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国际(600027)

搜索文档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0107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1 17: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约人民币599.53亿元,同比下降8.98%[3]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39.04亿元,同比上涨13.15%[3] - 基本每股收益约人民币0.33元,同比上涨22.22%[3] - 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总收入为598.53亿元,同比下降9.0%[9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390.39亿元,同比增长13.1%[96] - 净利润达495.47亿元,同比增长18.3%[96] - 按中国会计准则归母净利润为3,903,877千元人民币[1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人民币535.25亿元,同比减少11.18%[25] - 燃料成本人民币379.52亿元,同比减少13.28%[25] - 营业总成本为568.02亿元,同比下降11.0%[95] - 研发费用537.5万元,同比增长24.1%[95] 股息和派息 - 建议半年度股息每股人民币0.09元(含税),总派息额约人民币104.51亿元[4] - 公司拟派发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每股人民币0.09元,总金额约人民币1,045,059.68千元[66]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110,63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296,960千元下降14.4%[108] - 对股东分配利润1,534,134千元[118] 发电装机容量和结构 - 控股总装机容量77,444.58兆瓦,其中燃煤发电54,400兆瓦,燃气发电20,578.11兆瓦,水力发电2,459兆瓦[5] - 公司控股火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27,000兆瓦,其中江苏公司装机容量为13,253.218兆瓦,占权益比例80%[10] - 控股水力发电装机规模显著,四川泸定水电920兆瓦(100%持股)、四川电投883兆瓦(100%持股)[16][17] - 新增发电机组总容量达17,624.678兆瓦,涵盖燃煤(如句容公司2,000兆瓦)及燃气(如惠州公司1,070兆瓦)类型[18][19] - 公司总新增装机容量计划为11,966兆瓦[21] - 自用光伏发电装机分散于多家子公司,单点规模较小(如河北水电0.5兆瓦)[15][17] - 部分机组采用多机型混合配置,如青岛公司含燃煤机组920兆瓦及燃气机组1,011.08兆瓦[15] - 燃煤机组单机规模普遍较大(最高1,000兆瓦),燃气机组单机规模多样(最低5.383兆瓦)[14][18] 具体发电厂和权益装机 - 邹县发电厂装机容量2,575兆瓦,权益100%[6] - 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装机容量4,000兆瓦,权益75%[6] - 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装机容量6,855.6兆瓦,权益82.56%[7] - 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装机容量2,400兆瓦,权益80%[8] - 公司100%控股的平江公司装机容量为2,000兆瓦,采用2台1,000兆瓦机组构成[9] - 公司持有51%权益的汕头公司装机容量为1,360兆瓦,采用2台680兆瓦机组[9] - 湖北区域总装机容量达6,861.6兆瓦,其中襄阳公司装机2,570兆瓦(权益60.1%)包含多台330-640兆瓦机组[13] - 江苏公司机组构成复杂,包含4台1,000兆瓦、2台660兆瓦及多台475-5.383兆瓦等共28台机组[10] - 杭州半山公司装机2,415兆瓦(权益64%),采用3台415兆瓦和3台390兆瓦机组[10] - 石家庄热电公司装机1,310.2兆瓦(权益82%),包含2台453.6兆瓦及2台200兆瓦机组[11] - 广州公司装机1,338.6兆瓦(权益55%),采用2台669.3兆瓦机组[12] - 清远公司装机1,003.2兆瓦(100%权益),采用2台501.6兆瓦机组[11] - 惠州公司装机1,070兆瓦(100%权益),采用2台535兆瓦机组[12] - 江苏公司控股火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0兆瓦,其中燃煤机组占比最高(如华电江苏能源2,000兆瓦全资控股)[14][15] - 戚墅堰公司燃气发电装机容量2,130兆瓦,持股比例41.5%[14] - 燃气发电装机分布广泛,单厂容量从26.4兆瓦(上海公司)至1,338.6兆瓦(广州公司)不等[18] - 持股比例差异显著,仪化公司51%控股(100兆瓦),而仪徵公司仅29.31%控股(660兆瓦)[14][15] - 四川水电权益装机计算复杂,如水洛河公司816兆瓦装机仅持股64.8%[17] 发电量和用电量 - 公司完成发电量120.62百万兆瓦时,同比下降6.41%[2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GDP为人民币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22] - 全社会用电量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22] 现金流(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人民币154.63亿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82.65亿元增长87.1%[36]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53.66亿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38.52亿元增长39.3%[36]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101.56亿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46.28亿元增长119.4%[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4.63亿元,同比增长87.0%[10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2024年1-6月的2,485,905千元转为2025年同期的-358,423千元,下降114.4%[10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1-6月的-2,823,689千元改善至2025年同期的-1,123,580千元,改善60.2%[108] - 公司2025年1-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5,44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90,240千元增长123.4%[10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58.57亿元,同比下降37.9%[102] - 燃料采购支出减少是经营现金流增长的主要原因[36] - 投资支出增加是投资现金流增长的主要原因[36] - 归还债务及支付并购对价款是融资现金流增长的主要原因[36]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0,000,00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000,000千元增长400%[10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8,727,83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4,090,154千元增长103.9%[108]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8,706,85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7,586,786千元增长120.1%[108]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401,90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43,455千元增长65.1%[107]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7,549,85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781,948千元大幅增长865.5%[10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2654.02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2599.97亿元,减少54.05亿元(降幅2.0%)[85]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338.64亿元增至2025年中的360.20亿元,增加21.56亿元(增幅6.4%)[86]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2024年末的481.11亿元增至2025年中的501.80亿元,增加20.69亿元(增幅4.3%)[85]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81.56亿元增至2025年中的115.35亿元,增加33.79亿元(增幅41.4%)[88] - 公司应付债券从2024年末的198.92亿元增至2025年中的238.92亿元,增加40.00亿元(增幅20.1%)[86]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686.06亿元略降至2025年中的678.51亿元,减少7.55亿元(降幅1.1%)[85]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150.74亿元降至2025年中的121.27亿元,减少29.47亿元(降幅19.5%)[85] - 公司存货从2024年末的580.13亿元降至2025年中的479.62亿元,减少100.51亿元(降幅17.3%)[85] - 公司长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606.83亿元降至2025年中的504.52亿元,减少102.31亿元(降幅16.9%)[86]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从2024年末的283.85亿元增至2025年中的323.25亿元,增加39.40亿元(增幅13.9%)[8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人民币65.71亿元[3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49,95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512,675千元下降12.2%[108] - 总借款金额人民币1,059.76亿元,负债资产比率62.69%[3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96,999,491千元[114] - 股东权益合计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增加3,636,365千元(3.8%)[114][120]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480,111千元,使用282,136千元,净增197,975千元[114] - 其他权益工具中永续债余额为16,276,978千元[114] - 未分配利润余额为64,674,674千元[114] - 少数股东权益为32,324,817千元[114] - 资本公积余额为5,554,557千元[114] - 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64,907,802千元[126] - 公司股本为10,227,561千元人民币[128][133] - 资本公积从30,656,009千元增至31,000,000千元,增加343,991千元[128][133] - 永续债从15,380,487千元增至15,751,636千元,增加371,149千元[128][133] - 其他综合收益从168,293千元减至131,051千元,减少37,242千元[128][133] - 专项储备从30,963千元增至45,596千元,增加14,633千元[128][133] - 未分配利润从11,561,958千元减至11,490,170千元,减少71,788千元[128][133] - 股东权益合计从73,100,946千元增至73,721,689千元,增加620,743千元[128][133] 投资和并购活动 - 收购江苏公司80%股权最终对价确定为人民币34.283亿元[45][46] - 收购上海公司等资产组合(目标资产II)最终对价人民币19.006亿元,可能增加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46] - 收购贵港公司100%股权(目标资产III)最终对价人民币19.977亿元,可能增加不超过人民币1.9亿元[46] - 拟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4.28亿元[47] - 公司完成收购江苏公司80%股权及其他多项资产,总对价涉及发行705,349,794股新股[65] - 与关联方设立合资公司华电(沂源)抽水蓄能,公司持股70%、鲁中控股20%、华电香港10%[51]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247.61亿元,同比增长21.2%[95] 股东结构和股权变动 - 中国华电交易前持有4,534,199,224股A股及85,862,000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约45.17%[48] - 交易完成后中国华电将持有5,213,062,481股A股及85,862,000股H股,持股比例升至约48.59%[48] - 公司向中国华电发行678,863,257股对价股份,每股净价为人民币5.05元[50] - 中国华电持有公司A股5,213,062,481股,占总股本47.80%[69] - 中国华电通过华电香港持有H股85,862,000股,占H股总数5.00%[69][72] - 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持有A股675,265,346股,占总股本6.19%[69] - Pacific Asset Management持有H股120,550,000股,占H股总数7.02%[69][72] - 公司总股本于2025年8月22日登记为11,611,774,184股[65]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李泉城获推荐为执行董事,陈斌辞任副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63] - 公司员工总数为29,522人[78] - 审计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非执行董事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83] - 2025年上半年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83] - 公司已建立包含战略委员会在内的四个专业委员会[83] - 公司采用比《标准守则》更严格的内部证券交易守则[83]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未审计合并财务报表[7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无需要披露的证券权益或淡仓[73] - 报告期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已发行证券[74] 会计政策和准则 - 自2025年半年度报告起统一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54] - 聘请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担任2025年度境内外审计师[56] - 终止续聘信永中和(香港)担任境外财务报告审计机构[56] - 公司章程第一百五十一条及第一百五十二条因会计准则变更完成修订[58] - 在建工程转固金额重要性标准为1亿元人民币以上[14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重要性标准为1.5亿元人民币以上[148] - 预计负债账面余额占总负债1%以上视为重要[148] - 单项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或流出占总投资活动现金流10%以上视为重要[148] - 单项投资或筹资活动占净资产变动10%以上视为重大[148]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50]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不超过3个月且流动性强的投资[153]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4]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权利届满或转移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155] - 金融资产分类基于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计量方式[157] - 金融资产初始计量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但无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按交易价格计量[15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5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其他应收款 债权投资[15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款项融资[15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60] - 所有金融负债均以摊余成本计量 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61][162] - 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计量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163] -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等采用简化方法 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64] - 债权投资 其他应收款采用三阶段法计提信用损失 按风险阶段计量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损失[165] - 信用风险特征显著不同的客户应收账款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166]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其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7]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终止确认部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8] - 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区分取决于能否无条件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义务[169] - 永续债根据合同条款经济实质分类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170] - 金融负债相关利息、股利及赎回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70]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跌价准备[171] -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171] - 合同资产指已转让商品但收取对价权利取决于时间外因素的资产[172] - 合同负债反映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转让商品的义务[173] - 同一合同下合同资产与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174]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以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为准,若为负数则初始成本为零[177] - 公司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178] - 对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成本小于应享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9] - 投资
华电国际(600027):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华电集团常规能源整合平台
华源证券· 2025-09-11 16: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华电国际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0倍、9倍、9倍(剔除永续债利息约6.4亿元后)[5][6]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00亿元(同比下降8.98%),归母净利润39.04亿元(同比增长13.15%),扣非归母净利润37.54亿元(同比增长13.37%)[6] - 二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单二季度实现营收333.8亿元(同比下降4.42%),归母净利润19.73亿元(同比增长24.27%),扣非归母净利润18.58亿元(同比增长9.99%)[6] - 煤价下跌推动盈利改善 上半年入炉标煤单价850.74元/吨(同比下降12.98%,即127元/吨),单二季度主业利润18.35亿元(同比增长49%)[6] - 电价表现稳健 上半年平均上网电价516.8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44%,约7.6元/兆瓦时)[6] - 完成集团火电资产整合 通过发股及支付现金收购华电集团旗下8家电力公司合计16GW火电装机,交易总价71.67亿元[6] - 布局水电业务 拟按12%股权比例向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增资6亿元,参与开发金沙江上游917.60万千瓦水电站及超3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项目[6] 财务数据 - 2025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67.69亿元(同比增长18.70%),每股收益0.58元[5][6] - 2026-2027年盈利展望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达72.73亿元(同比增长7.45%)和77.61亿元(同比增长6.71%)[5][6] - 营收增长趋势 预计2025年营收1170.75亿元(同比增长3.61%),2026年达1253.03亿元(同比增长7.03%)[5][6] - 盈利能力提升 预计2025年毛利率10.32%(2024年为8.78%),ROE持续改善至8.69%(2024年为8.47%)[5][6] 经营状况 - 装机容量扩张 上半年控股装机达7744万千瓦(完成集团火电资产收购),其中煤电5440万千瓦、气电2058万千瓦、水电246万千瓦[6] - 电量销售下滑 上半年上网电量113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46%),煤电、气电利用小时数分别下降9.11%和3.18%[6] - 在建项目储备 截至2025年6月底核准在建装机1197万千瓦,包括煤电468万千瓦、气电159万千瓦、抽蓄570万千瓦[6] 资本运作 - 资产收购细节 向华电集团定向发股价格5.05元/股(发股数量6.79亿股),配套募资发股价格4.86元/股(发股数量7.05亿股)[6] - 分红方案提升 2025年中期拟每股派现0.09元(含税),较2024年中期提升0.01元/股[6]
行业周报(9.1-9.7):陕西、浙江出台136号文承接方案,板块市场表现回升-20250911
长城证券· 2025-09-11 10:08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4] 核心观点 - 陕西、浙江出台136号文承接方案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增量竞价区间分别为0.18-0.3545元/kWh和上限0.393元/kWh[3][35][37] - 板块市场表现回升 申万公用事业行业指数本周上涨1.2%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2][11] - 火电板块短期看煤价企稳电价稳定性增加 长期看行业盈利稳定性提升[7] - 绿电板块受益于136号文出台 行业预期收益率企稳 基本面有望在一年左右时间内企稳[7] - 核电长期成长空间确定 项目盈利水平长周期内保持稳定[7] 板块市场表现 行业涨跌幅及估值 - 申万公用事业行业指数PE(TTM)为18.06倍 较上周17.92倍上升 较2024年同期16.53倍增长[2][11] - 行业PB为1.81倍 较上周1.79倍上升 较2024年同期1.77倍增长[2] - 细分行业表现分化 火力发电上涨4.03% 光伏发电上涨5.29% 热力服务下跌0.68%[2][11] - 行业指数相对上涨8.24% 其中热力服务涨幅达58.6% 光伏发电上涨33.52%[17] 个股涨跌幅 - 周涨幅前五:上海电力+35.66% 京运通+14.51% 露笑科技+13.48% 九丰能源+12.48% 珈伟新能+11.33%[3][28] - 周跌幅前五:华银电力-10.5% 兆新股份-8.39% 广安爱众-6.08% 升达林业-4.92% 中国广核-4.43%[28] - 重点个股表现:南网储能+7.38% 吉电股份+6.96% 国电电力+3.97% 中闽能源+0.96%[3][33] 行业动态 政策动态 - 陕西136号文方案:增量项目竞价区间0.18-0.3545元/kWh 执行期限10年[35][36] - 浙江136号文方案:存量电价0.4153元/kWh 增量首次竞价上限0.393元/kWh 执行期限8-12年[37][39] - 四川发布电力市场结算细则:独立储能充放电量按15分钟系统电价结算[39] -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规划:2025年重大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40] - 青海西宁源网荷储一体化条例:引导投建储能 加强与电网协同[42] 重点数据跟踪 煤炭价格 - 秦皇岛山西优混(5500)动力煤平仓价681元/吨 周环比下降1.59%[6][45] - 印尼、澳洲、山西省广州港5500K动力煤库提价分别为708.50、747.15、735.00元/吨[6][45] 绿证交易 - 本周风电挂牌成交量12.4万张 光伏发电16.4万张[6][48] - 日均成交价波动较大 9月2日达14.46元/张 9月3日无交易[49] 碳交易数据 - 本周全国CEA成交量波动较大 单日最高307.2万吨(9月3日)最低47万吨(9月1日)[6][49] - CEA成交均价区间60.03-69.83元/吨[6][49] - 2025年1-8月全国CEA交易量6448.9万吨 成交均价73.29元/吨[51] 投资建议 火电板块 - 短期看煤价企稳电价稳定性增加 长期行业盈利稳定性提升[7] - 火电央企有望进入利润释放+盈利稳定性提升+分红提升周期[7] 水电板块 - 稳定优质资产 短期事件不影响行业长期盈利稳定性[7] 绿电板块 - 136号文出台使行业预期收益率企稳 带来存量改善和集中度提升[7] - 长期看绿电资源属性、无变动成本、降本与低LCOE特点确保行业稳定发展[7] 核电板块 - 长期成长空间确定 项目盈利水平长周期内保持稳定[7] - 建议估值回调后布局[7] 推荐标的 - 国投电力:EPS 2025E 0.88元 2026E 0.94元 PE 2025E 16.08倍 2026E 15.05倍[1] - 龙源电力:EPS 2025E 0.77元 2026E 0.84元 PE 2025E 22.95倍 2026E 21.04倍[1][8]
华电国际控股子公司32.79亿元项目环评获同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23:00
项目环评审批 - 华电国际控股子公司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2×300MW级超超临界燃煤热电机组项目环评审批获同意 总投资额达32.79亿元[1] - 环评审批信息于2025年8月21日被相关监管机构披露[1] 公司主营业务结构 - 2024年华电国际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售电行业占比83.85% 供热占比8.62% 售煤占比7.0% 其他业务占比0.53%[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3年1171.76亿元下降至2024年1129.94亿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599.53亿元[5] - 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45.22亿元增长至2024年57.03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到39.04亿元[5] - 毛利率从2023年6.43%提升至2024年8.78%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10.72%[5]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7.00%上升至2024年8.32% 2025年上半年为5.9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3年132.52亿元增加至2024年163.3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154.63亿元[5] 资产与市值 - 应收账款2023年121.69亿元 2024年115.62亿元 2025年上半年121.27亿元[5] - 公司最新市值612.41亿元 品牌价值66.82亿元 在公用行业排名第6位[5] - 北向资金持股比例7.11% 机构持股家数为0[5]
华电国际涨2.04%,成交额3.5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53.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11:3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8日盘中上涨2.04%至5.49元/股 成交额3.57亿元 换手率0.77% 总市值637.4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53.61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7.87%卖出占比9.86% 大单买入占比17.33%卖出占比26.89% [1] - 年内股价微涨0.18% 近5日涨2.23% 近20日涨1.48% 近60日跌3.8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2.50万户 较上期减少6.2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8.96亿股 较上期增持1993.25万股 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6088.32万股 较上期增持517.76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9.53亿元 同比增长12.73% [2] - 归母净利润39.04亿元 同比增长21.12% [2]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构成:发电83.85% 供热8.62% 售煤7.00% 其他0.5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火力发电 概念板块涵盖绿色电力/超超临界发电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4.1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58.16亿元 [3]
补贴清偿与绿证回暖共振,绿电板块破局进程加速
长江证券· 2025-09-07 21: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该评级 [8] 核心观点 - 补贴清偿进程加速,多家公司在8月份收到大规模补贴资金,显著缓解新能源运营商的资产负债表压力并改善现金流 [2][10] - 绿证交易量同比增长126.08%,绿证价格持续回暖,7月份平均价格环比增长35.42%,供需失衡加速改善 [10] - 补贴资金回收和绿证价格回暖共振,坚定看好绿电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 [2][10] 补贴回收情况 - 太阳能8月份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6.80亿元,占年内回款总额的74.6%,1-8月累计收到22.52亿元,同比增长258.6% [10] - 金开新能8月份收到补贴资金9.39亿元,占年内回款总额的78.3%,1-8月累计收到11.99亿元,同比增长340.5% [10] - 晶科科技8月份收到补贴资金6.33亿元,占年内回款总额的74.5%,1-8月累计收到8.50亿元,同比增长272.0% [10] - 补贴资金加速回收有助于减少应收账款规模,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并可能冲回应收账款减值和压降财务费用 [2][10] 绿证市场表现 - 2025年1-7月全国交易绿证4.16亿个,同比增长126.08%,交易量占核发可交易规模的37.24%,较2024年全年提升23.08个百分点 [10] - 7月份单独交易绿证平均价格为4.61元/个,环比增长35.42%,2025年电量对应绿证交易价格达到6.88元/张,环比增长6.17% [10] - 绿证价格回暖对绿电电价的补偿回升至0.007元/千瓦时 [10] - 风电、光伏、生物质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绿证交易量占比分别为32.51%、48.71%、22.11%和100.93% [13] 新能源运营商估值与财务 - H股绿电公司如龙源电力H、大唐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均处于破净状态,PB不足0.9倍 [10] - 部分公司应收补贴规模远超市值规模,例如大唐新能源应收补贴款205.40亿元,市值167.7亿元,占比122.5% [13] - 补贴资金加速回收有利于资产质量修复和估值支撑 [10]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优质转型火电运营商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华电国际、中国电力、华润电力、福能股份和部分广东地区火电运营商 [10] - 水电板块推荐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和华能水电 [10] - 新能源板块推荐龙源电力H、中国核电和中闽能源 [10]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2025年9月5日,CJ燃气、CJ火电、CJ水电、CJ新能源、CJ电网的市盈率分别为18.02倍、13.66倍、19.55倍、23.14倍和37.45倍,对沪深300指数的溢价分别为36.14%、3.20%、47.70%、74.90%和183.02% [25] - 本周电力板块涨幅前五的公司为上海电力(35.66%)、天富能源(10.74%)、南网储能(7.38%)、吉电股份(6.96%)和龙源电力(6.90%) [25] - 火电板块表现相对优于其他子板块 [25] 火电量价成本信息 - 8月22日至8月28日,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环比增长3.9%,同比减少2.0% [48] - 截至8月28日,燃煤电厂本月累计发电量同比下降1.3%,本年累计发电量同比下降3.4% [48] - 广东发电侧日前加权平均电价周环比提升20.20%,同比降低12.99% [49] - 山东发电侧日前平均电价周环比降低14.44%,同比降低18.00% [49] - 秦皇岛港煤炭平仓价下降,山西优混(Q5500K)价格周环比下降8.00元/吨至695.00元/吨 [50] 公司动态与事件 - 长江电力控股股东增持股份4114.71万股,增持金额11.64亿元 [64] - 福能股份控股股东增持569.14万股,累计增持1066.33万股,金额超1.01亿元 [65] - 中国核电回购股份支付金额0.4亿元,累计回购金额1.45亿元 [66] - 太阳能8月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6.92亿元,其中国家补贴16.80亿元 [68]
每周股票复盘:华电国际(600027)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独董人选及分红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9-07 02:51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5.38元 较上周5.3元上涨1.51% [1] - 本周最高价5.45元(9月2日) 最低价5.27元(9月1日) [1] - 总市值624.71亿元 在电力板块市值排名14/102 全市场A股排名263/5152 [1] 公司治理变动 - 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全票通过提名黄克孟为独立董事候选人 [1][2] - 黄克孟具备5年以上法律、经济、会计等专业经验 符合《公司法》及独立董事管理办法要求 [2] - 现任独立董事李兴春因个人工作原因辞职 将于股东大会选举新董事后生效 [3] - 董事会成员变动不影响正常运作 李兴春确认与董事会无意见分歧 [3] 股东大会安排 - 定于2025年9月25日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现场地点为北京华滨国际大酒店 [2] - 股权登记日为9月19日 网络投票时间为交易日9:15-15:00 [2] - 审议事项包括选举董事、独立董事及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方案 [2][5] - 对中小投资者实行单独计票 股东可选择现场或网络投票 [2] 业务拓展举措 - 董事会审议通过成立重庆区域售电公司 强化区域市场布局 [1][5] - 12名董事全部出席本次会议 各项议案均获全票通过 [1] 相关市场数据 - 绿电ETF(562550)近五日上涨1.92% 市盈率17.21倍 [7] - 该ETF跟踪中证绿色电力指数 最新份额1.4亿份(减少50万份) [7]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3.4万元 估值分位处于43.42% [7][8]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05:29
董事会决议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9月5日在北京召开 全体12名董事出席并一致通过所有议案 [1] - 会议审议通过提名黄克孟为独立董事候选人 其任期自股东大会批准至第十届董事会届满 原独立董事李兴春在继任者就任前继续履职 [2] - 董事会批准成立重庆区域售电公司 表决结果为12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5][6] 独立董事变更 - 独立董事李兴春因个人工作原因辞去所有职务 包括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 辞职生效取决于股东大会选举新任独立董事 [10] - 李兴春离任不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 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行或日常运营 其确认与公司无意见分歧 [12] - 补选候选人黄克孟为法学专业人士 拥有近30年法律工作经验 专长投资并购 证券金融等领域 现任北京市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 [8][9] 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9月25日14:30在北京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独立董事选举等议案 [16][17][19]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 时间为9月25日9:15-15:00 [17][19][21] - 股权登记日为会议前收市时 登记在册股东可参会 登记时间为9月25日9:00至13:00 地点为北京华滨国际大酒店 [25][29][30]
华电国际:独立董事离任

证券日报· 2025-09-05 23:46
公司治理变动 - 华电国际独立董事李兴春因个人工作原因辞去所有职务 [2] - 辞职职务包括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 [2] - 公司于9月5日晚间通过公告形式披露该人事变动信息 [2] 信息披露来源 - 该信息由证券日报作为官方消息来源进行发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