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汽车(00175)
icon
搜索文档
吉利发布行业首个AI座舱,宣布不再开发传统智能座舱
贝壳财经· 2025-08-21 12:30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吉利汽车宣布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聚焦统一AI座舱架构[1] - 公司发布行业首个AI座舱 通过统一AI OS架构、AI Agent和用户ID实现人-车-环境自主协同[1] - 推出全球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汽车超拟人智能体Eva 以及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Auto2[3] 技术架构与产品规划 - 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基于5层AI座舱原生架构打造[3] - 领克10 EM-P和吉利银河M9将率先搭载Flyme Auto 2系统[3] - 公司通过AI座舱技术引领智能汽车正式迈入AI座舱时代[1]
吉利开启AI座舱时代,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上车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12:2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宣布聚焦"一个座舱"战略 通过统一AI OS架构、统一AI Agent和统一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 [1] - 公司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引领行业正式迈入AI座舱时代 [1] - 基于《台州宣言》"一个吉利"战略指引 聚合吉利/领克/极氪座舱研发实力 [4] 技术架构创新 - 推出自研五层AI座舱原生技术架构 包含AI边缘算力基座/AI OS原生架构/AI智能体聚合/超拟人AGI体验 [8] - 构建云端与车端双脑协同体系 云端星睿中心2.0综合算力达23.5 EFLOPS居中国车企第一 [8] - 车端首发AI Box拥有200TOPS NPU算力和200GB/s独占内存带宽 全球首发70亿参数端侧多模态大模型 [8] - 全球首家将LangChain和LangGraph智能体编程框架移植到车机平台 [9] 产品落地进展 - 发布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 提供实况桌面/Alive壁纸/桌面大卡片等创新体验 [10] - 领克10 EM-P和吉利银河M9将率先搭载Flyme Auto 2系统 [1][10] - 推出全球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超拟人智能体Eva 首搭端到端语音模型和流动记忆功能 [1][10] - Eva智能体将在吉利银河M9上率先搭载 具备自我判断/规划/执行任务能力 [10] 数据能力建设 - 自研星睿AI大模型体系积累10T token数据与40B汽车垂类数据 [8] - 构建行业首个座舱交互"影子模式" 实现AI训AI/AI考AI的持续进化机制 [9] 用户体验升级 - 实现用户ID统一 使所有品牌用户体验和数据安全无缝流转 [5] - 极氪/领克/吉利/银河所有用户共享Eva情感智慧伙伴 [5] - 从"人找功能"升级为"服务找人"的主动服务模式 [3] - 通过AI Agent生态实现无缝任务编排执行 用户只需表达意图无需关注具体应用 [9]
吉利汽车(00175)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8-21 12:00
股份数据 - 2025年8月20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085,159,533,库存股份0,总数10,085,159,533[3] - 2025年8月21日因雇员行权发行新股613,000,占比0.00608%,每股9.56港元[3] - 2025年8月21日因关联实体行权发行新股262,500,占比0.0026%,每股9.56港元[4] - 2025年8月21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086,035,033,库存股份0,总数10,086,035,033[4]
中国汽车全球化系列报告(6):汽车出海:量化测算工程师红利对企业盈利的贡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1 11:3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看好具备全球化能力的车企,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上汽、长安等企业 [4] - 同时看好在智能电动车上具备更强产品定义能力的理想、小鹏、蔚来等企业 [4] 核心观点 - 2020年后中国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2024年达641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同比+22.7% [1] - 2025H1出口308万辆,同比增10.4% [1] - 俄罗斯(115.8万辆)、墨西哥(44.5万辆)是主要市场,阿联酋(+106.6%)、巴西(+106.1%)等新兴市场增速显著 [1] - 比亚迪(47.2万辆,+128%)、上汽(43.8万辆)居2025年上半年出口前三 [1] - 中国车企加速海外本地化生产,通过海外建厂、本土化运营等策略加速全球化布局 [1] 行业现状 - 2020年初汽车月度出口量仅7万台,至2025年5月增长至55万台/月,增幅近7倍 [10] - 2024年出口量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较2023年净增约150万辆 [10] - 出口增速大幅超越内销市场约1.6%的同比增幅 [10] - 2025H1汽车出口量延续高增10.4%达到308万辆 [10] - 俄罗斯以115.8万辆蝉联出口第一,同比增长27.4% [13] - 墨西哥(44.5万辆,+7.2%)保持第二大市场地位 [13] - 阿联酋(33.1万辆,+106.6%)与巴西(23.7万辆,+106.1%)增幅均超100% [13] 车企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出口47.2万辆,同比增长128% [13] - 上汽出口43.8万辆,同比下降0.2% [13] - 长安出口29.9万辆,同比增长4.9% [13] - 北汽在基数扩大下仍能延续两位数高增长 [13] 研发效率优势 - 2024年中国车企单车研发摊销均值7660元,显著低于外资车企的12634元 [3] - 中国车企全新车型研发周期约18个月,仅为外资的一半 [3] - 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的单车研发摊销额分别为7528元、4787元、2424元、12452元 [35] - 显著低于外资车企如大众(15121元)、特斯拉(16495元)、宝马(23766元)、奔驰(27752元) [35] - 中国自主品牌车型研发周期显著低于外资品牌 [44] 投资效率优势 - 2024年中国车企单车折旧摊销均值8901元,仅为外资的73% [3] - 中国车企每十万台产能投资额约3-6.7亿美元,仅为外资的50%左右 [3] - 长城、吉利与长安单车折旧摊销始终低于9000元(2024年分别为8232元、4316元和2166元) [47] - 同期大众、宝马、特斯拉等国际品牌普遍超过14000元(2024年大众14319元、宝马21697元、特斯拉19504元) [47] 超额收益分析 - 以18万元均价车型为例,中国车企单车净利11217元,外资车企4349元,单车超额净利近7000元 [3] - 剔除比亚迪重资产样本后,中国车企单车超额净利超15000元 [3] - 若海外复制国内管理模式,人工及销售管理费用可降25%,乐观假设下单车超额收益可达2.6万元 [3] - 中国车企每万台销量对应的员工数仅为外资车企约80% [64] 市场趋势 - 2021-2030年出口分三阶段:快速增长期(2021-2024)、贸易壁垒期(2025-2027)、产能释放期(2028-2030) [68] - 南方市场(中东、东盟等)成核心增量,2027年占比预计达65.7% [3] - 海外产能2025年达70万辆,2027年184万辆,2030年368万辆 [3] - "本地化生产替代出口"成主流,2030年中国汽车海外销量有望破千万辆 [3]
“50升油箱被加了67.96升汽油”?官方通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10:43
加油站计量争议事件 -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通报中国石油四川成都销售分公司高新天山加油站06加油枪涉嫌计量异常,50升油箱被加注67.96升汽油,涉事加油枪已封存停用[2] - 车主杨先生反映其50升油箱的吉利星瑞汽车被加注67.96升汽油,加油站坚持按油枪显示数据收费,经投诉后加油站负责人以私人名义退款但未公开解释[6][7] - 该事件引发监管部门介入调查,高新区芳草街街道市场监管所已进行现场核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置[2] 行业计量问题现状 - 2023年8月起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全国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截至2024年5月共查处案件1249件,涉案金额20.02亿元,罚没6.97亿元[7] - 汽车油箱实际容量普遍大于标注容量,测试显示部分车型油箱实际容量比标注值高出5%-10%,可能导致消费者误判[11][12] - 中国石化曾披露案例显示28升标注油箱实际抽出43升汽油,证实计量设备无异常,但提示仍需警惕不法加油站作弊行为[8][11] 涉事企业处理情况 - 中国石油涉事加油站对投诉采取封枪措施,但未就计量差异给出官方解释或道歉[6][7] - 监管部门要求涉事加油站保持涉事06加油枪停用状态,等待最终调查结果[2] - 行业建议消费者发现异常可拨打12314或12315投诉,企业需配合监管部门核查[12]
解码吉利汽车中报:国内车企的“抗压典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21 10: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1503亿元,同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1][2] - 核心归母利润6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2%[1][2] - 毛利总额247亿元,毛利率16.4%[4]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150亿元,总现金储备588亿元[4] 销量与市场地位 - 上半年总销量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市占率首次突破10%[1][2] - 燃油车销量68.4万辆,同比增长8%,逆势于行业下降3.9%的背景下[3] - 新能源车销量72.5万辆,同比增长126%,渗透率达51.5%[3] - 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11%至300万辆[1][6] 新能源业务突破 - 吉利银河销量54.8万辆,同比增长232%,位居新能源车企销量榜头部[3] - 极氪品牌44个月实现50万辆销量,创全球豪华纯电纪录[3] - 新能源市占率从2024年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1.1%,跃居行业第二[7] - 明星车型表现:吉利星愿累计销量超30万辆、银河E5累计16.8万辆、银河星舰7 EM-i累计超10万辆[8]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6%,行政费用同比下降26%[4] - 通过《台州宣言》落实内部整合,减少内耗并提升运营效率[9] 智能化战略布局 - 发布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成为全球唯一完成AI智能化全方位布局的车企[11] - 下半年将推出Flyme Auto 2.0智能座舱系统[12] - 第四季度计划落地L3技术架构及云端大模型[12] - 智能化体验在购车决策中影响权重达14%,90%消费者愿为高阶智驾付费[13] 海外市场拓展 - 多款新能源车型(如极氪009、领克08EM-P)集中出海[9] - 计划在欧洲、拉美非等5个区域打造3个10万级以上销售区域[9] - 2025年出口销量目标实现正增长[9] 机构认可与预期 - 交银国际上调2025年收入预测9.2%、盈利预测31.5%,目标价24.21港元[5] - 东吴证券将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上调至150/221/295亿元[5]
“从今天起,吉利将不再开发不具备AI技术的智能座舱”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1 09:31
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行业首个真正AI座舱 以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 新一代操作系统Flyme Auto2和五层AI原生架构为核心 重新定义智能汽车从功能工具向情感伙伴的本质跃迁 [1] 技术架构创新 - 自研五层AI座舱原生架构构建全链路AI能力体系 包含算力基座与智能体呈现 [11] - 云端星睿智算中心2.0提供23.5 EFLOPS算力 车端AIBox提供200 TOPS算力 实现双脑协同 [11] - 全球首个将LangChain和LangGraph框架移植到车机的厂商 支持智能体生态无缝服务编排 [11] 交互体验突破 - Eva智能体具备情感感知力 通过语音语调识别用户情绪 主动提供休息建议或个性化服务 [9] - 实现从"人找功能"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例如自动推荐充电站并预约充电位 [3] - 记忆用户偏好细节 如22℃空调设定 并支持跨场景主动服务推荐 [9] 战略协同优势 - 采用统一AIOS架构 Flyme Auto与Zeekr OS共享Eva智能体与用户数据 [12] - 通过统一用户ID实现跨品牌设置同步 覆盖超140万用户 [12][15] - 避免多品牌技术重复研发 实现AI技术普惠化应用 [12] 行业影响 - 公司宣布不再开发非AI能力传统智能座舱 推动行业从参数竞赛转向体验价值竞争 [15] - 智能座舱竞争焦点从屏幕尺寸 语音唤醒速度转向情感交互与主动服务能力 [15] - 座舱作为全域AI神经中枢 连接智驾 动力及外部生态 向具身智能终端进化 [16]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8月2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8:34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比例最高达74.75% 持股数量103.75亿股 [1]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比例69.93%位列第二 持股数量2.83亿股 [1] - 中国神华持股比例68.22%排名第三 持股数量23.05亿股 [1] -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与凯盛新能并列持股比例64.34% [1] - 前20名持股比例均超56% 涵盖能源、金融、科技等多行业 [1] 近期增持情况 - 盈富基金获最大增持63.71亿元 持股数增加2.48亿股 [2] - 中国人寿增持40.68亿元 持股数增加1.65亿股 [2] - 南方恆生科技增持35.06亿元 持股数增加6.45亿股 [2] - 恆生中国企业获增持33.40亿元 阿里巴巴增持24.80亿元 [2] - 友邦保险与中国平安分别获增持10.94亿元和10.18亿元 [2] - 美团与嗶哩嗶哩分别获增持8.38亿元和8.28亿元 [3] 近期减持情况 - 安踏体育遭减持9.20亿元 持股数减少935.63万股 [3] - 快手减持7.95亿元 持股数减少1106.23万股 [3] - 吉利汽车减持6.79亿元 持股数减少3387.29万股 [3] - 匯丰控股与药明生物分别减持6.60亿元和5.74亿元 [3] - 荣昌生物减持5.47亿元 中国信达减持3.44亿元 [3] - 减持前十名涵盖汽车、金融、生物科技等行业 [3]
吉利汽车半年卖车141万辆投73亿研发 费用下降核心归母净利66.6亿倍增
长江商报· 2025-08-21 07: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02.8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27% [1][5] - 归母净利润92.90亿元同比下降14% 但核心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 [1][5] - 货币资金588亿元较2024年底466亿元显著增长 资产负债率66.40% [1][8] 销量表现 - 总销量140.92万辆同比增长47%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72.52万辆同比增长126% 占比达51.5% [1][4] - 中国市场销量122.51万辆同比增长62% 市占率11.2%位列自主品牌第二 [4] - 出口销量18.41万辆同比下降8% 但新能源汽车出口4.05万辆同比增长146% [5] 产品结构 - 燃油车/插电混动/纯电动车销量分别为68.40万/21.43万/51.08万辆 同比增长8%/61%/173% [4] - 中国市场新能源车销量68.47万辆 占比55.9%高于行业50.4%的渗透率 [4] - 下半年计划推出4款新车型包括极氪9X及银河M9 [7] 研发与战略 - 研发投入73.28亿元同比增长21.32% 近四年研发费用从55.18亿元增至104.19亿元 [1][8] - 实施"智能吉利2025"战略 布局AI智算中心/操作系统/智能座舱等全链路智能化生态 [8] - 坚持反内卷策略 拒绝恶性价格战 聚焦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7] 目标与规划 - 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上调幅度11% [1][7] - 1-7月累计销量164.69万辆同比增长49% 7月单月销量23.77万辆同比增长58% [7] - 计划拓展巴西/英国等10个新海外市场 成立五大海外区域中心强化全球化 [7] 费用管理 - 分销销售费用83.85亿元同比增长6.39% 增速低于营收和销量增幅 [8] - 行政费用28.98亿元同比下降6.10% 减少1.88亿元 [8]
理想i8开启全国交付;吉利汽车回应“厂商擅自更改流量终身免费权益”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7:03
理想i8交付进展 -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六座SUV理想i8在全国44城同步开启交付 [1] - 公司计划9月底前交付超过8000辆,并向10000辆目标发起挑战 [1] - 此举标志着公司在电动领域向多样化和规模化迈出重要一步 [1] 吉利汽车用户权益事件 - 吉利汽车回应部分车主投诉"厂商擅自更改基础流量终身免费权益" [2] - 声明强调销售时承诺的E-CALL等权益始终保持一致不会变更 [2] - 统一说明"基础流量"权益包含车辆远程控制、在线导航等功能 [2] 比亚迪海外扩张 - 比亚迪与芬兰Veho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升级销售服务网络 [3] - 计划在赫尔辛基、埃斯波、坦佩雷和图尔库新增零售网点 [3] - 此举将增强比亚迪在芬兰的竞争优势并为北欧市场渗透奠定基础 [3] 深蓝汽车半导体布局 - 深蓝汽车与斯达半导体合资组建重庆安达半导体正式投产 [4] - 合资公司专注于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研制 [4] - 该布局提升公司在关键零部件能力并可能推动行业半导体技术创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