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明生物(02269)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医药股持续走弱,歌礼制药(01672.HK)跌超12%,药明生物(02269.HK)跌超5%,再鼎医药(09688.HK)、昭衍新药(06127.HK)等跟跌。
快讯· 2025-04-16 11:13
港股医药股表现 - 港股医药股整体呈现下跌趋势 [1] - 歌礼制药(01672 HK)股价跌幅超过12% [1] - 药明生物(02269 HK)股价跌幅超过5% [1] - 再鼎医药(09688 HK)和昭衍新药(06127 HK)等医药股跟随下跌 [1]
香港交易所近一个月首次现身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净买入2.3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14 23:31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4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成交情况及相关个股表现,香港交易所近一个月首次上榜且股价上涨 [2]。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整体情况 - 4月14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482.42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成交金额的42.81%,净买入金额16.32亿港元 [2]。 个股成交金额情况 - 小米集团 - W成交额142.81亿港元居首,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成交金额分别为92.00亿港元、75.51亿港元 [2]。 个股上榜次数情况 - 4月14日上榜个股中,近一个月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等上榜20次,最受港股通资金关注 [2]。 香港交易所情况 - 香港交易所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当日港股通成交额为5.67亿港元,成交净买入2.39亿港元,收盘上涨6.91% [2]。 4月14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榜单详情 - 腾讯控股成交金额75.51亿港元,净买入 - 1.35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0次,收盘价454.000港元,日涨跌幅2.39% [2]。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62.57亿港元,净买入 - 0.16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0次,收盘价47.500港元,日涨跌幅1.71% [2]。 - 小米集团 - W成交金额142.81亿港元,净买入1.79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0次,收盘价43.200港元,日涨跌幅 - 2.37% [2]。 - 阿里巴巴 - W成交金额92.00亿港元,净买入1.71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0次,收盘价108.200港元,日涨跌幅5.05% [2]。 - 美团 - W成交金额22.94亿港元,净买入0.03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18次,收盘价145.900港元,日涨跌幅1.67% [2]。 - 快手 - W成交金额5.74亿港元,净买入 - 1.50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17次,收盘价50.350港元,日涨跌幅1.82% [2]。 - 泡泡玛特成交金额5.51亿港元,净买入2.42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11次,收盘价159.100港元,日涨跌幅6.42% [2]。 - 中国海洋石油成交金额16.96亿港元,净买入2.86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9次,收盘价16.640港元,日涨跌幅2.72% [2]。 - 药明生物成交金额11.16亿港元,净买入4.74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8次,收盘价21.200港元,日涨跌幅6.32% [2]。 - 康方生物成交金额10.71亿港元,净买入 - 0.21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6次,收盘价86.950港元,日涨跌幅5.78% [2]。 - 零跑汽车成交金额10.89亿港元,净买入1.69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次,收盘价47.350港元,日涨跌幅 - 5.96% [2]。 - 华虹半导体成交金额19.93亿港元,净买入1.91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2次,收盘价35.950港元,日涨跌幅4.35% [3]。 - 香港交易所成交金额5.67亿港元,净买入2.39亿港元,近一个月上榜1次,收盘价334.000港元,日涨跌幅6.91% [3]。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57.80亿港元,药明生物净买入4.7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14 23:23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4日恒生指数上涨,南向资金有净买入,介绍了港股通(深)和港股通(沪)成交情况、成交活跃股及部分个股净买卖金额和连续净买入情况 [1][2] 恒生指数及南向资金整体情况 - 4月14日恒生指数上涨2.40% [1]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126.99亿港元,净买入金额57.80亿港元 [1] 港股通成交情况 - 港股通(深)累计成交金额430.30亿港元,净买入金额2.60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累计成交金额696.69亿港元,净买入金额55.20亿港元 [1] 成交活跃股情况 - 南向资金成交金额最多的是小米集团 - W,成交额142.81亿港元,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紧随其后,分别成交92.00亿港元、75.51亿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华虹半导体等7只股同时上榜港股通(深)、港股通(沪)成交活跃股 [2] 个股净买卖情况 - 净买入个股9只,药明生物净买入额4.74亿港元居首,中国海洋石油净买入额2.86亿港元,泡泡玛特净买入额2.42亿港元 [1] - 净卖出最多的是快手 - W,净卖出1.50亿港元,腾讯控股、康方生物遭净卖出1.35亿港元、2116.49万港元 [1] - 中芯国际成交净卖出1604.74万港元 [2] 个股连续净买入情况 - 4只股获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小米集团 - W、美团 - W、中国海洋石油连续净买入天数分别为8天、7天、7天 [2] - 以其间净买入金额统计,阿里巴巴 - W合计净买入113.48亿港元最多,其次是小米集团 - W合计净买入97.54亿港元,美团 - W合计净买入46.82亿港元 [2]
资金动向 | 北水豪掷4.73亿港元扫货药明生物,连续8日加仓小米
格隆汇APP· 2025-04-14 20:15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1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57.8亿港元,同时介绍多只个股资金流向、公司动态及行业情况 [1] 南下资金流向 - 4月11日净买入药明生物4.73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2.86亿港元、泡泡玛特2.42亿港元、香港交易所2.39亿港元、华虹半导体1.91亿港元、小米集团 - W 1.78亿港元、阿里巴巴 - W 1.71亿港元、零跑汽车1.68亿港元 [1] - 4月11日净卖出快手 - W 1.49亿港元、腾讯控股1.34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8日净买入小米,共计97.5411亿港元;连续7日净买入美团,共计46.822亿港元;连续7日净买入中海油,共计36.5746亿港元;连续5日净买入阿里,共计113.4719亿港元 [1] 北水关注个股动态 药明生物 - 中泰证券表示创新药预计不受关税影响,医药板块内需方向不受关税影响且在底部区间,部分血制品、医疗设备等板块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中国出口美国终端药品占比低对板块整体影响有限 [3] 中国海洋石油 - 公司实控人中国海油集团计划12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和港股股份,拟增持金额不少于20亿元且不超过40亿元,资金来自自有资金 [3] 泡泡玛特 - 董事长兼CEO王宁宣布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聚焦区域战略,在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设置区域总部,文德一兼任集团联席COO,与司德共同负责全球业务管理及运营,文德一负责亚太区和欧洲区,司德负责大中华区和美洲区 [3] 华虹半导体 - 里昂报告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澄清集成电路“原产地”指晶圆制造所在地,美国整合设备制造商将受影响,市场对模拟芯片国内替代需求或增加,模拟芯片制造商将受益,华虹半导体是主要受益者之一,予其H股目标价30.6港元,评级“跑赢大市” [4]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57.8亿 芯片股、科网股出现分化 内资加仓药明生物(02269)超4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14 18:06
港股通资金流向 - 4月14日北水成交净买入57.8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5.2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2.6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为药明生物、中海油、泡泡玛特 净卖出前两个股为腾讯、中芯国际 [1] 个股资金明细 - 小米集团-W(01810)获净买入10.63亿港元 买卖总额85.16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4.86亿港元 买卖总额55.39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00700)获净买入3.42亿港元 买卖总额44.38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1.20亿港元 买卖总额37.82亿港元 [2] - 美团-W(03690)获净买入1.99亿港元 买卖总额13.92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获净买入1.64亿港元 买卖总额13.31亿港元 [2] - 药明生物(02269)获净买入4.74亿港元 买卖总额11.16亿港元 [2] - 中海油(00883)获净买入2.29亿港元 买卖总额11.04亿港元 [2] - 快手-W(01024)遭净卖出1.50亿港元 买卖总额5.74亿港元 [4] - 香港交易所(00388)获净买入2.39亿港元 买卖总额5.67亿港元 [4] - 泡泡玛特(09992)获净买入2.42亿港元 买卖总额5.51亿港元 [4] - 零跑汽车(09863)获净买入1.68亿港元 [9] 生物医药行业 - 药明生物获北水净买入4.73亿港元 摩根士丹利认为公司今明两年增长将提升 预计5年内商业制造项目增至60个 研究服务赋能的50个项目将带来无成本里程碑付款 [6] 能源行业 - 中海油获北水净买入2.86亿港元 EIA月报显示2025年全球原油供需从过剩4万桶/日调整为过剩46万桶/日 民生证券指出60美元/桶为美国页岩油边际成本 构成油价底部支撑 [6] 消费行业 - 泡泡玛特获北水净买入2.42亿港元 公司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升级 设立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区域总部以推进全球化战略 [7] 金融行业 - 港交所获北水净买入2.39亿港元 香港财政司要求做好中概股回流准备 力争成为海外上市中概股首选上市地 [7] 半导体行业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91亿港元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1604万港元 里昂证券认为美国整合设备制造商将受中国关税反制影响 国内模拟芯片替代需求可能提升 [7] 科技行业 - 阿里巴巴获净买入1.71亿港元 美团获净买入287万港元 腾讯遭净卖出1.34亿港元 中信证券指出关税政策造成短期流动性冲击 但带来中长期配置机遇 2025年行情将围绕AI进展、宏观流动性等因素演绎 [8]
南向资金净买入57.8亿港元 药明生物获净买入4.74亿港元
快讯· 2025-04-14 17:36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57.8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净买入情况 - 药明生物获净买入4.74亿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获净买入2.86亿港元 [1]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2.42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净卖出情况 - 快手-W净卖出1.5亿港元 为当日净卖出额最高个股 [1]
45家港股公司回购 药明生物回购1.98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14 09:19
港股市场股份回购概况 - 4月11日共有45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3765.21万股 总金额3.52亿港元[1] 单日回购金额排名 - 药明生物以1.98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列第一 回购数量990.00万股 价格区间19.580-20.250港元[1][2] - 中国宏桥以6791.51万港元位列第二 回购数量519.55万股 价格区间12.840-13.260港元[1][2] - 太古股份公司A以1948.77万港元位列第三 回购数量31.50万股 价格区间61.300-62.250港元[1][2] 单日回购数量排名 - 协合新能源以1027.00万股回购量居首 回购金额450.47万港元[1] - 药明生物以990.00万股位列第二[1] - 中国宏桥以519.55万股位列第三[1] 重点公司年内累计回购情况 - 中国宏桥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3.60亿港元[1][2] - 药明生物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1.11亿港元[1][2] - 太古股份公司A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2.86亿港元[1][2] - 太古地产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5.55亿港元[2] - 百胜中国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4.47亿港元[2] 其他显著回购活动 - 名创优品单日回购42.26万股 金额1281.19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81亿港元[2] - 复星国际单日回购186.15万股 金额749.21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21亿港元[2] - 阅文集团单日回购20.00万股 金额504.01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8143.80万港元[2] - 协合新能源虽回购数量最大(1027.00万股) 但金额仅450.47万港元 因股价较低(0.435-0.440港元)[2]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4月14日 周一)
快讯· 2025-04-14 09:04
保险行业 - 友邦保险计划回购最高16亿美元股份[1] - 中国人寿获花旗集团增持514.5万股 每股作价12.83港元[5] - 众安在线首季原保险保费收入79.57亿元 同比增长12.29%[7] - 中国太保旗下太平洋人寿首季原保险保费收入1002.15亿元 同比增长9.3%[11] 房地产行业 - 世茂集团首季累计合约销售总额70.7亿元[2] - 富力地产3月总销售收入11.9亿元 同比增长10.2%[3] 能源与资源行业 - 紫金矿业首季归母净利润101.67亿元 同比增长62.39%[4] - 中广核新能源3月发电量1765.1吉瓦时 同比减少4.7%[6] - 创维集团旗下深圳创维光伏与浙江爱旭太阳能及百色市政府达成光伏项目投资协议[12] 生物医药行业 - 君实生物主席拟增持不低于1亿元股份[8] - 昭衍新药可能因美国FDA拟取消单克隆抗体药物动物试验导致股价波动[10] - 药明生物斥资1.98亿港元回购990万股 回购价19.58-20.25港元[13] 科技创新领域 - 如祺出行与高域科技战略合作 探索"飞行汽车+Robotaxi"智慧交通新场景[9]
宁德时代获港交所上市批准;腾讯与长安汽车合作推动智能驾驶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3 23:39
文章核心观点 涵盖宁德时代、腾讯、长安汽车、富力地产、友邦保险、药明生物等公司动态及港股行情,反映电动车、科技与汽车、房地产、保险、生物制药等行业发展态势,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1][2][3][4][5][6] 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获港交所上市批准,预计筹资至少50亿美元,最快5月登陆香港股市,若成功融资将成2021年以来香港最大上市案 [1] - 腾讯与长安汽车签署深化智能化合作协议,深入数据共享、共建数据闭环,推进智能驾驶领域长期深度合作 [2] - 富力地产2025年3月总销售收入约11.9亿元,同比增加10.2%,销售面积约11.84万平方米,累计至3月底总销售收入约27.7亿元,同比增加2.21% [3] - 友邦保险启动最高16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委托国际独立经纪商运作,期限最长三个月 [4] - 药明生物斥资1.98亿港元回购990万股股份,每股回购价19.58 - 20.25港元,同日为行使期权发行普通股4.3万股 [5] 港股行情 - 4月11日恒生指数最新点数20914.69,涨跌幅1.13%;恒生科技指数最新点数4900.43,涨跌幅1.80%;玉企指教最新点数7801.51,涨跌幅1.74% [6]
关税战后为什么投医药
雪球· 2025-04-11 15:56
医药行业战略价值 - 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成为中国最具战略价值的投资方向之一,受益于国内政策红利和老龄化需求,并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展现中国创新实力 [1] - "健康中国2030"战略要求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16万亿元,医药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生物医药列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财政支持力度加大 [1] -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生物经济规模达22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占比超40% [1]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医保谈判动态调整,2024年新增CAR-T、ADC药物纳入医保,加速创新药商业化 [1] - 医保谈判和集采常态化倒逼行业从低端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长期利好研发型企业 [1] - 药监局加入ICH后审评审批提速,2023年国产创新药平均获批周期缩短至6.2年,较2018年减少3年 [2] - 2024年新增7款抗癌药纳入医保,价格降幅收窄至40%,保护创新回报 [2] 供应链与国产替代 - 中国在高端医药如抗癌药、疫苗、基因编辑技术存在对进口的依赖,供应链自主可控迫在眉睫 [2] - 2023年中国医药进口依存度仍达35%,高端设备、原料药、生物制剂依赖欧美,关税战后加速国产替代 [2] - 2024年《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创新药占比提升至40%(2023年仅25%),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率突破70%(2023年约50%) [2]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24年突破21%,2035年将达30%,慢性病用药、肿瘤药、康复器械需求激增 [2] - 人均医疗支出增速超GDP,2023年人均医疗支出6200元(仅为美国的1/6),2025年预计突破8000元 [2] - 中国癌症新发病例占全球24%(2023年GLOBOCAN数据),患者招募速度是美国的3倍,推动PD-1等药物研发成本降低50% [3] 创新药国际化进展 - 2023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额超400亿美元(2021年仅150亿),2024年突破500亿美元 [3] - 典型案例:百济神州2024年PD-1欧洲上市首年预计销售5亿美元,科伦博泰2023年ADC授权默沙东首付款13.6亿+里程碑93亿,恒瑞医药2024年PARP抑制剂出海东南亚 [3] - 2025年中国创新药全球市场份额将从5%提升至10%,创新药出海收入占比从2023年8%提升至2025年20% [3][4] 研发与成本优势 - 中国临床实验成本仅为美国的30%-50%,推动本土药企研发周期缩短(如信达生物PD-1从立项到上市仅用5年) [3] - 中国CXO企业承接全球33%的研发外包(2024年Q1数据),药明康德临床前研究报价比Lonza低40% [4] - 药明生物2024年建成全球最大生物药产能,可同时生产100+临床阶段药物,"一体化服务"模式成熟 [4] 技术创新与专利 - 生物医药领域PCT专利申请量保持15%年增长,未来几年将诞生3-5家千亿市值的全球性Biotech企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