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瑞地产研究

搜索文档
每周精读 | 2025年1-4月房企销售业绩、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发布(4.26-5.2)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03 08:55
行业销售表现 - 2025年1-4月百强房企4月业绩环比降低10.4%、同比降低8.7% [2] - 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新增货量的69%,较2024年末增加7个百分点 [3] 土地市场动态 - 城投公司代建需求长期保持高位,3.6亿㎡未开工土地潜藏机遇 [5] - 4月房地产类专项债发行717亿元,土储类占比达60%,主投房地产的专项债环比增30% [7] - 地市供求规模同比缩量,一二线近4月溢价率均超10% [12] - 第17周重点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293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36% [13] - 2025年5月24个重点城市计划出让含宅土地86宗,起拍总价538亿元 [16] 城市二手房市场 - 沪深杭二手高改和豪宅成交量价齐增,市场逐步由"以价换量"过渡至"量增价稳" [6] 房企财务与战略 - 滨江集团净负债率降至0.5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7亿元(同比下降77%) [9] - 中交地产回款率达158%,近七成土储位于二线城市,财务获母公司支持 [10] 房企动向 - 保利发布不动产行业白皮书,协信远创破产重整成功 [14] - 绿城中国、招商蛇口等企业发布新品,多房企开展文化建设活动 [14] - 滨江、越秀等企业拿地,建发房产与华为终端合作 [14]
行业透视|5月新房供应“提质”将助力一线成交热度延续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03 08:55
5月房地产供应市场分析 核心观点 - 5月28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应量同环比齐降,整体呈现"缩量提质"特征,改善型产品占比提升至47% [2][3][5] - 沪深杭蓉等热点城市供应显著收缩,上海、深圳单月供应不足20万平方米,市场进入"空窗期" [4][5] - 预判后市成交将延续弱复苏,环比微增但同比持平,主城区改善盘入市支撑一线城市热度 [16][17] 供应规模 - **总量收缩**:28城5月预计新增供应567万平方米,环比降36%,同比降39%,前5月累计降24% [5][6] - **一线城市**:单月供应100万平方米,同环比降幅均超40%,北京33万平方米同比持平,上海(17万㎡)、深圳(15万㎡)近乎停滞 [5][8] - **二线城市**:宁波供应环比增503%显著放量,成都(-61%)、杭州(-62%)等热点城市同比降幅超40%,厦门、长春不足2万方接近冻结 [5][8] - **三四线城市**:22万平方米同环比腰斩,泉州、漳州零供应,无锡(-68%)、徐州(-39%)降幅显著 [6][8] 供应结构 - **产品类型**:重点城市刚需/改善/高端占比37%/47%/16%,南宁(88%)、郑州(83%)刚需主导,北京(75%)、上海(53%)强化改善盘 [11][12] - **区域分布**:主城占比61%为核心,徐州、福州等主城超90%,北京、成都等近郊占比超50%,宁波、苏州主城与近郊均衡 [14] 后市预判 - **成交趋势**:主城区改善盘占比提升支撑成交弱复苏,预期环比微增同比持平,去化率31%环比降8pcts [16][17] - **城市分化**:沪深杭供应约束限制放量但热度延续,合肥、武汉等调整后企稳,济南、青岛高库存压力仍存 [18]
行业透视|沪深杭二手高改和豪宅成交量价齐增预示止跌回稳进程加快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02 09:42
当前热点城市京沪深杭二手房市场已逐步由此前"以价换量"过渡至当前"量增价稳",二手房市场企稳回 升态势初显,短期来看沪深杭二手房市场还将延续震荡行情。 ◎ 文 / 俞倩倩 2025年以来,二手房成交热情不减,据CRIC监测数据,2025年1季度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同比上涨2 成以上,增幅显著好于新房。而热点恒热的京沪深杭同比涨幅超35%显著好于30城平均水平,究竟1季度二 手房成交结构有哪些变化?热销房源又具备怎样的共性特征呢? 沪深杭低总价成交集中度下降 500-3000万成交占比环增 01 从成交总价段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均以低总价段为成交主力(成交套数占比大于60%),2025 年1季度以来,除了北京主力总价段400万以内成交集中度保持上升之外,其余三城主力总价段集中度均有 了不同程度回落。 改善和豪宅购买力相对坚挺:除了北京之外,沪深杭总价500-3000万成交环比均呈现稳中有增,其中上海 600-800万、800-1000万、1000-3000万三个总价段同环比齐增,这点也不难理解,优质豪宅受限于新房供 应有限,高端客群被迫选择二手房市场置业,除了自住需求外更多是满足资产保值增值需求。 ...
土拍日历 | 2025年5月重点城市土拍预告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02 09:42
| | | | 衣: 甘肃市工馆目》〈农三月城市立五七吨成川排厅) | | | | --- | --- | --- | --- | --- | --- | | 城市 | 挂牌截止日期 5月8日 | 地块数量 3 | 底价(亿元) 25.83 | 建面 (万㎡) 36.83 | 占地(万㎡) 14.73 | | | 5月19日 5月 16日 | 3 1 | 18.45 13.23 | 20.06 12.02 | 8.91 4.81 | | | 5月7日 | 1 | 12.03 | 13.78 | 5.51 | | 西安 | | | | | | | | 5月 30 日 | 3 | 10.11 | 33.71 | 13.48 | | | 5月 29 日 | 1 | 4.47 | 4.52 | 2.05 | | | 5月 22 日 | 1 | 2.03 | 7.14 | 2.86 | | | 5 月 28 日 | 1 | 0.71 | 4.24 | 0.72 | | 上海 | 5月9日 | ব | 82.73 | 22.78 | 11.02 | | 杭州 | 5月 20 日 | 3 | 30.04 | 14.32 | ...
2025年1-4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01 10:12
行业集中度 - 2025年1-4月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新增货量的69%,较2024年末增加7个百分点,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1][23] - 销售TOP11-20、TOP21-30、TOP31-50及后50强房企新增货值占比分别为14%、6%、7%和3%,资源进一步向头部倾斜[23] - 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稳定在0.30,较2024年末提升0.13,中国金茂、滨江集团、绿城中国等头部房企拿地销售比显著高于行业均值[23] 土地市场表现 - 前4月百强房企新增土储货值、总价、建面分别为8309亿元、4285亿元和391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3.6%、41.5%和3.2%,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供应推动金额增幅显著[21] - 全国300城4月经营性土地成交建面26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但环比上升50%,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成交活跃,平均楼板价同比上涨14%至3280元/平方米[14] - 百强门槛值分化明显:新增货值门槛17.6亿元(同比-7%)、总价门槛8.1亿元(同比+26%)、建面门槛19万平方米(同比+3%)[17][18] 企业投资动态 - 花海置新、绿城中国、中国金茂位列新增土地货值前三,分别为642.2亿元、642.0亿元和608.7亿元,中海地产、保利发展紧随其后[3] - 新增土地价值榜单中,中国金茂以355.9亿元居首,绿城中国(355.0亿元)、华润置城(329.4亿元)分列二三位;绿城中国同时以153.0万平方米领跑新增建面榜单[8] - 央国企为竞拍主力,多数房企尚未重启投资,头部企业加速优化高能级城市土储,中小房企受流动性压力收缩投资半径[13][26] 区域市场分化 - 北京、杭州、广州、南京等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土地溢价率攀升,核心地块频现高溢价成交,三四线城市量价持续回缩[26] - 杭州、南京、厦门单城成交总价超50亿元,南京、杭州等5城成交建面超50万平方米,优质用地占比高位支撑楼板价[14] - 市场回暖呈现结构性特征,三四线城市复苏动能不足,改善需依赖区域经济基本面修复及政策持续性[26]
专项债快报|4月房地产类共计717亿元,湖南、厦门发行大额土储债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01 10:12
政策与市场动态 - 2025年4月中央政策强调加力稳市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财政部与住建部共同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政治局会议明确多举措稳市场并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2] - 4月土储类新增专项债快速审批,湖南、厦门为发行主力,但土地回收进度缓慢,新发布土地回收计划超600亿元,专项债项目仍以一级土地开发为主 [2] 专项债发行情况 - 4月全国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1763亿元,环比下降49%,但投向房地产相关领域717亿元,占比40%,较上月提升8个百分点 [6] - 明确主要投向房地产的专项债规模336亿元,环比增长30%,其中土储类专项债210亿元,为年内第二高 [6][13] - 1-4月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1.1万亿,3891亿投向房地产相关领域,占比35%,明确主要投向房地产的1646亿元,占比15% [6] 区域分布特点 - 湖南、山东、厦门三地贡献74%的房地产相关专项债,合计531亿元 [9] - 湖南发行140亿元土储专项债,长沙占比27%,仅衡阳3宗地块明确为回收项目,涉及4.65亿元 [20][21] - 山东重点推进棚改,发行37亿元棚改专项债,同步推进城市基建与城中村改造 [11] - 厦门土储类专项债50亿元,占房地产相关债总量58%,城中村改造优先级高 [12] 专项债投向结构 - 4月明确投向房地产的336亿元专项债中,土储类占比62%(210亿元),棚改类占比27%(90亿元) [13][15] - 1-4月土储类专项债发行517亿元,占比31%,棚改类1070亿元,占比65% [16] - 土储类专项债主要来自湖南第1期(94亿元)、第6期(46亿元)及厦门第23期(50亿元) [15] 重点案例 - 湖南省土储专项债明细显示,长沙拟发行38亿元,衡阳仅3宗回收项目涉及4.65亿元,其余均为一级开发 [20][21] - 厦门专项债项目列表显示均为一级开发,与全国逾2000亿元土地回购清单相比,专项债涉及回购部分仍较少 [20]
2025年1-4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30 18:3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4月新房成交环比回落,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2][13] - 百强房企4月销售操盘金额2846.8亿元,环比下降10.4%,同比下降8.7% [13][14] - 5月新房成交预期延续低位波动,同比或持平去年,呈现弱修复态势 [14][21] 房企销售排名 操盘金额TOP10 1. 保利发展(806.1亿元) 2. 绿城中国(710.2亿元) 3. 中海地产(631.9亿元) 4. 华润置地(616.1亿元) 5. 招商蛇口(473.1亿元) [2][4] 操盘面积TOP10 1. 保利发展(394.3万平方米) 2. 绿城中国(310.2万平方米) 3. 万科地产(305.6万平方米) 4. 中海地产(298.5万平方米) 5. 华润置地(262.6万平方米) [2][4] 全口径金额TOP5 1. 保利发展(876.1亿元) 2. 华润置地(685.0亿元) 3. 中海地产(665.2亿元) 4. 招商蛇口(497.8亿元) 5. 绿城中国(477.2亿元) [8][9] 梯队门槛变化 - TOP20房企销售门槛同比下降8.9%至112.6亿元 - TOP10/30/50门槛同比提升,TOP100门槛下降3.1%至17.9亿元 [17] 区域市场特征 - 京沪深杭蓉等核心城市一二手房成交环比均降,需求进入瓶颈期 - 武汉、天津等二线城市呈现止跌企稳迹象,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去化压力仍大 [21] 数据说明 - 统计口径为企业操盘数据,含代建业务,时间跨度为2025年1-4月 [6]
研究中心2025年专题卡(1-4月)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30 16:28
研究专题卡介绍 - 研究专题卡是克而瑞研究中心推出的房地产企业情报定制方案,旨在用专业知识和行业预判为房企预测走势、预警风险、提供借鉴 [2] - 每年提供十大类、五十个专题选择,涵盖宏观研究、市场研究、企业管控、项目借鉴、营销案例、产品案例、运营模式、企业深度、企业融资及盈利模式 [2] - 企业可根据需求选择专题打包定制,全年累积不得超过会员等级规定数量 [4] 2025年新增专题 - 2025年地方供地计划探析:规模压降、结构优化与市场效应,一季度推动行业去库存规模达1亿平方米 [6] - 一季度小阳春特征解析和持续性展望:楼市企稳,热点城市回暖,二季度或延续弱复苏 [7] - 2025年强调在发展中化解风险,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9] - 房企债务重组与重整进展分析:债务重组并非一蹴而就,回归正常经营依赖市场 [10] - 沪杭等八城有望率先破局,多数城市仍需深化精准施策 [11] 2024年专题回顾 - 2024年政策应出尽出,2025年重在落实,行业成交规模走出筑底曲线,有望进入回稳周期 [13] - 重点城市拿地开工率46%,盈利项目才会开盘,拿地、开盘谨慎趋势短期难逆转 [14] - 四代宅产品普及、实得面积提升、大平层创新设计、主卧升级、满装样板间流行等是主要住宅产品趋势 [15] - 典型房企土地储备结构分析:配租型落地效果普遍好于配售型,或加剧刚需观望 [16] - 房企存货管理报告:近七成房企存货结构恶化,加快库存出清成共识 [60] 行业趋势与市场分析 - 房企土地"收储"面临多重困难,良好初衷需受市场检验 [12] - 优质板块有望率先迎来平衡新周期,助力行业加速筑底 [12] - 公募REITs发行创新高,推动房企加速转型,2024年迈入常态化发展新阶段 [13] - 三四线土地市场降至冰点,百强房企撤出,少数城市吸引力提升 [47] - 城中村改造融资支持加大,专项借款授信超万亿,国央城投为主要合作对象 [50] 产品与设计趋势 - 住宅产品迭代趋势:四代宅普及、实得面积提升、大平层创新设计、主卧升级、满装样板间流行 [15] - 叠墅产品迭新趋势:重塑空间、融合科技,揭示市场逻辑与技术创新 [24] - 新中式住宅风潮来袭,房企打造专门产品系,融合地域人文历史 [25] - 住宅社区空间设计趋势:开放式设计,嵌入多元配套功能,引入艺术、文化元素 [62] - 人性化设计成为产品力竞争关键,精装交付普及下更关注客户需求敏感点 [67] 房企战略与融资 - 房企转型考量三方面:资产变轻、业务聚焦、投资聚焦 [23] - 民营房企融资两极分化,融资优势倾斜于少部分标杆民企 [71] - 房企轻资产商管布局现状及模式研究:运营能力和品牌效应是核心竞争力 [62] - 房企债务重组与重整进展分析:债务重组非一蹴而就,回归正常经营依赖市场 [10] - 房企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进展: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白名单,重点支持本地企业发展 [52] 城市与区域市场 - 沪杭等八城有望率先破局,多数城市仍需深化精准施策 [11] - 南京主力板块四类"超跌"与四种"抗跌",主城"抗跌"板块新政后热度领涨 [34] - 合肥楼市趋冷是暂时调整还是透支后的长期回落,需求与供给制约放开 [36] - 西安楼市短期研判:新房热度将震荡下行,主城与西咸、新房与二手冷热延续 [42] - 津郑青等二线市场特征和政策效果不彰因素分析:房价下跌或深调,新房供需错配加剧 [61]
土地月报|地市延续缩量促供求平衡,一二线近4月溢价率均超10%(2025年4月)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29 17:28
导 语 地市供求规模延续同比缩量,专项债提速助力供给侧加快"优结构、提质量、稳市场"。 ◎ 文 / 马千里 2025年4月,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据月末快报数据,4月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同比下降 23%,降幅较上月全月扩大了12个百分点;成交环比3月同期上升50%,主要是由于3月基数过低所致。截 至4月25日,本月土地供应建筑面积4354万平方米,环比上升2%,同比下降27%。随着非核心城市土地 成交占比上升,本月平均溢价率9.9%,重新降至10%以下,但一二线城市平均溢价率分别为13%和14%, 已经连续4个月双双高于10%。4月份以来,中央和地方持续积极推进稳市场新政落地,强调进一步释放 房地产市场潜力, 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 据自然资源部本月内发布的不动产登记相关数 据,"交房、交地即交证"等土地开发流程改革亦在快速推进。 供求: 延续同比低位, 截至2025年4月25日,本月土地供应建筑面积43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27%,环比上升2%。成交26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环比上升50%。 。 热度 : 核心城市热度延续。 平均溢价率为9.9%,回落至10%附近,主因三四线等非热 ...
年报点评|滨江集团:加快去化及项目结转,净负债率降至0.57%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29 17:28
销售表现与目标 - 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额1116.3亿元,同比下降27%,位列行业第9位,首次进入TOP10且为唯一民营房企 [1][2] - 杭州销售贡献占比达83%,广州、上海仅占3%左右 [5] - 2025年计划销售额1000亿元以上,目标行业排名15名以内,全国份额1%以上,2025年一季度已实现销售额231亿元 [1][7] - 销售均价47323元/平米,同比增长3%,权益销售额544亿元,权益比例49%,合作项目95%由公司操盘 [2] 土地投资与区域布局 - 2024年新增土地23宗(杭州22宗、南京1宗),计容建面187万平米(同比下降44%),土地总价款448亿元(同比下降22%) [1][11] - 投资策略聚焦优质城市/地段/项目/合作伙伴,未来投资金额控制在权益销售回款50%左右 [11] - 区域布局:杭州持续增加,省内适度减少,省外关注上海、江苏 [1][10] - 期末土地储备998万平米(杭州占80%),剩余可开发建面仅61万平米 [13] 财务指标与盈利能力 - 2024年营业收入692亿元(同比下降2%),毛利率12.54%(同比下降4.22个百分点),主因结算2020-2021年低毛利项目 [1][16] - 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上升33%),净利率5.48%(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主因存货跌价损失从38亿降至8.7亿 [1][16] - 管理费用5.44亿元(同比下降30%),财务费用4.79亿元(同比下降11%) [16] 负债结构与现金流 - 期末现金371亿元(同比增长14%),有息负债374.34亿元(同比下降40.83亿元),直接融资占比16.8% [18] - "三条绿线"达标:扣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57.88%,净负债率0.57%,现金短债比3.58倍 [1][18] - 平均融资成本3.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目标降至3.2%以内 [1][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77亿元,总资产较2023年末减少309亿元(存货减少242亿元) [18] 存货与减值情况 - 期末存货账面余额1525亿元,跌价准备40亿元,存货跌价损失8.7亿元(2023年为38亿元) [1][13] - 主要减值项目:湖州鸣翠里计提2.82亿元(预售均价同比下跌4%),丽水观品轩计提1.02亿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