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芯闻

搜索文档
亚马逊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芯片实验室
半导体芯闻· 2025-05-12 18:08
苹果AI战略与硬件发展路径 - 苹果面临核心战略抉择:继续专注硬件优势或全力投入AI软件(Siri)开发[1][2] - 当前困境包括AI能力未达预期、关税问题及反垄断调查,其中AI被视为最大长期威胁[2] - 第一条路径("痛苦"场景):Siri持续落后,硬件沦为第三方AI服务容器,面临Meta等硬件竞争者侵蚀市场份额[3][4] - 第二条路径("Siri-Topia"):实现类ChatGPT的智能助手,驱动iPhone/AirPods/智能眼镜等全生态协同[4] - 高管表态显示公司将AI视为生死存亡级挑战,承认硬件可能被颠覆的风险[5] Annapurna Labs与亚马逊AI布局 - 该以色列芯片公司2015年被亚马逊以3.5亿美元收购,现成为AWS核心支柱[6] - 关键产品包括AI训练芯片Trainium和CPU芯片Graviton,构成AWS"芯片自助餐"战略基础[8][9] - AWS年收入达1000亿美元,贡献亚马逊超50%利润,规模等同Target全年营收[9] - 亚马逊2024年计划投入1000亿美元资本支出,主要投向AI数据中心以降低对英伟达依赖[10] - 初始合作源于2013年酒吧会面,四页幻灯片促成交易,现支撑万亿美元AI军备竞赛[7] 行业竞争动态 - 科技巨头(亚马逊/谷歌/微软)均加速自研芯片,争夺AI基础设施控制权[10] - Meta通过雷朋眼镜等硬件+AI集成产品对苹果形成跨界竞争压力[4] - 芯片领域出现技术路线分化,RISC-V架构被业内专家看好[13]
台积电,赚麻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5-09 19:08
台积电2025年4月营收表现 - 2025年4月合并营收达新台币3,495亿6,700万元,环比增长22.2%,同比增长48.1% [1] - 2025年1-4月累计营收新台币11,888亿2,100万元,同比增长43.5% [1] 台积电先进封装技术布局 - WMCM(多晶片模组)已进入试产阶段,预计2025年Q4在嘉义厂P1建置mini line [1] - 嘉义厂AP7共规划六个phase,P2厂进机台时间从年底提前至8月,优先扩充SoIC [1] - P1厂规划扩充WMCM产能,将采用"专厂专用"模式,主要应用于苹果手机 [1] WMCM技术细节与应用 - WMCM是InFo-PoP技术的升级版本,整合COW和InFo技术 [2] - 采用RDL取代Interposer,实现DRAM和逻辑IC的平面封装,改善散热效果 [2] - 预计将应用于iPhone 18的A20处理器,目前有2-3款产品规划导入该技术 [2] 台积电3DFabric平台发展 - CoWoS、CoPoS和WMCM均为3DFabric平台技术的变型应用 [2] - 未来平台技术整合将成为公司主要发展方向 [2] - 尽管存在关税战等不确定性因素,先进封装领域投资仍将维持高位 [2] 苹果与台积电合作动态 - iPhone 18的A20处理器将率先采用2nm制程搭配WMCM封装技术 [2] - WMCM目前在竹南厂研发,龙潭厂小量试产,量产将放在嘉义厂P1 [2]
三星芯片,大搞AI
半导体芯闻· 2025-05-09 19:08
三星电子DS部门AI战略调整 - 公司DS部门近期宣布将内部AI运营模式改为"开放的多模型环境",打破此前以自主技术构建的封闭式AI系统"DS Assistant"为主的策略 [1] - 该调整旨在将AI应用扩展到半导体设计和开发领域,以提升工作效率 [1] - 继上月引入Meta模型后,本月新增谷歌"Gemma3"和微软"Phi-4"模型,形成包含不同参数版本的开源模型组合 [1][2] 外部AI模型应用细节 - 公司采用轻量级小型语言模型(sLM)作为内部AI主要架构 [1] - 根据不同工作场景灵活调用模型:处理数字数据时优先使用Phi-4,分析图像信息时采用Gemma3 [2] - 对Meta的Llama4评估显示其在语言混合问题改进、知识推理及代码生成等任务中表现优异 [2] 技术路线演变背景 - 2023年3月曾短暂允许使用ChatGPT,但因半导体数据泄露风险在三周内叫停 [2] - 同年12月推出自研DS Assistant解决安全问题,但封闭架构导致外部数据利用受限 [2] - 内部反馈指出需要整合外部AI以增强半导体设计等核心业务竞争力 [2] 数据安全实施方案 - 所有外部AI模型均采用内部部署(On-premise)方式运行,通过在工作场所安装数据服务器避免信息外泄 [3] - 公司表示将按工作类型持续评估并引入有助于效率提升的开源模型 [3]
韩国半导体工厂,不如美国划算?
半导体芯闻· 2025-05-09 19:08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美国方面:为了"就业期待",说服居民并承诺州政府补贴 来源:内容 编译自 joongang ,谢谢 。 本月6日(当地时间),美国印第安纳州西拉法叶市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同意将49万平方米的住 宅用地变更为SK海力士用于建设高带宽内存(HBM)工厂的用地。这一地块比最初规划的更大, 也更靠近住宅区,是SK海力士更为偏好的位置。市议会经过7小时的通宵会议后进行了投票,9名 市议员中有6人投下赞成票。他们对SK海力士的提案进行了详细审查。 而在上月30日,韩国京畿道安城市议会一致通过了"敦促废除与龙仁半导体集群的共生协议"的决 议案。原因在于SK海力士龙仁产业园内规划建设的液化天然气(LNG)热电联产发电站距离安城 市较近,且输电线路将穿过安城市,可能给当地带来损害。安城市市长金宝罗此前表示将组建居民 对策委员会反对该项目,并称将拨付市预算支持该行动。这项支持依据是2023年12月制定的一项 条例,允许市长为解决与其他地方政府利益冲突的市民团体提供财政支持。 一个企业分别在两个城市建设工厂——这正是为了应对蜂拥而至的订单,SK海力士计划在美国印 第安纳州和韩国龙仁市建设的 ...
英伟达中国芯片,再度阉割!
半导体芯闻· 2025-05-09 19:08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截至1月26日的财年中,中国市场为英伟达贡献了170亿美元的营收,占其总销售额的13%,而 H20芯片是在美国2023年10月进一步收紧出口管制后推出的。 据路透社今年早些时候报道,随着像DeepSeek这类初创公司对高性价比AI模型的需求不断上升, 中国科技巨头,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以及字节跳动,也加大了对H20芯片的采购力度。自今年1月 以来,英伟达已经积累了价值达180亿美元的H20订单。 参考链接 来源:内容编译自路透,谢谢 。 英伟达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为中国市场推出其H20人工智能芯片的"降级版",此前该芯片原始型号 因美国出口限制被禁止销售。 消息人士表示,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已通知包括主要云计算服务商在内的中国主要客户,公司计划 于7月发布经过修改的H20芯片。 这款降级版H20代表了英伟达在美国不断加强对华先进半导体技术出口限制背景下,为维持其在这 一关键市场中的存在而做出的最新努力。原本被认为是英伟达在中国可销售的最强AI芯片的H20, 在美国官员上个月通知公司其需申请出口许可证后,实际上已被挡在中国市场之外。 英伟达已经制定出新的技术门槛,用以指导降级 ...
全产业链布局,华大半导体助力车规芯片自主创新之路
半导体芯闻· 2025-05-09 19:08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 - 华大半导体业务涵盖集成电路材料、设计、制造和封测全产业链,围绕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三大应用领域布局控制芯片、安全芯片、模拟芯片和功率器件等 [1] - 公司通过混改打破子公司壁垒,成立汽车电子专项组和事业部,实现材料、设计、制造、封测一体化协同,新产品研发周期大大压缩 [2] - 旗下子公司上海贝岭和飞锃半导体与积塔半导体深度合作,整合制造能力实现功率器件大规模生产与高质量交付 [2] 汽车电子领域优势 - 公司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车规芯片,目前产品满足AEC-Q100、ISO 26262等国际车规认证 [1][2] - 飞锃半导体在碳化硅MOSFET沟槽工艺设计取得关键进展,产品具有更低导通损耗、更优开关性能和更高晶圆密度 [3] - 1200V碳化硅器件晶圆层级良品率达95%,性能与良率行业领先,预计2026年量产 [3] 功率半导体产品 - 上海贝岭特高压平面MOSFET产品BLQ3N120和BLQ3N100E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储能领域 [5] - BLQ3N120具备低导通损耗、高开关性能和优异雪崩能量表现,通过AEC-Q101汽车级可靠性测试 [5] - 产品依托积塔半导体6/8英寸生产线车规制造平台,在设计、制造和封测各环节实现深度协同 [5] 供应链与客户合作 - 公司构建以国产为主、全球为辅的供应链体系,在关键环节提前布局保持冗余,保障稳定交付 [4] - 与主机厂建立联合实验室,与Tier 1展开深度定制合作,参与方案设计与验证 [4] - 未来将强化功率半导体和车载MCU产品线竞争力,填补国内空白 [5][6]
苹果自研芯片帝国,更进一步
半导体芯闻· 2025-05-09 19:08
苹果智能眼镜芯片研发进展 - 苹果正在开发基于Apple Watch芯片的智能眼镜处理器,功耗低于iPhone/iPad/Mac组件,并移除部分部件以提升能效[1] - 该芯片将控制眼镜搭载的多个摄像头,计划2026年底或2027年量产,台积电负责生产[1] - 眼镜产品代号从N50变更为N401,目标是与Meta雷朋眼镜竞争[2] 智能眼镜产品战略 - 苹果同时研发非AR智能眼镜和AR眼镜,非AR版本采用摄像头扫描环境+AI辅助,功能类似Meta产品[2] - Meta计划2027年推出首款真AR眼镜,苹果CEO库克决心在眼镜市场击败Meta[2] - 苹果需大幅提升AI技术以推出有竞争力的AI设备[2] 其他硬件芯片布局 - 为摄像头版AirPods开发Glennie芯片,为Apple Watch开发Nevis芯片,目标2027年完成[3] - 研发新款Mac芯片包括M6(Komodo)、M7(Borneo)和Sotra,M5芯片将用于2024年底的iPad Pro/MacBook Pro[3] - AI服务器芯片"Baltra"计划2027年完工,性能可达M3 Ultra的2-8倍,与博通合作开发[4][5] 半导体技术路线图 - 调制解调器芯片:2024年推出C1(iPhone 16e),2025年C2(高端iPhone),2026年C3[5] - 开发非侵入式血糖监测传感器系统,拟用于未来Apple Watch[5] - 视觉智能功能已应用于iPhone,可识别照片场景(如扫描音乐海报添加日历)[3]
英特尔18A,关键突破!
半导体芯闻· 2025-05-09 19:08
英特尔18A工艺的市场反响 - 英特尔18A工艺引起科技巨头极大兴趣 正在与NVIDIA 微软和谷歌洽谈合作[1] - 18A工艺被英特尔称为"美国制造的最先进工艺" 在Direct Connect 2025展会上展示[1] - 18A工艺被视为台积电N2工艺的直接竞争对手 两者SRAM密度和性能/效率指标相近[1] - 相比英特尔3代工艺 18A工艺在代际优势上实现显著突破[1] 英特尔战略调整与行业竞争格局 - 新任CEO陈立武推动公司战略转向 重点发展半导体设计自动化 封装和代工业务[2] - 可能放弃"IDM 2.0"战略 加强消费业务特别是CPU产品线发展[2] - 台积电生产线过于拥挤促使企业寻求替代方案 英特尔在2纳米节点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2] - 三星等竞争对手尚未在先进制程领域取得明显优势[2]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美国市场格局受政治因素影响 台积电在美工厂被视作台湾地区的替代选择[1] - 英特尔需通过技术突破改变台积电主导的市场局面[1]
Valens:以连接之力驱动智能汽车未来
半导体芯闻· 2025-05-09 19:08
汽车智能化连接架构 - 核心观点:MIPI A-PHY作为智能驾驶的"隐形纽带"正在重塑行业连接架构,以色列公司Valens是该标准的先驱者和主要推动者 [1] - Valens成立于2006年,专注长距离高速视频与数据传输解决方案,技术已应用于全球数百家客户,包括索尼、三星等知名品牌 [1] - MIPI A-PHY标准专为汽车行业设计,支持ADAS、自动驾驶、车载信息娱乐及各类传感器应用 [1] 汽车行业带宽需求与技术突破 - 传感器数量激增导致带宽需求爆发式增长,需传输吉比特级实时无压缩数据且要求零误差 [5] - Valens的VA7000系列芯片组具备四大优势:强EMC兼容性、高带宽传输、传感器集成支持、标准化连接能力 [10] - MIPI A-PHY相比传统方案(如FPD-Link)具有更优的EMC韧性,传输距离突破官方定义的15米限制 [9] 中国市场布局与生态合作 - 中国成为A-PHY应用最早且扩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7] - Valens与7家中国芯片厂商(包括奕斯伟计算、豪威科技等)完成互操作性测试,推动标准本土化落地 [10] - 通过未屏蔽双绞线技术可降低15%环视系统线束成本,集成图像传感器后单车可节省3.6美元(4摄像头系统) [12][13] 技术演进与未来规划 - MIPI A-PHY 2.0版本将带宽从16Gbps提升至32Gbps(G6/G7等级) [13] - Valens采取开放生态策略,主动支持其他厂商开发A-PHY标准产品以扩大市场容量 [13] - 公司战略聚焦长期行业标准推广而非短期竞争,目标使A-PHY成为主流连接标准 [9][13]
汽车存储,江波龙强势杀入,发布重磅新品
半导体芯闻· 2025-05-08 18:35
公司概况 - 江波龙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存储龙头企业,专注于嵌入式存储产品如UFS、eMMC、ePoP、LPDDR、SLC NAND Flash等,同时提供固态硬盘、内存条、移动存储等产品线 [1] - 公司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数据中心、工业、通信、汽车等行业,近年来重点布局汽车存储领域 [1] 汽车存储市场前景 - 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推动存储芯片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27年汽车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美元 [2] - 存储技术成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联网娱乐系统的关键内核,决定驾控体验 [2] 公司汽车存储布局 - 2017年启动汽车存储项目预研,2019年推出首款车规级产品,2020年完成AEC-Q100认证 [2] - 产品线覆盖车规级eMMC、UFS、LPDDR等嵌入式存储,以及U盘、SD卡、SSD等配件 [4] - 拥有400多名固件工程师,5000多个测试用例,并通过收购苏州元成和巴西Zilia强化封装能力 [4] - 2024年已与20余家主机厂和50余家Tier 1客户合作,通过20余家主芯片平台兼容性测试 [6] 核心技术优势 - 自研eMMC主控芯片WM6000,性能提升10%,最高速度达600MB/s,支持128GB容量 [8][11] - 车规级LPDDR4x速率达4266Mbps,带宽利用率提升30%,支持2GB-8GB容量,功耗降低至0.6V [11][15] - 自研SPI NAND Flash,封装尺寸8mm×6mm,容量1Gb-4Gb,支持ECC纠错和1.8V低功耗设计 [14] - 全链路可靠性技术包括晶圆颗粒验证、自研ATE测试、芯片老化筛选和FA分析能力 [16] 新产品发布 - 车规级eMMC全芯定制版:支持-40℃~105℃宽温域,适配DVR、EDR、行车记录仪等车载设备 [10][11] - 车规级UFS:覆盖UFS 2.1至3.1协议,64GB-256GB容量,支持L3+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13] - 车载监控SSD、Lexar行车记录存储卡/U盘等创新产品,通过"功能等效"策略适配车载需求 [17]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PTM(存储产品技术制造)模式,提供芯片设计、固件算法、封装工艺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17] - 目标是通过"技术自研+生态共建"巩固"车规存储优选品牌"地位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