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研究社
搜索文档
波动面前,价值投资者的生存法则:看透、稳住、少看
美股研究社· 2025-09-27 17:11
文章核心观点 - 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在波动中生存并获利的体系,其基石是看透企业、拒绝杠杆和远离市场 [1] - 市场的短期波动如同海浪,而企业的内在价值是长期回报的基石,优质企业能穿越周期实现增长 [1] - 杠杆会改变波动的性质,放大风险并可能导致本金永久性损失,应坚决避免 [2] - 过度关注市场噪音和频繁交易是收益的隐形杀手,保持与市场的距离有助于做出理性决策 [3] - 长期投资成功的关键不是预测波动,而是通过深度研究企业基本面,让时间成为优质企业的朋友 [5] 看透企业 - 股价的日常波动如同海浪,而企业的内在价值才是决定长期回报的“称重机” [1] - 以可口可乐为例,巴菲特在观察52年后于1988年买入,尽管当时市场仍有余波,但其看中的是品牌护城河的坚固性,持有至今仅股息分红就已收回初始投资的12.99亿美元 [1] - 优质企业能通过持续创新和稳定盈利实现自我造血,标普500指数自1957年以来尽管经历12次熊市,其年化回报率仍达10.26%,48个上涨年份远多于20个下跌年份 [2] - 投资者若能像了解自家冰箱里的食物一样熟悉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现金流,就不会因短期价格波动而恐慌 [2] 拒绝杠杆 - 杠杆在平时可能加速收益,但一旦遭遇波动就会成为毁灭的扳机,彻底改变波动的性质 [2] - 2008年金融危机中,百年投行贝尔斯登因使用100:1的杠杆豪赌次级抵押贷款,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72小时内跌落神坛,最终以2.36亿美元被收购 [2] - 没有杠杆时,50%的暴跌仅是账面浮亏,但加了1倍杠杆后,同样的跌幅将导致本金归零,丧失翻身机会 [3] - 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杠杆会放大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心理,导致其在波动中做出非理性的“割肉在底部”的决策 [3] 远离市场 - 过度交易是收益的隐形杀手,A股市场中月换手率超过200%的投资者,其三年累计收益率中位数为-18.7%,远低于低频交易者的34.2% [3] - 频繁盯盘和跟随K线图操作往往导致投资者在追涨杀跌中耗尽利润,如同天天浇水反而导致植物根系腐烂 [3] -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会刻意保持与市场的距离,将精力集中于季度财报分析和企业实地调研,而非短期价格波动 [5] - 在市场大幅下跌时,理性的操作是检查持仓企业基本面是否依然优秀,如果肯定,则关掉行情软件,让时间成为朋友 [5]
“崩盘专家”黑天鹅基金:美股将大幅上涨,随后是“1929式崩盘”
美股研究社· 2025-09-26 18:25
核心观点 - 美股短期内可能继续大幅上涨,标普500指数或触及8000点,较当前水平有约20%的上涨空间 [1] - 此轮上涨是灾难的前奏,市场可能迎来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崩盘,风险由长期的市场干预政策累积所致 [1][6] - 巨大的涨幅是市场见顶的危险信号,当前市场环境与1929年崩盘前具有相似性 [4] 市场现状与历史比较 - 当前市场环境类似于“咆哮的二十年代”即将终结时的狂热 [1] - 自1980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在熊市开始前的12个月里,年化回报率平均高达26% [4] - 1929年市场见顶前的最后12个月里,市场反弹幅度是上述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4] - 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敞口已达到2007年11月(金融危机爆发前夜)以来的最高点 [4] - 美国家庭的股票配置比例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科技泡沫时期的峰值 [4] 风险累积的驱动因素 - 多年来联邦政府及各国央行对市场和经济的反复干预是风险累积的主要原因 [1][6] - 干预政策推高市场估值至接近历史记录水平,为未来剧烈回调埋下伏笔 [6] - 投资级债券的风险溢价降至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美国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量逼近历史记录 [4] 基金经理及其策略 - Mark Spitznagel是Universa Investments的掌门人,以其独特的尾部风险对冲策略著称 [2] - 该策略并非预测市场时点,而是在市场乐观、对冲成本低廉时买入保护 [2] - 策略曾在雷曼兄弟破产、2015年“闪电崩盘”及新冠疫情引发的市场熔断中为客户斩获惊人收益 [2] - 其基金策略并非基于择时,而是通过买入尾部风险衍生品为传统投资客户提供保护 [8]
AI日报丨英伟达还能再涨35%!巴克莱:“看起来是”其覆盖的半导体股中最有吸引力的股票
美股研究社· 2025-09-26 18:25
AI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马斯克旗下xAI以42美分年费向美国联邦政府提供Grok聊天机器人 与OpenAI和Anthropic企业级服务每年1美元定价形成竞争 [5] - Alphabet旗下谷歌与加密数字货币矿商Cipher Mining Inc达成30亿美元规模数据中心十年期协议 谷歌提供14亿美元担保 [5] - Meta推出全新AI视频信息流Vibes [5] AI基础设施投资展望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预测到本十年末AI基础设施行业将受益于1万亿美元数据中心建设 后在8月财报会更新预期至3万亿至4万亿美元 [4][6] - 巴克莱分析师认为黄仁勋早期预测过于保守 现估计AI基础设施计划支出将超过2万亿美元 相当于约40吉瓦电力 其中65%至70%用于算力和网络设备 [6] - 基于AI算力增加情况 巴克莱将英伟达目标价从200美元上调至240美元 较176.97美元收盘价有35.6%上涨空间 [6] 谷歌AI模型进展 - 谷歌DeepMind推出Gemini Robotics 1.5和Gemini Robotics-ER 1.5两种新AI模型 使机器人能利用互联网执行任务并在物理环境中思考规划 [8] - Gemini Robotics-ER 1.5模型可推理物理世界 原生调用数字工具并创建多步骤计划 例如使用谷歌搜索帮助机器人进行物品分类 [10] - 新模型将帮助机器人实现跨具体化学习 将技能从一种机器人转移至另一种 被公司称为迈向真正有用通用机器人的下一大步 [10]
曝苹果可能投资英特尔!
美股研究社· 2025-09-26 18:25
文章核心观点 - 英特尔正积极寻求外部投资与合作以提振业务,并与苹果等公司进行了早期接触 [4][5][6][7] - 英特尔近期已获得来自英伟达、软银和美国政府等多方重大投资,市场对其前景转向乐观,股价大幅上涨 [8] - 苹果公司计划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其CEO对英特尔在芯片代工领域的回归持积极态度 [8] 英特尔寻求合作与投资 - 英特尔与苹果公司接洽,希望获得投资以提振业务 [4] - 双方讨论了如何更紧密地合作,但谈判处于早期阶段,可能不会达成协议 [5][6] - 英特尔还就可能的投资和合作与其他公司进行了接触 [7] - 苹果与英特尔有长期合作历史,苹果Mac电脑曾多年使用英特尔芯片,并于2019年收购了英特尔大部分调制解调器芯片业务 [7] 英特尔近期已获投资 - 英伟达宣布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亿元),计划合作开发PC和数据中心芯片 [8] - 软银宣布向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 [8] - 美国政府宣布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4亿元),获得10%股份,成为英特尔最大股东 [8] - 多轮注资后,投资者对英特尔前景转向乐观,自8月初以来公司股价上涨超过60% [8] 苹果公司的投资动态与态度 - 苹果公司宣布计划在4年内于美国本土项目投入6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万亿元),高于此前承诺的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万亿元) [8] - 苹果CEO蒂姆·库克表示这些投资将鼓励其他公司增加在美国生产,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8] - 库克认为竞争对芯片代工行业有利,并表示"很乐意看到英特尔回归" [8]
首次披露潮玩成长性,量子之歌敲响新财年重估的钟声
美股研究社· 2025-09-26 18:2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际投行转向唱多中国资产,新消费与科技主题受关注,企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成为资本重估关键 [1][5] - 量子之歌作为潮玩赛道黑马,通过战略重组全面聚焦高成长潮玩业务,展现强劲增长潜力且当前估值存在显著提升空间 [4][7][19] - 公司潮玩业务已进入增长正轨,符合麦肯锡三层面理论,具备稳固现金流、新兴增长极和长期探索方向 [9] - 全球潮玩市场高增长,量子之歌IP运营能力已验证但未被市场充分定价,相比同业估值折价明显 [11][12][14] - 公司构建了以“悦己需求”为核心的独特消费矩阵,并拥有原创产品基因、集团资源赋能、渠道与供应链三大底层支撑 [22][24][25][28] 第二曲线崛起与资本重估 - 企业传统业务增长放缓时,若新业务展现高成长潜力,市场将给予前瞻性估值溢价 [6] - 特斯拉汽车交付下滑但机器人业务受捧,股价下半年增长超20%;阿里巴巴AI与云业务推动市值年内增长95% [6] - 农夫山泉无糖茶饮料第二曲线引爆估值,市值增长60%;阅文集团IP衍生品业务推动市值增长超60% [6] - 企业布局新经济领域并成功打造第二曲线,是中国资产重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7] - 量子之歌启动非潮玩业务重组,全面聚焦潮玩板块,完成品牌升级至“奇梦岛” [7] 量子之歌潮玩业务表现 - 2025财年公司总营收27.26亿元,净利润3.57亿元 [1] - 第四季度潮玩业务首次披露营收6578万元,占当季营收比重超10% [1] - 公司拥有11个自有IP与4个授权IP,运营超40条盲盒产品线及30款毛绒吊卡产品 [7] - 2025年第二季度主力IP WAKUKU营收4296万元,ZIYULI营收1751万元 [7] - 新IP“SIINONO”于7月首发后销量迅速突破30万盒 [7]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与公司动能 - 第一层面:在线教育及健康养生等非潮玩业务全年稳定盈利,现金储备10.41亿元提供转型保障 [9] - 第二层面:潮玩业务首个披露季度收入占比超10%,明星IP呈现爆发性增长,确立盈利前景 [9] - 第三层面:构建多元IP矩阵并推进国际化,分销网络扩展至日本、欧美等20余国,储备长期动能 [9] 潮玩行业前景与估值对比 - 中国潮玩市场从2020年229亿元增长至2024年76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5% [11] - 泡泡玛特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港元,布鲁可、卡游上市,名创优品分拆TOP TOY,显示资本追捧热度 [12] - 泡泡玛特市盈率48倍,名创优品23倍,布鲁可140倍,万代南宫梦24倍,量子之歌仅10.8倍 [14] - 仅潮玩业务按行业PE中位数估值约23.35亿元,加上现金储备10.41亿元,已接近公司当前5.6亿美元总市值 [16] - 公司给出2026财年潮玩业务营收指引7.5-8亿元,预示十倍增长空间 [16] 公司独特优势与未来估值逻辑 - 量子之歌精准捕捉中国各年龄段“悦己需求”,覆盖银发经济、中年教育、青年潮玩的消费矩阵 [22] - 原创产品基因:自主设计孵化WAKUKU、⼜梨,签约SIINONO,坚持产品长期主义 [24] - 集团资源赋能:与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时装周、环球影城等合作,WAKUKU全网曝光量近7亿,小红书话题度半年激增5700% [25] - 渠道与供应链能力:线上吊卡产品30秒售罄,线下快闪店效能达行业均值2倍以上,2025年8月毛绒产品月产量突破100万件,较年初增长超20倍 [28] - 全球潮玩市场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近23%,公司推进“IP+商品”出海计划,未来全球市场空间显著 [29]
微软:数据中心扩张没有放缓的迹象
美股研究社· 2025-09-26 18:25
人工智能战略与产品采用 - 公司正寻求更多途径利用人工智能,推动企业客户大规模采用,其核心解决方案Microsoft 365 Copilot由OpenAI和Anthropic提供支持,为用户在前沿模型间提供灵活性和选择 [1] - Microsoft 365 Copilot采用率可观,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月活跃用户已超1亿,企业用户可通过Copilot Studio利用内部数据和工作流开发定制化AI智能体 [4] - GitHub Copilot的代码智能体深受欢迎,支持用户使用自然语言“随性编码”开发应用程序,其后端已升级至GPT-5模型,具备路由编排功能以优化应用成本 [4] - 公司近期将Anthropic的Claude模型接入Microsoft 365 Copilot,进一步提升用户灵活性,该模型已在Researcher和Copilot Studio中可用 [5] 云业务扩张与数据中心投资 - 作为增长战略一部分,公司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将资本支出增加63%,以履行云服务剩余的履约义务,促进未来营收增长 [2] - 公司推出“微软主权云”,包含主权公有云、主权私有云和国家合作伙伴云三种形式,以解决数据隐私和本地化存储需求,私有云支持混合模式及离线运行 [2] - 为解决全球数据保护框架(如欧盟GDPR)带来的数据本地化存储需求,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公司已在70个云区域布局超过400个数据中心 [3] - 公司计划向威斯康星州第二个数据中心投资40亿美元,该设施预计搭载数十万个英伟达GB200 GPU,加上首个数据中心,当地总投资约达73亿美元,用于部署AI开发顶级超级计算机 [3] 财务业绩与展望 - 2025年第四季度,公司商业订单额达到1000亿美元,期末未完成履约义务高达3680亿美元,其中35%预计在2026财年确认收入 [6] - 该季度公司在资本投资和融资租赁上投入242亿美元,主要用于长期资产和算力建设,资本投资额同比增长23% [7] - 2025年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转化率保持在94%的强劲水平,2025财年自由现金流小幅下降3.3%,主要因数据中心算力扩建导致资本投资激增 [7][8] - 预测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营收将达到760亿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为3.74美元,智能云业务是核心增长引擎 [7] 细分业务表现与预测 - 生产力和商业流程业务:2024财年营收1068.2亿美元,预计2027财年营收将增长至1520.34亿美元;2024财年运营利润596.61亿美元,预计2027财年运营利润将达890.26亿美元 [6] - 智能云业务:2024财年营收874.84亿美元,预计2027财年营收将大幅增长至1671.78亿美元;2024财年运营利润378.13亿美元,预计2027财年运营利润将达715.18亿美元 [6] - 更多个人计算业务:2024财年营收508.38亿美元,预计2027财年营收将增长至585.72亿美元;2024财年运营利润119亿美元,预计2027财年运营利润将达154.1亿美元 [6] 估值与投资评级 - 公司当前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倍数为23.08倍,略高于历史交易区间中值,但与其他超大规模科技公司相比估值合理 [9] - 分析师基于2027财年21.43倍的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得出公司股票合理价格为每股664美元,并重申“买入”评级 [2][11]
全球第二大铜矿“重大事故”停产,华尔街:黑天鹅!“交易员们先买入,然后再问问题”
美股研究社· 2025-09-25 21:06
事件概述 - 美国矿业巨头Freeport-McMoRan因印尼Grasberg矿山发生重大泥石流事故,宣布供应合同进入不可抗力状态 [2] - 该事件被华尔街定性为黑天鹅事件,引发市场对铜供应长期短缺的忧虑,并推动铜价大幅飙升 [2] 市场即时反应 - 消息传出后,纽约商品交易所铜期货价格上涨近4%,报4.825美元/磅 [4] - Freeport股价在盘前交易中重挫,而其竞争对手如嘉能可等公司的股价应声上涨 [4] 供应冲击规模与影响 - 高盛预计未来12至15个月内,市场将因此损失50万吨铜供应,并可能进一步损失100至200万吨 [7] - 此次冲击的严重性相当于Cobre、Komao和Los Bronces三大铜矿同时停产 [7] - 在中断发生前,Grasberg矿今年的产量约占全球铜矿总供应量的3.2% [9] - 对于Freeport自身,该矿贡献了公司近30%的铜产量和70%的黄金产量 [9] 长期影响与恢复前景 - Freeport预计2026年的铜和黄金产量可能较此前估算骤降约35% [14] - 公司预计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的生产水平 [14] - 2025年第四季度的铜和黄金销售预计将微乎其微 [15] 事故细节与连锁反应 - 约80万公吨的湿润物质涌入Grasberg地下矿井,事故规模在公司开采历史中史无前例 [15] - 事故损坏了关键基础设施,包括铁路、矿石溜槽和电力系统 [15] - 此次停产与秘鲁Constancia矿场的运营暂停同时发生,加剧了全球铜市场的紧张情绪 [12] - 由于关税因素,全球铜市场的过剩库存主要在美国,导致伦敦和上海的买家更难找到替代来源,预计亚洲的LME库存将减少 [11]
AI日报丨芯片涨价潮来了!台积电被曝2nm价格至少上调50%,三星、SK海力士已先行涨价
美股研究社· 2025-09-25 21:06
AI芯片与散热技术趋势 - 英伟达下一代Rubin/Rubin Ultra芯片功耗将从GB300的1400W提升至2000W以上[5] - 微通道水冷板技术开发预期增强 推动AI数据中心液冷通胀逻辑强化[5] - 芯片功耗提升带来国产液冷供应链机会 包括传统VC厂商/液冷模组厂商/散热器厂商/3D打印厂商[5] 半导体制造与存储市场 - 台积电2nm制程价格相比3nm至少上涨50% 末代3nm CPU价格较前代上涨约20%[8] - 2nm制程旗舰芯片单价可能上看280美元 台积电无打折及议价策略[8] - 三星大幅上调DRAM产品价格涨幅达30% 交期从单月延长至半年以上 美光/闪迪同步跟进涨价[8] 电子材料供应链 - 特种电子布存在三大产品升级趋势 LowDK-2和LowCTE供给紧缺将持续至2026年[5][6] - 2025年各类特种电子布产品均处供给紧缺状态 2026年Q布有望迎来量产元年[6] - 关注具备全产品矩阵布局/产能扩张快速的公司[5][6] 科技巨头动态 - 英特尔股价单日上涨6.4% 公司获得软银20亿美元投资/美国政府10%股权/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12][13] - 英特尔与苹果接触讨论投资及更紧密合作关系 谈判处于非常早期阶段[12] - 微软将在Copilot商业版中整合Anthropic模型 用户可从9月24日起在OpenAI与Anthropic模型间切换功能[7] 行业生态影响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使资产管理公司Ark Investment减少人力招聘 采用更谨慎的招聘策略[6] - 苹果于2020年宣布从英特尔x86架构转向自研ARM架构芯片 2023年完成全部过渡[14]
英伟达豪掷600亿!挖人、救急、扶贫
美股研究社· 2025-09-25 21:06
英伟达的战略投资与收购活动 - 公司近期密集进行资本运作,包括对英特尔高达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的战略投资,以及对英国AI初创公司生态系统2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93亿元)的投资 [4][29][37] - 公司通过“人才收购”方式,以超过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招揽了AI网络芯片创企Enfabrica的创始人、CEO及其团队,并获得技术授权 [4][20] - 2024-2025年间,公司已收购至少11家AI初创公司,以垂直整合方式增强其全栈AI竞争力 [4][15][16] 英伟达与英特尔的战略合作 - 合作旨在结合双方优势,英伟达是AI加速计算领导者,英特尔是数据中心和PC CPU领导者,将共同开发定制数据中心x86处理器及集成GPU的x86 SoC PC芯片 [7][8][29] - 合作内容包括英伟达将成为英特尔服务器CPU的主要客户,购买其x86 CPU并集成到自家超级芯片和AI超级计算机中 [7][8] - 双方技术团队已就架构解决方案进行约一年的讨论,此次合作完全聚焦于定制芯片设计,且不会影响英伟达既定的Arm路线图 [7][8] 英伟达的收购策略与目标 - 公司的收购策略审慎,奉行“花小钱”、“挖精尖”、“填缝隙”路线,侧重于吸收拥有专精特新技术的精悍团队 [16][18] - 收购案例包括以色列GPU编排软件创企Run:ai(交易价约7亿美元/人民币50亿元)、以色列AI创企Deci(可将AI模型推理性能提高3-15倍,计算成本降低80%)、美国AI软件创企OctoAI(收购价约1.65亿美元/人民币12亿元)等 [16][17] - 多家被收购公司由华人创办,例如AI Infra创企Lepton AI(交易价数亿美元)及生成式AI创企Nexusflow [16][18][19] 英伟达在英国AI生态的布局 - 公司向英国AI基础设施创企Nscale投资近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该创企正在英国部署6万张英伟达Grace Blackwell GPU,并参与建设“英国版星际之门”AI基础设施项目 [10][38][39] - 英国计划部署12万张英伟达Blackwell Ultra GPU,投入高达110亿英镑,构建比当今顶级超级计算机性能强大100倍的AI基础设施 [40][41] - 公司认为英国作为全球第三大AI市场,是推动下一轮AI工业革命的理想生态系统,正与CoreWeave、微软等合作伙伴联手构建AI工厂,预计2026年底投入运营 [41] 英伟达的投资生态与市场影响 - 公司通过其企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NVentures,广泛投资于AI生态系统,2023年及2024年分别参与了34笔和49笔AI相关公司融资 [43] - 投资组合涵盖大量明星生成式AI、AI基础设施及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如OpenAI、xAI、Mistral、Cohere、CoreWeave、Figure等 [43] - 公司市值今年迄今已上涨89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万亿元),涨幅达26.43%,利用其财富不断培育更广阔的AI生态与市场 [13][43]
2025爱奇艺秋季悦享会:发布超400部“长+短”新片单 全场景营销升级赋能品牌增长
美股研究社· 2025-09-25 21:06
公司战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以影视内容IP为核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覆盖线上线下的情绪价值,应对长短视频融合及AI技术颠覆的行业趋势 [1][3] - 在长视频领域将持续加大投入,微剧已成为市场占有率和增长速度均不可忽视的新增品类 [3] - 判断AI颠覆长视频、短视频的时刻即将来临,并已在B端运营、制作、货币化及C端产品中积极布局AI应用 [3] - 积极拓展线下体验业务,聚焦IP衍生品开发与乐园建设,第三个乐园选址北京王府井 [5] 内容生态与IP表现 - 2025年以来通过多样化内容布局构筑高质量IP生态,四部长剧集内容热度值接连破万,微剧总量已超2万部 [6] - 综艺表现强劲,今年以来综艺正片播放市占率排行TOP10中公司自制综艺占4部,数量占比全网第一 [6] - 电影领域暑期档出品电影《捕风追影》票房已突破12亿 [6] - 优质IP创作逻辑强调以情感为中心、以理想为支点,致力于打破年龄、性别、类型刻板标签,实现多样性 [6][8] 剧集与剧场布局 - 剧集策略明确为“聚焦头部IP、深耕五大剧场”,发布多部备受期待的新作 [10] - 通过剧场化运营实现垂直品类精细化布局,包括迷雾剧场、微尘剧场、大家剧场、恋恋剧场、小逗剧场 [10] - 在微剧领域持续发力,推出古装与现代题材作品,以“短平快”节奏捕捉年轻群体需求 [11] AI技术创新与内容创作 - 公司与奥斯卡金像奖得主鲍德熹共同发起“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面向全球征集AI影片创意,计划筛选15个团队进入创作营 [13] - 产出作品预计最早于2026年一季度上线,将获得平台制作补贴、技术支持、宣推扶持和净利润分成 [13] - 预计AI原生将很快成为专业内容生产的主流模式 [15] 综艺内容矩阵 - 计划在2026年构建“四大主赛道+两大辅赛道”的综艺矩阵,主赛道涵盖游戏娱乐、才艺竞演、生活体验、语言观点 [17] - 采用“深耕综N代+开发新内容”双轮驱动模式,多部成熟“综N代”将回归,并发布多档全新原创综艺 [17] - 微综艺以短小精悍形式契合碎片化娱乐需求,将推出多部新作 [18] 电影与其他娱乐领域 - 自制电影“三级火箭计划”稳步推进,包括“大片计划”、“爆前计划”、“燎原计划” [19] - 开辟“网络故事片”新赛道,每集60分钟以上且不超过3集,鼓励内容形态创新 [19] - 在动漫、少儿、纪录片、体育等多领域持续深耕,构建多维度娱乐消费场景 [20] IP营销与商业化 - 提出IP营销三大趋势:AI在营销领域应用成熟、IP商业化模式矩阵化、艺人经济联动模式多样化 [22] - 大剧营销推出“抢爆款、追黑马、稳流量”组合策略,并借助AI赋能内容营销场景挖掘及广告素材生成 [22] - 综艺营销升级“长短直2.0”模式,运营1000余个账号矩阵,粉丝规模突破1亿,提供品效销一体化解决方案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