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方稀土(600111)
icon
搜索文档
A股芯片半导体集体爆发,芯原股份涨16%,全市场超3200股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1:31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上证指数涨1.19%突破3900点,为2015年8月以来首次,深证成指涨1.84%,创业板指涨1.99% [1] - 两市超3200家个股上涨,成交额达1.65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预计增长5257亿元 [1]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大涨1.37%,报15302 [3] 半导体芯片行业 - 存储芯片概念全线爆发,华虹公司20%涨停,雅克科技、深南电路、通富微电、赛腾股份、太极实业集体封板,兆易创新股价创历史新高 [5] - 科创50指数涨幅超5%,半导体产业链涨势扩大,芯原股份涨超16%,芯联集成、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拓荆科技涨幅居前 [1] - 消息面上,OpenAI与AMD签署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芯片交易,共同开发基于AMD处理器的AI数据中心 [7] - 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预计四季度服务器eSSD涨幅达10%以上,DDR5 RDIMM价格涨幅约10%~15% [8] - 具体公司方面,华虹公司现价137.47元涨20%,沪硅产业涨13.64%,华润微涨8.15% [6];芯原股份涨16.32%,北京君正涨10.95%,通富微电涨10.01%,中芯国际涨7.39% [8] 热门概念板块 - GPU概念指数涨6.54%,可控核聚变概念指数涨6.65%,稀土概念指数涨5.24% [4] - 稀土概念股表现活跃,包钢股份涨超8%,北方稀土涨超6%,消息面上商务部对稀土相关技术和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1] -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活跃,合锻智能2连板,西部超导、哈焊华通等跟涨,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主机全面开建,有望2030年用核聚变发电 [10] 贵金属与有色金属 - 沪金期货主力合约突破900元/克关口创历史新高,报913.5元/克 [9] - 早盘有色金属、黄金板块集体大涨,四川黄金、白银有色涨停,晓程科技、中金黄金涨超7% [9] - COMEX黄金期货国庆假期累计上涨4.45%,COMEX白银期货假期累计上涨3.42% [9] 弱势板块 - 房地产概念指数跌2.51%,短剧游戏概念指数跌2.41%,旅游出行概念指数跌3.00% [4] - 鸡产业指数跌1.52%,饮料制造指数跌1.60%,白酒指数跌1.85% [4]
2块钱的稀土股不是垃圾:有矿有订单,机构悄悄买了近3亿股
搜狐财经· 2025-10-07 07:03
行业概况与驱动因素 - 稀土是新能源、机器人、军工领域的“工业维生素”,战略地位重要 [3]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8%,是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角色 [3][4] - 缅甸宣布全面停采稀土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中国收紧出口配额推动稀土价格暴涨,氧化镝价格较两年前翻了3倍 [3] - 政策支持和资源垄断为行业提供红利 [14] 主要公司分析 北方稀土 (600111) - 公司为全球最大轻稀土供应商,掌控白云鄂博矿,其储量够全球使用80年 [4][6]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涨727% [6] - 公司绑定特斯拉、比亚迪等客户,磁材直供新能源车电机,单台车用量达3-5公斤 [7]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将高性能磁材产能提升至15万吨 [4] 中国稀土 (000831) - 公司为中重稀土龙头,整合赣州80%离子矿资源,分离技术全球领先 [5][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达7261万元人民币,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且同比暴增115% [5][9] - 公司获得军工订单,并受到证金、汇金等142家机构重仓 [8][9][14] 金力永磁 (300748) - 公司掌握晶界扩散技术,可使钕铁硼中重稀土用量减少60%,成本降低30% [10] - 公司在墨西哥建厂以规避关税,并成为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磁组件的独家供应商 [10] - 受益于人形机器人订单放量,公司2025年净利润预增120%,当前市值为147亿元人民币 [11] 市场动态与资金流向 - 外资积极布局,英洛华在三季度被外资买入1.84亿股,正海磁材外资持股达541万股,押注新能源车磁材需求 [12] - 游资活跃,华宏科技因稀土回收和特斯拉订单,在2025年股价暴涨372% [13] - 证金公司等“国家队”持续增持中国稀土和北方稀土 [14]
趋势2025!中国储氢合金行业基本原理、技术路线、产业链全景、技术创新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资源优势巩固行业地位,创新引领打开市场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2 11:40
文章核心观点 - 储氢合金凭借高安全性、高体积储氢密度及长周期循环稳定性,成为氢能储运核心材料,技术路径区别于高压气态与低温液态储氢 [1] - 中国已构建完整产业链,依托稀土资源禀赋与政策驱动,形成“上游资源垄断—中游技术迭代—下游场景多元”的协同创新模式 [1] - 全球市场呈现稀土基主导、镁基/钛基等材料加速迭代格局,中国在技术突破与专利布局上持续领跑,行业未来将在技术、产业、国际竞争三大维度实现突破 [1][8] 储氢合金技术概述 - 储氢合金是一类通过可逆化学反应实现固态储氢的功能材料,工作原理是氢气分子在合金表面分解为原子并进入金属晶格形成氢化物 [2][3] - 主流储氢方式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和固态储氢合金,其中固态储氢安全性最高、体积储氢密度最大,但重量储氢密度较低且材料成本较高 [5][6] - 主要储氢合金技术参数差异显著:镁系合金储氢容量最高达5.6-7.6wt%但需高温工作,稀土系容量1.2-2.0wt%且动力学性能优良,钛系成本低廉但难以活化 [6] 中国行业发展背景 - 氢气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推动储氢合金行业快速发展,政府通过《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等纲领性文件明确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7] - 政策体系覆盖技术创新、产业落地、标准制定,如制定《固态储氢用稀土系储氢合金》行业标准,并优先支持氢储运标准研制,构建全方位政策保障 [7]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以稀土和镁基资源为核心,中国凭借全球80%的稀土储量和榆林等地镁资源形成资源卡位优势 [8] - 产业链中游有厦门钨业、中国稀土集团等企业,通过真空感应熔炼等工艺加工合金产品,并取得高容量、低成本镁基贮氢合金等技术进展 [8] - 产业链下游应用涵盖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储能系统和工业用氢等领域,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 [8] 全球及中国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储氢合金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达4.4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保持8.6%,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8] - 中国技术突破显著:有研集团镁基储氢模块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中科院BCC结构合金吸氢量达3.5wt%以上且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超92% [8][9] - 中国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覆盖材料设计、制备工艺及应用优化全链条,申请主体包括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形成协同创新格局 [9]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将聚焦新型多元合金体系研发,通过元素掺杂、纳米化处理优化动力学性能,并开发抗粉化、耐腐蚀表面处理技术以提升循环寿命 [10][11] - 产业布局通过企业并购重组加速整合,优势企业打造行业龙头,上下游企业构建协同链条,形成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以释放规模效应 [10][12] - 国际竞争方面,行业将依托规模优势巩固市场,同时加大研发突破技术瓶颈,强化知识产权布局与国际标准参与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10][13][14]
拿不到中国稀土,G7反其道而行,想把对付俄罗斯的老招搬出来?
搜狐财经· 2025-10-01 21:49
G7稀土限价计划 - G7计划对中国稀土设定价格下限 并可能加征关税或碳税 模仿此前针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令[1] - 该策略旨在为澳大利亚 加拿大等本土稀土企业创造利润空间 以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7] - 计划被指将中国的低价高效贴上“不公平竞争”标签 北方稀土生产成本已低于每公斤30美元 而欧美同行成本超过50美元[7]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供应全球超过60%的稀土矿产 并主导超过90%的稀土加工环节[2] - 在冶炼和分离工艺上技术遥遥领先 其他国家即便有矿产也难以精炼[4] - 中国已着手修订稀土出口标准 新增“环境合规认证” 并在稀土回收利用和绿色冶炼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8] 俄罗斯石油限价令的前车之鉴 - 2022年G7对俄罗斯石油实施限价令 结果导致国际油价飙升 市场紧张加剧 G7国家自身先受损伤[2] - 针对中国稀土的类似限价措施 很可能重蹈覆辙 导致市场更乱 价格更高[2][7] 潜在市场影响与风险 - 若中国采取反制措施 收紧部分稀土品类出口 将立即冲击西方新能源车 风电 电子等关键制造业[7] - 人为限价可能导致市场扭曲 最终成本将转嫁给依赖稀土的企业和消费者[7] - 此举风险主要在于G7自身 可能难以摆脱依赖并陷入新的被动[9]
有色金属ETF(512400)持续上涨,近20日资金净流入额29.4亿元,最新规模超133亿元
格隆汇· 2025-09-30 20:25
有色金属板块市场表现 - 有色金属ETF(512400)今日上涨3.51%,近5日涨幅超过11%,年内涨幅超过71% [1] - 该ETF近20日资金净流入额达29.4亿元,最新规模为133.15亿元,是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有色行业ETF [1] - 该ETF覆盖铜、铝、锂、稀土、黄金等全产业链核心标的,重点配置紫金矿业、北方稀土、洛阳钼业、华友钴业、中国铝业等龙头公司 [1] 行业政策与公司动态 - 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等目标 [2] - 方案提出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需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目标突破2000万吨 [2] - 紫金黄金国际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发售价71.59港元,全球发售3.49亿股,上市首日股价大涨64% [2] 金属价格驱动因素 -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850美元 [3] - 美联储降息落地,商品供给干扰频发,伴随美国财政货币双宽松,叠加国内"金九银十"旺季需求,工业金属价格有望继续上行 [3]
有色金属行业9月30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7:0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30日上涨0.52%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今日有19个行业上涨,涨幅居前的为有色金属和国防军工,涨幅分别为3.22%和2.59% [1] - 跌幅居前的行业为通信和非银金融,跌幅分别为1.83%和1.14%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23.03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仅有4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20.78亿元,该行业今日上涨2.59% [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其次,为19.84亿元,日涨幅为3.22%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的行业有27个,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规模居首,达114.05亿元,通信行业净流出59.36亿元 [1] 有色金属行业个股表现 - 有色金属行业所属137只个股中,今日上涨的有113只,其中5只涨停,下跌的有22只 [2] - 该行业有59只个股实现资金净流入,其中12只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2] - 资金净流入居首的个股为华友钴业,净流入7.19亿元,今日涨幅9.38% [2] - 北方稀土和锡业股份资金净流入紧随其后,分别为5.63亿元和4.40亿元 [2] 有色金属行业资金流入榜 - 华友钴业主力资金净流入71888.71万元,换手率8.32% [2] - 北方稀土主力资金净流入56295.07万元,换手率5.20% [2] - 锡业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4006.17万元,换手率3.05% [2] - 盛屯矿业、江西铜业等个股资金净流入均超3亿元 [2] 有色金属行业资金流出榜 - 有色金属行业资金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有6只 [2] - 紫金矿业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为3.33亿元,该股今日上涨3.12% [2][3] - 金力永磁和赣锋锂业资金净流出分别为2.58亿元和2.52亿元 [2][3] - 兴业银锡、博迁新材等个股资金净流出规模也位居前列 [3]
小金属概念涨2.58%,主力资金净流入79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6:59
小金属概念板块整体表现 - 截至9月30日收盘,小金属概念板块整体上涨2.58%,在概念板块涨幅中排名第8 [1] - 板块内共有127只个股上涨,其中盛屯矿业、江西铜业、中国中冶等股票涨停 [1] - 在各类金属概念中,金属锌、金属铅、金属钴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62%、3.61%、3.49% [2] 个股价格表现 - 华锡有色、华友钴业、云南铜业涨幅领先,分别上涨9.98%、9.38%、7.44% [1] - 跌幅较大的个股包括海亮股份、远航精密、唐源电气,分别下跌1.89%、1.26%、1.21% [1] - 中国中冶、盛屯矿业、江西铜业实现涨停,涨幅均为10%左右 [1][3] 资金流向分析 - 小金属概念板块当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5.10亿元 [2] - 板块内79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14只个股净流入金额超过1亿元 [2] - 华友钴业主力资金净流入7.19亿元居首,北方稀土、锡业股份、中国中冶分别净流入5.63亿元、4.40亿元、4.38亿元 [2][3] 资金流入比率 - 锡业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最高,达到37.94% [3] - 中国中冶、金圆股份资金流入比率分别为23.86%和16.33% [3] - 华友钴业在获得最大净流入金额的同时,资金流入比率为7.05% [3] 资金流出个股 - 部分个股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紫金矿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33亿元 [10] - 赣锋锂业、兴业银锡分别净流出2.52亿元、2.50亿元 [10] - 中国中铁主力资金净流出2.32亿元,资金流出比率为-21.43% [10]
小金属板块9月30日涨3.39%,锡业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4.7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30 16:42
小金属板块整体表现 - 9月30日小金属板块整体上涨3.39%,表现显著强于大盘,上证指数当日上涨0.52%,深证成指上涨0.35% [1] - 板块内多数个股上涨,其中锡业股份和华锡有色均以9.98%的涨幅领涨 [1] - 当日小金属板块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4.78亿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出6.0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8.75亿元 [2] 领涨个股市场表现 - 锡业股份(000960)收盘价23.14元,涨停(9.98%),成交50.16万手,成交额11.60亿元 [1] - 华锡有色(600301)收盘价33.84元,涨停(9.98%),成交43.24万手,成交额14.59亿元 [1] - 中国稀土(000831)上涨3.96%,收盘价51.75元,成交56.88万手,成交额29.21亿元 [1] - 北方稀土(600111)上涨3.54%,收盘价48.30元,成交187.83万手,成交额90.44亿元,为板块成交额最高个股 [1] 个股资金流向 - 北方稀土(600111)主力资金净流入5.60亿元,净占比6.20%,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2.10亿元和3.51亿元 [3] - 中国稀土(000831)主力资金净流入3.61亿元,净占比高达12.36% [3] - 锡业股份(000960)主力资金净流入3.22亿元,净占比达27.77%,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1.94亿元和1.28亿元 [3] - 厦门钨业(600549)和盛和资源(600392)分别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58亿元和1.33亿元 [3]
有色ETF基金(159880)涨超3.7%,铜价有望创下一年来最大单月涨幅
搜狐财经· 2025-09-30 14:57
行业指数与个股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14:34,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399395)强势上涨3.27% [1] - 成分股铂科新材(300811)上涨12.90%,锡业股份(000960)上涨9.98%,华友钴业(603799)上涨9.93% [1] - 有色ETF基金(159880)上涨3.70%,最新价报1.68元 [1] 行业政策与供需动态 - 9月28日,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积极拓展高端铝材、铜材、镁合金应用 [1] - 政策同时提及提升稀有金属应用水平,加快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 [1] - 受一系列生产受阻事件影响,全球铜供应紧张局势加剧,铜价持续走高 [1] - 3个月期铜在9月份上涨近5%,创下自2024年同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1] 宏观环境与行业受益逻辑 - 利率期货已定价年内美联储降息3次共75个基点的预期 [1] - 美联储可能忽视二次通胀的风险以支撑就业 [1] - 有色金属行业是少数能显著受益于海外通胀的行业 [1] 指数与ETF产品信息 - 有色ETF基金(159880)紧密跟踪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 [2] - 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选取有色金属行业规模和流动性突出的50只证券作为样本 [2] - 截至2025年8月29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紫金矿业、北方稀土、洛阳钼业等,合计占比50.35% [2] - 有色ETF基金设有场外联接份额,代码分别为A:021296、C:021297、I:022886 [3]
“反内卷”政策导向下产业转型升级进程或将提速,材料ETF(159944)连续5日上涨,跟踪标的“反内卷”含量超90%
新浪财经· 2025-09-30 13:13
政策导向与行业影响 -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科学调控重大项目建设节奏,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等产品新增规模 [1] - 政策重点支持"减油增化"项目及老旧装置改造,防范煤制甲醇等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鼓励依托资源优势地区适度布局现代煤化工项目,并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 [1] - "反内卷"政策导向下,行业供给端有望实现结构性优化,落后产能出清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进程或将提速,为具备技术优势和产业链延伸能力的企业创造发展机遇 [1]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8月工业企业实现营收、利润双上涨,利润大幅回升主要源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 [1] - 结构上,上游领域利润同比增速降幅收窄,中下游领域同比增长均超过25% [1] - PPI跌幅收窄和利润率改善是8月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回升的主要驱动因素,"反内卷"政策效力逐步显现,但工业增加值仍有回落 [1] 细分行业利润与内需展望 - 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显著,饮料酒茶行业利润受需求短期波动影响明显改善 [2] - 8月经济数据显示投资、消费等内需指标仍然承压,企业利润后续走势取决于内需能否在政策牵引下得到修复 [2] - 建议关注二十届四中全会后新的宏观政策空间,尤其是四季度基本面和内需环境的变化 [2] 钴市场供需格局 - 刚果(金)正式实施钴出口配额制度,将2025年10月至12月的钴出口配额设定为1.8万吨,2026-2027年每年9.66万吨,仅占2024年产量的约44% [2] - 叠加此前长达数月的出口禁令,国内库存已被大量消耗,未来钴资源供需格局或将由过剩转为短缺 [2] - 政府保留战略配额并拥有调整权限,彰显对钴价的控制意图,叠加下游"金九银十"消费旺季补库需求启动,钴价中枢有望维持高位 [2] 原材料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10:46,中证全指原材料指数强势上涨1.52%,材料ETF(159944)上涨2.06%,冲击5连涨 [3] - 成分股铂科新材上涨14.54%,华锡有色、锡业股份10cm涨停,前十大权重股中华友钴业上涨8.35% [3] - 中证全指原材料指数聚焦"反内卷"赛道,覆盖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等7个核心板块,截至9月29日市净率仅为2.09倍,低于同类指数 [3]