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工业迪士尼」,成了京沪排队王
36氪· 2025-06-11 21:00
工业旅游兴起趋势 - 2025年小米汽车工厂开放参观当日报名人数达4600人,中签率仅0.4%,低于上海车牌中标率[3] - 宇树科技参观门票被黄牛炒至3000元仍供不应求[4] - 2024年工业旅游社媒声量同比2023年增长125%,2025年声量回落至去年同期的25%[7] 企业工厂游布局 - 近5年至少13家企业开放工厂游,集中在汽车制造(如特斯拉、蔚来、小鹏)和食品饮料(元气森林、蜜雪冰城)领域[15][16] - 汽车工厂侧重生产线景观展示:特斯拉机械臂表演"千手观音",小米AGV小车运输手机主板[17] - 食品饮料工厂强化互动体验:卫岗梦工厂设计儿童挤牛奶体验,青岛啤酒生产线改造为"过山车轨道"[17] - 传统制造业创新DIY项目:姚明织带2023年接待4500人,2024年已超6000人[17] 用户行为特征 - 亲子群体偏好高精尖工厂研学:江南造船厂和飞机制造厂因工业震撼力成为打卡地[20] - 年轻群体视工厂为网红景点:蜜雪冰城机械臂切柠檬过程被比作"实景大片",龙岗垃圾处理厂巨型抓手获评"治愈系"[22] - 小红书数据显示"工厂"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涨171%,郑州瑞光创意工厂搜索量增77%[26] 企业战略价值 - 直接创收:青岛啤酒博物馆2025年春节门票收入399万元,螺霸王产业园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28] - 品牌营销转化:蜜雪冰城郑州工厂黄金周接待2.3万人,高晟咖啡庄园日均游客50-100人[32] - 供应链信任建设:开放生产线使消费者直观确认产品质量,如元气森林无菌灌装流程展示[32] 行业发展空间 - 中国工业旅游市场占有率不足5%,显著低于全球10%-15%水平[34] - 增长依赖供给端创新:需开发更具普适性的体验项目并提升接待容量[36]
多地暂停加盟、关店数上升,「虎头炸」退守广东?
36氪· 2025-06-11 21:00
中式炸鸡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中式炸鸡品类崛起,三个品牌获得融资:虎头炸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10],腿老大获4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解忧婆婆获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 - 2024年全国中式炸鸡门店数量净增2000余家,截至2025年3月总门店数逼近2万家[24] - 赛道呈现分化态势:部分品牌收缩(如延庆观炸鸡2024年关店上百家[22]),头部品牌如临榆炸鸡腿保持每年千店扩张速度[24] 虎头炸品牌动态 - 公司2022年成立于厦门,主打潮汕风味炸鸡,人均消费16元[4],2023年加速扩张后门店数从50+增至260+[5][10] - 2024年新开180余家门店但同期关店超40家[11],2024年1-6月再关40+家,涉及乌鲁木齐、广州等多地[11][15] - 近期宣布暂停东北三省等地区加盟授权,退守广东市场(广东门店占比近半数)[3][8][17] 行业挑战与策略调整 - 跨区域扩张导致供应链分散和管理难度增加,虎头炸承认难以维持高标准运营支持[16][17] - 同质化竞争加剧,品牌采取差异化策略:虎头炸聚焦区域深耕[8],老韩煸鸡等通过食材工艺创新建立特色[24] - 新兴品牌扩张不及预期,如解忧婆婆目标500家门店实际仅60+家[22],反映盈利模型未跑通风险[18] 代表性品牌表现 - 临榆炸鸡腿:行业头部,门店达3700+,年增千店[24] - 延庆观炸鸡:区域品牌收缩,总门店数从360+降至320+[22] - 腿老大:发展遇阻,大众点评显示仅8家门店且2家停业[22]
3C爆品的共振场,为何在京东
36氪· 2025-06-11 21:00
京东618 3C数码品类表现 - 618开门红首小时京东带电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80%,Apple、小米等品牌成交额迅速破亿元,游戏本、高端耳机/音箱等趋势单品成交额增长超10倍 [6] - 联想拯救者系列游戏本新品搭载50系显卡,开门红1小时内销量破万,其中近50%为京东C2M反向定制产品 [1][13] - 京东"发烧友惊喜日"活动吸引超3000万用户,运动相机及其配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 [21][23] 京东低价策略与供应链能力 - 通过战略大单(以量换价)和C2M反向定制(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实现"低价不低质",例如299元瑞格尔B1投影仪累计销量达几十万台 [9][10][11][15][17] - 投影仪品类推出"亮度认证"体系,未来三年投入2500万专项资金推动行业标准化,认证产品可获得"亮度虚标十倍赔付"保障 [49][51] - 与魅族深度共建Note 16系列手机,叠加国补后最低594.15元起,针对外卖骑手推出"京补合约"102.52元低价方案 [33][36] 新品营销方法论 - 2025年将投入史上最大规模资源帮品牌打爆新品,目标将重磅新品合作数量同比增加40% [24] - 新品操盘逻辑分三阶段:早期用户教育触达、中期精细化营销、后期用户反馈调整 [29][30][31][32] - 案例包括魅族手机AI按键匹配外卖员抢单场景、晨光"万试大成套装"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并推出"骑士送福"活动 [36][39][42] 用户行为与行业洞察 - 游戏本购买者平均浏览10-15个产品后才决策,电竞玩家与学生群体受"国补"刺激存在高配置升级需求 [3][13] - 3C数码消费者注重"质价比"而非单一性价比,京东通过供应链全流程降本增效实现诚意让利 [8][12][17] - 文具品类通过功能微创新与情绪价值提升销量,如考试季结合祈福元素提振用户士气 [39][41][42]
估值超10亿,这家机器人关节公司销售额全球第一|潜伏独角兽
36氪· 2025-06-11 21:00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人形机器人行业入场机会正在快速减少,投资人对机器人项目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未交割项目迅速完成交割 [4][5] - 人形机器人本体增长触及瓶颈,产业链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6] - 上游产业链公司如零差云控已成长为高估值标的,估值远超10亿元 [7] 零差云控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高精度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生产,包括关节和编码器 [7] - 2018年首创标准一体化关节模组设计并进入批量生产,完成多轮数千万级融资 [7] - 产品覆盖工业、协作、手术、物流、仿生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下游客户超2000家,关节累计出货量近5万套 [8] - 营收构成中工业、物流和医疗场景占比接近50%,人形机器人占比近15%且增长迅猛 [8] 机器人关节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机器人关节模组需求量达224.17万套,预计2030年增至482.01万套,市场规模或突破689.27亿元 [9] - 人形机器人对关节需求聚焦于更小体积、更轻重量、更高负载和可靠性,同时降低成本是关键 [9] - 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将长期并行存在,根据不同场景需求选择合适传动方式 [18] 零差云控产品技术优势 - 关节模组由电机端和输出端绝对值编码器、无框力矩电机、谐波减速机等组成,形成全闭环位置控制 [11][13] - 编码器重复定位精度达±7角秒,绝对定位精度±15角秒,为业内最高精度谐波机器人关节 [13] - 医疗机器人对精度、功耗发热、安全性等指标要求严苛,公司产品可满足 [14] - 人形机器人中编码器可精准调控关节位置,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15] 产品标准化与国产化进展 - 公司发布多型号关节模组,最小直径70mm、最大扭矩70Nm,最大直径170mm、扭矩1180Nm [20] - 标准化设计帮助客户节省选型、设计、采购和组装成本,加速机器人开发 [21] - 核心部件除部分芯片外均为自主研发或国内供应链,国产化趋势显著 [23] - 设有精密加工、检测和组装测试车间,对每台关节模组进行全检和多种工况测试 [24]
38.88万坐月子,牛津学霸收割中国富人
36氪· 2025-06-11 17:43
公司概况 - 圣贝拉是中国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旗下拥有72家月子中心,覆盖25个城市 [7] - 公司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2.59亿元、4.72亿元、5.60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3.58亿元 [7]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主要租赁高端酒店作为月子中心场地 [16][17] 商业模式 - 定位超高端市场,主要服务家庭资产1亿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 [6] - 旗下拥有三个品牌:圣贝拉(客单价22万元)、艾屿(13万元)、小贝拉(10万元) [38][39] - 采用24小时护士一对一护理模式,每对母婴配备2名护士 [22] - 业务多元化,包括产后护理、营养膳食、SPA、母婴产品等 [33][35]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上半年分别亏损1.22亿元、4.12亿元、2.39亿元、4.8亿元 [44] - 主要成本为酒店租赁(占收入约20%)和人力成本 [47] - 经调整后2023年利润转正,2024年上半年利润约1715万元 [47][48] 市场前景 - 中国高端月子中心市场增长率高于大众市场 [42] - 预计2030年产后护理市场规模达20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53] - 新生儿数量从2018年1523万下降至2023年902万,但行业仍被视为朝阳产业 [52][53] 运营特点 - 与高端酒店合作,如北京半岛、上海宝丽嘉、广州瑰丽等 [17][20] - 护士月薪约8000元,远低于客户聘请住家月嫂的2.2万元 [22][24] - 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问题,有客户反映更换5名护士 [25] - 曾因"护士持国际ACI资格证"宣传被法院认定虚假宣传 [31]
共探出海「新丝路」,中国·北非(埃及)双向投资沙龙成功举办
36氪· 2025-06-11 17:43
以下文章来源于杭州钱塘企业出海服务基地 ,作者浙企出海 杭州钱塘企业出海服务基地 . 钱塘大江东,出海进行中 2025年6月10日,2025中国·北非(埃及)双向投资主题活动成功举办,特邀埃及驻上海总领事馆公使衔参赞对官方经济合作政策进行解 读,现场吉利汽车、卓翼智能、宁波银行等多家企业代表与专业服务商代表共同交流中埃产业合作机会。 出海的风,吹向苏伊士运河。 6月10日,"2025中国·北非(埃及)双向投资沙龙活动"在杭州钱塘区成功举行。 本次沙龙由钱塘区商务局和杭州钱塘新区建设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聚焦北非投资机遇、产业发展合作和企业落地痛点等关键议题。 埃及驻上海总领事馆公使衔参赞伊曼·侯赛因(Eman Hussien)现场解读埃及经济政策与市场投资机会 ,吉利汽车集团、宁波银 行、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优秀企业分享出海经验,并与现场参会的50多家出海企业进行深入互动交流。 在活动上,埃及驻上海总领事馆公使衔参赞伊曼·侯赛因(Eman Hussien)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埃及的"2030 愿景"对于埃及经济增 长的重要性。 伊曼·侯赛因表示, 埃及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十字路口,各领域新兴机会不断涌现 ...
体验了一天iOS 26后,我劝安卓们这回别学了
36氪· 2025-06-11 17:43
系统命名与版本更新 - 苹果所有系统名称从iOS 18跳级至iOS 26,与2026年对齐,包括iPadOS 26、watchOS 26、tvOS 26和visionOS 26 [7][8][9] - macOS 26采用新地名"Tahoe太浩湖"命名,延续加州地名传统 [10][114][116] iOS 26设计语言与功能 - 全新"Liquid Glass"液态玻璃设计语言覆盖锁屏、主屏幕图标、Dock栏等交互界面,支持第三方App图标自适应 [11][12][13][16] - 动态玻璃效果实时生成,如通知中心划过主屏幕时下方元素放大拉伸,Apple Music专辑划过Tab栏时产生遮挡效果 [19][20][21] - 用户评价两极分化:部分用户认为设计惊艳,另一部分批评可读性差且图标同质化严重 [27][28][29] - 性能问题:iPhone16 Pro搭载A18 Pro芯片仍出现卡顿,老机型可能被削减动画效果 [34][35][36] iOS 26新功能亮点 - ScreenIncoming Calls功能:机器人代接陌生电话并转写语音为文字,支持跨平台(安卓用户亦可触发) [39][40][43] - 相机UI极简化,仅保留视频/照片选项,其他模式需滑动调出,图标改为镜头图案 [44][45][47] - 相册界面回归图库与精选集双Tab设计,优化照片查找体验 [53][55] - 新增Adaptive Power自适应电源模式,根据耗电情况自动调节性能与亮度 [60] - iMessage新增微信群收款、投票等微信已有功能 [61][64] iPadOS 26生产力升级 - 多窗口自由调节与macOS风格"红绿灯"按钮上线,支持触控板/Apple Pencil Pro交互 [89][91][92][94][95] - 操作逻辑接近macOS:顶部下拉功能栏、二级菜单箭头提示、后台视频导出功能(实测尚未完全实现) [96][99][105][106] - 11/13英寸大屏全玻璃界面视觉冲击力更强,但下拉菜单仅右侧虚化 [101][102][104] macOS 26与其他系统更新 - 文件夹支持自定义颜色与图案标签,Spotlight聚焦搜索升级为超级聚合功能(含剪切板、捷径指令等) [120][122] - 砍掉启动台(Launchpad),用户需通过聚焦搜索或访达查找应用 [124][126] - watchOS 26新增实时运动数据播报与手腕翻转操作(关闭通知/闹钟) [133][135] - VisionOS 26支持iPhone信息无缝切换与小组件,但需外接罗技笔或PS VR2手柄提升交互精度 [136][138] 行业影响与潜在方向 - iPadOS 26大幅接近macOS体验,或推动"下一台电脑"概念落地 [87][88][110] - 设计语言争议可能预示折叠屏产品布局,液态玻璃风格或为未来硬件适配铺垫 [145][146] - CarPlay稳定性受老旧燃油车车主青睐,但CarPlay Ultra仅限超豪华品牌新车 [77][81][82][84]
喜马拉雅200亿卖身腾讯音乐,已是最好的结局
36氪· 2025-06-11 17:43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 - 腾讯音乐以12.6亿美元现金+不超过5.1986%股权+0.37%激励股权收购喜马拉雅,总成本约29亿美元(200亿元人民币)[4] - 交易需通过反垄断审查,创始团队将留任并探索业务整合[4][6] - 实际收购价接近4月传闻的24亿美元,2022年双方曾接触未果[7] 喜马拉雅经营状况 - 2018-2022年累计亏损31.66亿元,2023年首次盈利2.24亿元(主要通过裁员降本实现)[8][9] - 2021-2023年营收增速从43.7%骤降至1.7%,订阅收入增速从49%降至3.49%[10] - 曾四次IPO未果,2021年上市估值50亿美元,创始人曾期待100亿美元估值[8][11] 行业竞争格局 - 2016-2020年在线音频市场规模从25.4亿增至272.4亿,年复合增长率69.5%[8] - 腾讯音乐2020年推出"酷我畅听"挑战喜马拉雅,挖角头部主播致营销费用激增[12] - 字节跳动番茄畅听通过免费策略快速崛起,加剧行业竞争[12] 交易战略价值 - 腾讯音乐直接获取喜马拉雅3亿月活用户,补足播客/有声书/知识付费生态[13] - 避免从零培养用户的高成本,应对短视频平台对音频市场的挤压[13]
8点1氪:苹果客服回应iOS 26被吐槽丑;薄荷色LABUBU拍出108万天价;腾讯音乐12.6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
36氪· 2025-06-11 08:00
苹果iOS 26设计争议 - 苹果客服回应iOS 26被吐槽界面设计丑 表示目前为测试版本 已接到用户反馈 正式版本可能改善[4] - iOS 26推出全新"液态玻璃"设计 但"iOS 26丑"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4] - 苹果宣布iPhone XS、iPhone XS Max和iPhone XR三款机型将无法升级到iOS 26[16][17] 三夫户外融资进展 - 三夫户外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审核通过[3]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 - 腾讯音乐拟以12.6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方式全资收购喜马拉雅[7] - 收购对价包括12.6亿美元现金和不超过5.1986%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7] - 喜马拉雅将进行与交易相关的若干现有业务重组[7][8] 格力电器原材料策略 - 格力电器表示铜是空调核心原材料 占成本20%左右 暂时没有铝代铜计划[11] - 虽然铝材成本约为铜材1/10 但在多项性能参数上存在较大差距[11] 泡泡玛特IP运营 - 泡泡玛特已注册数十枚"labubu"系列商标 部分已注册成功[12] - 薄荷色LABUBU拍出108万元天价 全球唯一一只[4][5] - 棕色LABUBU拍出82万元 全球限量15版[5] - 义乌市监局严打盗版LABUBU 商家纷纷下架高仿产品[13] 理想汽车组织架构调整 - 理想汽车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两个新部门[9] - 新部门隶属于产品部 可能与"智能空间"概念相关[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纳指涨0.63% 标普500涨0.55% 道指涨0.25%[14] - 英特尔涨近8% 创2个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14] - 特斯拉涨超5% 谷歌、Meta涨超1%[14] 马斯克动态 - SpaceX今年收入预计将达到155亿美元[16] - 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出现波动后又现缓和迹象[15][16] 英伟达AI布局 - 英伟达计划在英国布里斯托尔打造人工智能实验室[16] - 此举将推动英国西南地区就业和发展[16] 人工智能领域进展 - OpenAI将o3模型价格降低80%[18] - 小红书开源首个大模型dots.llm1 1420亿参数混合专家模型[18][19] - 阿里通义实验室开源检索增强预训练框架MaskSearch[19] 融资动态 - 光子跃迁获亿元天使轮融资 聚焦AI驱动的消费级影像创新[21] - 龙兴航电完成亿元A++轮融资 杭州科创集团等参投[22] - 中万实业完成1亿元A轮融资 用于四大核心业务升级[23] - 制势能量获得5000万天使轮融资 专注精力管理解决方案[24] 其他公司动态 - 小米汽车辟谣高阶驾驶培训出现致命车祸[8] - 小米中国区人事调整 王晓雁兼任新零售部小米之家总经理[9] - 51Talk一季度净营收1820万美元 同比增长93.1%[21] - 越南VinFast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大增296% 但净亏损7.12亿美元[21]
榴莲自由,猝不及防地来了
36氪· 2025-06-11 08:00
榴莲价格走势 - 2024年6月全国榴莲价格大幅下跌,泰国金枕榴莲批发价一个月内降幅达40%-50%,零售价从60元/斤腰斩至27元/斤[9] - 5月10日至6月4日期间,小象超市金枕榴莲价格从35元/斤降至28元/斤,降幅近20%[6] - 朴朴超市金枕榴莲售价从4月下旬40元/斤降至27.9元/斤,盒马同期价格从39.9元/斤降至25.9元/斤[10] 价格下跌原因 - 泰国东部产区雨季导致榴莲生长缓慢,80%的金枕榴莲品质不稳定[13] - 2024年东南亚榴莲丰收,产量增加推动价格下行[13] - 越南、菲律宾等新产地的准入打破泰国垄断,2024年中国榴莲进口量达156万吨(同比+9.4%),进口额69.9亿美元(同比+4.1%)[17] 产业链现状 - 全球95%榴莲贸易流向中国,2024年市场规模近500亿元[21] - 种植端前期投入大(7-8年亏损期),且受气候影响显著[23] - 经销商分两类:普通商超渠道靠行情波动盈利,高端路线依赖私域社群溢价[24] - 零售端面临高损耗风险,坏果率影响盈利能力[25] 未来趋势 - 8-9月越南邦美蜀产区上市后价格可能进一步探底[13] - 长期看价格下行空间有限,但泰国高端品种与越南低价产品将形成两极分化[18] - 国产榴莲因气候限制产量有限,短期内难以影响市场价格[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