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源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微观结构系列(30):高频振幅因子的内部切割
开源证券· 2025-08-09 15:2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理想振幅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价格维度切割日度振幅因子,刻画不同价格位置的资金多空博弈情况,构造高价振幅因子(V_high)和低价振幅因子(V_low),最终合成理想振幅因子[12][13] - **具体构建过程**: 1. 回溯股票最近N个交易日数据(默认N=20) 2. 计算每日振幅(最高价/最低价-1) 3. 选择收盘价较高的λ比例交易日,计算振幅均值得到V_high(λ) 4. 选择收盘价较低的λ比例交易日,计算振幅均值得到V_low(λ) 5. 取λ=25%,计算V=V_high(0.25)-V_low(0.25)作为最终因子[13] - **因子评价**:选股效果优异,但近两年表现略有波动[12] 2. **因子名称:分钟理想振幅因子** - **构建思路**:基于1分钟高频数据合并切割,通过分钟收盘价高低切割构造高价/低价分钟振幅因子[17][19] - **具体构建过程**: 1. 回溯股票最近N天(N=10)的1分钟数据 2. 计算每分钟振幅(最高价/最低价-1) 3. 选择分钟收盘价较高的λ比例(λ=25%)分钟数据,计算振幅均值得到V_high(λ) 4. 选择分钟收盘价较低的λ比例分钟数据,计算振幅均值得到V_low(λ) 5. 计算V=V_high(λ)-V_low(λ)作为最终因子[19] - **因子评价**:选股效果优于原始日度因子,分钟数据颗粒度更精细[17][21] 3. **因子名称:日内振幅切割因子** - **构建思路**:先对每日1分钟数据按情绪指标(如1分钟涨跌幅)切割,合成日度序列后再构造因子[27][28] - **具体构建过程**: 1. 对单日1分钟数据按情绪指标(如1分钟涨跌幅)排序 2. 选择指标较高的λ比例(λ=20%)分钟数据,计算振幅均值V_high 3. 选择指标较低的λ比例分钟数据,计算振幅均值V_low 4. 计算当日V=V_high-V_low 5. 回溯10个交易日计算V_mean和V_std,标准化后等权合成最终因子[28] - **因子评价**:1分钟涨跌幅切割效果最优,高频信息利用更充分[32][37] 4. **因子名称:高频振幅合成因子** - **构建思路**:将分钟理想振幅因子与日内振幅切割因子标准化后等权合成[43][44] - **具体构建过程**: 1. 分别计算分钟理想振幅因子(N=10, λ=25%)和日内振幅切割因子(N=10, λ=20%) 2. 对两因子横截面标准化 3. 等权合成最终因子[44] - **因子评价**:两类因子相关性低(30%),合成后选股效果显著提升[43][4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理想振幅因子** - IC均值:-0.051 - ICIR:-2.39 - 5分组多空年化收益:17%[12] 2. **分钟理想振幅因子(N=10, λ=25%)** - IC均值:-0.059 - ICIR:-3.1 - 5分组多空年化收益:19.5%[26] 3. **日内振幅切割因子(1分钟涨跌幅切割, λ=20%)** - RankIC均值:-0.067 - RankICIR:-3.82 - 5分组多空年化收益:16.7%[37] 4. **高频振幅合成因子** - RankIC均值:-0.086 - RankICIR:-4.58 - 5分组多空年化收益:22.4% - 沪深300样本: - RankICIR:-2.32 - 信息比率:1.53 - 中证500样本: - RankICIR:-2.13 - 信息比率:1.43[44][53]
华明装备(002270):海外业务占比持续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开源证券· 2025-08-08 22:57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0.04%;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17.2%[4] - 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5.5%/33.3%,同比分别提高7.7pct/4.9pct,主要系低毛利率的电力工程业务占比下降[4] - 公司拟派发现金分红1.76亿元,股利支付率47.89%,每股股利0.20元[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44/8.72/10.14亿元(原值7.29/8.61/9.93亿元),EPS为0.83/0.97/1.13元,对应PE为21.8/18.6/16.0倍[4] 业务表现 - 2025H1电力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15.3%[5]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6.48亿元,同比增长5.0%[5] - 海外业务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45.2%[5] - 2025H1全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3635亿元,同比增长5.9%;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48亿千瓦,同比增长18.7%[5] - 2025H1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分别为51GW、212GW[5] 技术与市场拓展 - 公司是国内首家掌握特高压分接开关制造技术的企业,打破国外垄断[6] - 2025年换流变分接开关在±800kV陇东-山东直流工程批量投运[6] - 持续深化东南亚、欧美及中东市场的本土化战略,土耳其工厂、印尼工厂、新加坡团队布局稳步落地[6] 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23.84亿元(YoY+2.7%),归母净利润7.44亿元(YoY+21.1%)[7] - 2025E毛利率55.5%,净利率31.2%,ROE 19.3%[7]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6.79亿元,资本支出0.27亿元[9] - 2025E资产负债率19.0%,流动比率5.0,速动比率4.3[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8.11元,总市值162.31亿元[1] - 近3个月换手率49.58%[1] - 2025E P/E 21.8倍,P/B 4.2倍[7]
GPT-5发布,多领域取得SOTA,可靠性大幅提升
开源证券· 2025-08-08 18:12
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GPT-5模型在编码、数学、写作、健康、视觉感知等领域实现显著提升,采用实时智能"路由器"系统,根据任务复杂度选择高效模型或深度推理模型(GPT-5 thinking)[3] - GPT-5在事实性错误概率上相比GPT-4o降低45%,thinking模式下相比GPT-4o3降低80%,模型欺骗率和奉承行为减少,指令遵循能力增强[3] - 模型在多领域取得SOTA:数学AIME测试得分94.6%,编程SWE-bench达74.9%,健康HealthBench Hard达46.2%,多模态理解MMMU测试达84.2%[4] - GPT-5 thinking模式下输出tokens数量较GPT-4o3减少50-80%,视觉推理和代理编程效率显著提升[4] - 定价策略:GPT-5输入/输出价格为1.25/10美元/百万tokens,GPT-5 mini为0.25/2美元/百万tokens,GPT-5 nano为0.05/0.40美元/百万tokens[5]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光模块:推荐中际旭创、新易盛,受益标的包括东山精密、长芯博创[6] - 液冷:推荐英维克[6] - 光芯片:受益标的包括源杰科技、长光华芯、华工科技、光迅科技[6] - MPO&FAU&插芯:推荐天孚通信,受益标的包括仕佳光子、太辰光、致尚科技[6] - 光纤:推荐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受益标的包括长飞光纤、光库科技[6] - AIDC:推荐新意网集团,受益标的包括万国数据[6] - DCI:受益标的包括德科立[6] - 电源:受益标的包括麦格米特[6]
北交所指数策略专题报告: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小巨人引领“小市值、高研发、高成长”的超额收益新引擎
开源证券· 2025-08-08 17:55
核心观点 - 北交所迎来"双指数时代",北证专精特新指数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高创新属性和成长性 [3][13]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成分股在高端制造和TMT行业占比更高,市值较小但成长性优于北证50指数 [3][15] - 三大交易所发布的6只专精特新指数中,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收益率达44.11%,表现最优 [4][46] - 北证50指数基金规模突破113亿元,指数化投资有望推动北交所生态重构 [5][83] 北交所双指数对比 - 北证50指数为宽基指数,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 [13]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中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证券 [13] - 北证专精特新在高端制造和TMT行业占比分别高于北证50指数14和4个百分点 [3] - 截至2025年8月1日,北证50和北证专精特新市值均值分别为61.95亿元和47.11亿元 [3] - 北证专精特新市盈率TTM为67.81X,高于北证50的47.92X [3] 成分股特征 - 北证专精特新2024年平均营收6.37亿元,归母净利润6302.45万元,均小于北证50 [3] - 2021-2024年北证专精特新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1.98%和3.11%,高于北证50 [3] - 2024年北证专精特新毛利率26.14%,净利率9.90%,ROE10.12%,均高于北证50 [3] - 2021-2025Q1北证专精特新研发费用率均值5.69%,高出北证50均值1.50个百分点 [3] 专精特新指数比较 - 三大交易所共发布6只专精特新指数,构建梯度培育新格局 [39]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聚焦工业(39.97%)、信息技术(29.78%)和材料(15.13%)行业 [46][49] - 北证专精特新换手率5.92%,高于其他5只指数 [52] - 北证专精特新平均市值47.11亿元,显著低于其他指数 [58] - 2024年北证专精特新分红率82%,处于第一梯队 [77] 指数基金发展 - 我国股票ETF市场快速发展,个人持有份额从2015年77.62亿份增至2024年7427.81亿份 [83] - 截至2025年8月1日,北证50指数基金规模达113.22亿元,跟踪产品59只 [86] - 预计2025年将有5支北证50指数基金入市,计划发行总份额5.8亿份 [90] - 指数化投资有望改善北交所流动性,推动企业估值重塑和投资者结构机构化 [90]
行业深度报告:氯碱行业盈利底部震荡,反内卷下行业盈利有望修复
开源证券· 2025-08-08 16:43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氯碱行业盈利已触底,PVC亏损严重,反内卷政策推动下行业盈利有望修复[5] - PVC行业盈利能力较弱,未来新增产能较少,反内卷政策或改善供需格局[6] - 烧碱下游需求稳步增长,落后产能退出或推动行业供需格局向好[7] 氯碱行业 - 氯碱工业主要产品为烧碱和PVC,终端涉及基建、地产、化工等领域[15] - 2025年7月片碱行业平均盈利约1,053元/吨,PVC行业平均亏损约767元/吨[5] - 烧碱行业老旧装置占比达43%,落后产能改造或退出将改善供需[27] - 受益标的包括中泰化学、新疆天业、嘉化能源等[5] PVC行业 - 2025年H1 PVC表观消费量989万吨,同比-5.04%[6] - 2025年国内PVC新增产能220万吨/年,但投产时间可能推迟[6] - PVC价格4,781元/吨,价差1,200元/吨,较年初+0.76%、+68.27%[6] - 液氯下游46%用于PVC生产,PVC下游27%用于管材[37] 烧碱行业 - 2025年H1烧碱表观消费量1,941万吨,同比-2.35%[7] - 烧碱下游28%用于氧化铝生产,终端涉及基建、交通等领域[15] - 2025年规划投产烧碱产能229万吨/年,同比+5%[7] - 烧碱价格3,650元/吨,价差3,276元/吨,同比+16.99%、+25.43%[7] 供需预测 - PVC库存压力较大,开工率76.84%[53] - 烧碱供需紧平衡,价差底部向上趋势不改[73]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行将带动氯碱行业景气度提升[33]
GPT-5重磅发布,AI应用再迎催化
开源证券· 2025-08-08 16:12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GPT-5模型发布,性能显著提升,融合大语言模型和推理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常规问题处理模型、深度思考模型和实时决策路由机制[5] - GPT-5在编程、数学、多模态理解和健康领域表现优异,SWE-bench Verified测试得分74.9%,Aider Polyglot测试得分88%,2025 AIME数学测试得分94.6%,MMMU多模态测试得分84.2%,HealthBench Hard测试得分46.2%[6] - 模型幻觉率大幅降低,事实错误可能性比GPT-4o低45%,比o3低80%,多个基准测试幻觉率降至o3的1/6[7] - 价格显著下降,输入、输出价格分别为每百万token 1.25美元/10美元,API价格低于Claude Opus 4.1,有望加速应用端落地[7] 投资建议 - 推荐AI编程领域卓易信息,多模态领域万兴科技、美图公司、快手-W、虹软科技、当虹科技[8] - 其他AI应用推荐金山办公、科大讯飞、鼎捷数智、税友股份、同花顺、中科创达、合合信息、拓尔思、金蝶国际、焦点科技、博彦科技、上海钢联、致远互联、普元信息等[8] - 算力领域推荐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淳中科技、浪潮信息,华为昇腾生态推荐神州数码、软通动力[8]
北交所指数策略专题报告: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小巨人引领“小市值、高研发、高成长”的超额收益新引擎
开源证券· 2025-08-08 15:14
北交所双指数时代特征 - 北交所迎来"双指数时代",北证50作为宽基指数与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形成互补,后者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成分股在高端制造和TMT行业占比分别达50%和30%,显著高于北证50的36%和26%[14][18] - 北证专精特新成分股市值均值47.11亿元,小于北证50的61.95亿元,市盈率TTM达67.81X,高于北证50的47.92X[3][19] - 2021-2024年北证专精特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1.98%和3.11%,显著高于北证50的6.19%和-8.83%[3][29] - 北证专精特新2024年毛利率26.14%、ROE10.12%,研发费用率均值5.69%,均高于北证50相应指标[3][30][32] 专精特新指数横向比较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2025年收益率44.11%,显著优于其他5只专精特新指数(9.51%-17.00%)[38][41] - 工业领域企业占比39.97%,材料行业15.13%,均高于其他指数;信息技术占比29.78%低于其他指数[39][42] - 北证专精特新换手率5.92%,流动性表现优于其他指数(2.40%-4.99%)[40][43] - 平均市值47.11亿元,显著低于其他指数(137.28-266.96亿元),市盈率75.28X仅高于深小巨人指数[45][47] - 2022-2024年股息率均值1.27%,分红率82%,均处于专精特新指数第一梯队[53][56][58] 指数化投资生态发展 - 我国股票ETF个人持有份额从2015年77.62亿份增至2024年7427.81亿份,占比从13.34%提升至37.67%[5][61][64] - 北证50指数基金规模从2022年29.4亿元增长至2025年113.22亿元,跟踪产品数量从16只增至59只[65][67][69] - 预计2025年将有5支北证50指数基金入市,包括前海开源、华泰柏瑞等产品,计划发行总份额5.8亿份[70][71] - 指数化投资将推动北交所流动性改善和生态重构,促进高稀缺性企业估值重塑和投资者结构机构化[5][70]
致远互联(688369):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筹划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聚焦AI战略推动长期发展
开源证券· 2025-08-08 14: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为4 2、3 7、3 3倍 [2][8] 核心战略与产品布局 - 坚持"平台+生态"发展战略 即将发布AI-COP智能协同运营平台及CoMi产品家族2 0 [8] - 协同管理被定位为AI Agent落地最重要场景之一 [8] 股权激励计划 - 拟授予限制性股票330万股(占股本2 86%) 首次授予价22 06元/股 [9] - 激励对象278人(占员工总数11 75%) 覆盖核心高管及技术骨干 [9] AI战略考核目标 - 2025年AI产品合同额目标值1亿元 2027年提升至1 69亿元 [10] - 2025-2027年毛利增速目标值分别为9%、16%、24% [10]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9 26/10 41/11 75亿元 同比增速9 4%/12 4%/12 8% [8][12]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测-0 97/-0 23/0 21亿元 2027年扭亏为盈 [8][12] - 毛利率稳定在63 5%-64 7%区间 [1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33 6元 总市值38 71亿元 近3个月换手率233 33% [3] - 股价较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显著 2024年8月以来最高涨幅达240% [5]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转正至8300万元 [14] - 资产负债率从2025年41 9%升至2027年54 5% [14]
全球科技共舞:市场的双轮驱动系列二
开源证券· 2025-08-08 14:44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呈现"双轮驱动"特征,科技成长与周期复苏为主线,其中TMT板块在增量市环境下具备持续上行基础 [13][14] - 全球半导体周期共振向上,AI需求成为核心动能,GPU/HBM/先进封装等环节结构性景气突出 [4][53] - 英伟达产业链领涨后,半导体、国产算力链、传媒及军工板块存在轮动修复机会,五条投资逻辑清晰 [5][62] TMT板块市场特征 资金共识与景气度 - TMT板块展现强资金黏性,通信板块成交占比在消费/创新药资金流出时显著抬升,2025Q2主动偏股基金对电信/信息技术持仓同比增43.4%/262.3% [17][19] - 中报窗口期资金向高景气方向集中,软件开发/其他电子/光学光电子/通信服务等二级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明确 [21][23][27][29] - 海外映射效应强化,A股科技板块受英伟达创新高及北美财报季乐观预期驱动,工业富联等业绩预告超预期标的受资金认可 [35][36] 轮动节奏差异 - 存量市环境下(如2023年)TMT轮动频繁,呈现"事件驱动-快速收敛"特征,ChatGPT引爆的三阶段行情均缺乏持续性 [38][39][42] - 增量市环境下TMT内部更可能"共振上行",当前成交占比接近30%(MA10),且二季度预期盈利增速优于全A,估值未明显偏离基本面 [47][49][53] 半导体行业周期 周期定位与驱动因素 - 半导体行业处于新一轮上行阶段起点,AI算力需求(GPU/HBM)叠加消费电子温和修复形成双轮驱动,景气斜率高于历史周期 [53][55] - 国产替代加速,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中标农业银行GPU采购项目,标志着国产芯片进入高端场景规模化应用阶段 [63][65] 细分领域机会 - 国产代工环节放量可期,中芯国际成熟制程产能释放带动股价与台积电同步走强,政策支持与订单结构优化推动估值修复 [65][67] - 光通信/半导体设备估值处于低位区间,消费电子板块估值修复滞后,存在补涨空间 [58][59][61] 其他科技成长方向 AI应用与传媒 - 腾讯/快手等AIDC公司资本开支/折旧摊销比例显著提升,AI+广告/视频业务场景落地推动估值修复,投资逻辑转向变现验证 [69][72] - 传媒板块机构持仓处于低位,游戏子行业受AI赋能+版号常态化+低估值三重支撑,影视院线成交额占比已率先回升 [74][77] 军工板块 - 全球军备竞赛提升行业估值,中国军工出口在无人机/远火领域优势显著,欧洲军费高增带来增量市场 [79][80] - 导弹/军机/卫星为国内订单弹性最大方向,十四五收官年替代更新需求集中释放,板块走势与成长风格高度同步 [83][85]
行业点评报告:Arista上调业绩指引,XPU加速落地
开源证券· 2025-08-08 10:15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AI巨头进入算力和应用大规模投入期,海外巨头资本开支加速释放,AI Agent逐步完善,需高度重视AIDC算力产业链核心投资方向[6] - 海外AI公司相继上调指引,AI后端网络需求持续提升,液冷技术加速发展[3][4][5] 公司业绩与指引 Arista Networks - 2025Q2营收22.05亿美元,同比增长30.4%,环比增长10.0%,超出指引[3] - 毛利率65.2%,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3] - 数据中心及云网络贡献60%-65%营收,园区及路由贡献20%-25%[3] - 云及AI巨头贡献40-45%营收,企业客户贡献35-39%[3] - 国际地区收入占比22%,欧洲、中东和非洲需求增长[3] - 预计2025Q3营收22.5亿美元,毛利率64%,上调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25%至87.5亿美元(原82亿美元)[3] Meta - 2025Q2营收475亿美元,高于预期的448亿美元[4] - 预计2025Q3营收475-505亿美元,全年资本开支上调至660-720亿美元(原600-650亿美元)[4] - 加大AI基础设施投资,进军智能眼镜领域[4] 谷歌 - 2025Q2营收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5] - 谷歌云营收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1.7%,营业利润率20.7%,同比提升9.4个百分点[5] - 谷歌云积压订单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38%[5] - 2025Q2资本开支224.46亿美元,同比增长70%,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13%至850亿美元(原750亿美元)[5] 投资方向与标的 - 【光模块】推荐中际旭创、新易盛,受益标的包括东山精密、长芯博创等[6] - 【液冷】推荐英维克[6] - 【光芯片】受益标的包括源杰科技、长光华芯、华工科技、光迅科技等[6] - 【MPO&FAU&插芯等】推荐天孚通信,受益标的包括仕佳光子、太辰光、致尚科技等[6] - 【光纤】推荐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受益标的包括长飞光纤、光库科技等[6] - 【AIDC】推荐新意网集团,受益标的包括万国数据等[6] - 【DCI】受益标的包括德科立等[6] - 【电源】受益标的包括麦格米特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