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交易所(00388)
icon
搜索文档
第二届“香港—沙特资本市场论坛”在港举行
快讯· 2025-05-29 16:43
香港—沙特资本市场论坛 - 第二届"香港—沙特资本市场论坛"由香港交易所与沙特阿拉伯证交所集团在香港合办 [1] - 论坛主题为"促进交流" 为期两天 [1] - 探讨亚洲 中东及全球资本市场发展格局和机遇 [1] - 安排企业接洽活动 促成600多项两地企业和投资者会议邀约 [1] - "Premia中银香港沙特伊斯兰国债ETF"在论坛期间正式上市 [1]
港股收评:港股主要股指今日持续走高 生物医药股涨幅居前
快讯· 2025-05-29 16:3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涨1 35% 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涨2 46% [1] - 恒指大市成交额达2268 55亿港元 [1] 线上零售概念板块 - 美团(03690 HK)大涨6 6% [1] - 快手(01024 HK)涨近5% [1] - 百度(09888 HK)和阿里巴巴(09988 HK)均涨近2% [1] 生物医药板块 - 药明巨诺(02126 HK)涨近20% [1] - 药明生物(02269 HK)涨超10% [1] 香港交易所表现 - 香港港交所(00388 HK)盘中一度涨2 56% 最终收涨2 4%报400 4港元 [1] - 股价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1]
港股通50ETF(159712)涨近0.9%,科技资产重估或提振港股配置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5:27
港交所新股上市及中概股回归 - 摩根大通研究报告指出港交所新股上市渠道改善及26只未上市中概股潜在回归(总市值达2370亿美元)将利好大中华股市中长期发展 预计若全部转至港股将提升港交所2026年每股盈利6% [1] - 港股市场迎来科技企业上市热潮 包括核心技术企业在内的多家公司正筹备赴港上市 港交所逐步成为全球科技资本枢纽 [1] - 深圳金融管理局透露将重点推动大湾区企业赴港上市及H股企业回归深交所 进一步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1] 港股市场结构及科技行业地位 - 香港资本市场已形成完整且发达的金融体系 金融、地产、科技、消费等行业占据较大权重 [1] - 受益于全球对中国资产的重估及国家政策支持 港股市场正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科技资产的战略要地 [1] - 伴随香港上市规则18A、18C及"科企专线"等政策优化 中国优质科技企业加速赴港上市 推动市场进入中资科技时代 [1] 资金流向及科技板块配置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2025年一季度主动偏股基金港股配置比例创近五年新高 [1] - 科技板块日益成为布局中国科技崛起的重要入口 半导体、新能源、云计算等核心领域龙头企业汇聚港股 [1] - 香港市场流动性改善 叠加中美博弈下中概股回流趋势 科技行业权重显著提升 [1] 港股通50ETF指数特征 - 港股通50ETF(159712)跟踪的是港股通50(港币)指数(930931) 该指数由恒生指数公司编制 [2] - 指数样本覆盖金融、科技、消费等多个行业领域 旨在综合反映港股通范围内高成交额上市公司的整体市场表现 [2] - 指数具有较广泛的市场代表性和行业分布特征 [2]
港交所關鍵時刻:技術指標超買警訊 vs 強勢買入信號
格隆汇· 2025-05-29 02:19
港股走势分析 - 港交所(00388)股价报390 6元,下跌1 91%,日线图显示横盘震荡但维持在中期均线上方,周线图连续七周上涨并接近保利加通道顶部400 65元 [1] - 技术指标呈现多空分歧:移动平均线/MACD/一目均衡表发出买入信号,但RSI达77超买区域,保利加通道上轨形成压力 [1] - 关键支撑位380元已由阻力转为支撑,上方阻力区间406-415元成为多空争夺焦点 [1] 衍生品市场动态 - 法兴牛证(54739)在正股上涨1 76%时单日飙升36%,瑞银牛证(54530)涨31%,认购证中法巴27807和摩通13652分别上涨23%和12% [2] - 牛证产品中法巴53641提供8 7倍杠杆(收回价355元),汇丰69781杠杆7 9倍(收回价350元);熊证产品瑞银52551和摩通53686杠杆均超15倍(收回价420元) [7] - 认沽证产品花旗16606(行使价333 9元)和摩通16907(行使价333 68元)提供8倍以上杠杆,适合看空策略 [4] 关键位阶与交易策略 - 日线保利加通道顶部406 5元与系统阻力位409元构成双重压力位,400元整数关口引发投资者获利了结或反手做空 [2] - 衍生品市场呈现典型博弈特征:股价上涨时熊证/认沽证街货量增加,下跌时牛证建仓活跃 [2] - 摩通认购证13652(行使价450 2元)和法巴认购证27807(行使价450元)分别提供7 9倍和8 7倍杠杆,适合突破行情 [4] 市场数据细节 - 法巴牛证53641街货量达1824 8万股(街货比22 81%),汇丰牛证69781街货量1618 4万股(街货比20 23%),显示市场对牛证需求旺盛 [8] - 两只牛证打和点均为390 5元,价内程度分别为9 44%和10 77%,距收回价有9 8%缓冲空间 [8][10] - 变動率指標(ROC)显示超买迹象,但牛熊力量指标仍维持买入信号,反映多空博弈加剧 [11]
香港交易所:予“中性”评级,目标价340港元-20250528
摩根大通· 2025-05-28 1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摩根大通给予港交所目标价340港元及“中性”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港交所新股上市渠道进一步改善等因素,对大中华股市中长期属重要利好,沪港通及深港通改变香港及中国内地投资者格局,支撑港交所估值,摩根大通对未来12个月持较中性看法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 26只属于MSCI中国及富时中国指数成分、尚未在港上市的中概股,总市值达2370亿美元,过去三个月日均成交额20亿美元,相当于港交所目前市值及日均成交额的5%及6% [1] - 若全部转至港股上市,预料港交所2026年每股盈利增加6% [1]
5月28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在友邦保险的持股比例于05月22日从6.03%降至5.90%。
快讯· 2025-05-28 17:06
贝莱德减持友邦保险 - 贝莱德在友邦保险的持股比例从6 03%降至5 90% [1]
蜜雪冰城、宁德时代加持 港股IPO募资规模登顶全球 陈翊庭:香港市场基础深厚,支持大规模融资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22:22
港股IPO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交所新上市23家公司,包括蜜雪冰城和宁德时代等重磅企业 [2] - 港股新股集资额超过76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七倍,接近去年全年总额的九成 [2] - 港交所重返全球IPO募资额榜首,今年恰逢其上市25周年 [2] - 宁德时代上市助力港股IPO市场荣登2025年全球募资额榜首 [2] 港交所改革措施 - 港交所过去一年推动流动性、市场效率改革 [2] - 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优化上市流程,允许保密提交申请 [3] - 持续放宽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限制,包括2018年"18A章"和2023年"18C章" [4] - 改革新股定价机制,优化公众持股量要求,提升定价效率 [5] - 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公司大幅缩短审批时间 [6] 上市企业趋势 - 港交所已收到上市申请接近100宗,正处理约150宗,包括多家集资额超10亿美元的龙头企业 [3] - "先A后H"上市成为趋势,已有40多家公司申请或公布此类计划 [6] - 海外公司如新加坡Mirxes Holding和泰国IFBH Limited选择在港上市 [7] - 中概股回流持续,在港双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的中概股市值占美国上市中概股七成以上 [6] 港交所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创224亿港元新高,同比上升9% [8]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创131亿港元新高,同比上升10% [8] - 2025年第一季度收益近69亿港元,同比上升32% [8] - 2025年第一季度股东应占溢利约41亿港元,同比上升37% [8] - 一季度股本证券集资额是2024年同期的近四倍 [8] 战略举措 - 与迅清结算有限公司合作丰富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 [9] - 推出新产品为市场注入活力和流动性 [9] - 拓展认可证券交易所范围,吸引更多地区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9]
港交所拟再度提高恒指衍生产品持仓限额,满足市场增长需求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13:55
香港交易所提高持仓限额 - 香港交易所宣布从2025年7月2日起提高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期货及期权产品的持仓限额 [1] - 恒生指数(HSI)持仓限额从10000提高到15000 [2]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SCEI)持仓限额从12000提高到25000 [2] -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持仓限额从21000提高到30000 [2] 市场反应与监管背景 - 香港证监会2025年4月对提高恒生指数相关衍生产品法定持仓限额发表咨询总结 [2] - 市场回应者普遍认为提高持仓限额将加强市场流动性、提升对冲效率并促进市场增长 [2] - 部分回应者指出修订建议对满足市场参与者业务需求和更有效管理风险至关重要 [2] - 香港交易所此次调整是根据香港证监会的咨询总结作出的安排 [2] 香港衍生产品市场发展 - 香港交易所致力于推动香港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成为环球风险管理中心 [3] - 2023年12月曾提高香港股票衍生产品市场的持仓限额 [3] - 2024年香港股票期权市场日均成交量超过73.3万张合约,较2023年增加近20% [3] - 2024年股票期权平均未平仓合约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2%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香港股票市场过去十年大幅增长,部分原因是大型股上市数目增加 [6] - 恒生指数市值十年内上升约60%,成分股平均每日成交额上升约160% [6]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市值十年内上升约250%,成分股平均每日成交额上升约300% [6] - 香港证监会认为有空间提高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衍生工具持仓限额以促进市场增长 [6]
香港交易所:暂定于7月2日提高恒生衍生产品持仓限额
快讯· 2025-05-23 12:29
香港交易所持仓限额调整 - 香港交易所计划提高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期货及期权合约的交易所层面持仓限额 [1] - 该调整暂定于2025年7月2日实施 [1] - 调整需待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执行 [1]
香港财库局:一季度香港ESG管理资产规模逾1万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5-23 10:20
ESG基金和绿色债券发展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香港证监会认可的ESG基金共有218只,资产管理规模约1392亿美元(约10857亿港元)[1] - 2024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超过840亿美元(约6552亿港元)[1] - 其中在香港安排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总额约430亿美元(约3354亿港元),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居亚洲区市场首位,占地区总额约45%[1] 绿色金融促进措施 市场发展 - 香港财库局通过"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资助超过560笔绿色和可持续债务工具,涉及债务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约11700亿港元)[2] - 该计划旨在鼓励绿色融资活动并吸引金融和专业服务提供者在港开设或扩充业务[2] 可持续披露 - 香港财库局推出《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要求大型公众责任实体不迟于2028年全面采用ISSB准则[2] - 港交所自2024年1月起分阶段实施依据《ISSB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制订的新气候信息披露规定[2] 技能培训和合作 - "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培训先导计划"已成功审批超过6400宗发还款项申请,总资助金额约3580万港元[3] - 合资格培训课程及资历达92个,由本地大学、专业机构和国际培训机构提供[3] - 该计划将延长至2028年以持续支持本地绿色金融人才培训[3] - 香港将于2024年9月举办第二届"香港绿色周",主题为"共铸可持续未来",涵盖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