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尔街见闻
icon
搜索文档
历史首次!iPhone或将迎来“连续三年大改版”
华尔街见闻· 2025-08-25 12:09
产品战略与设计革新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连续推出重大设计改版 包括更纤薄 可折叠和曲面屏等多种新形态机型 这在iPhone历史上尚属首次[1][5] - 2025年9月将发布全新纤薄机型iPhone Air 取代现有Plus型号 遵循更薄更轻策略但电池续航不及标准版 仅配备单后置摄像头并取消实体SIM卡槽[2][6][7] - 2026年推出首款折叠iPhone 代号V68 采用书本式设计可展开成小型平板 配备四个摄像头并取消SIM卡槽 回归Touch ID指纹识别[3][8][10][11] - 2027年iPhone问世20周年之际采用曲面玻璃设计 彻底告别2020年以来的平直边框风格 配合全新Liquid Glass交互界面[4][13] 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布局 - iPhone Air将首次使用公司自研调制解调器芯片而非高通版本[7] - 折叠iPhone将搭载C2调制解调器 性能接近高通最新产品 屏幕技术从触控传感器改为内嵌式触控以减少折痕并提高精度[12] - 供应商已开始为折叠iPhone进行准备工作 计划2026年初量产 测试黑白两种配色方案[11] 市场定位与创新驱动 - 折叠iPhone代表公司进入可折叠设备新兴市场的关键一步[9] - 三年改造计划旨在应对iPhone设计创新疲态 近年来更新多集中于内部组件而外观设计惊喜感不足[14][15] - 通过连续推出截然不同的新设计重新激发消费者热情 证明iPhone依然是公司创新引擎核心[15]
下周重磅日程:“全市场最重要的财报”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24 20:54
经济数据 - 美国7月PCE物价指数同比预期2.6% 前值2.6% 6月PCE物价指数同比2.6%高于预期的2.5% 环比0.3%持平预期 实际消费支出6月仅增长0.1%[4] -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预期3.1% 前值3% 初值显示GDP以年化3%的速度增长 但进口量大幅萎缩人为抬高数据[5] - 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预期-3.4% 前值-9.4% 6月耐用品订单环比骤降9.3% 为疫情以来最差表现 剔除航空订单后核心数据表现稳健[9] - 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前值49.3% 7月制造业PMI降至49.3% 新订单指数为49.4%[10] - 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前值-4.3% 6月利润降幅较5月收窄4.8个百分点 汽车行业利润增长96.8%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利润增长160.0%[11] 财经事件 - 美国对印度额外加征25%关税 总关税税率达50% 印度企业面临亚洲最严重盈利预测下调 过去两周盈利预测被下调1.2%[13] - 印度拟进行商品及服务税改革 计划将四档税率简化为两档 渣打银行预计这项改革将在2027财年为GDP增长贡献0.35-0.45个百分点[14] 英伟达财报 - 英伟达将于8月27日公布财报 市场预期三季度营收459.2亿美元 每股收益1.01美元[18] - 受美国出口限制影响 英伟达可能暂时排除中国市场的直接收入 预计中国业务可带来20亿至30亿美元增量收入[16][17] - GPU供应量显著改善 截至7月财季增长40% 预计10月财季再增长20% B300芯片将于10月当季开始出货[19] - 服务器ODM厂商GB200机架制造良率接近85% 年底机架出货量有望达15000至17000架 全年出货量预测从25000架上调至30000架[20] - KeyBanc将目标价从19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 Susquehanna将目标价从180美元上调至210美元[21] 阿里巴巴财报 - 阿里巴巴将于8月29日公布2026财年Q1业绩 预计总营收2490亿元同比增长2% 但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5%至382亿元[22][23] - 利润下滑主要因淘宝闪购500亿补贴计划 自7月2日宣布后日订单量从1000万攀升至8000万[23] - 阿里云业务展现强劲增长 预计Q1营收达325亿元同比增长22%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23] 美团财报 - 美团将于8月27日公布Q2业绩 预计营收924.04亿元至956.70亿元 同比增长12.3%至16.3% 但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29.3%至50.6%[24] - 盈利能力面临压力 主要因外卖业务激烈补贴竞争 管理层表明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市场领导地位[24] - 即时零售业务订单量实现50%同比增长 到店业务年活跃商户数同比增长超过25%[25] 拼多多财报 - 拼多多将于8月25日公布Q2业绩 预计营收1031.96亿元同比增加6.32% 预期每股收益12.3元同比减少43.08%[26] 立讯精密业务 - 立讯精密递交H股上市申请 2024年收入2688亿元 净利润146亿元 2025年Q1营收618亿元同比增长17.9% 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31.3%[27] - 消费电子业务占总营收比重高达86.7% 2024年该业务收入2331亿元 全球每两部智能手机中就有一部使用其产品[28] 其他公司财报 - 蜜雪集团将于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议中期业绩[29] - 8月26日财报公司包括海螺水泥、中国石油、爱尔眼科、中国中免、中际旭创等[2] - 8月27日财报公司包括英伟达、美团、五粮液、安踏体育等[3] - 8月28日财报公司包括伊利股份、中微公司、迈瑞医疗、格力电器等[2]
高盛交易员:现在,一切取决于8月的非农
华尔街见闻· 2025-08-24 20:54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劳动力市场关联性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为9月降息铺平道路 关键指引取决于8月非农就业数据表现 [1] - 若8月非农就业增长低于10万人 将有助于确定9月降息节奏 特别是在政治压力背景下 [1] - 劳动力市场进一步疲软的时间窗口就在当前 就业数据修正引发美联储对下行风险的担忧 [1][3] 就业数据修正与均衡增长不确定性 - 未来就业增长修正更可能偏向负面 原因包括出生-死亡模型过于乐观及历史经济放缓中原始数据修正多为负面 [7] - ADP数据对官方医疗保健行业就业增长提出质疑 家庭调查高估移民和就业增长 [7] - 均衡就业增长步伐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高盛估计均衡水平约8万人 当前3个月平均3.5万人增长数据令人担忧 [3] 降息周期时间框架与政策路径 - 美联储很可能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本轮降息周期 即下一任主席上任前结束 [1][9][11] - 鲍威尔主席任期将于2025年5月结束 2026年6月美国收益率曲线呈现平坦状态 暗示未来政策路径 [9] - 若就业数据回升至更高水平 当前疲软可能仅为短暂波动 市场已度过最严重关税不确定性阶段 [5][11]
AI基建狂潮--让华尔街“假也不休”,为五年后不知道是什么的技术,进行20-30年期限的融资
华尔街见闻· 2025-08-24 20:54
AI数据中心融资规模 - 摩根大通和三菱UFJ金融集团牵头220亿美元贷款支持Vantage Data Centers建设数据中心园区[2] - Meta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和Blue Owl Capital获得290亿美元资金用于路易斯安那州农村地区数据中心建设[2] - 市场预计2024年数据中心融资规模将达600亿美元 是2023年的两倍[4] 融资交易案例 - 7月xAI完成100亿美元债务和股权交易 CoreWeave完成26亿美元债务交易[4] - 8月Meta达成260亿美元借款和30亿美元股权交易用于数据中心建设[4] - 私人信贷市场对AI的资金投入每季度达500亿美元低端水平 是公开市场的两到三倍[5] 融资方式变化 - AI基础设施早期建设主要由谷歌和Meta等科技巨头自筹资金[9] - 资金越来越多来自债券投资者和私人信贷机构 微软和亚马逊通过发行"金边企业债"融资[9] - 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金额从2023年增长30%至156亿美元[7] 行业风险警告 - OpenAI首席执行官认为当前AI投资狂热与19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存在相似之处[2] -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显示95%的企业生成式AI项目未能产生任何利润[2] - AI初创公司估值倍数超过100倍 总估值达2.7万亿美元[16] 具体估值案例 - 某公司估值750亿美元 收入5亿美元 估值倍数达150倍[17] - Decagon估值15亿美元 收入1000万美元 估值倍数150倍[17] - ChainGuard估值35亿美元 收入4000万美元 估值倍数88倍[17] 单位经济效益问题 - 用户支付1美元 应用层公司向基础模型提供商支付5美元[17] - 基础模型提供商向超大规模计算服务商支付7美元[17] - 超大规模计算服务商向GPU制造商支付13美元[17] 潜在风险因素 - 电力价格2023年上涨近7% 数据中心运营成本上升[21] - 德克萨斯州通过法律允许电网运营商在危机中减少数据中心电力供应[22] - CoreWeave股价从峰值下跌近50% 显示市场怀疑情绪[24] 融资期限错配 - 数据中心交易针对未来5年形态未卜的技术进行20-30年期融资[15] - 缺乏历史依据评估未来现金流 信贷观察人士感到紧张[2][14] - PIK贷款在科技私募信贷领域占比升至6% 为2020年以来最高[16]
8个字引爆国产芯片!UE8M0 FP8到底是个啥?
华尔街见闻· 2025-08-24 20:54
文章核心观点 - DeepSeek V3.1采用UE8M0 FP8精度格式 引发市场对国产芯片产业链关注 国产AI芯片企业股价大幅上涨 行业进入软硬协同生态化发展阶段 [1][3][36][37] UE8M0 FP8技术解析 - UE8M0 FP8为MXFP8格式的缩放因子配置 其中U代表无符号 E8M0表示8bit全部分配给指数位 无尾数和符号位 [10][17][18] - MXFP8由Open Compute Project定义 将张量切块后为每个块单独指定2的整数次幂作为缩放因子 再压缩为FP8格式 动态范围扩展数十倍 [11][13][14] - UE8M0优势包括:处理器复原数据只需移动指数位 无需浮点乘法或舍入逻辑 动态范围覆盖2^(-127)到2^128 错误率大幅降低且减少信息损失 [22][23] 国产芯片产业影响 - 寒武纪22日盘中大涨20% 总市值超5200亿元 跃居科创板头名 半导体ETF半日大涨5.89% [2][5][29] - 摩尔线程MUSA 3.1 GPU 芯原VIP9000 NPU等2025H2新品均支持原生FP8或Block FP8 并与DeepSeek 华为等15家厂商联合验证UE8M0格式 [26] - UE8M0让32个FP8数据仅追加8bit缩放因子 相比传统FP32缩放节省75%流量 缓解国产芯片HBM/LPPDDR带宽不足的瓶颈 [27] 受益厂商分析 - 寒武纪MLU370-S4 思元590及690系列芯片均支持FP8计算 架构设计和低精度优化领先 被市场视为头号种子选手 [29][30] - 海光深算三号DCU 沐曦曦云C600 中昊芯英"刹那"TPU 摩尔线程MTT S5000均支持FP8精度计算 [31][34] - 华为昇腾910B/C暂不支持原生FP8 但官方路线图规划2025Q4支持 预计2026年新品可能成为下一代芯片 [32] 行业生态意义 - UE8M0 FP8提升国产芯片性价比 同等硬件可运行更大模型 减少对英伟达 AMD等国外算力依赖 [36] - DeepSeek通过精度格式改动主动贴合国产芯片性能点 形成类似"Wintel联盟"的软硬协同生态护城河 [37]
“一分钱没花”!特朗普称政府已获得英特尔10%股份,美国产业政策或开启大转向
华尔街见闻· 2025-08-23 19:48
交易核心条款 - 美国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认购英特尔4.333亿股股票,总投资额达89亿美元 [3][8] - 其中57亿美元来自《芯片法案》拨款,32亿美元来自Secure Enclave Program(国家安全芯片开发专项) [3][8][9] - 交易包含五年期认股权证,允许政府以每股20美元认购额外5%普通股(需满足英特尔代工业务占比不低于51%的条件) [10] - 政府获得无投票权股份,不干预公司日常经营决策 [13] 所有权与资本结构变化 - 美国政府成为英特尔最大股东,持股价值约110亿美元,超越贝莱德 [1][3] - 总投资额达111亿美元(含此前22亿美元芯片法案拨款),约合人民币795亿元 [3] - 软银集团同期投资20亿美元获得约2%股份 [5] 市场反应与估值表现 - 公告当日股价上涨5.53%(收盘价24.80美元,上涨1.30美元) [5] - 盘后交易下跌1.09%至24.53美元 [5] - 公司市值达1085.5亿美元,52周股价区间为17.66-27.55美元 [5] 战略背景与行业挑战 - 交易本质是将芯片法案建厂补贴转化为直接股权投资 [7][11][12] - 英特尔需在技术上追赶台积电(当前为苹果、英伟达、高通等巨头代工厂)以吸引客户 [6] - 现金注入无法根本解决公司技术落后问题 [6] 政策趋势延伸 - 美国政府近期在关键领域采取非传统干预:对英伟达芯片销售抽取15%收入、五角大楼控股稀土矿业公司、在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交易中保留"黄金股"否决权 [16][17][18] - 此举反映产业政策向国家战略利益导向转变,可能创造新型企业政治风险 [15][19]
鲍威尔讲完,市场狂欢!美联储9月降息“大局已定”,然后呢?
华尔街见闻· 2025-08-23 19:48
鲍威尔讲话的市场影响 - 鲍威尔讲话被市场解读为9月降息的明确信号 导致美股应声大涨 道指创历史新高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跌 其中2年期收益率跌7.44基点 [1][3] - 华尔街策略师迅速调整预期 认为9月降息25个基点几乎"已成定局" 德意志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称这是"一个相当强烈的信号" [3][6] - 鲍威尔警告关税带来的持续通胀风险 市场乐观情绪未完全掩盖决策层内部矛盾 [3] 美联储政策转向分析 - 瑞银宏观销售部门认为鲍威尔讲话代表政策偏向"一个拐点" 为政策立场转变提供框架和理由 [4][5] - TradeStation全球市场策略主管称鲍威尔"刚刚颠覆了使命" 将政策重心从价格稳定转向充分就业 [5] - 嘉信理财高级投资策略师表示演讲有助于确认9月降息 但不一定是全面降息周期的开始 [6] 美联储内部分歧 - 决策者分为三大阵营:鸽派希望多次降息 包括美联储理事沃勒和鲍曼 他们对就业市场疲软迹象担忧 [7][8] - 鹰派对降息持怀疑或反对态度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称不会支持降息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甚至不排除加息可能 [8] - 中间派倾向于"行动一次 然后观望"策略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曾表达此观点 Santander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判断9月会议可能传递"降息一次 然后看情况"的信息 [9] 未来政策路径不确定性 - 鲍威尔平衡处理双向风险 承认就业下行风险增加 同时警告关税可能引发更持久通胀动态 反映弥合内部分歧的挑战 [9] - 德意志银行认为考虑到委员会内部分歧 最简单路径可能是"缓慢的降息路径" 后续行动将更加依赖数据 [9] - RSM US LLP首席经济学家指出 如果招聘活动温和回升同时通胀继续上行 将指向"一次就停的情景" [9] 数据依赖性与市场展望 - 未来几周的就业报告和通胀数据至关重要 将成为美联储内部鸽派、鹰派和中间派博弈的关键筹码 [10] - 富通投资顾问公司投资组合经理提醒市场喜欢语气变化但需谨慎 下次FOMC会议前还有大量数据 [10] - 美联储官员将在下次会议发布新的经济预测 对未来利率路径的展望比单次降息决定本身更为重要 [10]
500亿,浙江父女去IPO敲钟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23 19:48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计划实现"A+H"双重上市 [2]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来自浙江绍兴 由陈建成于1984年创立 现已成为国内电机龙头 [3][6] - 陈建成、陈嫣妮父女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持股约38.84% 为控股股东 [13] - 公司现任董事长庞欣元为陈嫣妮丈夫 [13] - 公司A股股价年内至今已翻倍 最新市值500.97亿元 [3][14] 业务发展历程 - 1985年生产首款产品JW系列电机 1986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利润超20万元 [6] - 2002年成功登陆上交所 [7] - 通过多次海外并购拓展业务 包括奥地利ATB集团、意大利SIR、美国通用电气中低压电机业务等 [9][10][12] - 目前在全球拥有超40家工厂 业务涵盖电机及驱控、风光储氢新能源、矿产资源等领域 [1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66亿元、155.66亿元、162.47亿元 [17] - 同期期内利润分别为8.39亿元、5.53亿元、8.32亿元 [1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0.31亿元 同比增长0.66% 期内利润5479.69万元 同比增长33.96% [17] - 毛利率稳定在23%-24%区间 [17] 业务构成与市场地位 - 防爆、工业、暖通三大基础业务板块贡献近九成营收 [18] - 按2024年收入计:防爆电驱动系统全球市场份额4.5%排名第一 工业电驱动系统市场份额2.8%排名第四 暖通电驱动系统市场份额2.0%排名第五 [17] - 三大基础业务增长乏力 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19] 机器人业务布局 - 机器人组件业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55亿元、4.06亿元、4.51亿元 占比2.5%-2.8% [21] -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比仅为2.7% 商业化仍处于早期 [21][22] - 通过战略投资智元机器人 间接持股宇树科技 并成为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22] - 赴港IPO募资用途强调加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投资 [22] 行业趋势 - 中国家族企业女性继承人比例显著提升 出现多例"父女创业档"IPO案例 [23][30] - 联合动力、中策橡胶、星邦互娱、乐欣户外等企业均出现女性接班人参与IPO的案例 [24][25][26][27]
科技股发出警告:AI叙事开始动摇,风险正蔓延至“看不见”的角落
华尔街见闻· 2025-08-23 19:48
市场结构失衡 - 少数科技巨头主导市场结构 美国最大的10家公司占据标普500指数约40%权重并贡献过去一年该指数三分之一的收入增长[3] - 市场表现严重分化 标普500指数上涨9.5%而罗素2000指数仅上涨4.2%[4] - 英伟达市值达4.3万亿美元 相当于英国富时100指数总市值的1.5倍[3] AI行业风险显现 - 行业领袖警示泡沫风险 OpenAI首席执行官指出市场存在非理性繁荣时期并认为部分投资者可能亏损严重[6] - 商业落地效果远低预期 约95%组织在AI投资上获得零回报仅5%试点项目创造实际价值[6] - AI基础设施支出规模巨大 未来三年全球支出预计接近3万亿美元[8] 私募市场风险积聚 - 私募信贷成为关键融资渠道 私募债务市场对AI风险敞口激增1000亿美元达到4500亿美元规模[9] - 私募市场资金缺口显著 科技巨头仅能承担约一半AI基础设施费用剩余依赖私募资本填补[8][9] - 风险从公开市场向私募市场渗透 私募市场过热可能引发系统性冲击[1][9][10]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放鸽!强调就业风险,暗示可能因此需要降息
华尔街见闻· 2025-08-22 23:08
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转变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风险平衡正在发生变化 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 可能需要降息[1][2] - 当前政策利率维持在5.25%-5.5%限制性区间 但更接近中性利率100个基点 为调整政策立场创造条件[6][10] - 失业率稳定在4.2%历史低位 劳动力市场指标稳定性允许美联储谨慎考虑货币政策调整[2][7] 劳动力市场状况分析 - 就业增长显著放缓 近三个月平均每月仅增加35,000个工作岗位 远低于2024年每月168,000个的水平[7] - 劳动力供需双双大幅放缓 形成奇特平衡状态 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增长急剧放缓[3][6][7] - 失业率上升近1个百分点 这种发展在历史上除衰退期间从未发生过[6] 通胀形势评估 - 总PCE价格同比上涨2.6% 核心PCE价格上涨2.9% 高于一年前水平[8] - 关税推高商品价格 过去12个月上涨1.1% 与2024年温和下降形成显著转变[8] - 住房服务通胀处于下降趋势 非住房服务通胀仍在历史上与2%目标一致的水平之上运行[8] 经济增长表现 - 上半年GDP增长显著放缓至1.2% 约为2024年2.5%增速的一半[8] - 增长放缓主要反映消费支出减弱 部分可能源于潜在产出增长放缓[8] - 经济在政策剧烈变动背景下展现韧性 但面临贸易和移民政策变化的重大不确定性[5][6] 货币政策框架修订 - 移除有效下限(ELB)作为经济环境决定性特征的语言 强调战略旨在广泛经济条件下促进目标[15] - 取消灵活平均通胀目标中的"补偿"策略 回归灵活通胀目标框架[16] - 从声明中移除就业"不足"表述 更精确说明就业可能超过充分就业评估而不一定对价格稳定造成风险[17] - 继续将2%长期通胀率视为与双重使命目标最一致 保留约每五年进行公开审查的承诺[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