - 港股/美股上市公司涵盖小米(万亿级)、京东、理想汽车、百胜中国等[17][18] - 球队赞助商中上市公司扎堆,如洋河股份冠名宿迁队、今世缘冠名淮安队、满帮集团冠名南京队[25][26] 区域经济与赛事联动 - 赛事带动文旅消费,无锡等5城外地游客增长超48%,异地文旅消费额增长15%-29.5%[29] - 单场观赛人数达30823人,超越中超场均24371人的水平[30] - 江苏省2024年GDP突破13万亿元,13个设区市GDP均居全国前70,5城超万亿(苏州2.67万亿)[34][36] - 连云港GDP4663亿元超乌鲁木齐(4502亿元)等省会城市,体现全省经济均衡性[35] 品牌营销与赛事热度 - 赛事造梗文化盛行(如常州队"o州"梗),引发全网互动,强化"散装江苏"地域竞争话题[6][8] - 早期赞助商因赛事爆火获得超额曝光,被调侃"赌赢了"[9] - 中国平安等原中超赞助商转向苏超,为南通队提供4460万元保障[22][23]
我在景区做帅哥NPC,一天「壁咚」300人
36氪· 2025-06-23 07:52
景区NPC行业发展趋势 - 景区NPC从简单的合影互动演变为包含牵手、拥抱、贴脸杀等亲密桥段 甚至出现借位接吻、用嘴巴喂棒棒糖等设计 互动尺度逐渐扩大[3] - 行业审美风向从早期颜值为主转向"颜值+肌肉"的复合标准 从业者需定期维护皮肤或进行医美微调以保持竞争力[4] - 头部NPC日接客量可达300人次 互动形式根据游客年龄分层设计 20岁群体以保守互动为主 中老年群体更偏好刺激体验[7][8] 从业者生存状态 - 典型NPC收入呈现两极分化 素人打包价月薪1.5万元 KOL按粉丝量计价单日可达数千元 健身博主溢价明显[13][34] - 职业生命周期受审美变迁影响显著 汉服NPC接单量从年7-8场降至零星活动 国潮热度消退后转型难度大[19][20] - 从业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 26岁演员因影视行业机会稀缺转投NPC赛道 通过镜前训练提升"霸总眼神"等专业技能[9][11] 行业运营模式创新 - 景区采用"网红裂变"营销策略 单个游乐场出圈NPC会被连锁集团其他分场争相邀请 形成工作串联效应[19] - 互动内容趋向明星化 游客装备升级为单反+打光灯 提前规划拍摄脚本 形成类追星应援文化[30][32] - 官方开始规范互动边界 明确"禁止NPC男模化"指令 但市场仍存在擦边内容流量倾斜现象[26][28] 职业发展路径探索 - 从业者尝试多赛道布局 包括短剧拍摄、直播带货、地下偶像等 通过线下强黏性粉丝转化弥补收入波动[21][35] - 肌肉型NPC溢价促使从业者投入私教课程 但4-5个月后因见效慢放弃 反映行业急功近利特征[15][16] - 头部NPC建立职业护城河 通过设计原创桥段(如壁咚)提升体验价值 同时控制互动频次维持新鲜感[9][11]
「轻云减负油」卖出百万瓶,「脂代科技」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丨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6-23 07:52
公司融资与发展 - 脂代科技完成A轮超亿元规模融资 由深创投领投 建华基金等跟投 资金将用于研发基地建设 二期量产工厂 功效临床研究及市场销售渠道拓展 [1] - 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 专注于低负担油脂替代领域 主打高纯度甘油二酯食用油和低热量油脂专利产品线 创始人崔立明曾任蒙牛特仑苏品牌总经理 [1] - 公司已实现从研发平台 量产工厂到2B及自有品牌2C销售的全链路闭环 旗下品牌"轻云"减负油产品已销售超百万瓶 销售额突破亿元 未来3年预计销售额达10亿元 [2]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中国食用油行业高度集中 益海嘉里 山东鲁花 中粮集团三家占市率超50% 外资巨头控制75%以上原料和加工供应 [2] - 2025年中国功能性油脂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0%-15% 甘油二酯油品类占比从2020年8%提升至25% [3] - 中国人均每日烹调油脂消费达80.27g 3倍于推荐量 18岁及以上成人"三高"患病率分别为12.8% 27.5%和40.4% [3] 产品与技术 - 甘油二酯油能最高降低95%甘油三酯负担 含量越高减脂作用越大 500毫升售价100-800元不等 普通花生油仅20元左右 [4] - 公司攻克生物酶技术"卡脖子"难题 使用国产酶成本比进口低70% 实现二酯油量产 目前正加速规模化 [5] - 产品线覆盖不同纯度价格带:纯度≥50%售价<100元/500ml ≥60%约200元 ≥85%超400元 自营电商渠道100元/瓶 线下50-70元/瓶 [6] 市场竞争与策略 - 过去一年多20多家油企发布《甘油二酯油》企业标准 包括益海嘉里 路易达孚等 金龙鱼今年5月推出二酯油品牌 [6] - 公司选择自研自产重资产模式 2021年开始研发国产酶技术 二号工厂计划投产 瞄准10亿销售规模 [7] - 行业渗透率不足1% 公司认为当前玩家是友商而非竞对 共同教育市场 公司优势在于自主创新专利技术和规模化产业落地能力 [7] 投资逻辑 - 深创投认为甘油二酯油长期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投资符合其硬科技投资逻辑和社会责任体现 [8]
8点1氪:内蒙古通报那尔那茜有关核查情况;一年电费40万炫富网红被禁言;罗永浩辟谣离开科技界
36氪· 2025-06-23 07:52
上市公司动态 - PPIO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工银国际、申万宏源香港 [3] - 北京极智嘉科技向港交所提交聆讯后上市文件,摩根士丹利与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4] - 蓝思科技向港交所提交聆讯后上市文件 [5] - 长乐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 [6] 科技行业 - 华为HDC 2025展示全新鸿蒙生态,涵盖AI Agent、服务分发及AppGallery编辑推荐 [12] - 月之暗面Kimi发布首个Agent产品Kimi-Researcher,性能超过Claude 4 Opus、Gemini 2.5 Pro及OpenAI Deep Research [20] - Meta天价挖角AI人才,已接触超200位OpenAI、谷歌DeepMind核心研究员,开出2000万美元年薪+股票期权+项目分红条件 [21][22] - 苹果iOS 26新增自适应电源模式,适用于iPhone 15 Pro及后续机型,由Apple智能AI驱动 [23] 消费与零售 - 泡泡玛特限量版Labubu原价499元被炒至4999元,姚晨晒同款引发热议 [11] - 瑞幸美国首店预计6月30日开业,公司此前表示希望进入美国市场 [11] - 唯品会副总裁冯佳路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公司强调对贪腐行为零容忍 [13] 汽车与出行 - 特斯拉无人出租车服务RoboTaxi在得州启动,马斯克称固定收费4.2美元 [19] - 小米汽车回应销售人员诋毁竞品事件,确认涉事人员非公司员工 [10] -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回应爆雷传闻,称公司资产负债率仅47.6%,财务结构良好 [10] 金融与支付 - 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首笔业务落地深圳 [17] - 2024年下半年1380亿元中央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将在第三、四季度陆续下达 [16] 教育行业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公布2025年招生章程,学费96000元/生・学年,提供四年等额奖学金 [12] 半导体与硬件 - 多个充电宝品牌3C认证证书被暂停,涉及罗马仕、安克、绿联、倍思、安普瑞斯等 [15] 宏观经济 - 中国县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十强公布,义乌以97170元居首,超过四大一线城市 [16]
萝卜快跑最快年底进军东南亚;消息称传音布局两轮电动车业务|36氪出海·要闻回顾
36氪· 2025-06-22 21:27
自动驾驶与出行科技 - 萝卜快跑获批在香港东涌开展自动驾驶测试 计划2025年底进军东南亚市场 重点关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8] - 文远知行与Uber及迪拜交通管理局签约 将在迪拜部署Robotaxi服务 2026年实现纯无人商业运营 [9] - 亿航智能与阿根廷国家飞机制造公司合作 推动EH216-S eVTOL在拉美地区的适航认证与本地化生产 [11] 电动车与新能源 - 传音控股布局两轮电动车业务 已在非洲和南亚测试近三年 [8] - 晋景新能与亿纬锂能启动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 聚焦退役电池材料回收再利用 [12] - 伯镭科技完成数亿元B2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大吨位无人驾驶矿卡开发及海外市场拓展 [22] 跨境电商与物流 - 中国跨境电商年出口规模达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9% [15] - 京东物流在沙特推出自营快递品牌JoyExpress 提供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 [9] - 菜鸟国际物流在拉美和亚太地区获跨境平台全链路物流项目 中东自动化项目达千万级规模 [14]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 国产工业机器人前5个月出口货值增长55.4% 智能化产品占比提升 [19] - 港仔机器人发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新品 签约多家战略合作伙伴 [13] - 镭神技术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将拓展光通信半导体装备海外市场 [21] 医疗健康与生物科技 - 印尼Lestari平台推出医疗市场参访项目 帮助中国企业对接当地资源 [5] - 联影智能完成10亿元A轮融资 已推出100多款获国际认证的医疗AI产品 [21] - 迪视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资金用于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临床注册 [23] 金融与资本市场 - 聚水潭集团港股IPO获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1.37亿股 [10] - 宇信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业务覆盖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10] - 滴灌投资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专注现金流投资机会 [12] 科技与互联网 - 阿里云将在韩国启用第二座数据中心 全球布局扩展至29个地域 [15] - 美图秀秀登顶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App Store分类榜 因AI功能引发社交媒体传播 [12] - 短剧行业出海表现亮眼 中国产品占全球头部短剧应用超80%份额 [18] 国际合作与政策 - 中国与哥伦比亚签署AI及量子科技合作备忘录 [17] - 商务部表示中方已为加入CPTPP作好充分准备 [16] - 央行建成多渠道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17] 融资与投资 - 宇树科技C轮融资估值超100亿元 由中国移动腾讯阿里等领投 [19] - UniUni完成超7000万美元D1轮融资 将强化北美尾程物流网络 [20] - 英矽智能完成1.23亿美元E轮融资 资金用于AI药物研发平台升级 [21]
36氪X尼尔森IQ|寻找「国货未来超级品牌」
36氪· 2025-06-22 21:27
中国消费市场升级 - 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从"量"到"质"的结构性升级,未来十年有望诞生具备全球影响力的超级品牌 [1][16] - 国货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文化赋能"突破传统成本优势路径,实现从产品力到品牌价值的跃迁 [4] - 本土快消品牌数量爆发式增长,76%快速增长的中小型快消品牌来自本土,但具备长期价值的超级品牌仍稀缺 [16] 中国品牌全球化案例 - 《黑神话:悟空》凭借文化底蕴和视觉效果在全球游戏市场掀起热潮 [2] - DeepSeek R1推理模型以低算力高性价比重新定义AI商业化路径 [3] - 《哪吒2》采用自主研发"伏羲"渲染技术创159亿元票房,位列全球影史第5 [4] - 泡泡玛特LABUBU在纽约、伦敦等国际都市引发抢购热潮,展现文化创意产品吸引力 [4] 品牌价值演进历程 - 19世纪品牌作为质量承诺和身份标签出现,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同质化问题 [6] - 20世纪70年代后品牌转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载体,如耐克"Just Do It"和星巴克"第三空间"概念 [7] - 中国企业品牌意识觉醒,1985年海尔砸毁缺陷冰箱成为质量立命标志性事件 [8] 当前品牌建设挑战 - 直播电商GMV达5.86万亿元(2024年+19.1%),但存在虚假宣传、数据注水等问题 [9] - 每年超2万款新品涌入市场,同质化严重且缺乏权威评估标准 [17] - 中国品牌在全球高端市场认知度和溢价能力不足 [18] 国货超级品牌评选 - 评选设置6大类别:影响力品牌、新势力品牌、科技创新品牌、文化共鸣品牌、用户忠诚品牌、Gen-Z Favorite品牌 [18] - 定量指标包括品牌认知度、推荐度、溢价能力及尼尔森IQ零售数据(销额份额、价格指数等) [25][27] - 定性指标涵盖生态力、智能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25][28] - 尼尔森IQ监测覆盖全球90多国97%GDP及7.2万亿美元消费者支出,涉及1800多个品类 [19] 品牌建设战略方向 - 需从流量驱动转向价值建设,平衡短效增长与长期品牌资产 [13] - 数字化基建降低国际化门槛,国家文化自信为"Brand from China"提供依托 [13] - 向上突破的企业需构建技术壁垒和文化叙事,避免陷入价格战同质化 [13]
95后小伙的公司卖了1000亿,风向彻底改变
36氪· 2025-06-22 21:27
AI行业风向转变 - Meta宣布收购Scale AI 49%股权 交易金额达143亿美元 Scale AI估值290亿美元 华裔创始人Alexandr Wang将加入Meta领导AI业务 [3][4][6] - 收购案标志AI行业突破方向从纵向分工转向一体化融合 算力 算法 数据三大支柱深度整合 [29][35] - 数据标注行业存在外包现象 中国公司转包至三四线城市 Scale AI外包网络覆盖菲律宾 委内瑞拉 肯尼亚等低成本劳动力地区 [11][12][13] AI产业三大支柱格局 - 算法领域OpenAI估值3000亿美元 第二名Anthropic仅615亿美元 呈现断崖式领先 [20][22] - 算力领域英伟达市值3.5万亿美元 博通1.2万亿美元 技术壁垒显著 [20][22] - 数据领域Scale AI估值290亿美元 缺乏边际成本优势和技术壁垒 市场呈现分散竞争格局 [22][27] 数据标注行业特征 - 数据标注需人工添加语义信息 自动驾驶领域涉及车道线 斑马线等精细化标注 95%工作依赖人力 [9][10] - Scale AI众包平台Romotasks注册工人超24万 主要来自第三世界国家 时薪低廉引发劳工争议 [16][18] - 菲律宾约200万人从事数据标注 肯尼亚因英语基础成为重要外包地 [15][21] 巨头战略动向 - Meta通过收购实现数据与算法融合 谷歌 微软等客户因担忧数据安全可能终止合作 [29] - 产业逻辑趋向整合 DeepSeek通过算法创新以2000块芯片完成原需万卡集群的运算 挑战"算力即权力"观念 [30][31] - Meta股价从2022年90美元涨至690美元 涨幅超7倍 市场认可其战略收购能力 [31]
防御主线持续霸屏,A股下一个风口藏在哪?丨智氪
36氪· 2025-06-22 18:09
市场表现 - 本周A股大盘震荡下行,上证指数微跌0.51%,收于3360点;万得全A指数下跌1.07% [4]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仅银行、通信板块上涨,美容护理、纺服、医药生物、有色、社服等板块领跌 [5] - 红利指数、富时中国A50本周上涨,上证50、中证红利、科创100、沪深300相对抗跌,北证50、创成长、中证2000领跌 [5] -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1.5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03%;恒生行业指数中仅资讯科技上涨,医疗保健、能源、原材料跌幅较深 [5] 全球资产动态 - 美股三大指数分化,道琼斯、纳斯达克上涨,标普500下跌;欧洲主要国家股指普遍下跌,亚太地区日、韩、印度上涨 [5] - 商品市场中原油大涨,基本金属中铁矿石、铝、螺纹钢收涨,贵金属主要品种下跌,农产品除棉花外普遍上涨 [5] - 美元指数本周上涨 [5] 宏观经济与内需韧性 - 5月财政数据显示1-5月累计收支同比双降,收入端受PPI回落、土地出让走弱拖累,支出端因专项债发行偏慢、地方财政减弱 [7] - 1-5月制造业投资增长8.5%,基建投资增长5.6%,房地产投资下降10.7%,与土地出让走弱形成交叉印证 [9] - 社零1-5月增长6.4%,主要由以旧换新、文旅出行拉动;6月港口吞吐数据明显回落,出口走弱早于预期 [10] 政策与市场预期 - 7月为中美政策窗口期,美国关税减免政策到期、中美贸易谈判或出结果,美债集中到期高峰来临 [10] - 市场预期短期调整但不会深跌,关注7-8月国内政策对冲,宽松政策将获快速响应 [11] - 财政发力兑现期可能在8月后,短期政策宽松虽提振市场,但弱复苏下A股向上弹性有限 [13] 行业与投资策略 - 制造业高端化、数智化为核心趋势,市场更看好有基本面的科技股 [15] - 新消费龙头基本面较好,近期调整或为后续机会;红利股在防御心态下配置价值凸显 [15] - 年内领涨板块分散,消费、成长为主但主题未形成强势beta行情,因企业盈利仍处下行通道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