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曹操出行(02643)
icon
搜索文档
下跌超10%,曹操出行港股上市首日破发!
广州日报· 2025-06-25 17:08
上市表现 - 曹操出行6月25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后股价大幅下跌,首日破发超10%,截至发稿股价35.75港元/股,下跌14.76%,市值194.54亿港元 [2] 公司概况 - 公司创立于2015年,是吉利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 [2] - 收入来源包括出行服务(2024年占比92.6%)、车辆租赁、车辆销售,其中惠选服务是核心业务 [2] - 截至2024年底在136个城市运营 [2] - 2023年GTV为122亿元(同比+37.5%),2024年GTV达170亿元(同比+38.8%) [2] - 2024年市场占有率为5.4% [2] 业务模式 - 对聚合平台依赖度高:2022-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分别占GTV的49.9%、73.2%、85.4%,占订单量的51.4%、74.1%、85.7% [2]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76.31亿元→2023年106.68亿元→2024年146.57亿元 [3] - 亏损收窄:2022年亏损20.07亿元→2023年19.81亿元→2024年12.46亿元 [3] - 毛利率改善:2022年毛损率4.4%→2023年毛利率5.8%→2024年毛利率8.1% [4] - 经营亏损率下降:2022年24.5%→2023年14.8%→2024年5.5% [4] 战略布局 - 2025年2月推出自动驾驶平台曹操智行,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4] - 与吉利集团合作开发L4级别Robotaxi定制车,预计2026年底推出 [5]
曹操出行上市即破发,是必然还是偶然?丨商业快评
搜狐财经· 2025-06-25 16:28
上市表现 - 公司于6月25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即破发,收盘跌幅达20 24%[2] - 上市前港股暗盘跌幅超过13%,全球发售4417 86万股,每股发行价41 94港元[2] - 引入6家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未来资产证券等[2] - 首日成交额4 16亿港元,换手率2 13%,市值182 03亿港元[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 31亿元、107亿元和147亿元,出行服务占比超90%[3] - 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52亿元,日均亏损486万元,2024年净亏损12 46亿元[4] - 2024年底总负债112 83亿元,流动负债净额81 46亿元,现金仅1 59亿元[4] - 毛利率从2022年转正至2024年的8 1%,但司机成本达107 1亿元[4] - IPO募资34%用于偿还短期债务,流动性缺口超55亿元[4] 商业模式 - 采用重资产模式,司机补贴和车辆折旧导致高成本[4] - 2024年85 7%订单依赖高德、百度等聚合平台,佣金支出占GTV的7 5%[5] - 聚合平台佣金支出达10 46亿元,面临流量分配波动风险[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1%,管理费用降36 7%,但成本压缩边际效应递减[4] 行业竞争 - 滴滴以70 4%市场份额主导,公司仅占5 4%,面临T3出行等挤压[5] - 2024年订单量5 98亿单,日均不足164万单,远低于滴滴数千万单水平[5] - 同行嘀嗒出行、如祺出行上市后均破发且股价持续低迷[5] 发展挑战 - 重资产模式与聚合平台依赖形成"双刃剑"效应[6] - 行业红利消退叠加监管趋严,市场对盈利能力和合规风险持警惕态度[5][6] - 需突破合规整改、盈利模式优化及技术投入以扭转颓势[6]
曹操出行(02643.HK)港股上市,兼具商业化能力与长期价值的出行稀缺标的
格隆汇· 2025-06-25 16:24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交所市场规模最大的网约车平台 [1] - 按2024年总交易额(GTV)计算,公司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滴滴 [1] - 上市后公司获得"确定性"和"稀缺性"两大标签,开启发展新篇章 [3] 行业赛道与需求特点 - 网约车行业是高确定性赛道,具有民生属性和刚性需求特点 [4] - 行业与公用事业类似,服务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拥有庞大群众基础 [4] - 政策规定抽佣上限,行业利润空间存在政策性天花板 [4] - 行业告别盲目流量扩张,未来需通过优化运营效率和管控成本实现盈利 [5] 经营效率与财务表现 - 2023年经调整EBITDA率转正至1%,2024年提升至2.6% [6] - 通过规模化定制车队结构性降本,TCO比普通纯电车低33%-40% [6] - 司机平均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增至2024年35.7元,高于行业平均27元 [8] - 毛利率从2022年-4.4%提升至2024年8.1%,净亏损收窄近四成 [8] 定制车与生态优势 - 截至2024年底在31个城市拥有3.4万辆定制车,国内同类规模最大 [6] - 背靠吉利集团,在整车成本、充换电补能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具备优势 [8] - 定制车TCO优势驱动司机收入增长,形成平台与司机共赢的正向循环 [7] Robotaxi战略布局 - 已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9] - 与吉利合作开发L4级Robotaxi定制车,预计2026年底推出 [9] - 预计2026-2028年无安全员Robotaxi每公里成本将降至0.73元 [9] - Robotaxi将优化车辆运行时间和成本,提升服务利润率 [10] 投资者认可与成长空间 - 奔驰、国轩高科、速腾聚创等产业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 [10] - 在滴滴短期无法回港背景下,成为出行领域稀缺标的 [10] - 全球万亿规模出行市场可承载多家百亿甚至千亿市值企业 [10]
网约车老三曹操出行港股敲钟,超8成订单来自聚合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5:41
上市概况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开盘价33.8港元/股,较发售价低近20%,总市值超190亿港元,成为继滴滴出行、嘀嗒出行、如祺出行后又一上市的网约车企业 [2] - 公司此前全球发售4417.86万股,每股41.94港元,预计募资18.53亿港元,净额约17.18亿港元,计划用于改进车服解决方案、升级定制车、投资自动驾驶及扩大覆盖范围 [2] - 引入梅赛德斯·奔驰等六位基石投资者,获认购约9.52亿港元 [2]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以GTV计,曹操出行连续三年位列中国网约车平台前三,2024年市场份额5.4%,前五大参与者共占86%市场份额 [4][5] - 截至2025年3月,公司在146个城市运营,2024年以轻资产模式新进入85个城市 [3][5] - 2024年总GTV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平均月活用户2870万、司机46.6万,均同比增长50%,司机留存率70.8% [4] 财务表现 - 2024年Q1总GTV48亿元(同比+54.9%),订单1.64亿单(同比+51.8%),收入42亿元,毛利3.55亿元,毛利率8.5% [3]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76.31亿、106.68亿、146.57亿元,出行服务收入占比超92% [6] - 同期亏损20.07亿、19.81亿、12.4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52亿,但呈现收窄趋势 [6] - 毛利率从2022年-4.4%提升至2024年8.1%,主要受益于定制车策略优化及补贴减少 [7] 业务模式特点 - 2024年85.4%订单量及GTV来自聚合平台,较2022年49.9%显著提升 [5] - 定制车车队规模超34000辆(全国最大),2024年贡献25.1%的GTV [5] - 司机平均每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升至2023年36.1元,2024年微降至35.7元因行业竞争加剧 [7]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547亿元增至2028年7513亿元 [3] - 聚合平台订单占比从2019年7%增至2024年31%,预计2029年达53.9% [5] - 公司2025年2月上线自动驾驶平台曹操智行,在苏杭试点Robotaxi,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定制车 [7] - 背靠吉利集团资源,将推进网约车定制研发、醇氢能源运营及AI管理体系建设 [7]
增收不增利 曹操出行赴港上市首日破发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54
上市概况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股价破发跌幅达19.41% [1][3] - 公司全球发售4417.86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每股发售价41.94港元,预计募资18.53亿港元,估值约228.23亿港元 [3] - 按GTV计算公司自2021年起连续位列内地网约车平台前三,2024年跃居行业第二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146.5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7.4% [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12.46亿元,亏损呈现收窄趋势 [3] - 2024年毛利率从2023年的5.8%提升至8.1% [4] - 2024年第一季度GTV同比增加54.9%,订单量同比增长51.8% [4] 业务发展 - 截至2024年底网约车业务覆盖136个城市,较2023年新增85城 [4] - 构建"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2月28日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 [5] - 采用"轻资产模式扩张"策略,不持有车辆的模式有助于降低折旧费用及车服成本占比 [4] 行业格局 - 2024年网约车行业前五大参与者共占据86.0%市场份额,滴滴以70.4%居首,曹操出行以5.4%位列第二 [7] - 行业形成"一超多强"格局:滴滴为"一超",曹操出行、T3出行等为"多强",数百家中小平台并存 [7] - 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百度地图、高德打车、美团打车等聚合平台 [7] 战略方向 - 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来自定制车和解决方案的规模效应,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成本结构 [4] - 自动驾驶(Robotaxi)商业化应用被视为长期盈利关键 [3][4] - 上市有助于获取资本支持加速发展,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7]
上市首日破发,曹操出行困局待解
北京商报· 2025-06-25 14:31
公司上市表现 - 曹操出行6月25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开盘即破发 跌幅一度达19% 暗盘跌幅超过13% [4] - 全球发售4417.86万股 每股发行价41.94港元 引入6家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等 [4]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低迷 盘中创历史新低 跌幅达20% 现价33.55港元 [1][4]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 107亿元 14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8.8% [4] - 同期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 19.81亿元 12.46亿元 亏损呈现收窄趋势 [5] - 销售成本持续攀升 从2022年79.7亿元增至2024年134.71亿元 [5] - 短期债务及长期债务的短期部分从35亿元增至57亿元 [5] 业务运营 - 按GTV计算自2021年起稳居行业前三 2023年升至第二位 [4] - 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占比达85.4% 佣金支出从3.2亿元增至10.5亿元 [6] - 行业格局方面滴滴以70.4%市场份额领先 公司份额为5.4% [6] 战略布局 - 计划2025-2027年每年采购约8000辆定制车 部分用于出售及租赁 [7] - 约17%上市募资将用于技术提升及自动驾驶投资 [7] - 其中5%用于开发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6%用于采购吉利Robotaxi [7] 行业动态 - 2030年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年利润或达1万亿美元 [7] - 特斯拉等海外企业及国内享道出行等均在加速Robotaxi布局 [7] - 特斯拉Robotaxi目前仍需配备安全员 处于非完全自动驾驶阶段 [8]
港股迎来曹操出行:定制车突破行业困局,驶向智能出行新航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3:54
行业背景 - 中国出行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6.895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万亿元,预计2025-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4% [2] - 网约车行业面临高成本压力,司机55%收入被车辆全生命周期成本(TCO)吞噬,平台毛利率普遍承压 [5] - 行业陷入"规模扩张-补贴增加-亏损扩大"恶性循环,传统模式下平台难以介入车辆设计与运维 [5]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4.4%提升至2024年8.1%,2025年一季度达8.5% [5][9] - 经调整EBITDA率由2022年-10.1%转正为2024年2.6% [5][9] - 经营现金流2023年转正(+1.36亿元),2024年增至+2.36亿元 [18] 商业模式创新 - 通过定制车重构成本结构,TCO较典型纯电动车降低36.4%,每公里成本降至0.5元 [7][9] - 定制车GTV占比从2023年20.1%提升至2024年25.1%,拥有国内最大定制车队(3.4万辆) [7][18] - 司机时薪35.7元高于行业平均27元,司机收入及补贴占比从2022年84.2%降至79% [10] 技术及运营优势 - 换电架构实现60秒换电,较充电节省日均1小时运营时间 [9] - 维修网络达133家,保养维修成本下降54% [11] - 换电站网络覆盖26城378个站点,与吉利易易互联换电站兼容 [11] 战略布局 - 48%募集资金投向定制车升级、Robotaxi开发及地理扩张 [13] - 2025年启动Robotaxi试点,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定制Robotaxi [13] - 依托吉利集团整合自动驾驶技术、车辆制造、电池管理等全链条资源 [13] 资本市场认可 - 基石投资者包括奔驰、国轩高科、速腾聚创等产业链巨头,锁定超六成份额 [2][15] - 产业资本看中公司在智能出行生态中的协同价值 [15] 长期发展路径 - 定制车生态作为Robotaxi训练场,已构建低成本制造、高效能源补给等能力矩阵 [18] - 估值逻辑或将从"出行平台"向"智能交通科技公司"切换 [18]
港股首日破发16%!网约车老二曹操出行上市的艰难战役
搜狐财经· 2025-06-25 13:20
上市表现 - 曹操出行在港股上市首日股价破发,截至发稿下跌15.47% [2] - 暗盘交易已显疲软,开盘股价急速下行16%以上 [2] - 公司市场份额为5.4%,远低于滴滴70.4%的市占率 [2] 发行概况 - 全球发售4417.86万股,香港公开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 [5] - 发行价41.94港元,募资约18.53亿港元,上市后估值228.23亿港元 [5] - 引入6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2264.24万股,涉及金额约9.52亿港元 [5] 商业模式 - 采用B2C重资产模式,直接购买并提供车辆,招募专属司机 [6] - 与滴滴等C2C轻资产撮合模式形成对比 [6] - 收入主要来自网约车出行服务,包括惠选服务及专车服务 [6] 财务数据 - 2024年GTV总额169.5亿元,同比增长38.8%;总收入146.6亿元,同比增37.4% [6] - 2024年毛利率8.1%,较2022年毛损率4.4%有所改善 [9] - 2022-2024年经营亏损分别为18.66亿、15.75亿、8.01亿,合计42.42亿 [7] 运营指标 - 活跃车辆从2022年21.6万辆增至2024年59.2万辆 [6] - 活跃司机从2022年21.4万名增至2024年59.1万名 [6] - 司机每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增至2023年36.1元,2024年微降至35.7元 [9] 成本结构 - 2024年总负债112.83亿元,流动负债净额81.46亿元 [7] - 司机收入及补贴占销售成本约80% [15] - 第三方聚合平台佣金占销售和营销开支比例从2022年50.3%增至2024年85.6% [19] 流量依赖 - 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占GTV比例从2022年49.9%增至2024年85.4% [14] - 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量占比从2022年51.4%增至2024年85.7% [14] - 严重依赖外部聚合平台流量 [13] 同业比较 - 收入高于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但亏损最大 [11] - 2024年毛利率8.1%,低于嘀嗒出行72.0% [12] - 市销率1.4倍,与嘀嗒出行相同 [12]
曹操出行在港上市 将推进自动驾驶网约车的研发和上市
环球网· 2025-06-25 11:39
上市概况 - 科技出行平台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02643 HK [1] - 全球发售4417 86万股,香港公开发售原占10%,发售价格为41 94港元,集资净额为17 18亿港元 [1] - 六名基石投资者共认购9 5亿港元股份,包括Mercedes-Benz旗下投资公司、未来资产证券、无极资本、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及速腾聚创 [1] 业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覆盖城市增至146座,一季度总GTV同比增长54 9%,订单量同比增长51 8%,收入达42亿元,毛利率升至8 5%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31座城市运营超过3 4万辆定制车,为中国同类最大定制车队 [3] - 定制车型订单GTV占比从2023年的20 1%提升至2024年的25 1% [3] 未来规划 - 计划2026年底推出专为自动驾驶设计的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预装自动驾驶组件及应用程序,具备低TCO和便捷乘客设计 [3] - 将构建覆盖车辆保养维修、能源补充、客服、应急响应及订单优化等全场景的自动化运营系统 [3] - 借助吉利集团资源优势,深度参与网约车定制研发,优化车辆性能和服务功能,推进自动驾驶网约车研发和上市 [4] - 在换电补能、循环再制造、醇氢能源网约车运营、AI管理等方面构建更完善的出行生态 [4]
曹操出行今日登陆港股 出行平台上市步伐加快
新京报· 2025-06-25 10:57
公司上市与募资情况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02643 HK,成为李书福第十家上市公司 [1] - 公司全球发售4417 86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441 79万股,国际发售3976 07万股,每股发售价41 94港元 [1] - 预计募资18 53亿港元,按发售价计算公司估值约228 23亿港元 [1] 业务发展与战略规划 - 公司将深度参与网约车定制研发,优化车辆性能和服务功能,推进自动驾驶网约车研发和上市 [1] - 计划在换电补能、循环再制造、醇氢能源网约车运营、AI管理等方面构建更完善的出行生态 [1] - 截至2024年底在31座城市运营超过3 4万辆定制车,为中国同类最大定制车队 [1] - 定制车型订单GTV占比从2023年20 1%提升至2024年25 1% [1] 财务与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末覆盖城市增至146座 [1] - 2025年一季度总GTV同比增长54 9%,订单量同比增长51 8% [1] - 一季度取得收入42亿元,毛利率升至8 5% [1] 自动驾驶布局 - 2月28日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上线,搭载吉利"千里浩瀚"Robotaxi解决方案的车辆在苏州、杭州启动示范运营 [2] - 计划2026年底推出专为自动驾驶设计的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2] 行业动态 - 2024年6月嘀嗒出行登陆港股,7月如祺出行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 [2] - 今年3月永安行公告控股股东拟变更为上海哈茂,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哈啰联合创始人杨磊 [2] - 5月享道出行完成超13亿元C轮融资,已启动港股IPO计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